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粗钻头法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9年1月采用粗钻头法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11例严重距下关节炎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2~63岁,平均42.5岁。右足6例,左足5例。其中陈旧性跟骨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9例,骨关节炎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采用跟骨外侧切口,以4.5 mm粗钻头于距下关节处开出骨道,取髂骨植入。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42个月,平均2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按视觉模拟法对疼痛评分,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为5.9~7.5分(平均6.7分)及1.1~2.0(平均1.5分)。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踝评分系统评分,从术前41~67分(平均55.6分)至末次随访72~94分(平均83.7分)。优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1.8%。结论应用粗钻头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临床操作简便、易行、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7年2月,对8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交替使用三个入路。结果8例术后随访20~55个月,平均30个月。未见皮肤坏死、麻木、感染等手术并发症。8例X线片均示骨性融合,平均愈合时间10.8周(9~12周)。改良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从术前的(51.0±11.7)分提高到(82.0±10.9)分,差异具有显著性(配对t检验,t=19.69,P〈0.01)。结论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理论上不损伤跟骨距骨的血供,患者痛苦小,操作简单,避免切开,早期适当活动及负重,有助于恢复本体感觉,有利于骨性愈合,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通过跟骨多方位截骨加植骨与距下关节融合术联合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症及优、缺点。方法:2009年4月~2011年8月,对13例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行跟骨多方位截骨加植骨与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采取跟骨外侧入路,取自体髂骨植骨距下关节外融合及内固定。其中男10例,女3例,术后随访3~21个月,平均13.3个月。  相似文献   

4.
李毅  赵宏谋  梁晓军  刘诚  赵恺  杨杰 《中国骨伤》2014,27(7):536-539
目的:观察改良跟腱旁后外侧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距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应用改良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22例跟骨骨折伴距下关节炎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22~49岁,平均35.3岁。病程11~32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Stephens-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6例。通过改良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患足功能进行评估,比较改善程度。结果:1例出现皮缘坏死,无感染、螺钉断裂、植骨吸收及距骨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后21例获随访,时间18~4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4个月融合处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改良AOFAS评分由术前32-65分(平均50.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66~92分(平均8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小“L”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并发距下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主要病理改变,恢复足部外形并改善后足功能。  相似文献   

5.
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波及后距下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采用距下关节融合术。本组报告26例,随访7个月~8年。采用Ker氏法进行效果分析表明,总平均分数959%,距跟关节全部融合,功能恢复满意。本文还结合距下关节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点,讨论了距下关节融合术对足部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粉碎性骨折采取距下关节融合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案。文中还对手术可能产生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及适应证、手术时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预后,探讨该手术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1999年10月~2004年6月,对69例78足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距下关节融合术,采取跟骨外侧手术入路,取自体松质骨植骨距下关节融合。结果58例65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1个月,平均19.8个月。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学会HindfootScores评分:优良率达到87.69%。结论自体松质骨植骨距下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但不能完全缓解后足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外踝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外踝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炎18例。结果 18例术后均获随访5-36个月,平均20个月。X线片显示踝关节及距下关节获得骨融合,未见神经血管损伤、感染、骨不连、骨质及内固定物外露等并发症。AOFAS评分从术前平均45(40-53)分提高到术后的76(70~89)分。结论经外踝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是临床治疗踝关节和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能有效缓解踝与后足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丘部自体骨植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 方法 2000年7月~2003年10月,对11例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行自体髂骨植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1~48岁;均为单侧足.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全部取髂骨植骨重建跟骨丘部高度,髂骨块平均为3.0 cm×2.5 cm×1.8 cm,跟骨外膨的外侧壁均切除. 结果 11例获随访3~18个月,平均11.5个月.重建丘部骨10~12周愈合,术后8周部分负重,平均13.2周完全负重行走.根据张铁良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优4例,良5例,可2例.X线片示Bhler角、跟骨宽度以及跟骨丘部高度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自体髂骨植骨、跟骨丘部高度重建及距下关节融合术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矫正跟骨畸形,并恢复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平  张挥武  张宇  徐善强  张文举  王勇 《中国骨伤》2019,32(11):1038-1043
