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Ì   &#x;  « &#x; 《中国肺癌杂志》2021,24(10):729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转化是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患者的重要耐药机制之一。目前发现转化性SCLC具有与原发性SCLC相似的临床特征,对化疗短期有效,中位生存期仅1年左右。RB1缺失、体细胞拷贝数改变与SCLC转化有关,但发生SCLC转化的确切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转化性SCLC的治疗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SCLC的化疗方案是目前的主要治疗选择,联合治疗、局部治疗以及预防SCLC转化的策略也在探索。本文将转化性SCLC的临床特征、分子机制和治疗选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是靶向免疫治疗的著名生物标志物,然而不同肿瘤PD-L1的表达与治疗疗效的关系不同,部分PD-L1阴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有效,而部分PD-L1阳性甚至强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并不能从免疫治疗获益。通过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是一种近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本文现对影响NSCLC患者的TMB的因素进行简单的综述,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根据TMB值筛选出免疫治疗的真正优势人群。  相似文献   

3.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多学科联合的综合治疗是其经典的治疗模式。长期以来,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一直停滞不前;近些年,免疫治疗药物的初始经验使得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出现了新的契机。部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其在小细胞肺癌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基于Ⅲ期临床试验(Impower133和CASPIAN研究)的结果,目前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分别批准Atezolizumab、Durvalumab联合化疗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包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同治疗方案在小细胞肺癌人群的临床试验正积极广泛开展,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不同的视野。本文综述目前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4.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MPM)是一种侵袭性强、生存率低且缺乏有效治疗选择的恶性肿瘤。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作为晚期MPM唯一的一线治疗方案长达20年之久。长期以来,免疫疗法被认为是MPM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免疫毒素治疗、抗癌疫苗、过继性细胞治疗等。本篇综述重点总结了MPM中ICIs的研究进展,初步分析了MPM肿瘤异质性对ICIs治疗的影响,描述了以生物标志物为导向的免疫治疗是实现MPM个体化治疗的新愿景。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不同治疗方式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比较消融术和亚肺叶切除术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生存期,分析该两种治疗方案对早期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不同影响。方法运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我们从2004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筛选了符合条件的Ia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筛选出228例采用消融术治疗和228例采用亚肺叶切除术治疗的Ia期NSCLC的患者,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Ia期NSCLC患者在经过匹配和调整后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总生存率情况。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消融组和亚肺叶切除术组之间的生存曲线存在明显差异(P < 0.05)。单因素分析中,与消融组相比,亚肺叶切除术的风险比(hazard ratio, HR)为0.571(95%CI: 0.455-0.717),即采用亚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产生的不良结局风险是消融术的0.571倍;在多因素分析中,亚肺叶切除术的HR为0.605(95%CI: 0.477-0.766),即采用亚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产生的不良结局风险是消融术的0.605倍。以上结果均提示亚肺叶切除术治疗Ia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消融术。结论使用消融术和亚肺叶切除术治疗的Ia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亚肺叶切除术治疗Ia期NSCLC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高于消融术组。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免疫治疗给NSCLC的治疗带来划时代的变革,尤其是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目前已被批准用于转移性NSCLC或部分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然而,仅15%-30%晚期NSCLC患者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得持续缓解和长期生存,如何探寻良好的生物标志物来有效地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本文对NSCLC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来的研究表明,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肿瘤的进展、转移、复发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密切相关;一些免疫治疗也给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肿瘤免疫治疗存在疗效的不确定性和一定的副作用,为了增强其疗效,肿瘤免疫治疗联合肿瘤热消融的研究开始出现。