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该病已被列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据WHO估计,1995~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将增至3%~5%,预计达3亿患者[1]。糖尿病分为1型(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两种类型,其中2型患者占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该病已被列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据WHO估计,1995~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将增至3%~5%,预计达3亿患者。糖尿病分为1型(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两种类型,其中2型患者占糖尿病的90%以上。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细胞受损,致使血浆胰岛素水平远低于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稍低,但自身对胰岛素产生抵抗,致使胰岛素相对不足,引起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等。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有磺酰脲类、双胍类降血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胰岛素作用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溏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其分为: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2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易出现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NKH-HC),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大血管并发症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变.根据2006年第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杂的代谢性疾病 ,系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利用障碍而引起 ,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其患病人数已在逐年上升。WHO 1997年报告 ,全世界约有 1.35亿糖尿病患者 ,预测到 2 0 0 5年将上升到 3亿。在糖尿病分型中 ,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 ,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 90 %以上〔1〕。胰岛素抵抗为其主要病理生理特征 ,除血糖持续高水平外 ,多伴有脂类代谢紊乱。资料表明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与发生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2〕。本文对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空腹血糖 (FPG)、胆固醇 (CH )、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  相似文献   

5.
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及糖尿。持续的高血糖会导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如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病变及血管并发症。因此保持接近正常范围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十分重要。临床将糖尿病分为两型。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是由于胰岛β细胞损害引起胰岛素分泌水平极低而致高血糖,约占糖尿病人的10%。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是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及胰岛素作用环节不健全而致血糖水平升高。对Ⅱ型糖尿病可用化学药物促使β细胞分泌更多胰岛素,或改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行治疗。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加深了对胰岛β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已研制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1]。1胰岛素分泌促进剂1.1磺酰脲类格列美脲(glimepiride)[2]磺酰脲类降糖药都具有R1—SO2NHCONH—R2基本结构。第一代的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药物R1为简单取代的苯,R2为脂肪侧链其作用弱,维持时间短。第二代药物R1为含酰胺基团的复杂结构,R2为环己烷衍生物。其作用较第一代强,降糖作用维持时间达24 h。但这种长时间的降糖作用极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第三代磺酰脲...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危及视力的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不论是胰岛素依赖型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DR最终影响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郑爽 《中原医刊》2006,33(9):F0004-F0004
目前我国约有一千多万糖尿病患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它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发病原因虽然复杂,但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看,心理因素是其主要原因。因现代医学证明不良心理反应会影响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8.
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与NIDDM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毅华  陈惠明 《广东医学》1997,18(2):114-115
近年来对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发现:蛋白非酶糖化及血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关[1,2]。为了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我们检测了7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现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①NIDDM组:按WHO诊断标准诊断的住院NIDDM患者对例,男34例,女43例,年龄39-85岁,平均67.85±10.16岁,病程为1个月-20年。入院前其中69例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口服磺脲类和/或双胍类降糖药,8例使用胰岛素治疗。根据NIDDM患者有无血管病变,分为有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作为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症状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目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胰岛素治疗.本文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业已证实,心、脑、肾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因素^[1]。因此,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及其影响因素,是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鼠糖尿病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基因遗传病。根据其发病机制 ,分为胰岛素依赖型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IDDM )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non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 )两大类 ,其中NIDDM占所有糖尿病的 90 %左右。NIDDM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疾患 ,作为非传染性流行病 ,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并给人类发展造成巨大社会负担和经济损失。1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可采用的实验动物种类、方法很多 ,通常分为诱发和遗传自发两类 ,具体有 5种[1] :①注射…  相似文献   

12.
<正>胰腺癌主要指胰外分泌腺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胰腺癌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低于1%,中位生存期6个月左右[1]。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征象[2]。  相似文献   

13.
多种植物提取物在降糖方面的研究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慢性高血糖及其并发症组成的综合征,其特征是胰岛β细胞受损或破坏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此外还有妊娠期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
加用丹参粉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加用丹参粉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总结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丹参粉针对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异常。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占93.7%,1型糖尿病(T1DM)占5.6%,其他类型仅占0.7%[1]。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按对胰岛素的治疗需求,临床上把糖尿病人分为胰岛素依赖型(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Ⅰ型多见于年轻人和15岁以下儿童,Ⅱ型绝大多数为40~60岁人。本文所介绍的六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Ⅱ型),对胰岛素依赖型则疗效不佳。一、用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治疗方法:用黄连素每次0.3~0.5克,1日3次口服。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1]。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形式,约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95%[2]。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加强运动、控制体重和饮食疗法等都是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常规西药主要通过补充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增加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等途径来治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又称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个临床类型,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男女发病率相同。本症发生前多无糖尿病病史,或虽有糖尿病亦多属于Ⅱ型即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较少见于Ⅰ型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于某些诱因而激发为本症,临床上极易漏诊或误诊,病死率很高,可达50%左右。因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多因素干预策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95%以上,其病理生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在其从NGT发展为IGT及糖尿病的过程中,IR始终存在,而β细胞分泌胰岛素(ISN)从代偿性增高到分泌绝对减少,从而出现多种代谢异常,并有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因子参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4~10倍.美国NIH报导糖尿病病人80%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其中75%死于冠心病,25%死于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变.据2001年我国糖尿病学会报道,近10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城市的10家医院住院糖尿病人并发症的调查显示,住院糖尿病人各种心血管病的比例高达93%,其中高血压占42%,冠心病占25%,脑血管病占17%.表明心血管并发症同样是我国糖尿病人的主要死因.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取决于糖尿病人心血管并发症;而且,糖尿病有并发症的医疗费是无并发症的10倍.因此,减少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是当前我国糖尿病防治的重要课题,也是国际糖尿病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持续血糖和糖尿升高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有四种类型:①Ⅰ型: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这类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过去又称胰岛素依赖型.②Ⅱ型: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一般不需用胰岛素治疗,仅用饮食调节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血糖,过去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③其他:由胰腺内、外原因和其他疾病、药物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④妊娠糖尿病.我国Ⅰ型糖尿病约占5.6%;Ⅱ型约占糖尿病的93.7%;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其治疗是控制血糖升高及防治并发症,现就中药抗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