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天文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强调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观念,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时,充分运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成果,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所有生物一样,生命活动及疾病变化与自然阴阳寒暑变化同步,并具有与自然气候规律同步的节律.阐述《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天文学背景,从侧面反映了《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科学性,对深入探索《黄帝内经》的自然科学内涵及人体生命规律,以及指导临床防病治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学说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一种学说。五运六气渗透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长期指导中医防治疾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有“不懂五运六气,捡遍方书何用济”之训。《黄帝内经》的理论基本建立在五运六气基础之上[1]。《素问》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等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的理论。《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五运六气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3.
五运六气学说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木、火、土、金、水"五运以及"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均是通过影响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等生化之气而作用于人体,故可以从"生长化收藏"等生化之气的角度看待五运六气理论.根据《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中"重克轻生""重五正位""特殊之年运气加临"以及"普通之年运气加临"等相应...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古代医学论文总集,乃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思想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气象、医药等十分广阔的领域。《黄帝内经》运用整体思维、变易思维、相成思维全面地诠释"气交"理论,认为万物皆禀天地之气而生,自然万物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遵循天人一体观,"气交"理论揭示了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天地自然变化对生命生理变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与完善,我们越来越发现五运六气蕴含在各领域和学科之中,五运六气可解释越来越多的理论、生理病理现象、疾病的病机,甚至可以运用五运六气指导临床疾病治疗,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指导养生防病,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使人们的活动顺应自然,从而防治疾病,体现《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在传统中医学的针灸学领域,五运六气更是发挥重要作用。该文通过阐述五运六气及其对针灸学的作用,旨在以为鉴,充分发挥五运六气在各学科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同时,为针灸学的学术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进而更好地为患者治疗疾病,提高针灸疗效,服务于社会,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黄帝内经》创作时代的文化背景分析以及其文本中对"器"字的运用,提炼出"器"的象征性(大器实有,本质为气)、功能性(脏器之中,内有脏气)、实用性(造物为器,以器调气),并与"气"理论做比较,阐明在后续的历史中主流学术思想流变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厘清《黄帝内经》中的"器""气"之辨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其中的三阴三阳与六气相结合,更是三阴三阳理论发展的新的模式。三阴三阳六气具有阴阳属性和五行属性,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贯穿始终。本文根据《黄帝内经》中对三阴三阳六气的相关记载,以及对三阴三阳、六气的追根溯源,分别从三阴三阳六气的概念、阴阳属性、五行属性、致病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阐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三阴三阳六气的根源,而五行学说又是三阴三阳六气致病的核心思想,其致病特点分为单独致病和相兼为病,复杂而多样,熟练运用三阴三阳六气致病特点,并对司天、在泉、胜气、复气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能为临床辨证论治及治未病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8.
对《内经》中气的涵义作了辨析,指出《内经》所论之气有不同层次的多种涵义:或指宇宙本原之气;或为自然界大气、四时之气、六气;或为人体内的人气、充形之气、精化之气、血中之气、阴阳之气,分为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再分为各藏 气或脉气;或为病邪之气;或为药食之气。各种不同层次的气,皆以无形而运行不息之细微物质为其基本内涵,与气廪之气指精米或饮食物的概念不同。  相似文献   

