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血流分布,取决于重力和肺动脉一肺泡内压差。当重力因素相对衡定时,肺泡内压变化,可明显影响肺血循环。本文应用向水柱杆压计呼气,实验性造成肺泡内压升高,观察肺阻抗容积图改变,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肺内压的升高,阻抗容积图波幅下降,流入时间延长,及出现异型波型,两者呈比例性改变。此一肺血管阻力增高的人体模拟试验,为阻抗法图形分析提供了人体实验依据,及测量技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肺阻抗容积图 (肺血流图) 研究进展。从电源电极体表电势分布图、肺内电势分析以及结扎动物肺动脉主干前后对比肺阻抗容积图等实验研究表明,我们有可能通过对肺阻抗容积图讯号的分析来获得有关右心和肺血管功能的信息。介绍了肺阻抗容积图对肺心病诊断的价值与分岐意见以及近年来从单纯阻抗图的研究发展成把此法作为获得右肺血流机械信息的电一右肺机械图的时相分析法探讨间接推算肺动脉压、肺血管顺应性、右心输出量等,并介绍这些方法与直接测压法实验对照与临床分组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肺血流图检查是采用一种高频电流(恒流),从体表探测肺循环变化,来反映单位时间(即每一心动周期)内该区域肺血灌注量为主的变动情况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它有助于某些肺部疾病的诊断。为了进一步探研肺血灌注量的变动情况,我们特在人为地改变家犬肺循环的情况下,进行脉血流图的描记,以观察图形变化与肺循环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器材与方法①取9.5~14公斤的正常雄家犬14只,用  相似文献   

4.
找出阻抗容积图讯号与循环系统力学参量之间的关系,是阻抗图技术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本文从弹性腔模型出发,根据血液流动的连续性原理建立起肺血流图的基本微分方程。这个方程的解将血流图讯号表示为肺动静脉压力波交流成份、血管阻力、顺应性等力学参量的函数,从而在理论上求出了血流图讯号与循环系统参量的关系。将所得结果与临床实验对照,解释了肺心病人血流图波幅下降、肺郁血病人下降支抬高等事实。  相似文献   

5.
在家犬形成实验性动脉高压模型后肺阻抗血流图的特点是:①波幅随肺动脉压增高而降低,当压力超过35mmHg时则无规律性;②Q—b问期随肺动脉压递增而延长,尤其Q—b指数提高%呈阶梯上升,因此用Q—b指数间接观察肺动脉高压状态比用Q—b间期可靠;③肺动脉压升高后之肺阻抗血流图的A波多数跨入主波上升枝中,舒张波则多数提高,往往比主波更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家兔全阻断肺动脉主干瞬时(3—4心动周期内),肺动脉流量与主动脉体系的颈动脉流量改变之间,存在时相差,因而计算此时肺阻抗容积图的改变,说明肺动脉流量与肺阻抗容积图两者关系的实验设计是合理的,计算阻断肺动脉主干而颈动脉流量尚未改变时,肺阻抗容积图波幅下降率为75%,从而说明此法主要反映了肺循环血流量。同时还进一步观察了此法dz/dt max欧姆值与肺动脉电磁流量毫升值的相关性,58对数据,经数学分析,相关系数r=0.937,说明两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因而认为此种非侵入性肺循环测试技术所获得的流量信息是可信的,为此法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验角度,对皮肤与电极间电位差、电极部位、电桥平衡、并气与胸内压、肺内压、肺容量、体位等方面技术测量因素进行了实验性探讨。皮肤与电极间电位差的动物实验表明,此影响因素仅仅是一个技术影响因素,是可以克服的,而不是像Hill (1967) 提出的波幅反映肺血容量是一种不可靠的指标。其次从电源电极电势分布图实验研究表明,测量电极位置对描记阻抗容积图是有影响的,因而认为电极必需置于合理固定位置,与伊豆(1976) 的观点一致。并气程度受病人肺活量、主观意志等因素影响,使胸内压,肺泡内压发生改变,可造成测量上极大误差。  相似文献   

