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的建立,已能对临床上常规方法难以诊断的肝炎作出较为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我们用PCR法检测了27例抗HCV阴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HCV-RNA,以探讨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与抗HCV阴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诊断为抗HCV阴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27例,酶联免疫及(或)放射免疫检测其血清抗HAV-IgM、HBV-M及抗HCV均为阴性。其中,急性肝炎患者13例,慢性肝炎患者14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2试剂和方法HBV-…  相似文献   

2.
血清抗HBc-IgM检测是诊断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重要血清学标志之一。本组选取55例抗HBc-IgMu阳性患者的血清,以探讨其与HBVM及抗HD-IguIN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55例系lop年11月至1998年6月我院传染科的住院患者,平均34.6岁,其中男38例,女17例。急黄肝8例,慢性乙肝32例,乙肝肝硬变12例,慢重肝3例。对照组为抗Hffe-IgM阴性的同期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57例,女23例,平均36岁。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依据lop年北京全国肝炎防治方案。1.2检测方法1.2.IHBVM(抗HB…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本地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构成比及其特征,lop3年8月一1995年8月,对我院住院的678例肝炎患者同时进行了5型肝炎病毒血泊标志物的检测。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病毒性肝炎678例,其中男性515例,女性163例,男女之比为3.16:1。年龄最小3岁,最大万岁,平均378岁。678例中急性肝炎(急肝)Zbo例,慢性肝炎(慢肝)3M例,重症肝炎(重肝)16例,肝炎肝硬变(肝硬变)lpo例,肝细胞癌(肝癌)15例。2.方法:检测抗HAv-1咖、**-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抗HBc-IgM、抗HCV\HDAg、抗HDV-lgM、I…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1990年对134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作了血清HBcAg检测。大部分病例同时检测了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前S_2抗原、前S_2抗体、抗—HBc—IgM、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94年整体抽样调查住院甲肝101例,对误诊及其对疗程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及分析1.1一般资料按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确诊101例急性贫值型甲型病毒性肝炎,其中男51例,女50例,年龄2~59岁,平均年龄30.75岁,早期症状与体征见表1,实验室检查平均血清胆红素(SB)80.32±50.63nmol/L,ALT1000±505μ,所有肝炎病毒的血清病原学情况:抗HAV-lgM(+),其中2例抗-HBs(+);其它甲乙丙丁戊肝炎病毒指标均为阴性。1.2误诊误诊为上感46例,胃炎18例,发热待查3例,急性肠炎1例,急性胰腺炎1例,扁桃腺炎1例,盆腔…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是当前危害健康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为探索乙型病毒感染对甲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情况,我室从1994年1月~1996年5月,对53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住院病人及部分门诊病人,进行血清抗HAV-IgM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检测病例共533人,其中男性341例,女性192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62岁。急性乙肝208例,慢性乙肝325例。1.2方法与材料病毒标志物的检测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总结资料时,采用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2结…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233例血清标志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遵义地区住院肝炎患者4型肝炎病毒(HAV、HBV、HCV、HEV)的感染状况及分布特点,各型间感染的关系,我们将收治的233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血清学结果分析。’1材料与方法1.l病例选择本文233例系1995.l~1997.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的标准。其中男156例、女77例,比例约2:1,年龄1~66岁,平均27岁。1.2检测方法每例采静脉血3ml,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分型(均采用上海科华试剂盒)。分别测Anti-HAVIgM。HBsAg、AntiHBe、HBeAg、AntiHBc、A…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汕头市区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情况。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markers),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HBVDNA,在285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72例抗-HAv-lgM阳性,抗-HBc-lgM 阴性判为甲肝(占25.3%);135例抗-HAv-IgM阴性,抗-HBc-IgM和/或HBVDNA阳性判为乙肝(占47.4%);59例抗-HAV-IgM,抗-HBC-IgM,HBVDNA均为阴性暂判为非甲非乙肝(占20.7%);19例抗-HAVlgM,抗-HBc-lgM和/或HBVDNA阳性判为甲乙肝同时感染(占6.7%)。此外,甲肝中32例,非甲非乙肝中29例为重复感染,累计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达80例(占28.1%)。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812例各型肝病及受血治疗者进行了抗HCV检测,其中142例阳性,检出率为17.5%。现就资料完整的100例HCV感染者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l研究对象:均为1991年9月~1992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1.2血清抗HCV、抗HAV-IgM及乙肝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均采用上海科华公司生产试剂盒进行。2结果2.l年龄和性别:100例HCV感染者,年龄11~70岁,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38.9岁。其中男72例.女28例,性别比为男:女=2.6:1。2.2与输血的关系:100例HCV感染者中,有输血史者78例(78.0%),…  相似文献   

