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62例患者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各类型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总准确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并且在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窦性心动过缓各个症型的诊断中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检出率较高,能为老年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在其入院及出院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其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入院时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占93.33%,出院时占33.3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颈椎病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本院180例颈椎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整理其改变情况及病变类型,分析颈椎病患者心电特点。结果 13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ST-T改变35例,QRS波群低电压33例,窦性心动过缓23例,窦性心律不齐16例,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12例,窦性心动过速4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阵发性心动过速4例。结论颈椎病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改变具有多样形式,其改变具有可逆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明确诊断并治疗是颈椎病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已婚妇女妇科B超检查结果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进行妇女普查体检的5000例已婚妇女,对5000例已婚妇女进行B超检查,观察妇女妇科疾病的发生概率。结果 5000例妇女中有2985例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其中有145例妇女发生异常情况。5000例妇女中有3546例患有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0.92%,其中以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附件包块、宫颈囊肿发病率较高,并且年龄在30~50岁的妇女发生妇科疾病的概率较大。结论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能有效的控制妇科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24 h动态心电图在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4月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发生频率和类型,将所有患者分为偶发房早组(46例)、频发房早及短阵房速组(46例)、阵发性房颤组(47例),另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名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Pd、Pmax、LADD水平,Pd、Pmax、Pd+Pmax阳性率,Pd、Pmax、Pa+Pmax对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预测值。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Pd、Pmax水平为[(44.67±12.04)、(110.93±15.70)ms]、频发房早及短阵房速组[(41.99±13.85)、(107.65±13.88)ms]、偶发房早组[(35.98±14.05)、(101.96±11.79)ms]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8.51±12.48)、(84.36±11.09)ms];且频发房早及短阵房速组、阵发性房颤组均高于偶发房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LADD水平(41.02±11.75)mm高于健康对照组(35.50...  相似文献   

8.
9.
10.
目前全国各个高等医学院校在心电图学的实验教学中,都是针对心电图机的操作,没有针对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图形变化的操作练习。为此,我们研制了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实验操作板。这种操作板可反复进行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的正常图形与异常图形的实验教学演示及操作练习,使得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得以革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患者特征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lity,HRV)。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120例PAF患者纳入观察组,另择同期检查的100例无房颤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PAF患者发作前、发作后1 h的总心搏数和平均心率,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 PAF患者发作后1 h的总心搏数和平均心率较发作前1 h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指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电压(low frequency, LF)(1 261.69±1 349.69 ms2/H2)、高电压(high frequency, HF)(3 372.88±3 845.02 ms2/H2)、LF/HF(6.5...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体检人员的常规心电图与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心电图左胸导联QRS电压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8 646例体检人员十二导心电图按RV52.5 mv和RV5≤2.5 mv分开;其中,RV52.5 mv的体检人员年龄40岁为一组,年龄≤40岁一组,观察心电图RV5振幅增高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年龄、体型肥胖或消瘦的关系。结果 18 646例受检者中,RV52.5 mv的有995例,占5%;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年龄、消瘦对心电图RV5振幅增高有关系。结论左室高电压可能是某些疾病早期的表现或者是危险因素之一,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平日里人们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坚持适量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控制合理的血压等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以防心脏的器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表现,并观察心电图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及转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3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30天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及病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表现的差异,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分析心电图表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43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存活388例(88.8%),病死49例(11.2%)。两组中晕厥、休克、心脏病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Ⅱ、V_(4~6)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Ⅲ、aVF导联Q波异常等心电图特征的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晕厥、休克、心脏病病史、心电图异常均为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心电图异常的风险比最高,为12.244;心电图异常患者的病死风险是未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6.841~21.914倍。以心电图是否异常为预测截点,心电图异常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死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646,灵敏度为52.0%,特异度为71.0%。结论多数急性肺栓塞患者均存在心电图异常表现,且随着心电图异常的加剧,其预后呈恶化趋势,结合临床症状、既往病史可进一步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本院5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非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房性早搏总数、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总数和持续时间、阵发性心房扑动、阵发性心房颤动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通过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有助于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被及早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心电图,观察组为动态心电图.结果 观察组的心肌缺血阳性率低于对照组,阴性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动态心电图用于心律失常中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临床上可以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联合诊断,达到优势互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联合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烟台山医院收治的儿童VMC患儿118例, 所有患儿均检测心肌酶与心肌肌钙蛋白等指标, 同时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二者联合检查。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单一诊断与二者联合诊断心电图改变情况, 同时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检出VMC的阳性率。结果在心电图改变各个类型上,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单一诊断与二者联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但二者联合诊断心电图改变总阳性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单一诊断(P均<0.05);常规心电图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检出VMC阳性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单一诊断及心肌酶与心肌肌钙蛋白诊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儿童VMC, 有更好的心电图改变阳性率, 同时检出VMC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LBL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择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改班在松滋市人民医院学习的2018年度和2019年度临床医学专科生,其中2018年度学生5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0名,女生30名,采取LBL教学法;2019年度学生52名为试验组,其中男生20名,女生32名,采取LBL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进行心电图教学,在课程结束时采用理论及实践考试和问卷评价方式进行。结果 学生们的理论成绩及主动学习性、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技能、与患者沟通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取LBL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进行心电图教学,可以取得较理想效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常规MR检查技术在颈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4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0例为对照组,另一组2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进行常规颈椎MRI检查,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常规以及非常规MRI检查(过屈-过伸位,斜矢状T2WI检查);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颈椎活动差异性;然后确定常规与非常规MRI中三级椎管狭窄的显示率;通过结果判断非常规MR技术在颈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颈椎活动度明显要高于颈椎病组,其检查结果中C4/5和C6/7水平差异现实统计学有意义(P0.05);颈椎病观察组过屈、中立、过伸显示三级椎管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8、15个和38个。结论进行常规和非常规检查,发现在进行颈椎MR常规以及非常规检查时,同时联合应用斜矢状T2WI检查能明显提升检查技术水平,确保检查结果更加精确,非常规MR检查技术在颈椎病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治疗的82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为例,患者均使用冠脉造影联合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诊断。结果 82例患者中,共有63例患者为阳性冠结果,19例患者为阴性结果 ;59例患者12导联动态心电图结果为阳性,23例患者12导联动态心电图结果为阴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ST低压阳性率差异并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老年冠心病的应用效果较差,可以使用冠脉造影配合诊断,提高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总结无胸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应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的50例无胸痛症状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然后对其心电图表现及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对50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31例患者的心电图存在典型AMI改变,有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