8.
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反映肺循环。在加压或热烙右心或左心,以及阻断右肺动脉主干时,人为地改变了家犬的左心或右心功能情况,而观察左、右肺阻抗血流图、颈动脉阻抗血流图的变化,结果提示:右心功能改变可影响肺阻抗图及颈动脉阻抗图,左心功能的改变也影响肺阻抗图。慢性肺心病既有肺部病变,又有右心功能受损,故以肺阻抗血流图协助诊断慢性肺心病是有其实验性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20例次家兔肺动脉收缩压的肺阻抗容积图肺泡加压法测定,及与右心导管实测值比较的结果。肺血流图主波波幅在一定范围内随肺泡压的逐渐增高而基本上呈线性降低,由此可推算出肺血流图主波波幅为零时的肺泡压,此值即等于肺动脉收缩压。本文20例肺动脉压推算值与相应的右心导管实测值有高度相关(r=0.97),并得出回归方程 =0.94X_o 2.63,根据此回归公式可由肺泡加压法的推算值得出符合真实肺动脉压的数值。文中对主要实验现象和原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阻抗容积图技术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回答我们所观察到的阻抗变化究竟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阻抗变化量△Z和造成阻抗变化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如何?早期的阻抗容积图技术以Nyboer—Bonjer公式为基础,这个公式将阻抗的变化归因于(血液或全体)容积的变化,而且认为阻抗变化量△Z和容积变化量△V之间有简单的正比关系,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建心阻抗容积图的波形、波幅.方法 用15个电极法同步检测胸部体表6个导联的阻抗变化,通过波形重建,得到重建心阻抗容积图.对180例正常成人的波形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建心阻抗容积图有主动脉(AO)、左侧肺部血管(PL)、右侧肺部血管(PR)、左心室(LV)、右心室(RV)5个阻抗变化分量;心室分量LV、RV的基本波形与血管分量AO、PL、PR的基本波形反相位,LV、RV的负峰点与第二心音基本对齐;在5个分量中AO的波幅最大,PL、PR次之,LV、RV最小.结论 重建心阻抗容积图能够反映心血管活动的生理过程和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电阻抗图电流分布容积改变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导出了电阻抗图的电流分布容积改变理论,认为电阻抗变化不仅与血管容积变化成正比,而且还与电流密度,以及电流密度与血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余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肺阻抗微分血流图、心电图和心音图,快速同步测定62例正常足月阴道产儿和34例足月剖宫产儿的右心收缩时间间期(RVSTI),结果表明两组的右心射血前期与射血期之比(RPEP/RVET比值)均随日龄的增大而下降,其下降幅度在生后三天内,特别在第一天内最为显著。如与阴道产儿相比较,剖宫产儿的RPEP/RVET比值相对较大(P<0.05),围生儿RVET/RPEP比值的变化,可反映生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的生理性下降。文中对造成剖宫产儿的RPEP/RVET比值在初生时相对较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肺容最-阻抗图(△v-△z图)的检查方法,从11例健康人与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人测定的结果表明,肺△v-△z图与人的胸围及肺通气功能状况有关,受呼吸频率和型式的影响不明显。胸围大于80cm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人和健康人比较,病人的肺△v-△z的斜率(S)小于健康人,而呼与吸间量大水平距离(D_(E-I)则大于健康人。提示肺△V-△z图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作辅助诊断肺通气功能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运动是医疗体育中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有关太极拳运动对脑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观察51例太极拳运动对脑阻抗容积波图(REG)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应用肺阻抗容积图时相分析来间接测定肺动脉压和右心功能状态,并结合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肺动脉压力波与肺阻抗容积图具有固定的相位关系,以及PEP和肺动脉压相关性。介绍了应用此法间接推算肺动脉压的原理、测定方法的改进,提出应用同心园电极,在肺泡内压监视条件下进行测定。报道了43例矽肺并发肺气肿、肺心病人测量结果,表明用心率校正后的PEP,肺心病人与正常人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认为此法尚有多种影响因素,因而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比研究了34例Ⅰ期矽肺、73例Ⅱ期矽肺、21例Ⅲ期矽肺病人和54例正常人的肺阻抗容积图及右心收缩时间间期的各项指标,认为肺阻抗容积图及右心收缩时间间期测定对矽肺的诊断有价值;Ⅲ期矽肺病人波幅、流入容积速度、流出容积速度、RVET、PEP、PEP/RVET等6项指标与正常人有明显和非常明显差异,说明Ⅲ期矽肺病人右心功能受损,而Ⅰ期、Ⅱ期矽肺病人右心功能尚无明显受损。另外本文对电极板放置右腋中线位置的优越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伴肺高压的肺心病与非肺高压的慢阻阻肺在Q-B、B-Y、B-C间期,Q-B/B-Y比值,Hs幅值等项指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它们与肺动脉压存有中度直线相关,r值在0.332~0.720之间,以Q-B/B-Y最佳。估计肺动脉平均压的回归公式为:PAMP=4.34-4.89Hs-14.69Q-C+4.15Q-B/B-Y(kPa),r=0.78,s=6.24,F=15.33 本公式监测肺动脉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介绍了两种用肺阻抗血流图测定肺血管反应性的方法,吸低浓度氧法比屏气法较灵敏可靠。吸入低浓度氧所引起肺血流图波幅的变化(dH)与肺血管阻力变化(dPVR)及肺动脉平均压变化(d)(?)_(PA))之间的关系为:dPVR=10.17-1.25dH d(?)_(PA)=4.90—0.94dH.建议按吸入10%氧气5分钟时H的变化,区分肺血管反应性为强反应、弱反应与无反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