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若青  杨春燕  胡静  张莉 《河北医药》2010,32(12):1571-1572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29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者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I)检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129例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81例,其余48例为非冠状动脉病变为。81例确诊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6例,(69.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LDL-C浓度显著增高(P〈0.05)。冠心病患者无论有无颈动脉病变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DL—C是发生冠心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检测血脂水平及颈部血管病变是早期发现冠心病的必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TC、LDL2C增高较明显,TG、ApoAl、ApoB增高,HDL2C正常。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除HDL2C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李宝忠 《中国药业》2013,(20):31-33
目的探索他汀类药物治疗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的基本特征和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LDL—c/apoB)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医院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男性冠心病患者(试验组)和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各107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和印oB,计算LDL-C和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结果试验组(n=107)的LDL—C/apoB比值显着低于对照组(n=107)(中位数,1.16与1.18,P=O.01)。血清TG≥150mg/dL组LDL—C/apoB明显低于血清TG〈150mg/dL组(P=0.012),血清HDL—C〈40mg/dL组的LDL—C/apoB明显低于血清HDL-C≥40mg/dL组(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升高的血清TG是小颗粒低密度脂蛋白的独立预测因素(β=-0.154,P=0.02)。在LDL~C〈100mg/dL组中,升高的血清TG也是小颗粒低密度脂蛋白的独立预测因素(β=--0.243,P=0.012)。结论血清LDL—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定性特征可用于监测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效果。由于高TG水平与小颗粒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对于血清TG水平升高的患者尤其适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水平分为A组85例(1级高血压)、B组65例(2级高血压)、C组36例(3级高血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为D组,比较各组CI:I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A、B、C组CRP、TC、TG、HDL—C、LDL-C水平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三组问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组CRP水平与TG、TC、HDL—C、LDL—C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高血压水平与患者血清CRP及血脂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隐匿型冠心病患者血中溶血磷脂酸(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水平变化。方法搜集隐匿型冠心病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的血液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TC、TG,LDL、HDL、ApoAⅠ、ApoB水平,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PA的影响因素。结果隐匿型冠心病患者TC、TG、LDL、ApoB、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ApoAI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PA与TG、LDL、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ApoAⅠ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回归系数0.47,P〈0.05)、HDL(回归系数-0.41,P〈0.05)、ApoB(回归系数0.39,P〈0.05)纳入回归方程。结论血脂和LPA与隐匿型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LPA与TG、LDL、HDL、ApoAI、ApoB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31例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23例,对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并加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血清CRP的水平,并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CRP、TC、TG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血清CRP、TC、TG及LDL-C均低于AMI组,HDL-C均高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CRP低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CRP、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脂及血清CRP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状况,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心病(CHD)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检测411例临床怀疑CHD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浓度。计算non—HDL—C及LDL—C/HDL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偏相关分析non—HDL—C与CHD的关系。结果CHD组与非CHD组相比,血浆non—HDL—C[(3.40±1.01)mmol/L比(308±0.65)mmoL/L,P〈0.05]、LDL—C[(2.63±0.84)mmol/L比(2.40±0.54)mmol/L,P〈0.05]、TC[(4.48±1.07)mmol/L比(4.23±0.69)mmol/L,P〈0.05]及LDL—C/HDL比值[(2.52±0.96)比(2.21±0.74),P〈0.05]均显著高于非CH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on—HDL—C是唯一与CHD存在相关性的血清学指标。偏相关分析提示non.HDL.C与冠脉病变支数(r=0.250,P〈0.01)及冠脉病变积分(r=0.116,P〈0.05)正相关。结论non—HDL—C是CHD独立的危险因子,且能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糖(GLU)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40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62例、慢性肝炎57例、肝硬化52例、重型肝炎69例)血清TC、TG、HDL—C、LDL—C、GUL水平,并与100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GUL浓度与其TBil、Al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GUL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GUL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t),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GUL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血糖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血脂变化与冠心病(Coronargheart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选择35例绝经后女性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33例健康绝经妇女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催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绝经后女性CHD患者E2水平较对照组Ⅱ月显降低(P〈0.05),血脂四项中TC、TG和LDL—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和P〈0.01),而HDL—C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绝经后女性CHD患者血脂升高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它们共同参与绝经后CHD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  冉建民  徐刚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196-1197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变化及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自动生化仪对100名健康人和21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检测,比较两组间HDL水平变化,分析HDL与其他血脂及载脂蛋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组TG、V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C、LDL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HDL水平与对照组亦无明显差异[(1.20±0.39)mmol/L VS(1.24±0。