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胞焦亡是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RCD)的一种形式,其特征是由GSDMD蛋白介导,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炎性反应。目前认为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RIRI)发病机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旨在对细胞焦亡在RIRI中的关键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细胞焦亡调节RIRI过程的分子机制。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以细胞焦亡为靶点的多种分子药物治疗RIRI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RIRI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肾IRI的发生机制及开发减轻肾IRI的有效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发现细胞焦亡与肾IR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对细胞焦亡在肾IRI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并讨论影响细胞焦亡的相关药物在肾IRI保护作用中的研究新进展,为肾IR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细胞焦亡是半胱氨酸蛋白酶介导的以线粒体参与、炎性小体组装、质膜穿孔、炎性释放为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作为介导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RIRI)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细胞焦亡在RIRI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RIRI的早期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焦亡在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将1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采用改良Longa法制备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颈内动脉不阻断血流;实验组缺血处理2 h后再灌注,3 h后两组同时进行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WB)检测,最后进行脑含水量测定,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清中IL-18和IL-1β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大鼠缺血2 h后按Bederson方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显示6只大鼠均造模成功,红四氮唑染色(TTC)提示实验组大鼠脑梗死重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01);WB检测发现实验组NLRP3、GSDMD及Caspase-1表达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显示两组GFAP、Nestin和NeuN的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模型4、5、6的GFAP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实验组血清中IL-1β、IL-18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01)。结论 缺血早期再灌注...  相似文献   

5.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并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过程中,炎症反应贯穿着心肌损伤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细胞焦亡由于具有高度促炎性,近年来研究者将其与MIRI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深入了解细胞焦亡的调控机制,以及对目前细胞焦亡在MIRI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MIRI的临床防...  相似文献   

6.
7.
8.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由病理因素或治疗方式所致的组织暂时缺血,恢复血流后引起组织损伤,能导致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这种损伤与各器官中相关细胞中发生的炎性损伤密切相关。细胞焦亡是研究发现的形态学上与凋亡相似,伴随炎症反应发生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焦亡相关。细胞焦亡过程中各种炎症因子活化在此环节中起关键作用。结合文献就细胞焦亡与心、脑、肝脏、肾脏这几个重要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龙血竭总黄酮(sanguis draconis flavones,SD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50±2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龙血竭总黄酮+缺血/再灌注组(SDF组),每组6只。I/R组和SDF组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即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 30 min,再灌注120 min。Sham组行与I/R组相同操作,但只穿线不结扎LAD。采用实时监测心电图判断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与否。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及LDH含量; 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 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 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TUNEL阳性细胞率;采用RT-qPCR检...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焦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 YVAD组、YVAD+缺血/再灌注组、MCC950组、MCC950+缺血/再灌注组。其中对照组、YVAD组、MCC950组分别为10只,其余各组分别为15只。在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模型过程中,缺血/再灌注组、YVAD+缺血/再灌注组、MCC950+缺血/再灌注组各死亡1~4只。检测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中Tunel染色阳性率,NLRP3炎症小体、caspase 1、IL 1β及GSDMD N表达情况。检测对照组、YVAD组、缺血/再灌注组和YVAD+缺血/再灌注组的Tunel染色阳性率、心肌梗死面积、Caspase 1、IL 1β及GSDMD N表达情况。最后检测对照组、MCC950组、缺血/再灌注组和MCC950+缺血/再灌注组Tunel染色阳性率、心肌梗死面积、Caspase 1、IL 1β及GSDMD N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焦亡情况:缺血/再灌注组Tunel染色阳性率、心肌梗死面积、NLRP3、Caspase 1、IL 1β及GSDMD N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焦亡后的情况:YVAD+缺血/再灌注组Tunel染色阳性率、心肌梗死面积、Caspase 1(成熟体)、IL 1β及GSDMD N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 抑制NLRP3表达后的情况:MCC950+缺血/再灌注组Tunel染色阳性率、心肌梗死面积、Caspase 1、IL 1β及GSDMD N表达水平虽高于对照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结论 大鼠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与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细胞粘附分子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同  陈金联 《上海医学》1998,21(11):682-682,F003
最近发现,细胞粘附分子通过介导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在再灌注损伤中起关键作用[12]。本文就细胞粘附分子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一、细胞粘附分子分类[3]细胞粘附分子包括整合素家族(IF)、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选择素家族...  相似文献   

12.
<正>气体信号分子为脂溶性,内源产生的气体信号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的内部,直接激活细胞内的目标,减少膜结合受体的需要。气体信号分子家族包括3个主要成员:NO、CO、H_2S。H_2S是最后发现和描述的气体信号分子,其性质与其他2个气体超家族的成员一样,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逐渐阐明。调控内源性H_2S的生成,应用外源性H_2S在多种器官组织已经证明其有细胞保护作用。Warenycia等([1])在研究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一旦发生在心脑等重要器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缺血后再灌注能明显减少组织器官梗死面积,但同时可能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量研究显示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强大的保护作用.预处理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包括: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抑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抑制胞内钙离子超载,激活线粒体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减轻炎性发应等来减少组织细胞死亡以实现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本文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移植器官早期无功能的最重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造成移植物失功的重要原因。现将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陆军 《铁道医学》2000,28(4):279-280
粘附分子是细胞表面的一类糖尿白,在白细胞渗出,游走及浸润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上有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的低表达,在肝脏缺血再灌注(I/R后),两者CAM表达上调,引起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渗出增多,通过释放氧自由基、蛋白水解酶损伤肝组织。阻断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肝细胞的粘附对保护I/R后的肝组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细胞焦亡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10-230g。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mg/kg制备,取造模成功的SD大鼠40只,将其随机分为2组(n=20):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另取非糖尿病大鼠40只,将其随机分为2组(n=20):假手术组(N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NIR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NS组、DS组只穿线不结扎。再灌注结束后,采集动脉血样,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IL-1β在心肌组织的表达。结果:DS与NS相比,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表达增加;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大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CK-MB和LDH的活性增加,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表达增加;DIR组与NIR相比,心脏病理学损伤加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CK-MB和LDH活性增高,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敏感性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其机制可能与NLRP3介导的caspase-1依赖性细胞焦亡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实验表明肾缺血后如使肾血流再通时,反而可见细胞的损伤继续加重,称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急性肾小球肾炎,还是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均伴有相应的细胞凋亡过程存在。近年来研究发现缺血再  相似文献   

19.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自身性及移植性急性缺血性肾损伤(acuterenal failure,ARF)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IRI不仅引起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而且同时通过对免疫系统的间接影响促进急性排斥的发生。此外,作为一种主要的非抗原依赖性因素,IRI还可以直接导致慢性排斥反应。然而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IRI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旭光  张华 《医学综述》1996,2(7):346-348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临床上十分常见,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创伤以及组织器官移植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血可造成局部组织细胞缺氧,ATP生成减少而乳酸生成增加,出现局部酸中毒、质膜内外离子梯度改变等过程,最后导致细胞死亡。再灌注过程对于局部组织的存活与修复至关重要,可恢复局部的血供、清除有毒代谢产物,但它同时伴有局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并可导致远处组织、器官的损伤。本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些研究进展情况做一综述。1 再灌注过程中的无复流现象  在再灌注时由于微循环障碍常出现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