目的 :观察采用4种手术方式行距下关节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采用4种手术方式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25例(26足),年龄23~70(36.7±5.8)岁,病程3~35(9.5±5.1)个月,距下关节原位融合术2例(2足),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6例(7足),跟骨"V"形截骨距下关节融合术6例(6足),跟骨体斜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11例(11足)。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距骨倾斜角、跟骨B觟hler角、Gissane角、跟距高度,术后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1例(21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34 (20.1±3.7)个月,4例(5足)失访。术后2例手术切口裂开,1例骨折不愈合,其余病例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术前与术后12个月距骨倾斜角[(5.3±2.4)°vs (11.2±4.6)°,t=7.24,P0.05],跟骨B觟hler角[(5.4±2.7)°vs (25.5±5.3)°,t=11.2,P0.05],Gissane角[(89.4±9.6)°vs (122.0±5.2)°,t=8.13,P0.05],跟距高度[(28.5±5.1) mm vs (47.1±3.7) mm,t=6.45,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VAS评分1.6±0.7,较术前5.2±1.0明显改善(t=5.12,P0.05);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86.2±5.2,较术前52.4±6.4明显提高(t=6.41,P0.05);其中优14足,良4足,可2足,差1足。结论:距下关节原位融合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跟骨"V"形截骨距下关节融合术、跟骨体斜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均为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缓解疼痛、纠正跟骨畸形、改善足部功能等优点,严格掌握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6):1513-1515
[目的]探讨跟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跟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21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炎,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2013年1月采用跟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21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炎,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2个月,平均14.5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术后332个月,平均14.5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术后36个月。术前患肢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406个月。术前患肢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4055分,平均(46.6±4.2)分,视觉模拟评分(VAS)755分,平均(46.6±4.2)分,视觉模拟评分(VAS)79分,平均(7.9±0.7)分。术后患肢AOFAS评分709分,平均(7.9±0.7)分。术后患肢AOFAS评分7090分,平均(82.6±5.2)分,VAS评分090分,平均(82.6±5.2)分,VAS评分04分,平均(2.1±1.3)分。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跟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共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患者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48岁,平均36岁.除2例为双足受累外,其余均为单足病变.根据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手术前10足为Ⅲ级,2足为Ⅱ级;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前为71.4分.术中患者取侧卧位,分别建立外侧、前外侧、后外侧3种入路,逐步松解前方关节囊、距下关节外侧间隙、跟腓韧带、后方及后内侧关节囊.最后进行手法松解.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末次随访时, 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9足后足活动度提高到Ⅰ级,3足提高到Ⅱ级,未见Ⅲ级病例.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后为9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3个月(平均1.8个月)恢复原工作. 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跟骨旋转截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跟骨旋转截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的方法治疗8足陈旧性跟骨骨折严重畸形愈合患者7例,男5例(6足),女2例(2足);年龄47~ 68岁,平均52.4岁.按Stephen和Sanders分型:Ⅱ型4例(5足),Ⅲ型3例(3足).跟骨外侧“L”形切口,在跟骨外膨的外侧壁切除基础上行跟骨旋转截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5 ~53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5足,良2足,可1足,优良率为87.5%.X线片示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高度及跟骨丘部恢复良好. 结论 跟骨旋转截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是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舌形骨折畸形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明显矫正跟骨畸形,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环锯切骨融合距下关节治疗距下关节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介绍环锯切骨融合距下关节治疗距下关节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6月~2001年10月,利用环锯(Φ11.5mm、12mm、13mm)对18例距下关节痛患者进行环锯切骨融合,男12例,女6例;年龄35~59岁,平均47岁;右足11例,左足7例;创伤性距下关节炎8例,退变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跟距骨桥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顽固性跗骨窦炎1例。应用100mm视觉模糊疼痛量表VAS测试,80~91分,平均83.8分。踝关节后外侧入路14例,踝关节前外侧入路4例;14例行原锯心骨旋转90°回植融合,4例取髂骨骨柱植骨融合。术后踝关节中立位石膏固定12~16周。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4年,平均25个月。术后2周切口一期愈合,4周有骨痂形成,12周应用100mm视觉模糊疼痛量表VAS测试,22~49分,平均32.5分,较术前降低30~59分,平均降低51.3分。均摄X线片示距下关节牢固融合。1例出现轻度足下垂,1例出现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后足跟部酸胀痛。结论采用环锯切骨融合距下关节的方法治疗距下关节痛,切口小,易显露,不影响后足的生物力学结构。