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美蕊 《河北医学》1996,2(5):515-516
先天性间日疟的临床护理(321400)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洪美蕊间日疟是感染间日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以间歇性发热、寒战、出汗、贫血和脾肿大为其临床特征。先天性间日疟是因母体怀孕时感染间日疟,疟原虫在胎盘滋生,引起胎盘病变从而传至胎儿;或在分娩时通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散发性疟疾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5例间日疟疟疾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结果 15例间日疟疟疾临床表现有个体差异,12例疟区发病,3例非疟区发病,10例症状典型,5例症状不典型,经抗疟治疗后痊愈。结论 近年本地区间日疟流行多以散发形式发生,有少部分症状不典型,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3.
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简便的疟疾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快速电泳法和快速薄层色谱法检测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P)诊断疟疾,并将两检测系统制成试剂盒。检测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不同分离株和疟疾病人全血中的LDH-P,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结果:应用快速电泳法和快速薄层色谱法检测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的敏感度分别为10-100个原虫/μl血和25-150个原虫/μl血;检测病人血样的阳性率分别为90.00%和80.00%,检测30份间日疟病人血样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和76.67%;检测40份疟区非疟疾血样、非疟区40份健康人及30份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样,仅快速电泳法检测出1份疟区非疟疾血样为阳性。结论:应用快速电泳法试剂盒和快速薄层色谱法试剂盒诊断疟疾,敏感、特异、简便快速,在临床及现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用国产耳穴探测仪探测耳穴疟区、肾、膀胱、脾4穴诊断间日疟,共探测疟疾病人、带虫者、疟史病人、非疟原虫感染者计5000余例,并与血检疟原虫法进行对照观察,认为本法诊断间日疟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具有简易、经济的优点,可以适应大面积的疟疾病防治工作的需要,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双重PCR用于高疟区疑似疟疾病人诊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疟区"三热"疑似疟疾病人双重PCR检测与传统镜检法检测的比较,探讨双重PCR应用于临床诊断疟疾的前景。方法在高疟区门诊采集就诊的"三热"疑似疟疾病人末梢滤纸血,用chelex-100提取DNA模板进行双重PCR检测,同时与显微镜镜检厚血膜查找疟原虫进行比较。结果在334例疑似疟疾病例的血样中,双重PCR检测疟原虫敏感性为96.1%、漏检率为3.9%。镜检法检测疟原虫敏感性为86.1%、漏检率为13.9%。结论双重PCR在诊断疟疾上比传统镜检法敏感性高,适合于临床实验室对疟疾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蒿甲醚联合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对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非重症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刚果(金)中国二级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维和任务区56例非重症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明确诊断后即予“蒿甲醚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2~3 d后改为口服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定期观察患者症状、体温、疟原虫密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按WHO抗疟药物临床疗效分类综合评价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56例非重症疟疾患者中,单纯恶性疟41例,混合疟15例。全部患者均获得完全临床原虫治疗成功,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平均退热时间单纯恶性疟患者为(28.5±7.6) h,混合疟患者为(26.4±6.5) h;平均疟原虫清除时间单纯恶性疟患者为(31.5±8.3) h,混合疟患者为(30.4±6.7) h;平均疟原虫清除半衰期单纯恶性疟为(2.54±0.55) h,混合疟患者为(2.42±0.43) h。两组患者退热时间、疟原虫清除时间及清除半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蒿甲醚联合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可有效治疗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非重症疟疾,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婴儿出生后不久,在没有传疟媒介按蚊感染或输血等情况下,由来自母体的疟原虫所致的疟疾,称之为先天性疟疾。先天性疟疾患者均为新生儿,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够典型,易于疏忽,往往造成漏诊与误诊。加之新生儿缺乏免疫力,患病后一般病程较长,病情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丁颖  陈颖 《吉林医学》1997,18(6):349-349
