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治疗的38例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60例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病程> 10年、空腹血糖(FPG)异常、血糖控制差、幽门螺杆菌阳性、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异常的占比均高于2型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 10年、幽门螺杆菌阳性、25(OH)VD <75 nmol·L-1为2型糖尿病患者伴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幽门螺杆菌感染、25(OH)VD低水平相关,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可控因素,必要时在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各影响因素关系。方法:测定38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率为59.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HbAlc、病程与DPN的发生存在相关性(OR值分别为2.042、1.494、1.85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与DPN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踝肱指数降低(ABI≤0.9)、高糖化血红蛋白、病程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24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不同血压值范围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范围内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血压值与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均呈正相关(P0.05)。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显著加剧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风险,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2DPN)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T2DPN病例,收集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空腹C肽(CP)、餐后2hC肽(P2hCP)等指标。遵循《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入组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气虚血瘀证与痰瘀内阻证相似,与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比较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内阻证SBP与阴虚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TC和LDL-C三者相似,痰瘀内阻证与其他3个证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血瘀证Cr、CP较其他3种证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内阻证、肝肾亏虚证的P2hCP值与其他2种证型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内阻证顺序,T2DPN病情有逐步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刘嘉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0):13-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8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老年高血压患者17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症(P0.05);并发冠心病等靶器官损害发生率21.82%高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吸烟、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症,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6家医疗机构6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并填写糖尿病临床观察表,根据HAMD测评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分析对比2组的疾病相关因素及理化指标,对可能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果:6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患病人数为138人,患病率为21.7%。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并发症、运动锻炼、胰岛素治疗、HbA1c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缺乏运动锻炼、高HbA1c均是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A1c高、存在多种并发症及缺乏运动锻炼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应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积极锻炼,控制血糖,必要时进行抑郁症筛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末梢神经病变(DPN)的饮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2002年12月~2003年11月期问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就诊于该医院的无末梢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以年龄、性别进行配对。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DPN的饮食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饮茶有可能是DPN发生的保护性因素;患糖尿病前肉类食物的摄入较多足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DPN发生的危险饮食因素有糖尿病前肉类食物摄人较多以及饮酒。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钟落潭镇居民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5 月 1 日在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自愿接受流行病学调查的钟落潭镇 136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
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及常用的代谢指标,包含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脂蛋白(a)〔Lp(a)〕等,以患者是否诊
断为 DPN 为因变量,各代谢指标为自变量构建 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各因素是否对 DPN 有影响。结果:136 例患者中,
DPN 组 66 例,非 DPN 组 70 例,两组患者代谢指标 CHOL、TG、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CHOL、TG 是 DPN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空腹
血糖、餐后 2 h 血糖、CHOL、TG 为钟落潭镇患者 DPN 的高危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有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按有无脂肪肝分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脂肪肝组肥胖和高血脂症的发生率高于无脂肪肝组,脂肪肝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更明显,糖尿病发病年龄较低。结论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探讨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T2DMPVD)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及两者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例资料,以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结果作为标准,分为T2DMPVD组和正常组,收集其年龄、病程、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UA)、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mALB)、游离脂肪酸(FF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对T2DMPVD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统计分析,总结T2DMPVD危险因素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T2DMPVD组和正常组在年龄、病程及mALB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T2DMPVD组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阴虚热盛证(A型)、气阴两虚证(B型)、肝肾阴虚证(C型)、痰瘀阻络证(D型),B型和D型病例年龄与其他证型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程A型与其他任一证型比较、C型与D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收缩压(SBP)A型、B型与C型、D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舒张压(DB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 c)A型与B型、D型和B型与C型、D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年龄、病程、微量蛋白尿是导致T2DMPVD的危险因素;T2DMPVD组病例4种证型均匀分布,无明显偏重;年龄大、病程长的病例更容易出现D型;C型患者的SBP及DBP水平在4种证型中属于较高水平;A型病例HbA1 c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糖尿病患者471例,进行眼并发症筛查,散瞳检查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201例患者合并DR,患病率为42.6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胆固醇、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与DR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阴虚热盛证及气阴两虚证与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间的联系,寻找可能的客观化分型依据。方法:120例50~75周岁的2型糖尿病人群,其中阴虚热盛者46例,气阴两虚者74例。比较两种证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肱比(ABI)、体质指标(Wc、BMI)、糖代谢指标(FBG、PBG、HbA1c)、脂代谢指标(CHO、TG、HDL-C、LDL-C)、血压(SBP、DBP)及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吸烟、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等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气阴两虚组尿mALb/Cr水平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P0.05);而IMT、ABI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气阴两虚组60岁以上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61%vs41%,P0.05),气阴两虚组收缩压≥130mmHg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62%vs41%,P0.05),而其他因素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50~75周岁的T2DM患者,气阴两虚证尿mALb/Cr水平高于阴虚热盛证;尿mALb/Cr,以60岁为切点的年龄分层,以130mmHg为切点的SBP分层可作为该患者群阴虚热盛和气阴两虚证型划分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总结临床防治经验。方法针对1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DF组,针对另外10例非糖尿病足患者分为ND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同时对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其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均为该院及外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 FBG、AbA1c、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性别、年龄等均为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其多种因素均可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在病发早期积极对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筛查,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施加相关干预,最终减少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常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资料,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纳入文献的结果进行统计量的合并,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或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结果有26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其中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尿白蛋白定量、碱性磷酸酶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但尚不能认为胰岛素敏感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钙、血磷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有关。结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尿白蛋白定量、碱性磷酸酶是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5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检查,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压、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分析。结果:595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DR者(单眼或双眼)188例,其中单纯性DR174例,螬殖性DR患者14例,病程小于5年者DR患病率为30.4%,5一10年者为57.1%,大于10年者为91.7%,DR患者搪化血红蛋白较非DR患者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病程的延长而增加,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彩超诊断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汾矿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60例T2DM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60例T2DM患者中,临床检查阳性者58例,检出率22.3%;超声检查阳性者195例,检出率75.0%。超声检查病变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高龄、长病程、高血糖、高血脂、高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为其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危险因素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揭示高血压病中西医病因病机,为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前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00例,运用OGTT进行评定,按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组。同时重点询问病史(家族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和脑卒中史);测定身高(H)、体质量(W);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血脂四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尿酸(UA),并进行血压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W(kg)/[H(m)]2。结果:1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医证型以阴虚阳亢证多见,其次为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2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A组)各指标相比较,A组患者家族史、冠心病史及收缩压明显高于高血压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B组)(P〈0.05);B组患者BMI、TC、TG、FPG、2hPBG、HDL、LDL、UA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A组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以阴虚阳亢证多见;2甘油三酯、BMI增高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史、收缩压高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福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49-1350
目的探讨我校2型糖尿病(T2DM)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T2DM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校教职工体检,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血糖测定以及体格检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T2DM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血糖筛查阳性率为15.9%,T2DM患病率为9.7%,其中男性略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校职工T2DM的危险因素为豆制品及肉类摄入多、年龄大、饮酒以及糖尿病家族史;保护性因素为按时三餐、新鲜蔬菜摄入多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结论改变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包括肥胖在内的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搞好糖尿病的一、二级预防,有效预防我校糖尿病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高校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应引起广大教职工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黄英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34-35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对影响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阳春市中医院收治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60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低血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在空腹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探究影响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以及血清肌酐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患者自身年龄以及患者体重指数。结论: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是因为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为了有效降低低血糖出现概率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向患者宣传发生低血糖的特点以及预防的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