肿瘤热消融具有微创、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适形、效果可靠、可重复、费用低等优点,现已成为继手术、放疗、药物治疗之后的肿瘤第四大治疗手段。它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免疫系统,虽然相应的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联合肿瘤免疫治疗已被建议用于治疗几种实体恶性肿瘤。本文对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热消融、肺部肿瘤热消融联合肿瘤免疫的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期待对肿瘤热消融联合肿瘤免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初步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但国内相关临床试验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可手术Ib期-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初步评估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期Ib期-III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术前应用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根据影像学和病理学方法分别评估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影像学评估疗效,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为85.0%(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1例(5.0%),疾病进展2例(10.0%)。其中17例后续接受手术治疗,16例达到R0(no residual tumor)切除,1例R1(microscopic residual tumor)切除。术后病理评估:主要病理缓解率(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 MPR)为47.1%(8/17),其中完全病理缓解率(complete pathologic response, CPR)为29.4%(5/17)。主要不良反应:免疫相关性肺炎(Ⅳ级)1例,Ⅲ级及以上血液学毒性9例(45.0%)。结论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于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远期疗效、最佳周期数以及理想预测免疫治疗效果的标记物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chinoderm microl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 EML4)和间变淋巴瘤激酶基因(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可发生断裂后融合为EML4-ALK基因。对于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一代至三代的ALK抑制剂的使用已显示出显著疗效,很多患者可以从药物治疗中实现长期获益,部分患者在优化的治疗模式下可取得超过7年的长期生存。本例患者为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腺癌,治疗结局却明显不同于其他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患者,经过一代至三代ALK抑制剂靶向治疗和化学治疗疾病进展快,耐药时间短,生存期短,获益有限。患者2019年7月15日开始先后口服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劳拉替尼靶向治疗,行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2个疗程,于2020年9月10日患者死亡,生存期15个月。同时治疗中表现出ALK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本文分析本例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治疗困境,为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患者治疗提供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抑制剂单药、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日益广泛地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一线治疗,但PD-L1低表达的患者治疗反应和生存获益有限,现有治疗方案尚不能完全满足真实世界患者的临床需求。因此,研究者们仍在探索新的有效或者高效的治疗方案,以求进一步提高NSCLC不同人群的疗效和生存预后。双免疫联合治疗,如PD-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抑制剂联合在多种肿瘤中均显示出可观的长期生存获益,在NSCLC中亦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除探索不同的新兴联合方案外,如何通过生物标志物准确识别最佳获益人群、如何通过多学科协作有效管理联合方案的安全性,也是双免疫联合治疗受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双免疫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疗效预测标志物及未来探索方向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5%。接受手术的NSCLC患者的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从Ⅰa1期的92%到Ⅲb期的26%,持续下降的生存期使其临床上有强烈的精准辅助治疗需求,以根除分子残留病灶(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MRD)。目前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作为提示MRD的分子指标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最新共识提出在围手术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可稳定检测出丰度≥0.02%的ctDNA,是基于ctDNA作为MRD指标的可能。MRD检测技术支持了NSCLC根治术后进行监测的可能性,而且ctDNA能比NSCLC治疗后的影像监测更早地预示着疾病的复发,为精准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宝贵依据。在早期NSCLC术后辅助治疗研究中,不同指南对是否应该进行适合的辅助治疗存在分歧,而MRD可以作为一个更精准的预测指标,对术后辅助治疗进行指导,使患者能在疾病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2.
