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兔髂动脉球囊剥脱术后局部灌注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蛋白对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1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及心内科完成。选择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2组,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12只和生理盐水组12只。①建立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将3.0~3.5mmOTW球囊导管沿导丝送入左髂动脉,使球囊近端距腹主动脉远端1cm。以606kPa扩张球囊,反复推拉3次,以剥脱血管内膜。撤出导丝,经OTW球囊按分组分别注入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蛋白300μg和生理盐水1.5mL。球囊压力50kPa,保留20min后撤除。术后给予动物高胆固醇饮食(胆固醇、蛋黄粉、脂肪)4周。②测定横切面管腔面积、内弹力板内管腔面积、外弹力板内管腔面积、计算新生内膜面积(内膜面积=内弹力板内管腔面积-横切面管腔面积)、中膜面积(中膜面积=外弹力板内管腔面积-内弹力板内管腔面积)和新生内膜与中膜面积比,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每段血管的数值均由2名人员读取3张切片(间隔30μm)数值计算均值而得。观察局部血管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实验血管段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2组24只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无脱失值。①造膜结果:经过2周高胆固醇饮食饲养后兔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饲养前犤(17.73±7.42),(1.10±0.26)mmol/L,P<0.01犦,经形态学观察确认为典型的髂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模型。②组织病理图像分析: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外弹力板内管腔面积、内弹力板内管腔面积、横切面管腔面积分别高于生理盐水组犤(1.59±0.41),(1.21±0.40),(0.80±0.22)mm2,(1.16±0.36),(0.79±0.47),(0.24±0.19)mm2,P<0.01犦。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新生内膜面积、新生内膜与中膜面积比显著少于生理盐水组犤(0.23±0.21)mm2,0.74±0.64,(0.55±0.24)mm2,1.61±0.79,P<0.01犦。结论:应用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灌注的方法,经病理学验证可以有效地抑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新生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理及超生理浓度睾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6在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将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复苏后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静置培养,所用细胞为两三代。将消化好的细胞移人96孔板,接种密度为1&;#215;10^8每孔100μL。24h后分为不同浓度睾酮组(3&;#215;10^-9, 3&;#215;10^4, 3&;#215;10^-9, 3&;#215;10^-5 mol/L)及单纯培养液对照组,继续孵育48h,吸取上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蛋白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观察各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表达水平。结果:①人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含量:对照组,3&;#215;10^-9, 3&;#215;10^-8, 3&;#215;10^-6. 3&;#215;10^-5 mol/L睾酮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含量分别为(6.43&;#177;0.61),(9.8&;#177;1.18),(9.8&;#177;1.05),(6.43&;#177;1.19),(5.43&;#177;0.66)μg/L生理浓度睾酮可明显增加内皮细胞上清液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含量。而3&;#215;10^-5mol/L组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不同浓度睾酮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mRNA水平:3&;#215;10^-9,3&;#215;10^-8mol/L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3&;#215;10^-5mol/L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mRNA水平又显著降低(P〈0.05)。结论:生理浓度睾酮通过雄激素受体促进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合成、分泌,增强抗凝系统活性,有利于预防男性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髂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粉防己碱干预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粉防己碱干预组及对照组均以球囊损伤髂动脉内膜,粉防己碱干预组于术前3d至术后28d予粉防己碱45mg/(kg&;#183;d)腹腔注射,假手术组仅结扎一侧髂动脉。手术4周后处死动物,对成形术部位动脉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及胶原含量测定,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Ⅰ型胶原蛋白。结果:球囊损伤后4周,兔血管壁明显增厚,Masson’S染色可见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和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大量沉积;计算机图像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粉防己碱干预组内膜面积、内膜/中膜比和胶原面积/管壁面积均明显减少[(0.31&;#177;0.11)mm^2。和(0.23&;#177;0.07)mm^2。,(37.13&;#177;2.97)%和(25.77&;#177;3.74)%,(54、27&;#177;9.78)%和(29.32&;#177;7.33)%,P均&;lt;0.01];粉防己碱干预组动脉胶原含量减少,其差异有显著性[(231.2&;#177;18.9)mg/g和(313.6&;#177;25.3)mg/g,P&;lt;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粉防己碱干预组Ⅰ型胶原表达指数明显减低[(31.2&;#177;4.7)和(23.5&;#177;5.2),P&;lt;0.01]。结论:粉防己碱能有效抑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术后VSMC增殖和胶原合成,减轻术后新生内膜增生程度,促进代偿性血管扩张,减轻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边杰芳  王西玲  马中  姚青  张聚良  王廷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4):141-143,i0006