骨髓像中检出疟原虫影响因素的探讨丁颖张曼(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130021)陈颖(松源市宁江区结核防治所131200)疟原虫为疟疾的病原体。人体感染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在疟疾发病率上以间日疟为多,恶性疟为次,而各种疟原虫可分为滋养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白沙县的疟疾传染源,给当前控制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组织和卫生院镜检站,全面开展发热病人、疟疾疫点(居民点)调查、流动人口的血栓,以查明疟疾传染源。结果;在10年的血检中,发热病人血检发现疟原虫阳性6217例,阳性事3.26%(0.79-5.85%);居民带虫者892例,带虫率1.37%(0.17-3.01%);流动人口疟原虫阳性4285例,阳性车6.71%(2.23-11.64%)。结论:血检疟原虫阳性数比疫情报告数多2021例.说明血栓疟原虫工作给疟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是当前控制疟疾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应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97例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总结抗疟治疗及转归情况,为提高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9月陕西省传染病院收治的疟疾患者住院病例资料,对所有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疾病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8年1月—2020年9月,陕西省传染病院收治的输入性疟疾患者97例,其中93例为外出务工的中国籍工人,4例为非洲来西安工作或留学外籍人员; 92例来自非洲,5例来自亚洲。恶性疟疾78例,间日疟15例,卵型疟4例,其中重型疟疾占11例(均为恶性疟原虫感染);疟疾全年散发,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畏寒、寒战、头痛、头晕、肌肉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型疟疾可发生严重肾功能异常或继发嗜血综合征;不同类型疟原虫感染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9例间日疟及卵型疟中,12例予口服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7例予以蒿甲醚注射液治疗。78例恶性疟中,42例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25例予蒿甲醚注射液治疗,11例重型疟疾有3例在使用青蒿琥酯注射液或蒿甲醚注射液后再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序贯治疗,所有患者疟原虫均转阴,但仍有1例间日疟复发, 3例恶性疟原虫再燃,对复发及再燃的病例予再次治疗后亦均治愈。结论 对有疟疾流行区居留史的发热患者,及时进行外周血涂片查找疟原虫有助早诊断。对确诊病例宜早采用合理、规范、足疗程抗疟药物,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疟疾的诊断目前仍以采集患者末梢血 ,制作血片染色后显微镜检查疟原虫 ,作为主要手段和可靠方法。在各类疟区中对于“四热”(临床诊断疟疾、疑似疟疾、感冒及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 )病人的血检 ,是疟疾防治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操作技术和评价指标。为此 ,复检和分析基层疟疾血片的质量 ,对于准确反映疟疾疫情和加强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1998年以来白沙、琼海、屯昌、澄迈 4个疟区市 (县 )的血片复核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复检血片来源 对 (1998~ 2 0 0 1年 )白沙、琼海、屯昌、澄迈 4个市县疟疾联防区“四热”病人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洲婴幼儿恶性疟疾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其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恶性疟疾65例(其中脑型疟19例)住院婴幼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恶性疟疾婴幼儿的血涂片均见到恶性疟原虫;临床表现以发热(100%),呕吐32例(49.2%),腹泻23例(36.9%),咳嗽27例(41.5%),抽搐12例(18.5%),意识障碍19例(29.1%),贫血52例(80.0%),脾肿大46例(71.6%),肝肿大41例(63.1%),脑膜刺激征19例(29.1%)。65例均接受青蒿琥酯抗疟的综合治疗,治愈60例,死亡5例。结论婴幼儿恶性疟疾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且不够典型,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青蒿琥酯是治疗疟疾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疟疾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儿童疟疾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临床确诊为疟疾的住院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儿均有发热,15例(55.6%)表现为周期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伴有贫血23例(85.2%),脾肿大19例(70.4%),肝脾均肿大15例(55.6%);血常规检查三系均降低6例(22.2%),血涂片检出疟原虫12例(44.4%,12/27例),骨髓涂片20例检出疟原虫18例(90%);ALT增高10例(37%);本组病例误诊率达48.1%(13/27例)。结论儿童疟疾,尤其是婴幼儿临床表现多样化而不典型,病情特殊往往较易误诊。氯喹、伯喹是治疗疟疾病安全、有效的首进药物。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2003-2006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温州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现状及特点。方法收集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对临床诊断疟疾或疑似疟疾及不明原因发热等三种对象,血栓发现疟原虫阳性的血片,经市疾控中心复核后为确诊的病例。结果温州市2003-2007确诊疟疾病人140例,另外有10例网络直报未复核病例。确诊疟疾140例中,间日疟116例,恶性疟16例,混合感染8例;本地病例11例,输入性病例129例(占92.14%)。在输入性病例中,包括外来病例输入91例。本地人口外出感染38例。结论当地疟疾防治形势仍然严峻,输入性疟疾仍是当前的主要危险。须建立健全监测机构,突出监测重点和落实监测措施,防止疟疾重新爆发。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双重PCR检测海南疟区发热病人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双重PCR检测疟区发热病人的效果。