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应用西洛他唑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E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MES评分(23.1±0.7)分、MoCA评分(19.2±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2±1.1)、(16.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庞华  卢伟  刘莉  高洁  杨健  唐瑞龙 《中国药房》2015,(6):753-75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脑部血管、血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老年LI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脂、降低血液黏稠度、稳定血管斑块等对症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片0.1 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洛他唑片50 mg,口服,每日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长谷川智能量表(HDS)评分,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相对血液黏度切变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收缩期和舒张期峰流速、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脑血流量、血液流入时间、血管转折高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LDL-C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除TG、TC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外(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除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DS评分、脑血流量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相对血液黏度切变率、纤维蛋白原、收缩期和舒张期峰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可明显改善LI患者认知和脑血管功能,促进脑部血流循环,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健  周义录  范霞 《安徽医药》2013,17(6):1035-1037
目的观察贝前列腺素钠联合西洛他唑对高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的疗效。方法将48例高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周24例):实验组患者服用贝前列腺素钠20μg每日三次及西洛他唑口服(第一周50 mg bid,第二周开始100 mg bid);对照组仅给予均给予口服西洛他唑(第一周50 mg bid,第二周开始100 mgbid);两组受试者均据病情予降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总疗程24周。观察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足背动脉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下肢间隙性跛行、疼痛、麻木感及溃疡倾向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足背动脉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其中实验组前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西洛他唑相比,贝前列腺素钠联合西洛他唑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李千 《北方药学》2022,(4):151-153+160
目的:观察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用血塞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均口服血塞通,观察组40例在进行血塞通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的氧化应激指标、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分析,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SS-QOL评分和SOD、T-AOC、Qmin、Vmin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CSS评分、MDA及R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临床用血塞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确切,患者生活质量高,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增加脑动脉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方法将筛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实验组接受阿司匹林和西洛他唑。主要观察14 d和6个月两组神经功能恶化或卒中复发和良好功能状态的病例数及NIHSS和m RS评分的比较。结果实验组14 d NIHSS评分和6个月m 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实验组神经功能恶化或复发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6个月后处于良好功能状态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颅内出血患者。结论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可抑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促进功能改善,可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和早期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洛他唑片,100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小腿部位皮温、足背动脉超声检查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8.41%,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小腿部位皮温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小腿部位皮温提高更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但峰值速度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细胞沉降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桂哌齐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促进患者的恢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生成,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血塞通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5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拉西坦+血塞通)和对照组(奥拉西坦)各7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6.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67%(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和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血塞通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记忆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1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眩晕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黏附率(PAR)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供,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100例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蛋白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西洛他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6、12月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且不良反应情况较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梅 《哈尔滨医药》2003,23(6):12-13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择 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 (36例 ) ,用血塞通注射液2 0 m l,静滴每日 1次 ,共 2周 ;对照组 (34例 ) ,丹参 16 m l,静滴每日 1次 ,共 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86 .1% )明显高于对照组 (6 7.6 % ) ,P<0 .0 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 .0 1) ,且较对照组明显 (P<0 .0 5 )。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治疗的13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评分、颈总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血管新生促进因子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 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而FM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IHSS、FMA、m R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搏动指数(PI)均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佳佳 《北方药学》2019,16(7):85-86
目的:探究枳术宽中胶囊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枳术宽中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清除率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上皮内瘤症状、肠化生症状及萎缩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治疗后观察组HP清除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67.5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皮内瘤症状评分、肠化生症状评分及萎缩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HP清除率,改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  相似文献   

13.
康宁宁 《黑龙江医药》2022,35(2):413-415
目的:探讨腹针与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观察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应用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75例患者在服用艾司唑仑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腹针与头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ABA(γ-氨基丁酸)、COR(皮质醇)、5-HT(5-羟色胺)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NP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高于对照组,N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92.00%VS 8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GABA以及5-HT水平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COR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GABA及5-HT水平高于对照组,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与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的睡...  相似文献   

14.
覃伟辉 《北方药学》2021,18(8):59-6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口服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神经功能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OS、NO、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提高患者预后,改善症状、神经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西洛他唑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纳入196例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8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与降糖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西洛他唑,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血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IMT、斑块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较对照组三酰甘油(TG)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 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西洛他唑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长期疗效更好,协同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采用血塞通与脉络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7),甲组采用血塞通治疗,乙组采用脉络宁结合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神经缺损功能(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乙组治疗后1周与2周的NIHSS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塞通联合脉络宁治疗脑梗塞,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增强临床治疗效果,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血塞通注射液与联合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西洛他唑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58例P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静脉滴注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3.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效率69.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辅助检查指标和主观症状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洛他唑联合血栓通治疗PAD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凌雅萍 《中国药业》2013,(6):104-105
目的观察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另加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第8周和12周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ugl-Ma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3%(P<0.05)。结论血塞通加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用血塞通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胡家朝 《黑龙江医药》2023,(5):1074-1077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对侧支循环、临床疗效、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A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研究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支循环微血管分级、NIHSS评分、ADL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临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侧支循环微血管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侧支循环微血管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