背景:血管去内皮化,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极大的限制了血管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目的:利用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胶作用于球囊损伤血管内膜来评估其对血管内皮化、细胞增殖和内膜增生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管外科及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10/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15只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体质量12.5~18.9kg)由西京医院动物实验外科提供。方法:损伤犬双侧颈动脉,一侧为纤维蛋白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肝素处理组,另一侧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损伤后10,30和90d观察对比内膜损伤和处理的结果。切片应用BioquantBQ0S/2计算机形态测量仪测量血管内膜和中层厚度。5-溴脱氧尿苷掺人免疫组化切片用于计算细胞增殖率,40倍光镜下计算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数。电镜检查血管腔内表面内皮细胞覆盖率。主要观察指标:内皮细胞覆盖情况、新生内膜和中层厚度及细胞增殖率。结果:所有犬均存活至标本收集时,无脱失值。①内皮细胞覆盖率:在10d和30d时,处理侧颈动脉的内皮细胞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侧[(66.73&;#177;30.783l%,(40.8&;#177;27.74)%,P=0.04;(96.67&;#177;10.29)%,(82.07&;#177;22.82)%,P=0.0481。②增殖率:10d时,血管各层细胞增殖达到高峰,90d恢复正常。和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在30d对新生内膜和血管中层内侧半中层及血管中层的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强[(7.41&;#177;6.75)%.(3.56&;#177;2.72)%;(2.81&;#177;2.65)%,(0.83&;#177;059)%;(2.06&;#177;1.81)%,(0.62&;#177;0.31)%.P〈0.051。③新生内膜厚度:和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在30d和90d时双侧近端和中段的内膜厚度/中层厚度比值明显增加(0.18&;#177;0.22。0.10&;#177;0.06;0.21&;#177;0.23,0.14&;#177;0.14;0.12&;#177;0.08,0.09&;#177;0.08;0.29&;#177;0.40,0.12&;#177;0.12,P〈0.05,P〈0.01),但远端没有变化。结论:纤维蛋白胶能将细胞因子释放入动脉血管壁并保持生物学活性。纤维蛋白胶释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加肝素能有效加速损伤血管内皮化但伴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对兔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2—04/2004—06在郧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1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给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喂养2ld后对照组及高脂组肌注白蛋白(2μg/kg),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肌注内皮细胞生成因子165(2μg/kg),继续以前方式饲养3周(喂养42d)处死动物,测定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用计量组织学的方法(CD34的阳性面积)测定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 结果:实验兔3组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喂养21d及42d时,高脂组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分别高于对照组[21d:(1.57&;#177;0.3),(1.48&;#177;0.2).(0.38&;#177;0.1)mg/L.P〈0.05:42d:(1.49&;#177;0.21.(2.81&;#177;0.9),(0.37&;#177;0.1)mg/L,P〈0.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42d高于21d(P〈0.01)。②喂养42d时新生血管的密度:CD34阳性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高于高脂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61.15&;#177;7.55),(12.35&;#177;2.02),0个/mm^2,P〈0.051。③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CD34的阳性细胞数之间关系:呈正相关(r=0.944)。④斑块面积.斑块周径及斑块的最大厚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高于高脂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24.12&;#177;3.58).(1.81&;#177;0.61)%,0;斑块周径:(25.71&;#177;1.97).(6.05&;#177;1.62)%,0;斑块的最大厚度:(0.16&;#177;0.007).(0.06&;#177;0.002),0mm.P〈0.05]。⑤电镜观察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与动脉粥样斑块相邻,新生管腔内可见淋巴细胞。 结论:内皮细胞生成因子165促进斑块内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其促进C反应蛋白合成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核因子κB可参与细胞增殖反应,其复杂的机制需深入研究。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血管内膜增生及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探索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心内科。对象:本实验于2001—11/2002-06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室及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选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组,始终饲以普通饲料;另外16只造成腹主动脉内皮损伤并以高脂饮食饲养8周后再随机分为对照组、氯沙坦组,每组8只。方法:术后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10mg/(b&;#183;d)口服,对照组喂生理盐水。4周后取腹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核因子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巨噬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观察指标:3组动物经不同干预措施后血管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内膜核因子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和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数量比较。结果:对照组兔血管氯沙坦组血管内膜厚度、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面积、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明显大于正常组(P&;lt;0.01)。氯沙坦组兔血管内膜厚度、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面积.内膜面积/中膜面积[(0.42&;#177;0.08)mm,0.43&;#177;0.10,(3.18&;#177;0.83)mm。,0.54&;#177;0.11]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35&;#177;0.35)mm,0.67&;#177;0.15,(5.30&;#177;1.71)mm^2,0.77&;#177;0.14](P均&;lt;0.01)。氯沙坦组新生内膜中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lt;0.01,0.05)。氯沙坦组兔血管核因子KB及其靶基因产物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0.05)。结论:氯沙坦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进而抑制核因子κB,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和新生内膜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姜黄素组,每组各10只。所有实验组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予药物于预,采用灌胃给药,剂量如下:姜黄素100mg/(kg&;#183;d),阿托伐他汀2.5mg/(kg&;#183;d),对照组予5mL/d生理盐水。1周后制作髂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模型,实验第5周检测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等指标并取目的血管,经苏木精-伊红(HE)、弹力纤维染色观察内膜增生情况,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凋亡基因P53,Caspase3。