肿瘤免疫疗法在当前癌症治疗领域中愈来愈受瞩目,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来说,近些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免疫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最具前景的治疗方案。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包括抗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 CTLA-4)单抗、抗PD-1单抗和抗PD-L1单抗,其中最被人熟知的为PD-L1免疫疗法。目前ICIs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有效率较低,因此我们希望获得更高的治疗有效率。近几年外泌体PD-L1在NSCLC免疫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外泌体PD-L1蛋白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预测免疫治疗效果以及作为NSCLC免疫治疗的新型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其中,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肺癌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一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液体活检因其具有传统侵入性活检所不具备的优点而成为关注的焦点,如安全、便捷、重复性、低创伤性等。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检测对象主要包括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外泌体等。本文将对ctDNA、CTCs和外泌体的检测及其在NSCL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发展显著改善了肿瘤患者的预后,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无效和获得性耐药人群。为了提高临床获益,已有多项研究对ICIs联合治疗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ICIs联合治疗在临床中的逐步应用,ICIs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论述了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ligand 1, 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ICIs联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特点,以期为临床实践中ICIs联合治疗前评估相关毒性、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MPM)通常预后不良,患者生存期短,且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选择。化疗对晚期患者临床转归的改善有限,患者生存期不足1年,靶向治疗也难以觅得合适靶点。近期免疫治疗研究的发展深切改变了MPM的治疗格局,其中双免疫联合治疗在各人群亚组中均较显著改善患者生存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因而获批用于未经治疗、不可切除MPM患者的一线治疗。有关其他免疫联合及单药方案在MPM患者一、二线治疗中的探索亦在进行之中,如何通过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最佳获益人群,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将对MPM流行病学、组织学特征、发病机制、治疗策略及免疫治疗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NSCLC引起的脑转移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预后极差,自然病程约1个月-3个月。经过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也仅有3个月-6个月,1年生存率为14%,2年生存率仅为7.6%。脑转移的部位、数量、大小与其症状及生存期相关,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预后更差。脑转移瘤治疗的目标是优化总体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优先保留神经认知功能。目前,NSCLC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放疗、手术、化疗、分子靶向、免疫治疗。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异质性(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组织分型等),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进行多学科的评估。本文旨在对当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靶向治疗使驱动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靶点逐渐被发现,针对不同驱动基因的药物将NSCLC的治疗带入了一个前景广阔的靶向时代。在NSCLC的诸多驱动基因中,转染原癌基因(transfection proto-oncogene gene, RET)融合是除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及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OS1)以外又一个重要的新兴靶点,针对RET基因融合的靶向药物不断推陈出新,近来新型高选择性RET抑制剂BLU-667和LOXO-292获得了重要突破。本文将对NSCLC中RET基因融合突变的概述、检测方法、临床病理特征、靶向治疗及耐药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肺癌杂志》2021,24(5):305
局部热消融技术在肺部结节治疗领域正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为了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临床实践和规范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消融专家委员会”组织多学科国内有关专家,讨论制定了“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2021年版)”。主要内容包括:①肺部亚实性结节的临床评估;②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技术操作规程、适应证、禁忌证、疗效评价和相关并发症;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重要治疗靶点。近几年来,随着多个ALK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的出现,ALK融合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也在逐渐延长。现报道1例晚期ALK融合阳性NSCLC患者5余年的治疗经过,分析其治疗过程及效果评价,为后续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肿瘤内科三病区2015年7月3日收治的1例晚期ALK融合突变阳性肺癌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患者男性,42岁,因“间断咳嗽、胸闷2个月,确诊肺腺癌1天”于2015年7月3日入我科。影像学检查提示左肺下叶占位,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病理提示非小细胞癌,考虑腺癌。诊断:左肺下叶腺癌T1bN2M1a IV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提示ALK(2p23)染色体易位。给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病情进展,改为培美曲塞+卡铂方案联合化疗6个周期,后续应用培美曲塞单药维持4个周期,疗效评估: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2016年4月9日给予克唑替尼治疗,2019年8月发现颅内多发转移,给予全脑放疗。2019年9月4日始口服恩沙替尼治疗至今。截至2021年3月1日,患者随访良好。结论该晚期ALK融合阳性肺腺癌患者,一线及二线选用化疗,后线应用ALK-TKI治疗,总OS达68个月,目前随访良好。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较差的预后结局为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肺癌诊疗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亟待探寻有效的治疗靶点及分子标志物。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共价闭合的非编码RNA,因其保守性、稳定性、组织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而备受关注。诸多研究发现环状RNA通过吸附miRNA等多种机制参与肺癌的调控,并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circRNA在肺癌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就目前circRNA在肺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面的进展予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