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力  熊英  邱峥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728-1729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在原用药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24周,以基础期平均每月发作频率与添加治疗24周平均每月发作频率进行比较,观察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左乙拉西坦治疗后总有效率78.0% (39/50),完全控制率为44.0%(22/50);左乙拉西坦治疗期32.0% (16/5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乏力、纳差恶心、头晕、易激惹,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有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卒中后癫痫的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戊酸钠组患者总有效率93.4%明显高于左乙拉西坦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优于左乙拉西坦,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阳宇  李宽 《海峡药学》2023,(4):84-88
目的 分析拉考沙胺和左乙拉西坦的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自2004年1月以来收集的拉考沙胺和左乙拉西坦药物不良事件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0R)检测信号,分析比较两种抗癫痫药异同。结果 涉及拉考沙胺及左乙拉西坦的不良事件(ADE)上报总数分别为12403、52356份,年龄主要集中在18~60岁,用药适应症主要为各类癫痫治疗,左乙拉西坦也常用于癫痫预防使用,不良事件除癫痫发作、头晕、嗜睡等两药共有以外,拉考沙胺对心脏有损害,而左乙拉西坦孕期暴露有引起胎儿先天性异常的事件。结论 基于OpenFDA能对两药的ADR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多维度的挖掘分析,为药品安全性提供可靠证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时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其引发的机制与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 024例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癫痫患者(年龄≤70岁)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入院情况、诊断资料、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血液浓度、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及相关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尤其对施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不良反应进行具体分析。结果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1 024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出现不良反应数量居前3的分别为神经系统34例(57.6%)、内分泌系统15例(25.4%)、皮肤过敏反应6例(10.2%)、其他罕见不良反应(大小便失禁,肝中毒)4例(6.8%)。采取剂量调整、换药、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在上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儿童仅占3.4%;中老年人群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5.6%及39.0%。结论中老年人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神经系统病变是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8年12月–2022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信迪利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收集4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51例信迪利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男女患者比例为2∶1,≤65岁的患者较多(62.75%);ADR多发生在给药的第1个周期(37.25%);ADR主要累及内分泌系统(31.81%)、皮肤及其附件(15.15%)、消化系统(15.15%)和呼吸系统(10.60%)等。结论:信迪利单抗所致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潜伏周期长,临床使用时应进行全程用药监测,尤其需关注首次用药的患者,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收集TPO-RA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艾曲泊帕、罗米司亭致ADR的相关文献38篇,共涉及45例患者,已知性别的患者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45岁以上患者32例(71.11%);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循环系统(36.74%)、血液系统(34.70%)为主,多数患者经停药及积极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ADR仍然进展,2例死亡。结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所致ADR主要发生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一旦出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议临床应加强该类药品的ADR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度伐利尤单抗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度伐利尤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度伐利尤单抗致ADR的文献报道20篇,20例患者共发生31例次ADR,男性14例,女性6例,主要为60~69岁的患者(10例,50.0%),38.71%ADR发生在用药1个月内。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涉及呼吸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眼部等。结论:临床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应加强监测,警惕其ADR,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和疾病对药物的影响,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1例左乙拉西坦(LEV)口服溶液治疗超早产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 报道我院1例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治疗超早产儿惊厥的临床资料,并以“左乙拉西坦”、“新生儿惊厥/癫痫”为检索词,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levetiracetam”、“neonatal seizures/epilepsy”为英文检索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PubMed、Google Scholar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超早产儿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反复惊厥为主要表现,首选苯巴比妥(PB)治疗无效后更换为左乙拉西坦,惊厥获得完全控制。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本例患儿,共668例新生儿。胎龄≥37周患儿共439例,胎龄<37周新生儿229例;胎龄位于28~36+6周患儿共99例,<28周患儿120例;左乙拉西坦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出血、不明原因抽搐、颅内感染、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等;治疗方案主要为首选LEV,首选PB失败者更换为LEV,LEV联合PB;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临床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附属医院收治的341例癫痫患儿临床资料,对其用药方案选择及发作控制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1例癫痫患儿中,男女比例1.04∶1,年龄9个月~19岁,其中1~3岁患儿占比最大,为32.55%。经抗癫痫药物治疗,341例患儿Ⅲ级以上总体发作控制率为84.45%。单药治疗、双药治疗和三种及以上联合治疗Ⅱ级以上控制率分别为94.45%、69.63%和45.56%。单药治疗中使用率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多药治疗中使用率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和托吡酯。单药治疗以左乙拉西坦为主,联合治疗主要以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或托吡酯为主。结论:儿童癫痫发病以婴幼儿期最多,药物治疗总体控制率较高,新型抗癫痫药和传统抗癫痫药在治疗选择中使用率相当,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在各发作类型及各种治疗方案中使用率最高。