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及SCI数据库收载的安罗替尼致ADR的个案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安罗替尼致ADR的文献报道有13篇,共17例,其中男性10例(58.82%),女性7例(41.18%);年龄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88.24%);多发生在用药31~60 d (38.10%);ADR以心血管系统(33.33%)和呼吸系统(28.57%)损害为主;ADR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瘘(5例),高血压(4例),手足皮肤反应(2例)等;经对症处理后,13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死亡。结论:应加强安罗替尼ADR的临床监测,避免严重的ADR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黑色素瘤致皮肤系统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国内外相关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筛选出有效文献31篇,共38例次,患者年龄主要为31~80岁(89.47%);ADR多发生在用药后90 d内(60.52%);主要临床表现为痤疮样皮疹(18.42%)、肉芽肿性皮炎(13.16%)、脂膜炎(10.53%)、纹身并发症(10.53%)及结节性红斑病变(10.53%);34例患者皮肤ADR痊愈或好转,其中2例永久停用了达拉非尼与曲美替尼,10例继续联合治疗,12例暂停联合治疗,其中11例患者好转或痊愈后重启联合治疗。在重启或继续使用联合治疗的患者中,10例再次出现ADR。结论:本研究中,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致皮肤系统ADR表现出不同的发生率和特征,且免疫治疗后进行靶向治疗可能增加严重皮肤ADR发生风险。临床在联合使用时应加强用药监测,及时发现ADR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同时严密监测重启或继续用药所致ADR,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度伐利尤单抗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度伐利尤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度伐利尤单抗致ADR的文献报道20篇,20例患者共发生31例次ADR,男性14例,女性6例,主要为60~69岁的患者(10例,50.0%),38.71%ADR发生在用药1个月内。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涉及呼吸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眼部等。结论:临床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应加强监测,警惕其ADR,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和疾病对药物的影响,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克唑替尼致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克唑替尼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克唑替尼致ADRs的个案报道共30例次;其年龄分布以51~70岁年龄段较多(16例,53.3%);多发生在用药后90 d内(29例,96.7%);克唑替尼致ADRs累积器官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呼吸系统损害(32.3%)、胃肠系统损害(25.8%)和心律及心率紊乱(12.9%)。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克唑替尼致ADRs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2015~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对收集到的阿帕替尼致ADR的文献报道从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合并基础疾病、联合用药、以及ADR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11篇,涉及151例ADR病例。ADR多发生在46~60岁的患者(41.72%)。151例ADR中,给药剂量250 mg·d-126例,500 mg·d-1 64例,750 mg·d-1 7例,850 mg·d-1 54例;联合用药18例。发生ADR时间最短的为用药后3 d,最长的为用药后10个月;大部分ADR发生在用药后1~3个月。ADR累及器官 系统最多的是全身性损害(46.35%),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其次为皮肤黏膜系统(19.20%),主要表现为手足综合征,第三是消化系统(17.23%),主要为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急性左心衰竭、快速性房颤、甲状腺功能减退为阿帕替尼新的ADR。 结论: 重视阿帕替尼所致新的,严重的ADR,加强用药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致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年4月~2019年8月CNKI、WanFang Data、VIP及PubMed数据库,对收集到的恩替卡韦致ADR文献报道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国籍、原患疾病、用药剂量、合并用药,ADR出现时间、类型、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处理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1篇,涉及恩替卡韦所致ADR病例46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29例,63.04%);男性35例(76.09%),女性11例(23.91%);用药剂量多为0.5 mg·d-1;用药1个月内出现ADR的例数最多(24例,52.17%);患者主要来源于东亚国家和地区(37例,80.43%);恩替卡韦所致ADR以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最多,其次为肌肉骨骼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新的严重的ADR为视力减退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ADR关联性评价:很可能35例,可能9例,肯定2例。结论:临床应重视恩替卡韦所致ADR,尤其应关注易发生ADR的高风险人群,早期发现,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11):1493-1495
目的:分析达沙替尼致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学计量方法,对国内外公开报道的达沙替尼致ADR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纳入达沙替尼致ADR共63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用药1月内出现ADR的例数最多(25.4%);患者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和地区(53.9%);达沙替尼致ADR累及器官/系统以呼吸系统(40.1%)、消化系统(17.5%)和血液系统(11.7%)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腔积液(23例)、肺动脉高压(15例)、呼吸困难(8例)和腹泻(8例)等。结论:在临床使用达沙替尼过程中应重点监测和防治其ADR,避免严重的ADR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艾曲泊帕所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发展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载的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15篇共18例,其中男性7例(38.89%),女性11例(61.11%),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居多(13例,72.22%),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90 d以内(15例,83.33%),主要累及循环系统(7例,38.89%)和皮肤系统(6例,33.33%)。患者经停药或减量和/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应关注艾曲泊帕所致ADR,加强用药教育,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阿帕替尼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进行分析。结果:阿帕替尼相关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共20例次,年龄分布以51~70岁年龄段较多(12例,60%),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以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其中出血相关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结论:阿帕替尼的真实世界应用中可能有比报道更高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
秦燕  徐浩然  陈杰 《安徽医药》2022,26(8):1691-1696