10.
采用立可读ELISA法对600例乙肝异常标志物患者血清同时做抗-HBcIgM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抗-HBcIgM阳性检出率与乙肝标物中的HBsAg和抗-HBc阳性,HBsAg,HBeAg和和抗-HBc阳性,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单项抗-HBc阳性,四种常见模式有密切关系,其检出率分别为13.3%、11.76%、10.0%、6.6%;而其它常见模式均未检出抗-HBcIgM阳性,提示:抗-HBcIgM只能在急性和早期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检出。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相关的血液系统损害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临床多见单系列的血细胞破坏,少数病人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甚至出现骨髓衰竭。为进一步探讨病毒性肝炎并与全血细胞减少的相互关系,现将我们收治的32例病毒性肝炎并发全血细胞减少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32例病毒性肝炎系我院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住的住院病人,男24例,女8例.年龄10~68岁,平均年龄42,5岁。根据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和病原学诊断。其中急性黄胆型肝炎4例(甲型1例,乙型2例,戊型1例);慢性肝炎13…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5年9月~1996年6月住院的28名甲型急性黄疽型肝炎(以下简称甲型急黄肝)患儿血清铜、铁、锌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28例住院患儿,全部符合上海第九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有乏力、厌油、纳差,肝功检查ALT、STB升高,抗原、抗体检查抗一HAV-IgM阳性(三V试剂酶联免疫法)。病例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1.8~11岁,平均年龄6岁10月。另有35名健康儿童,平均年龄1~11岁作为对照组。2.方法在入院时,应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晨空腹血约3ml,分离血清。用WFX-402A原子吸收分…  相似文献   

13.
输血传递病毒与肝炎相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输血传递病毒(TTV)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非甲-庚型(NA-G)肝炎中TTV是否为肝炎的致病因子。方法:采用nest-PCR技术对临床上129例肝病患者及反复输血的血液病患者血清检测了TTV-DNA。ELISA法检测血清抗HAV-IgM,HBV-M,抗HCV-IgM,抗HCV-IgM及血清ALT水平。结果:129例血清中TTV检出率为19.38%(25-129)。45例NA-G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率为42.22%(19/45),其中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9例,肝硬化1例,肿功均有程度不同的损害。结论:TTV感染是部分NA-G型肝炎患者的致病因子,可导致慢性化。除输血传播外尚有肠道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重型病毒性肝炎1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与其发病和病原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PCR等方法检测重型肝炎的血清病毒标志物,并以地22例死亡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189例重型肝炎中,急性重型肝病毒性肝炎发生率2.12%,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生型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高。发病年龄以20岁以上为主,HBV感染是主要病因,HBV与其它病毒重叠感染较多见,189例中,治愈29例,好转 20例,自动出院1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年龄分布与病原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PCR等方法检测41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肝炎病毒标志并分型,再将患者的年龄进行分组,进而比较两者之间关系。结果;单病毒感染.低年龄组以甲肝为主,随着年龄增大,乙肝病毒感染比例也增加。40岁以上组成肝感染比例增加;甲肝病毒与其它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多见;未知病毒感染也占有一定比例。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年龄与病原分布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6.
郁国强  农天雷 《华夏医学》2000,13(3):347-348
我科于1996年开始对85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了解混合感染情况,追踪观察2年,对其转归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诊断标准 按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1]。1.2 观察对象 85例乙型肝炎的确诊依据血清抗HBc-IgM阳性。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15例、慢性肝炎67例、重型肝炎3例。男性病例68例,女性病例17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17岁。1.3 试剂和方法 抗HAV-IgM、HBVM、抗HBc-IgM、抗HCV、抗HDV、抗HEV检测均采用中国维纺3V诊断技术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17.
对HBsAg(一)、IgM抗HAV(一)临床诊断为急性非甲非乙肝炎63例,进行了病原学鉴定。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HCV RNA,并检测了IgM抗HBc和抗HCV血清抗体。诊断为急性丙型肝炎15例(23.8%),急性乙型肝炎20例(31.7%),慢性HBV携带者急性活动19例(30.2%),乙、丙型混合肝炎2例(3.2%),病原不明7例(11.1%)。结果表明在临床所谓的急性非甲非乙肝炎中,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仍占多数。  相似文献   

18.
姚展成  邱杰文 《广东医学》1997,18(4):241-242
为了解汕头市各型病毒性肝炎和有偿供血员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探索HCV感染在肝炎肝功能损伤、临床类型及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我们对本院1654例各型肝炎、肝癌及382例有偿供血员进行血清抗HCV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①肝病患者:IM3年4月至1996年8月本院住院及门诊肝炎及肝癌病人共1654例,男1肠8例、女586例,平均年龄对.听岁(5-85岁)。其中急性肝炎(AH)1238例,慢性肝炎(CH)轻、中度对8例、重度50例,重型肝炎(Th)69例,肝炎肝硬化(ie)43例,肝细胞肝癌(HCC)16例。上述诊断参照1…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检测,以期协助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对490例呼吸道感染者同时作冷凝集试验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Mp-特异性抗体(IgG、IgM)。结果 490例呼吸道感染者,检出Mp特异性抗体阳性90例,阳性率18.4%。<3岁、-6岁、-14岁、>14岁4个年龄组Mp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12/148)、23.6%(44/186)、31.0%(31/100)、5.3%(3/56)。在93例临床诊断为Mp感染的病例中,抗-Mp-IgG阳性59例,敏感性63.4%,抗-Mp-IgM阳性80例,敏感性86.0%,冷凝集试验阳性43例,敏感性46.2%,抗-Mp-IgM敏感性较冷凝集试验高(P<0.05)。结论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Mp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Mp感染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42例重症肝炎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上海)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治疗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45.2岁.病程9.2年.所有病例HBsAg、HBeAg/Hbe、抗HBc均阳性.两组病例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