结果:血三酰甘油[(1.70&;#177;0.61),(1.16&;#177;0.15),(0.96&;#177;0.43)mmol/L]、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内膜增生程度由高到低为:对照组&;gt;阿托伐他汀组&;gt;姜黄素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姜黄素组&;gt;阿托伐他汀组&;gt;对照组。姜黄素组SOD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53,caspase3在姜黄素组明显增高。电镜观察显示姜黄素组平滑肌细胞有明显凋亡现象。结论:姜黄素对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脂、抗炎、抗氧化以及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后腔内β-照射预防血管再狭窄的意义。方法12头猪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用球囊导管予以扩张,其中6头LAD和IEX用后装放疗装置分别给予^32磷15-20Gv的腔内照射,其余6头作为对照组。28天后切取损伤部位的冠状动脉,石腊包埋、切片。用计算机辅助组织形态学测量仪进行测量。结果照射组血管腔面积为LAD3.98±0.79mm^2和LCX4.08±0.59mm^2,对照组则分别为LAD2.54±0.61mm^2和LCX3.01±0.55mm^2(P〈0.05)。新生内膜面积照射组为LAD1.21±0.27mm^2和LXC1.19±0.23mm^2,对照组为LAD1.67±0.18mm2和LCX1.73±0.14mm2(P〈0.01)。结论猪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后,经腔内阻照射可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增加血管腔面积从而预防血管的再狭窄。  相似文献   

9.
陈金龙  王伟  刘小芬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4):32-33,i0001
目的:观察已酮可可碱对球囊成形术后兔血管重塑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03/09在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完成。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将动物分为2组,对照组(n=18)造成血管球囊损伤模型,不给予其他干预措施;用药组(n=18)行造模并于术前3d开始腹腔注射已酮可可碱[42mg/(kg&;#183;d)],持续至处死。分别于术后2,4,12周各处死6只。②随机选取对照组6只白兔另一侧未行球囊损伤侧的髂总动脉做为正常组。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H-100进行图像分析,计算血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围绕面积(平均动脉面积)。计算高倍镜视野下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的阳性细胞率。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大白兔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球囊成形术后4和12周对照组兔髂动脉的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围绕面积均明显小于正常组(P〈0.01);而用药组兔髂动脉的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围绕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②球囊成形术后2和4及12周用药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与对照组相近(P〉0.05)。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已酮可可碱可抑制血管损伤后血管负性重构,减轻血管的狭窄,对冠状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的后期管腔丧失和病理性血管重塑方面有一定作用,可能与抑制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表达,恢复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组织细胞核因子κB、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5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实验室完成。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①模型组10只,继续喂高脂饲料。②小剂量组10只,喂以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6.3mg/(kg&;#183;d)。③大剂量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12.6mg/(kg&;#183;d)。④阳性药物对照组10只,喂以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2.35mg/(kg&;#183;d)。2周后,测定血脂、组织中细胞核因子κB及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结果:50只家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升高[(1.03&;#177;0.50),(24.33&;#177;6.08),(17.10&;#177;1.94),(14.81&;#177;5.03),(16.81&;#177;2.73)mmol/L.P〈0.01;(0.87&;#177;0.43),(5.27&;#177;0.06),(2.83&;#177;0.16),(1.84&;#177;0.40).(2.20&;#177;0.74)mmol/L,P〈0.011;与模型组相比,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②正常对照组细胞核因子κB呈现低表达状态,阳性表达出现在胞浆中;模型组细胞核因子κB活化,表达增强,阳性颗粒出现在胞浆及胞核中,小剂量、大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细胞核因子κB表达的活性较模型组低[(15.47&;#177;6.32)%,(8.54&;#177;2.67)%,(4.36&;#177;3.65)%,(4.70&;#177;3.69)0/9,P〈0.051,胞核阳性表达减少。小剂量、大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③与模型组比较,小、大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C反应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降低[(57.09&;#177;8.03),(40.07&;#177;4.65),(42.04&;#177;8.57),(26.07&;#177;5.15)ng/L,P〈0.01;(51.74&;#177;9.29),(43.38&;#177;4.09),(36.04&;#177;2.57).(35.09&;#177;2.49)ng/L,P〈0.01],大剂量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明显降低[(38.77&;#177;8.30),(29.47&;#177;10.25)ng/L,P〈0.05),小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无明显变化。结论:蒺藜总皂苷能够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细胞核因子κB的激活,降低血清中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蒺藜总皂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护士选择性应用静脉留置针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  张琰  岳鹏  王欣然 《护理研究》2009,(6):1521-1523
[目的]了解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留置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38名护士留置针选择性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约1/4的护士并不知道应选择性使用留置针,近60%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留置针的意识较差;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决策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科室、职称及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护士希望参加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操作前考虑留置针选择的意识有待加强。建议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