目的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仑伐替尼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医生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FAERS)中数据,运用不相称测定分析方法,对仑伐替尼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进行挖掘。结果200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FAERS数据库中检索到仑伐替尼药品不良反应报告7 205份,检测出阳性信号331个,包括肝性脑病(IC025=5.760)和蛋白尿(IC025=5.371)等。腹泻、食欲减退、疲乏等是发生频数最高的ADR。结论仑伐替尼在FAERS数据库中存在多个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在指导病人用药的过程中应结合病人病情,注意用药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收集TPO-RA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艾曲泊帕、罗米司亭致ADR的相关文献38篇,共涉及45例患者,已知性别的患者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45岁以上患者32例(71.11%);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循环系统(36.74%)、血液系统(34.70%)为主,多数患者经停药及积极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ADR仍然进展,2例死亡。结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所致ADR主要发生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一旦出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议临床应加强该类药品的ADR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舒尼替尼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6—2021年6个中英文数据库关于舒尼替尼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7篇,涉及156例患者,283例次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31~180 d的比率最高,ADR累及器官/系统以血液及淋巴系统(17.67%)、胃肠系统(15.55%)、皮肤及皮下组织类(10.60%)为主。结论:舒尼替尼所致的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不乏严重致死病例。在临床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情况,在发生不良反应时及时减少或停止给药,以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8年12月–2022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信迪利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收集4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51例信迪利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男女患者比例为2∶1,≤65岁的患者较多(62.75%);ADR多发生在给药的第1个周期(37.25%);ADR主要累及内分泌系统(31.81%)、皮肤及其附件(15.15%)、消化系统(15.15%)和呼吸系统(10.60%)等。结论:信迪利单抗所致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潜伏周期长,临床使用时应进行全程用药监测,尤其需关注首次用药的患者,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伊布替尼所致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总库关于伊布替尼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伊布替尼致ADRs的个案共41例,多发生在用药30d内(13例,31.7%);伊布替尼致ADRs累及系统-器官以呼吸系统损害(13例,28.9%)、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10例,22.2%)为主。结论:临床医师或药师应了解伊布替尼ADRs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尽量将ADRs的影响及危害降至最低,最大程度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35):4932-4935
目的:为舒尼替尼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舒尼替尼""不良反应"等为检索词,检索2006年1月-2017年3月Pub Med、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关于舒尼替尼致不良反应(ADR)文献的个案报道和病例系列报道,筛选后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患者基本情况、疾病信息、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ADR关联性评价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7篇,涉及66个病例,其中新的不良反应15例;患者中男性34例(51.52%)、女性32例(48.48%),男女比例为1.06∶1,平均年龄(63.4±10.5)岁。舒尼替尼主要用于治疗肾透明细胞癌,占65.15%;其次是胃肠间质瘤,占21.21%。用药8~14 d和22~28 d时ADR发生率最高(27.27%、22.73%)。ADR累及器官/系统以内分泌系统为主(25.76%),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21.21%)和血液淋巴系统(16.67%),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症(以4度骨髓抑制为主)。因果关系评价为肯定9例,很可能57例。舒尼替尼致ADR停药后自然好转的有14例(21.21%);停药并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的有27例(40.91%);需经手术治疗,严重延长病程或治疗后仍有后遗症的有17例(25.76%);死亡的有8例(12.12%)。结论:舒尼替尼所致的不良反应涉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不乏严重致死病例;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加强观察监测,及时处理ADR,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某院仑伐替尼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22年门急诊使用仑伐替尼的处方,记录处方相关患者的诊断信息。参照仑伐替尼最新版的药品说明书,对收集的仑伐替尼处方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判断。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库,对被判定为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循证医学证据的收集。结果共收集仑伐替尼门诊处方2 361张,其中超适应证用药81张,占3.43%,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外科和肿瘤科。81例超说明书用药中,有较强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共31例,占比38.27%;有较弱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共40例,占比49.38%;无证据支持的处方共10张,占12.34%。结论 仑伐替尼存在无证据支持的超说明书用药,应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截至2021年10月,收集替加环素致ADR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5篇文献报道,共97例替加环素所致ADR,其中男性多于女性,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替加环素所致ADR 47.43%发生在1周以内,共累及9个系统/器官,主要以凝血系统(32.79%)、胃肠道系统(28.96%)为主。结论:替加环素所致ADR有多种表现形式,临床用药中应重视高龄患者,规范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探讨瑞戈非尼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规律、临床表现及转归,为临床医师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13-2018年国际学术期刊有关瑞戈非尼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患者基本情况、疾病信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转归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篇,涉及不良反应共43例,其中新的不良反应12例;患者中男性24例(55.81%),女性19例(44.19%),男女比例为1:0.79,发生的平均年龄为(61.07±10.04)岁;瑞戈非尼引起的ADRs主要发生在1个月之内(75%);其所致ADRs以消化系统(33.77%)为主,皮肤及附件损害的ADRs其次(25.97%)。结论:瑞戈非尼引起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瑞戈非尼致ADRs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吉瑞替尼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数据库关于吉瑞替尼相关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或病例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共涉及患者20例,其中男性7例(35%),女性13例(65%);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患者居多(14例,70%);原患疾病主要为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19例,95%);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在2个月以内(16例,80%);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25%),胃肠系统(17.5%)和皮肤系统(17.5%),其中严重急性肾损伤、免疫相关性肠炎和颅内出血是新发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对症治疗后均好转,2例患者因颅内出血后出现并发症而死亡。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吉瑞替尼相关不良反应的防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克唑替尼致心动过缓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克唑替尼致心动过缓的文献报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提取文献中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过程和转归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10例患者,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60.9±17.5)岁。7例ADR在用药后4个月内发生,10例患者用药后心率均降至60次/min以下,其中6例患者心率降至45次/min以下,最低降至24次/min。10例患者的心动过缓均与克唑替尼相关,其中7例患者为严重的ADR,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克唑替尼致心动过缓虽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但目前文献报道较少,且多为严重ADR,需引起临床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