方法 对疟区求诊发热病人,手指取血分别制作厚薄血膜片和滤纸血斑作为检测血样。参照献用恶性疟原虫PF1-2和间日疟原虫PV3-5为特异性引物,同在一个反应体系常规进行PCR,扩增片段分别为206bp和431bp。同时镜检厚血膜作对照。结果 该反应体系最低可检出原虫血症为1个恶性疟原虫/μl血和10个间日疟原虫/μl血的感染;检测132例疟区发热病人血样的阳性率为65.1%,而镜检法为64.4%,且有1例漏诊和3例误诊,两法符合率为97%。结论 双重PCR用于疟区发热病人检测,较镜检敏感、特异,适合我国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的疟疾诊断,还可用于血检质量的监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小磨高速公路沿线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进行沿线居民带虫调查、疟史访问、施工人员带虫调查、两个乡卫生院近2年发热病人疟原虫检出情况及媒介按蚊调查。结果2003~2004年居民及小学生疟史率在12.4%~15.4%之间,平均13.9%;带虫率分别为0.58%(2/345)、0.33%(1/306)。勐仑、磨憨两个卫生院2003、2004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分别为5.6%(89/1597)、11.6%(24/207),平均8.3%,其中勐仑乡卫生院来自于内地的流动人口感染疟疾平均65.8%。结论小磨路沿线目前疟疾流行严峻,急待加强施工人群的疟疾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云南省沧源县抵边村寨居民和境外周边居民疟疾感染情况,比较疟原虫抗原检测(RDT)、镜检和PCR在低疟区和消除区居民疟疾筛查效果,为预防疟疾消除后再输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班歪区梅不老乡、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南邓特区拥摸和大岩乡3个调查点,采集调查对象指尖血,运用RDT、疟原虫显微镜检查法、荧光定量PCR与巢式PCR法检测疟原虫感染情况。结果 共采集1 040人份血样,含中国居民606人、缅甸居民434人。其中男性506人,女性534人,年龄0~<5、5~<15、15~<30、30~<45、45~<60和≥60岁分别有51、283、187、232、205和82人。经疟原虫抗原检测试剂盒法检测1 040人均为阴性,疟原虫显微镜检查法检出间日疟阳性1份,疟原虫检出率为0.10%,荧光定量PCR与巢式PCR检出间日疟阳性1份,疟原虫检出率为0.10%。其中,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班歪区梅不老乡检出间日疟1例,疟原虫检出率为0.35%,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2000~2002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温州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现状及特点。方法收集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对临床诊断疟疾或疑似疟疾及不明原因发热等三种对象血检,凡发现疟原虫阳性血片,经市疾控中心复检后为确诊的病人作统计分析。结果温州市2000—2002年确诊疟疾病人133例,其中本地病例9例,外来人口输入103例,本地人口外出感染21例;间日疟119例,112例来自高疟区的外来人口输入;恶性疟14例除1例自云南外来输入外,都是本地人口外出感染。结论当地疟疾防治形势严峻,输入性疟疾仍是当前的主要危险因素。须建立健全监测机构,突出监测重点和落实监测措施,防止疟疾重新爆发。  相似文献   

19.
宋营改  纪爱萍  王非  任翊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2):198-200,203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1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科收治的发病前一个月有境外旅居史的确诊疟疾患者192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192例患者中发病前一个月有非洲旅居史165例(86.5%)、东南亚旅居史25例(12.5%)、南美洲旅居史2例(1.0%)。发病到确定诊断平均时间8.4d±8.2d(2d~60d),确定诊断时疟疾快速诊断试验阳性168例(87.5%)。诊断为恶性疟96例(50.0%),间日疟38例(19.8%),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26例(13.5%),未分型32例(16.7%)。出现意识障碍10例(5.2%),脾肿大188例(97.9%)、血小板减少129例(67.2%)、肝功能异常70例(36.5%)、贫血61例(31.8%)、肾功能异常19例(9.9%)。经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后,第5d累计外周血涂片疟原虫检查转阴者166例(86.5%);至15d累计176例(91.7%)患者治愈出院,死亡1例(0.5%)。结论北京地区境外输入性疟疾以有非洲旅居史、男性中年患者为主,并且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疟疾诊断必须依靠反复外周血涂片及疟疾快速诊断试验检测,脾肿大和血小板减少可作为临床特征提示疟疾的存在,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淮安市二例疟疾病例死亡案例分析,为制定消除疟疾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淮安市疟疾死亡病例的诊治过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汇总。结果 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淮安市共报吿2例疟疾死亡病例,均为男性青壮年,有明确非洲高疟区生活史。病例1,在安哥拉生活2年,回国后12 d出现发热症状,发病后第3天到私人小诊所接受输液治疗,发病后第4天到市级医院就诊,未查到疟原虫,至发病后第5天才明确诊断;病例2,在坦桑尼亚生活2年,回国后第14天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第15天出现畏寒、发热症状,至所在地县级医院就诊,镜检未查见疟原虫,给予消炎抗菌治疗,发病后第4天到市级医院就诊,发病后第7天才明确诊断。2例疟疾病例均因病情凶险,持续恶化,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肺部感染、严重脑损伤和多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 就诊不及时和诊治延误是导致疟疾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消除阶段后监测更需有针对性的对高疟区回国人员开展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早就诊意识和临床医生的疟疾诊治能力,提升镜检人员的专业技能,减少重症病例,防止疟疾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