30)mmol/L,P〉0.05]。糖尿病组apoA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08±0.31)g/LVS(1.11±0.21)g/L,P〉0.05].apoB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30)g/L VS(0.83±0.22)g/L,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组HDL与TC(r=0.41,P〈0.01)及apoA显著正相关(r=0.74,P〈0.01).与TG、VLDL、apoB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DL水平较健康人无明显降低,其FIDE水平主要与总胆固醇水平及构成成分apoA有关,而与TG代谢途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ACS患者116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rrd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症状、C反应蛋白(ClIP)和血脂水平[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变化情况。结果116例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率为93.1%;治疗后CRP、LDL、TC、TG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显著降低ACS患者TC、TG、LDH水平,提高HDL的含量,同时明显改善ACS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脂和载脂蛋白A1、B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载脂蛋白B(apoB)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TG、TC和LDL-C均比对照组显著为高(P〈0.05或P〈0.01),但HDL-C、apo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和0.05)。中、重型组的TG、TC、HDL-C、LDL-C、apoB和重型apoA、水平与轻度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或0.05) 与中型组相比,重型组的TG、TC、HDL-C、apoB水平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0.01),但LDL-C、apoA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血脂和与载脂蛋白A1、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和病情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法、乳胶比浊法和尿酶·靛酚法分别对68例CHD患者及36例对照组进行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DH患者血清HDL-C、ApoA1明显降低(P〈0.05,P〈0.01),LDL-C、TC、ApoB、UA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首诊冠心病与健康人的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首诊冠心病患者(研究组)以及同期在医院体检的45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包括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首诊冠心病组患者TC、TG和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检测血脂水平对于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洪凤芹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31-2132
目的探讨血尿酸(uA)、血脂(TC、TG、LDL-C、HDL—C)、c-反应蛋白(CRP)及胆红素(TBIL、BIL、DBIL)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396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uA、TC、TG、LDL.C、HDL—C、CRP、TBIL、BIL及DBIL水平。结果观察组UA、TC、TG、LDL-C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HDL-C、TBIL、及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c:反应蛋白、尿酸、血脂及胆红素等实验室指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应该重视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做到早期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2例脂代谢紊乱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脂代谢紊乱情况。方法 对42例确诊为原发性单纯型肾病综合征(NS)患儿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浆白蛋白(Ab),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载脂蛋白(apo)A1、B,血、尿肌酐(Scr,Ucr)含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以3%磺柳酸法测定24小时尿蛋白量,并以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1)全部NS患儿TC、LDL-C、apoB均显著升高(P<0.01);HDL-C、apoA1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部分NS患儿TG明显升高(P<0.01)。(2)NS患儿24小时尿蛋白量与血浆TC、TG、LDL-C、apoB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 (1)NS患儿有严重的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紊乱,存在多种致肾损伤、肾小球硬化的因素。(2)NS患儿脂代谢异常程度与尿蛋白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立军  韩玉环 《天津医药》2007,35(12):909-911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水平异常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法及免疫比浊法测定34例轻度、3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30例正常孕妇(正常组)妊娠晚期的血脂水平,腹部彩超测S/D值,分析比较3组血脂水平的特点及其水平的异常改变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结果:(1)重度子痢前期组三酰甘油(TG)及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正常组升高(P〈0.05);并且LDL—C随病情加重增高明显。(2)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P〈0.01)。(3)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P〈0.01),载脂蛋白A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重度子痫前期组的S/D值、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较正常组增高(P〈0.05),新生儿体质量低于轻度组及正常组(均P〈0.05),且与LDL—C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脂代谢异常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孕期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预测该病的发生及改善围产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C/HDL‐C比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胸闷、胸痛就诊的患者126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A组,1110例)与无冠心病组(B组,151例)。A组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A1组,316例)、两支病变组(A2组,303例)和三支病变组(A3组,491例)。计算A组患者Gensini积分。检测血清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浓度,计算 TC/HDL‐C比值。结果 A3组患者的 TC/HDL‐C比值高于A1、A2组(P<0.05)。A1、A2、A3三组血清 TC、TG、LDL‐C和HDL‐C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TC/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r=0.14,P<0.01)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13,P<0.01)呈正相关。结论 TC/HDL‐C比值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常规测定血液生化。结果:单纯性肥胖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载脂蛋白A—I(ApoA—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和单纯性肥胖患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尿酸、纤维蛋白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中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138例冠心病患者和85例对照组采血测定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TC、TG、LDL—C、HDL—C、Fib、UA有差异(P〈0.05);而冠心病组组间TC、TG、LDL—C、HDL—C、Fib、UA无差异(P〉0.05),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三者间均无相关性。结论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