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组疗40例,给予脑血疏口服液10ml口服或鼻饲每日三次连续十五天;对照组46例,给予尼莫地平30mg口服每日三次。于治疗前、治疗终、2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脑血疏口服液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终、治疗2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均有显著的差异(均P〈0.01)。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致戎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睡眠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清除自由基,脑保护,改善循环,抗血小板,他汀类等治疗,治疗组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NDS和PSQI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血康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肿容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脑血康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肿容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优于对照组的75%(P〈0.05)。两组血肿容积在治疗后1周变化不明显;2周时血肿容积有明显变化(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康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黄彬森  黄立武  林飞 《新中医》2009,(11):23-24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组、依达组、疏依组,每组60例。观察各纽,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结果:疏血组、依达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二者与疏依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疏依组评分最低,疏血组最高。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康复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 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高压氧疗,治疗开始及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27.34±5.54)降至(15.43±3.76);对照组由(26.78±5.47)降至(17.82±4.7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和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两者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能较显著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顾燕岳  马速 《河南中医》2010,30(10):982-983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配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发病后72h病情稳定后加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入院第1日,第7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近,出院日两组评分明显降低,且以治疗组降低尤为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稳定期有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脑欣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属中医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诊断的急性脑梗死及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证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口服血脑欣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20mg,每日3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NDS(6.73分)明显较对照组(10.00分)降低(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脑欣胶囊通过调节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确诊脑梗死并超声确诊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加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和12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判定,检测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脑卒中复发率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含量均下降(P〈0.05),治疗组在降低hs-CRP方面更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调脂、降低炎症指标hs-CRP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3月入院治疗,且经核磁共振(MRI)或颅部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6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2次/日,2周为一疗程,连续静脉滴注2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次,3次/日,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FDS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FDS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改善神经功能,调节血脂,促进血栓溶解等疗效,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恩必普(NBP)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恩必普200mg,每日4次1:2服。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时评定两组总疗效,采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和治疗7d、14d、28d时测定血清hs—CRP,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hs-CRP为正常组。结果治疗组14d、21d、28d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NIH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纽治疗后7d、14d、28d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Ba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14d后,治疗组hs—CRP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必普可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应用恩必普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娜 《亚太传统医药》2014,(18):117-118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31±3.6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87±4.5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每次20mL,1次/天,连用14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hsCRP浓度变化及疗效。另选23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在治疗后2d、7d、15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和总有效率治疗后较对照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对脑梗死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可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恢复。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可能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穴位埋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7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基本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并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廉泉、肩髃、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并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血脂;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疗程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D-Dimer,Fig均较治疗前有下降,然而治疗组治疗后hs-CRP,D-Dimer,Fig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血脂改变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NIHSS及中医症候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D-Dimer、Fig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脑健步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血塞通(5ml/支)10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同时加用自拟疏脑健步汤口服。两组均配合对症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P〈0.05)。结论:疏脑健步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瘀克塞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症状发生后48h内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化瘀克塞方组(37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分别于入院后即时和治疗后的第3、7、14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NSE的浓度,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化瘀克塞方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入院时血清NSE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第14天两组患者NS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化瘀克塞方组患者血清NSE浓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3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治疗第7天、第14天时,组间同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克塞方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轻脑损害,对急性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SPECT)及临床神经功能评价的方法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短期内局部脑血流量(rCBF)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基础用药对照组(对照组)和通心络治疗组(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SPECT脑灌注显像和临床神经功能评价(欧洲脑卒中评分及Barthel指数),观察治疗前后患者rCBF(用RI值进行分析)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RI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治疗后治疗组RI值、欧洲脑卒中评分(ESS)及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残疾水平,提高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束永新  丁晨云  壮新军 《河南中医》2014,(11):2121-2122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取血栓通冻干粉针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率为78.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指标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冻干粉针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脑血疏口服液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陈姝 《新中医》2021,53(20):50-53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8 例和观察组41 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1 个月,并随访半年。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随访半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2 组治疗前后脑动脉平均血液流速(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Barthel 指数。结果: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动脉Vm 大于对照组(P<0.05),脑动脉RI、PI 均小于对照组(P<0.05),PSQI 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远期预后均较好,可改善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其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维脑路通注射液40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输注,1次/日,共14d。治疗组40例,应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输注,1次/日,共14d。治疗前后监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应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及ADL。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