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61、CD41a、CD42b等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7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成两组,空腹采静脉血,分别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61、CD41a及CD42b及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数据以x—±s表示。结果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分别为22.92±12.08、45.59±16.48,与无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组对照组(10.90±3.92,27.38±11.05)比较显著升高(P<0.01),其他膜糖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纤维蛋白原亦较无糖尿病组明显升高。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可以反映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血小板活化时表达的特异膜糖蛋白分子,以探讨血小板在心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并发的心血管损伤时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39例心血管病、12例糖尿病患者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CD61的表达。结果 心血管疾病中的高血压组、脑梗死组、冠心病组和糖尿病组的CD62P,CD63表达与正常人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同时各组的CD41,CD61表达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均增高,因此检测活化血小板的特异膜糖蛋白在这些疾病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全血和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FCM)观察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例正常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阳性表达率,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R).结果FCM测得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阳性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PAgR,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PAgR与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r1=0.382,r2=0.329,P均<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阳性表达及PAgR的测定对判断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提示在血管病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流式细胞术测定先兆子痫产妇血小板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与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先兆子痫产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先兆子痫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与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 先兆子病产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先兆子病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探讨先兆子痫孕妇体内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CD41a、CD62p、CD63等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洗的全血免疫直标法,将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5例正常人与20例正常孕妇及22例先兆子痫孕妇静息态及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正常孕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先兆子痫孕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先兆子痫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CD62p、CD63、CD41、CD61是活化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其中CD62p更是血小板活化的灵敏标记物[1]。血小板活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管收缩、舒张调节的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病理原因之一,其中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2]。基质金  相似文献   

8.
NIDDM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卓成  罗蓉  艾辉  阎德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28-183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7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其中无微血管病变者41例,伴微血管病变者36例)及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CD6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CD61和CD42b)及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同时用RIA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结果NIDDM组血小板CD62p、CD63和TSP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51±0.73)%、(4.93±1.06)%、(79.37±11.17)%和CD41、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值(MnX)(15.62±4.22、7.78±1.9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49±0.26)%、(2.22±0.61)%、(63.58±9.37)%、(9.86±1.05)、(3.03±0.43),P<0.05,伴微血管病变组又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NIDDM组血小板CD42b的阳性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有无微血管病变组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糖尿病患者血小板CD62p、CD63、CD61和TSP与血浆内皮素呈显著正相关(r=0.57、0.52、0.37和0.33,P<0.05)。结论活化血小板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年肾脏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小板在老年肾脏病患者的活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180例老年肾脏病患者及30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和CD61的表达。结果:高血压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肾病综合征组和高尿酸血症肾病组CD62P、CD63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尿毒症组CD62P和CD63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CD41和CD6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和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均增强,而尿毒症期血小板活化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以13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眼底镜检查和肌电图检查分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检测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30名正常对照组个体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同时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血浆vWF水平.并对各种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CD62p、CD63阳性百分率和CD41、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MnX)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组CD42b的阳性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无微血管病变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血浆vWF水平(1398±69)高于正常对照组(978±67)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1657±78)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1243±67)P<0.01;经相关分析显示:CD62p、CD63、CD61与vWF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65、0.4556和0.3814,P<0.05.结论 CD61、CD62p、CD63和vWF在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显著升高,提示血小板膜糖蛋白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近期收治的46例行直肠癌手术的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PCEA,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PCIA,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小板活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4、48hCD62P、CD63的表达水平以及CD41/CD61比值较术后即刻均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4hCD41/CD61比值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48hCD62P、CD63的表达水平以及CD41/CD61比值较术后即刻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术后24、48hCD62P的表达水平以及CD41/CD61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8hCD6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4、48h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显著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全身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具有预防意义,效果优于PCI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OD62p)、溶酶体膜蛋白(GD63)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感染内科收治的脓毒症患儿56例,其中严重脓毒症16例、一般脓毒症4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4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病儿童外周血的血小板表面活性标记糖蛋白CD62P、OD63表达及血小板计数(PLT),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并对严重脓毒症组患儿抗生素治疗前后cD62P、cD65表达及PLT进行了对比。