治疗药物选择主要为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主要为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和丙戊酸钠+氯硝西泮+左乙拉西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丙戊酸钠对比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WanFang Data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丙戊酸钠对比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由建库至2022年6月26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包括1 2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率高于丙戊酸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90,1.02),P=0.20];左乙拉西坦总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丙戊酸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0,95%CI(1.08,1.81),P=0.01],其中丙戊酸钠更易发生肝功能异常,对比左乙拉西坦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7.00,95%CI(2.12,23.12),P=0.001]。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汇总伏立康唑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对收集到的97例伏立康唑致ADR的个案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91篇文献,纳入97例患者,男女比例为3.9∶1,60岁以上患者占比61.9%;ADR发生时间以给药后2~5d为主(38.1%),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肝胆系统和视觉损害。结论:临床使用伏立康唑应加强对其ADR的宣教,监测,警惕其ADR,必要时可行血药浓度监测,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截至2021年10月,收集替加环素致ADR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5篇文献报道,共97例替加环素所致ADR,其中男性多于女性,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替加环素所致ADR 47.43%发生在1周以内,共累及9个系统/器官,主要以凝血系统(32.79%)、胃肠道系统(28.96%)为主。结论:替加环素所致ADR有多种表现形式,临床用药中应重视高龄患者,规范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艾曲泊帕所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发展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载的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15篇共18例,其中男性7例(38.89%),女性11例(61.11%),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居多(13例,72.22%),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90 d以内(15例,83.33%),主要累及循环系统(7例,38.89%)和皮肤系统(6例,33.33%)。患者经停药或减量和/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应关注艾曲泊帕所致ADR,加强用药教育,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鲁拉西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收集建库起至2023年12月31日鲁拉西酮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案例报道25篇,合计35例患者。患者年龄15~81岁,平均年龄为46岁。女性(18例)与男性(1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患者来源于7个国家,美国最多(15例,42.9%)。给药剂量在20~160 mg。用药后6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27例,77.1%)。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以各类神经系统疾病(13例次,37.1%)为主,其次是精神病类(10例次,28.6%)以及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脏器官疾病和代谢及营养类疾病。35例患者中,32例患者停用鲁拉西酮后,不良反应逐渐改善或消失;3例患者鲁拉西酮减量后,不良反应有所缓解。结论 鲁拉西酮存在多系统和器官的不良反应,使用期间需要持续进行药学监护和随访,尤其是前6个月内,以便发生不良反应时能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行左乙拉西坦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9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09%;治疗过程30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31.91%),25例患者未采取措施症状自行消失,5例采取减量措施后症状消失;添加治疗后患者的脑电图(EEG)异常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眭发作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口服对癫痫持续大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辽阳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收治的癫痫大发作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对所有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奥卡西平治疗,试验组30例,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1年无发作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0.00%,1年无复发率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1年无复发率3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可有效控制患者大脑异常放电所致脑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周杨  蒋伟豪 《中国药业》2023,(10):117-120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度拉糖肽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有关度拉糖肽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个案报道,检索时限为2014年9月至2022年3月,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以及ADR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与转归等信息,并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进行关联性评价。结果 共纳入文献11篇,涉及患者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以50岁以上较多,ADR发生于用药后0(立即)~16个月,主要为用药后2个月内(8例,72.73%);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4例,36.36%)和消化系统(3例,27.27%)。患者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基本好转,仅1例严重过敏反应患者预后不良,出现缺血性脑损伤。ADR与用药的相关性均为“可能”。结论 临床使用度拉糖肽时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护和用药教育,密切关注其AD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将60例癫痫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30例,左乙拉西坦组30例。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左乙拉西坦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丙戊酸钠组30例癫痫患者治疗后无效4例、有效20例、完全控制5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25例(83.4%);左乙拉西坦组30例癫痫患者治疗后无效3例、有效18例、完全控制6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24例(80%)。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均是相对有效的抗癫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截至2022年3月1日)关于卡瑞利珠单抗致ADR的文献报道,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卡瑞利珠单抗致ADR个案报道15篇,涉及患者1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ADR发生年龄多分布在50~79岁(13例,76.47%),且多发生在用药后30 d内(9例,52.94%)。卡瑞利珠单抗致ADR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多(9例,52.94%),14例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好转或痊愈。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致ADR涉及多个年龄段患者,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尤其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多,需引起高度重视,临床使用时需加强用药监测,综合评估患者利益风险,及早识别药品ADR,及时进行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20.
刘俊杰 《首都医药》2011,(12):12-13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的临床应用,为其临床合理用药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左乙拉西坦的给药途径、治疗癫痫的特点、机制和在非癫痫领域的作用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左乙拉西坦可单一用药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癫痫,在非癫痫领域疗效显著。左乙拉西坦的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