9.
泄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黄帝内经》载有泄泻类病证散见于各篇中多达13个。《黄帝内经》运气七篇是中医学五运六气理论的奠基,其详尽地论述了天象、气候、物候和泄泻之间的关系。在探寻《黄帝内经》运气对泄泻发病影响的同时,对后世张仲景、陈无择等医家治疗泄泻的时气方也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附典型病例一则,以期为泄泻的诊治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运气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支化六气"是运气学说最基本的理论,但目前对其阐释仍有矛盾。运用发生学中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以《内经》七篇大论为基础,分析古代文献相关内容,认为地支化六气的理论构建受到三阴三阳定位以及季节的配属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先期理论的影响。该理论形成过程复杂,理论内容深邃,但理论构建是紧扣四时变化的,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故地支化六气理论构建是先民对自然客观规律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根据《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不同岁运、司天之气因素对北京地区中重度雾霾发生影响的差异性.方法 利用北京市观象台监测的北京地区1980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共30年逐日能见度数据,采用无序多分类自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以是否发生中重度雾霾事件为因变量,以岁运、司天之气、北京地区逐日气象数据为...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天文学、气候学、历史及物候学,并具体运用于哲学及医学领域。文章介绍运气学说自唐代逐渐受到重视;宋代其影响和应用达到空前兴盛时期,如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运气学说的治疗原则具体落实到方药上;明清温病学家吴瑭则通过“运气”来探讨温病发生的原因。按照“五运六气”推算,今年为“太阴湿土司天”,SARS病毒的基因突变是否与此有关?其“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的用药原则,是否可指导当前中医治疗非典?“五运六气”学说可能为当前积极寻找和制定防控“非典”方案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依据《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辨证的论述,分析其辨证思路。《黄帝内经》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内容,主要涉及五运六气、脏腑传变、经络、内外因、气血、阴阳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辨证思路是其创新点,将肠腹疾患与自身气血阴阳经络以及五运六气、外邪、虫疾等外在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思路解析,为临床诊疗肛肠疾病提供较为全面的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中的九宫八风学说是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宫八风学说是以洛书九宫图为框架,研究以一年为周期,以八节为时间段划分的不同时间、空间的气候变化及其相关疾病的变化规律。深入研究九宫八风及其与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运气学精髓,运用九宫八风学说指导对异常气候变化的预测,以更好的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治。  相似文献   

15.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生物影响的一门学问。其运用"天人相应"整体恒动观,将自然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命现象紧密联系,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防治的相关性,突出自然气候变化规律与人体生命活动节律的密切关系。由于这些特性,也为其预测疫情提供一定的可能性。1运气推演预测疫情的理论依据研究《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指出,"非其时而有其气"是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涛等[1]认为,人  相似文献   

16.
五运六气学说是《内经》中较为重要、也较难掌握的内容,作为将日月星辰天体运行与自然气候、物候变化相连接的枢纽环节,其核心就是五运六气历法系统。从历法演进和结构入手,将五运六气内容进行拆解分析,为掌握五运六气学说提供新的理解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格 《中医学报》2020,35(3):516-519
运气理论治病拟方多以药物性味为指导法则,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岁气、司天、在泉、主气、客气、司天反胜、在泉反胜、胜、复等情况分别叙述。运气性味治法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其拟法原则为:治以所不胜之气味,以克制其气过盛,同时对所不胜之气稍加克制,以防过补积弊。此外,还要对病气稍加抑制,并兼顾到为病之邪的特性进行对症治疗。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对运气学说进行了总结并拟出明确的运气16方,其中"五运时气方"以岁气太过、不及拟方;"六气时行方"以地支年的六气运动规律、主气客气加临、司天在泉及六气胜复拟方。运气性味治法提纲挈领,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8.
从SARS看五运六气与疫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重视人与自然的整体联系 ,把人与自然环境看作密切相关的统一体。在《黄帝内经》中就确立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强调人的疾病与气候密切相关 ,云“百病之生也 ,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而气候的变化产生于天体的运动 :“天有五行御五位 ,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内经》的作者观察到 ,宇宙间存在着节律性周期运变 ,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天体运动的五运六气周期 ,联系到疾病发生的周期变化 ,于是产生了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19.
刘河间对疾病病机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人体脏气本身的寒、署、燥、湿、风、火六气之间的兴衰变化,人体脏腑与自然相应。有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属性不同的区别,当脏腑发生虚实改变时,便出现为不同的性质改变。另外,刘完素还发挥了亢害承制理论,以五行生克制化解释五脏间复杂的病理联系,完备了自《内经》至《中藏经》以来在这方面的认识。脏腑六气之间有五行的相互制约和依存的关系,六气间的承制关系是维持五运六气活动的必要条件,刘完素在剖析疾病病机时充分运用了“亢害承制”理论,揭示疾病本与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刘完素重视五运六气并灵活运用,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只讲小运不讲大运,既是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内经》理论的阐发。他阐发《内经》病机,指出五运主病与六气病机,并补充了"燥"之病机。刘完素主张火热,与其所处年代有关,按照"六气大司天"理论,时值六十五甲子,为燥火用事,阳明燥金司天,故治以寒凉。他阐发亢害承制理论认为造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由于五运相互承制,从六气标本逆从理论论治具体病证,认为脏腑经络不必本气兴衰而能为其病。六气变乱,五行正常的制约关系受到破坏,往往相兼为病,而疾病之所以千变万化,就是因为这种"兼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