结果严重脓毒症患儿血小板cD62P、cD63水平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PLT明显低于一般脓毒症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般脓毒症组患儿血小板cD62P、GD6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PLT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脓毒症组治疗第1天cD62P、cD63水平高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低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7天GD62P、cD63水平低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血小板CD62P、CD63的活化在脓毒症患儿的早期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共同参与了疾病早期的高凝状态,从而促使PLT的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张园  陆欣  金玮 《中国医药导报》2013,(30):54-56,60
目的探讨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2TDM)的中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2TDM+CHD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2TDM组),每组各8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抽取空腹血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a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TDM±CHD组患者CD62P、CD63、vWF水平分别为(11.3±6.4)%、(13.5±7.2)%、(166.9±18.7)%,显著高于2TD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WF—cp活性[(58.7±17.5)%]显著低于2TDM组与对照组(P〈0.05);2TDM组患者CD62P、CD63、vWF水平分别为(7.3±3.5)%、(8.3±4.2)%、(142.3±20.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vWF—cp活性[(65.4±18.1)%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冠脉病变积分与vWF水平呈正相关(r=0.732,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且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加强血浆vWF检测在糖尿病发病及冠心病发展的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CD61和CD62P动态变化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及其合并冠状动脉损伤之间的关系,探讨KD的发病机制。方法将70例KD患儿按照冠脉损伤程度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30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患儿血小板CD61和CD62P在入院即刻、5d、10d、15d的表达水平及同时应用心脏彩超对冠脉内径进行测量,并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CD61、CD62p、冠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61、CD62p、冠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CD61、CD62p水平变化可有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及本病的诊治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atherosclerotic ischemic stroke,AIS)与血浆活化血小板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美国TOAST分型标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infarction,LAA)患者血浆中活化血小板的分子标志物CD62P、CD63、CD41的表达,并与30例无症状性颈部大动脉硬化(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ACS)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比较。结果LAA患者血小板CD62P、CD63、CD4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在LAA组和AC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然而,血小板CD41的表达LAA组显著高于ACS组(P〈0.001);AC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而血小板CD41表达的上调还可能是预测AIS发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联合改良胃转流手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30例胃癌且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BMI>28 kg/m^2,分别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两"Y"型肠袢的长度分别为100 cm) 13例或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如前)17例(A组),回顾性分析该院 2005年 1 月- 2012年7月收治的63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其中胃癌根治术行毕I式吻合手术21例(B组),胃癌根治术行传统Rou-en-Y吻合(两"Y"型肠袢的长度分别为15、50 cm),BMI>28 kg/m^2 25例(C组),BMI<28 kg/m^2 17例(D组).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C肽(C-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 的变化情况.结果 A和D组术后6、12个月BMI、FBG、2 h PBG、C-P及HbAIC较术前明显降低.B术后6、12个月BMI、FBG、2 h PBG、C-P及HbAIC均较术前无明显降低,C组术后6、12个月BMI、FBG、2 hPBG、C-P及HbAIC均较术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较C组术后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根治术联合改良胃转流手术治疗胃癌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谷玉平  何小燕 《河北医学》2011,17(6):726-72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及GPⅡb/Ⅲa的变化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以及同期体检健康人30例,采用FCM测定人群体内CD62p、CD63及GPⅡb/Ⅲa表达的阳性率,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阿司匹林(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87例胃癌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4.15±1.42)%、CD63(4.72±1.5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CD62p(1.54±0.44)%、CD63(1.23±0.34)%,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变化分别受临床分期CD62p、CD63分别为[(2.80±0.63)、(4.76±1.25)、(3.28±0.70)(5.36±1.37)]、手术与否CD62p、CD63分别为[(3.49±1.21)、(4.86±1.28)、(3.98±1.31)(5.51±1.38)]及肿瘤转移与否CD62p、CD63分别为[(4.94±1.07)、(3.31±1.25)、(5.55±1.19)、(3.82±1.38)]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受性别及病理类型的影响.结论监测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可成为胃癌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观察的动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来测定45例40岁以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组的PAC-1、CD62P的表达率和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比率,同时进行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初发的2型糖尿病组PAC-1(12.38±3.15%)、CD62P(8.74±2.01%)、GHbA1(9.53±2.73%),其表达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67±1.52%(P〈0.001)、1.07±1.41%(P〈0.001)、6.21±1.05%(P〈0.001)。降糖治疗6月后糖尿病组血糖达标,PAC-1(7.38±3.25%)、CD62P(6.26±3.01%)、GHbA1(6.33±1.46%),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2型糖尿病血小板活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评价血小板活化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B超检测颈动脉,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正常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共4组,且同时测定CD62p、CD63,并进行颈动脉弱样硬化评分与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CD62p:不稳定性斑块组较其余三组均增高,P<0.05-0.01,稳定性斑块组较正常组增高(P<0.01)。CD63:不稳定性斑块组较正常组、内中膜增厚组增高(P<0.05),稳定性斑块组较正常组增高(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CD62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小权活化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