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59例首次发作的绝经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氨磺必利组(29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氨磺必利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的血清泌乳素(PRL)、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月经周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阿立哌唑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氨磺必利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阿立哌唑组血清泌乳素水平(10.545±5.675)、(9.358±7.807)、(6.366±3.587)ng/ml低于氨磺必利组的(153.405±56.225)、(170.204±65.227)、(226.702±80.43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两组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氨磺必利组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及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氨磺必利组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及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月经周期规律患者比例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喹硫平、阿立哌唑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氨磺必利组,分别给予喹硫平[400~800 mg/d,平均(512±128)mg/d]、阿立哌唑[10~30 mg/d,平均(20±6)mg/d]、氨磺必利[400~800 mg/d,平均(635±147)mg/d]治疗8周。于分组前及治疗后4、8周用评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用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68.4%,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70.0%,氨磺必利组总有效率为69.6%,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CGI评分及PSP评分均显著增加。结论喹硫平、阿立哌唑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方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临床确诊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应用氨磺必利,观察组在常规氨磺必利基础上联合应用阿立哌唑,两组均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应用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值(分别为66.37±6.87和48.35±6.04)均较治疗前(分别为109.67±8.92和112.15±9.14)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4%)显著高于对照组(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安全性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及阿立哌唑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后PANS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7.8%明显优于对照组63.3%(P<0.05)。PANSS评分减分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阿立哌唑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单一用药阿立哌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脂代谢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脂代谢指标[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甲状腺激素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水平变化,观察疗程中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TC、TG、HDL-C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FT3、FT4、T3和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均P 0.05)。疗程中,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氨磺必利方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对机体脂代谢无影响,且对甲状腺激素功能影响较小,联合疗法安全性良好,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郭立宏 《黑龙江医药》2022,35(2):384-386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奥氮平片联合氨磺必利片治疗对其糖脂代谢和社会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5月—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将其分组,对照组(n=35例)采用氨磺必利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35例)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糖脂代谢(FPG、TC、TG、LDL-C、HDL-C)水平、精神症状严重程度(PANSS评分)和社会能力(SAFE和SSC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NSS、SAFE和SS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糖脂代谢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变化,且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奥氮平片联合氨磺必利片治疗可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提高社会能力,但对糖脂代谢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氨磺必利治疗疗效欠佳且伴高催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使用氨磺必利治疗8周后疗效欠佳且催乳素升高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继续使用氨磺必利(400~1 200 mg·d-1)治疗,研究组在氨磺必利基础上合并使用阿立哌唑(起始剂量5 mg·d-1,可增加至10~30 mg·d-1),均再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入组时和治疗不同时间点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和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 每组均脱落2例,各完成34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在第2、4、8周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较入组时显著下降(P<0.01)。治疗结束时,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量表、精神病理量表的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催乳素水平在治疗4、8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入组时相比也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片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片100~300 mg/d顿服,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15~30 mg/d顿服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评定治疗效果,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在治疗2、4、8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SANS减分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I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与氨磺必利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首发或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齐拉西酮组和为氨磺必利组,每组32例,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第6周末、第8周末PANSS量表评分及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第2周末和第8周末齐拉西酮组阳性症状评分低于氨磺必利组(P<0.05);治疗第4周末、第6周末2组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第4、6、8周末阴性症状评分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或P<0.01)。2组治疗前、治疗第2、4、6、8周末精神病理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末,齐拉西酮组FBG、TC、TG、HDL-C、L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FBG、TC、TG、HDL-C、L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氨磺必利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氨磺必利更利于改善阴性症状,齐拉西酮控制阳性症状起效更快,齐拉西酮对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各3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第8周末评估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显效率为73.3%,奥氮平组显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均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体重增加、镇静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但在体重增加、镇静嗜睡方面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各30例,2组均用药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并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评定1次。结果 2组治疗第2、4、8周末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阿立哌唑组治疗第8周末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奥氮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奥氮平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疗效及对血中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6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23.9±6.6)岁]和阿立哌唑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23.7±7.2)岁]。分别给予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单药治疗4周。在基线和4周末,分别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疗效总评(CGI-I)评定疗效。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4周末,奥氮平组PANSS总分(59±13)较基线(103±15)明显下降;阿立哌唑组PANSS总分(60±18)较基线(101±13)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CG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奥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之间PANSS量表阴性因子和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量表分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1)。奥氮平组治疗后催乳素(418±362)uIu/mL和基线(547±382)uIu/mL比较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后催乳素(123±114)uIu/mL较基线(351±299)uIu/mL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总体疗效和奥氮平相当。奥氮平对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的改善优于阿立哌唑,阿立哌唑对阴性症状的改善优于奥氮平。阿立哌唑可能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和PANSS、MCCB、WMS-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RPL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CCB评分中连线测试、操作速度与工作记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E2、TESTO水平与PANSS与WMS-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震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肝功能异常与嗜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氨磺必利、奥氮平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相较之下奥氮平可使患者机体血清PRL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服用奥氮平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代谢综合征及精神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腰围、BMI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围、BMI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可改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引起的代谢综合征,且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为对象,将其以入院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氨磺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用阿立哌唑+小剂量氯氮平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阿立哌唑+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和奥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选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奥氮平治疗。观察12周,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评定阳性与阴性综合量表(PANSS)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的阳性与阴性综合量表(PANSS)评分减分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泌乳素值均增加,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出现月经改变的几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体重升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奥氮平的疗效相当,氨磺必利引起月经改变现象较奥氮平多见,氨磺必利引起体重增加现象较奥氮平少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氨磺必利和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 和PsyclNFO 数据库,搜集有关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抑郁及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1,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郭晶  高翔  李艳 《药品评价》2023,(4):468-473
目的 系统评价氨磺必利对比阿立哌唑在阴性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氨磺必利和阿立哌唑治疗阴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查、资料提取和数据核对,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s涉及1 222例阴性精神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示氨磺必利和阿立哌唑治疗阴性精神分裂症的PANSS评分≥30%、PANSS评分≥50%、SANS评分≥25%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和8周的PANSS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周时的PANSS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治疗后2周、4周和8周的SANS评分差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口干、震颤、月经紊乱和体重增加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嗜睡、失眠、便秘和视物模糊上均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脂质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氮平组,每组40例。阿立哌唑组患者给予口服阿立哌唑治疗,氯氮平组患者给予口服氯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脂代谢指标水平。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氯氮平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LDL-C、HDL-C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治疗后的TG高于治疗前,且高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脂代谢指标有明显影响,但阿立哌唑对脂代谢指标无明显影响,且相比氯氮平疗效更加显著,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安全性更好,临床可将其作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