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通过明确高警讯药物的概念种类以及高警讯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心内科用药特点制订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从而确保高警讯药物在心内科的应用安全,减少用药差错。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妇产科药品护理管理对高警讯药物用药安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月—12月实施常规高警讯药物使用培训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12月实施改进高警讯药品护理管理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高警讯药物考核成绩、药物知识掌握情况、用药安全指标评分、药品管理符合率及药物的知识认知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药物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药品管理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高警讯药物的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高警讯药物的护理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药品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的认知度和掌握度,提升药品管理符合率,并增强用药安全意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妇产科药护管理对高警讯药物用药安全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20年01月—2022年06月)妇产科工作护理人员总计40例,根据病区分组,一病区采取常规药护管理为对照组,二病区实施精准药护管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对于高警讯药物用药安全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施能力评分,统计护理人员对于管理下用药的符合率,并统计护理人员对于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在管理后两组对于高警讯药物用药安全理论知识及实施能力评分较管理前有所提升,其中研究组提升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在依据制度、严格分类、合理摆放、特殊药品特殊标记、专人管理特殊药品、准确及时记录药品登记表、根据要求进行药物发放、规范使用药品符合率(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于药护管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药护管理中,开展精准管理下,可提升护理人员对于高警讯药物用药安全理论知识及实施能力,提升对于管理下用药的符合率与护理人员对于管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19,(33)
目的对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中作用进行简单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20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总结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种因素,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依据不同患者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未选取任何安全防范护理,对照组患者选用安全防范护理,两组各101例患者,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个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为35%,而对照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为10%,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如:定期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对一些可能出现风险的部分加大风险管理力度等,进而更好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晓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2):170-171
在医疗活动中,心血管内科病情极为复杂多变,其护理存在着严重的风险,许多护理问题易引起医患纠纷。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是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护理质量管理的各方面要求和用药的各方面安全,以预防和降低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避免护理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加强护士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加强教育,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培养护士良好的沟通技巧、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控,积极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一系列措施确保护理安全。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后护理纠纷明显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8.
9.
李政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4):173-173
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保障护理安全、密切关注护患关系及持续改进工作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点。随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实施,患者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愈来愈强,同时对规范医护人员的职业行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心血管内科用药的观察及护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分析其内科用药情况和护理质量,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表,总结出相关不良因素,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问题较多:主要有护士对药物禁忌的掌握、副作用、用药注意事项等了解的不够全面;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能按时、按量用药,对药物作用及其效果也不够清楚。结论由于心血管疾病比较复杂,护士对内科用药要仔细、严谨,且熟悉药物的禁忌、副作用、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清楚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药物不正确使用以及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医疗纠纷案例的增加,如何消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成为了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指南》2019,(11)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原则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焦虑和抑郁自评得分护理前后差异更大,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病痛,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减轻心理负担,缩短治疗周期,提升生存质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176-177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心血管内科患者具有年龄老、病情多变、猝死率高等特点,稍有不慎即可引发护理纠纷。因此,如何有效地避免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护理环境,对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姚美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5):291-292
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提高,为了解优质护理并更好的运用,本文对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以及优势进行了探讨。趋向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更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恢复、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建议在心血管内科中广泛应用优质护理以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进行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时候存在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避免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血管病患护理病历,并对这50例病患资料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研究,同时随机抽取了参与这50例心血管病患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人员1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医院(9.38%),护理工作人员(59.38%),病患自身(31.35%)。其中结合对护理工作人员及病患的问卷调查发现,护理工作者对于相关护理专业知识的缺乏所占的比例最高。结论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如进行护理记录书写的标准化等),保证患者与护理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可以有效防范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药房》2017,(14):1924-1927
目的:为减少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DDI)、避免药物不良事件(ADE)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研究其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PDDI)导致ADE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PDDI导致ADE发生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28例患者,其中有PDDI的患者共257例,PDDI共计452例次(包括轻微的PDDI 247例次,一般的PDDI 149例次、严重的PDDI 56例次)。患者年龄、同时使用的药物数、肌酐清除率、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与PDDI导致ADE的发生有关(P<0.01)。结论:对于PDDI引起的ADE,可以对患者年龄、同时使用的药物数、肌酐清除率、肝功能因素等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高危患者应当提前干预,降低患者发生AD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郑观芸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4,(1):48-51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参与药学服务的实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过程的实例,总结其工作重点。结果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工作中,积极发挥自身药学专、世特长,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结论临床药师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将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并对患者及护理人员实施问卷调查,分析心血管患者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给予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医院、护理人员及患者自身;依据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护理人员缺少护理有关专业知识比例最大,占比92.94%(79/85).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医院、护理人员及病患自身,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以在病例中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收取心血管内科70例患者以及同期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临床护理经验不足、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护患之间无沟通、护理人员用药及医疗器械操作不规范等。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以有效减少治疗过程中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