在距下关节原位状态下融合,对距下关节高度及距舟关节稳定性影响不大;应用锯心骨旋转回植不需另植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截骨矫形、保留距下关节、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1例伤后5~16周陈旧跟骨关节面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跟骨外侧壁切除、跟骨截骨寻找关节面、矫形复位关节面、锁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结果本组21例均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时间平均65(50~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0(50~100) ml。所有骨折均复位,直视下见关节面恢复平整,Bohler角平均33°(22°~35°)。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10~12周。末次随访患足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优13足,良7足,可1足,优良率为95.24%。1例患者出现跟骨伤口转角处皮肤坏死,经换药后伤口一期愈合。结论采用截骨矫形、保留距下关节、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跟骨关节面压缩骨折可重建跟骨关节面,保留距下关节活动度,恢复距下关节匹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后外侧人路行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9-03-2012—10收洽的采用后外侧人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7例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定期随访观察术后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距骨跟骨角、距骨第1跖骨角、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结果27例术后获平均20(12~36)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缘坏死、切口感染及内固定物、跟骨骨质外露发生。术后4~6个月X线片显示27例融合处均骨性愈合。距骨跟骨角由术前平均(15.8±3.0)°改善至术后平均(24.8±1.9)°,距骨第1跖骨角由术前平均(16.9±3.2)°改善至术后平均(5.6±1.9)°,AOFAS评分由术前平均(33.9±7.9)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4.9±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后外侧人路可清楚显露距下关节,能在直视下对距下关节面进行彻底清理,撑开植骨矫正跟骨内、外翻畸形,恢复足弓,矫正或减轻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主要病理改变,有效地改善症状,减少切口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自体植骨后侧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后遗症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月,对33例37足跟骨骨折严重后遗症患者采用自体植骨后侧距下关节融合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男30例34足,女3例3足;年龄22-47岁,平均32.7岁;单侧跟骨骨折29例29足,双侧跟骨骨折4例8足。选择跟骨外后上侧改良“L”形切口行自体植骨后侧距下关节融合术,其中29例33足取全板髂骨块和外膨的跟骨外侧壁植骨,2例2足取全板髂骨块植骨,2例2足取外膨的跟骨外侧壁植骨。全部切除外膨的跟骨外侧壁。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中采用kee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平均92.1分,较术前平均升高54.7分。X线片示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轴长、跟骨宽度、距骨倾斜角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自体植骨后侧距下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跟骨骨折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可矫正跟骨骨折后遗症,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17.
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跟骨骨折畸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距下关节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8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1~34岁,平均31.5岁。单侧7例,双侧1例。损伤时间1~7个月,平均4.6个月。行重建丘部及后距下关节保留距下关节自体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切除跟骨外膨的外侧壁,取跟骨外侧壁植骨7例,取髂骨植骨1例。结果8例9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1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4足,良4足,可1足,差0足,优良率为88.9%。所有患者术后足外形恢复良好。术后切口感染裂开1例、螺钉断裂1例,无跟骨内翻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10.5~16.2周,平均12.6周。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丘部高度、宽度、BoNer角,以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重建跟骨丘部及距下关节自体植骨术具有矫正跟骨畸形,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明显的优点,是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失败患者13例15足,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术后1年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及评价踝一后足功能。结果术后1年随访发现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根据AOFAS的踝一后足评分系统,总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失败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后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12月,对12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男10例,女2例;年龄38~54岁,平均44.8岁。左足5例,右足7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8例,交通事故伤3例,其他伤1例。跟骨畸形愈合按照Stephens分型标准均为Ⅱ型。根据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术前总评分为(35.68±10.35)分,疼痛评分为(8.14±1.83)分。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7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2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2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示距下关节于术后10~14周(平均11.5周)获骨性融合。根据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总评分为(76.45±9.83)分,疼痛评分为(1.52±1.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率,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波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手术及治疗方案。方法对60例跟骨骨折波及距下关节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皮缘坏死或切口感染,骨折均于3个月内愈合。经0.5~3 a随访,疗效优27例,良8例,可4例,差1例。结论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