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尿激酶、抵克力得对高粘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46例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24例)、抵克力得(22例)两组,尿激酶组每天静脉给药,10d为一疗程,抵克力得组每天口服一次,20d为一疗程,分别于单个疗程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二个治疗组血液粘度均下降。但作用点各异,结论:二种药物均可治疗老年人高粘血症,宜针对具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合理选药。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抵克力得 (Ticlopidine)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报道甚少 ,为此我们观察了抵克力得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按照WHO 1978年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选择门诊和住院的 6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所选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尿激酶、抵克力得对高黏血症的治疗作用 ,将 4 6例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 ( 2 4例 )、抵克力得 ( 2 2例 ) 2组。尿激酶组静脉给尿激酶 2 5万U/d ,1 0d为 1个疗程 ,抵克力得组口服抵克力得 0 .2 5g/d ,2 0d为 1个疗程。分别于单个疗程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2组血液黏度均下降 ,但作用环节不同。提示 :2种药物均可治疗老年人高黏血症 ,并宜根据具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合理选药  相似文献   

4.
对7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药治疗与常规药加用抵克力得(Ticlid)治疗,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分析,发现常规药加Ticlid治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5.
抵克力得治疗冠心病的血液流变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0例冠心病患老采用常规药治疗与常规药加用抵克力得(Tielld)治疗.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分析,发现常规药加Tielld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抵克力得、肝素联合治疗预防支架再狭窄的方法。方法 总结439例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术的冠心病病人,A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时间、剂量的阿司匹林、抵克力得、肝素联合治疗可减少支架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抵克力得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55例接受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抵克力得和阿斯匹林,B组应用肝素、华法令及阿斯匹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A组心血管发生率为3.33%,仅2例发生轻微胃肠道反应;B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达32.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抵克力得可作为冠状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常规抗凝治疗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慢性并发症组及无慢性并发症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血液流变学测定。慢性并发症组多数病人采用川芎嗪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多明显异常,以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最为明显,其中慢性并发症组的各项指标又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川芎嗪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异常,川芎嗪可缓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观察30例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病人,在口服抵克力得250mg每日1次,10-14d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口服阿司匹林40mg每日1次随机对照。结果表明,该药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较用药前1、5min聚集率分别下降29.0%及44.7%,并能有效地降低低变率血粘度和高切时血粘度,红细胞压积也较治疗前降低。以后可根据血小板聚集下降的程度以半量维持较为安全,用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讨抵克立得 (盐酸噻氯匹定 )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 6 2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 ,再进一步分为抵克立得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全血粘度 (低切、高切 )、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显著上升。给予抵克立得治疗后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改善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显著下降 ,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无显著下降。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及时应用降低血液粘稠度药物。  相似文献   

11.
狄海蔚  郭洁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998-999
血液流变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大量文献及资料研究血液流变学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但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测定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从而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有希望的药物。抵克力得(Ticlid,每片含盐酸氯苄噻啶250 mg)是一种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本文观察了43例冠心病患者使用该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AGR)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观察组:43例,男19例,女24例,年龄39~81岁(62±7岁)。冠心病诊断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及  相似文献   

13.
吴玉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50-1850,1781
目的分析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特点,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法用血液流变自动分析仪对160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设健康体检者作对照。使结果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七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联合抗凝治疗无症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56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巴米尔(肠溶阿司匹林泡腾片)、抵克立得(盐酸噻氯匹定)三联抗凝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巴米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凝血系列指标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缺血变化和血液流变学参数明显改善,凝血系列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联合抗凝治疗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巴曲酶治疗3次,并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巴曲酶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结论:巴曲酶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6.
用毛细血管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作了对照观察,结果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无肯定和有意义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供作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治疗和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血塞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血塞通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观察及血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用血塞通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塞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血塞通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观察及血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用血塞通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瑜兰 《右江医学》2001,29(5):F002-F002
目的 :通过在脑梗塞病人中应用抵克力得片以证实其有效性。方法 :将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6 5例和对照组 6 0例 ,治疗组用抵克力得片口服治疗 ,对照组用肠溶阿斯匹林片口服治疗。两组均配合使用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 ,根据病情酌情短期使用甘露醇 ,所有病例均治疗 1个月为 1个疗程进行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使用其它抗凝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3.3 % ,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 :抵克力得治疗脑梗塞有显著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邹雪琴  姜敏 《海南医学》2005,16(10):58-58
目的 研究晴尔针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经晴尔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经晴尔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均有明显降低。结论 晴尔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能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