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156例乳腺癌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1156例乳腺癌手术病例及病理对照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Ⅰ、Ⅱ期乳腺癌占57.6%,Ⅲ期乳腺癌占37.8%;肿瘤发生于外上象限者占48.5%;30~40岁、40~50岁、50~60岁年龄组均约占25%左右;切除淋巴结中28%有癌细胞转移.病理类型仍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约占85%左右.[结论]早期乳腺癌比例大,为保乳手术提供了基础;乳腺癌患病年龄有提前趋势;特殊类型乳腺癌诊断及治疗仍是难点;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6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组织学类型中乳头状癌最多70%,其次是滤泡性癌21%,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各占4%和3%。乳头状癌的比例从70年代的58%上升到2000年代的85%。甲状腺癌的发病平均年龄为43岁,发病高峰在41~50岁年龄组;甲状腺癌女性多于男性(5∶1);朝鲜族占44%,汉族占56%。结论延边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组织学类型中乳头状癌的比例逐年增高,甲状腺癌的发病在朝、汉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8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消化道癌流行现状及1988—2018年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发病与死亡趋势变化。[方法]收集、整理质控合格的2018年河北省上消化道癌发病和死亡数据,分别计算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别的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和构成比等指标,统计食管癌和胃癌的亚部位及病理类型。分析1988—2018年磁县和涉县高发区上消化道癌发病和死亡特征及时间趋势变化。[结果] 2018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消化道癌的粗发病率为46.26/10万,粗死亡率为37.35/10万。2018年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80~84岁组达到高峰;胃癌年龄别发病率在70~74岁组达到高峰,年龄别死亡率在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食管癌病例有明确的亚部位信息占43.70%,其中,50.85%的病例发生在食管中1/3;食管癌病例有病理学诊断信息的病例占70.78%,其中鳞癌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87.93%。胃癌病例有明确亚部位信息的占50.32%,其中57.90%发生在贲门;胃癌病例有病理学诊断信息的病例占66.23%,其中腺癌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90.64%。1988—20...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16年来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主要死因构成及年代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04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及死亡病例,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性别、年龄分布,死因构成的年代变化以及死亡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比例的年代变化。结果:2004年-2019年16年间我院收治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总数280 042例,恶性肿瘤死亡5 213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和恶性肿瘤死亡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前10位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34.5%)、肝癌(9.8%)、食管癌(8.2%)、结直肠癌(7.4%)、胃癌(5.5%)、淋巴瘤(3.9%)、乳腺癌(3.8%)、胰腺癌(3.6%)、前列腺癌(2.5%)和胆囊癌(2.0%),合计占总死亡数的81.2%。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2.1% vs 1.6%,P<0.001)。<40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4个年龄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0.8%、1.4%、1.8%、2.8%,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的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01)。肺癌始终是第一大死因,3个年代的构成比逐年上升。食管癌和胃癌的死亡构成比明显下降,而肝癌和结直肠癌的死亡构成比明显上升。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比例为1.86%。其中2004年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比例为12.6%,2019年下降至1.4%,随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结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逐年增加,死亡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比例逐年下降,肺癌仍是恶性肿瘤第一大死因,食管癌和胃癌的死亡构成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曹小琴  郭兰伟  刘曙正 《中国肿瘤》2019,28(10):731-737
摘 要:[目的]探讨非高发区食管癌筛查人群的食管病理分布,评价食管癌筛查检出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食管癌发病率不高于河南省平均发病水平的3个县/市为研究现场,对当地40~69岁居民进行风险问卷评估,对高危人群开展以食管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为技术的食管内镜检查,并对内镜下异常的病变进行病理活检确诊。诊断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描述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食管病理分布。[结果] 参加食管癌内镜筛查人数23 733人,进行活检人数13 679人,活检率57.64%。食管疾病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食管炎性疾病、鳞状上皮轻度异型增生、鳞状上皮中度异型增生、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食管早期癌、浸润癌。食管各类病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在男性人群中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内镜活检病理人群中,各类食管异常病理占比39.92%,癌前病变及食管癌占比7.28%,早期癌及以上病变占0.69%。内镜筛查人群中,各类食管异常病理占23.00%,癌前病变及食管癌占4.19%,早期癌及以上病变占0.39%。[结论] 内镜下碘染色技术用于非高发区人群食管癌筛查,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高发区食管癌筛查检出率。非高发区人群的食管癌筛查策略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王凯来  凌志强  刘翔 《中国肿瘤》2017,26(3):231-235
[目的]探讨杭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食管癌患者发病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有在胸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食管癌患者1690例,进一步搜集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90例食管癌,男性1455例,女性235例,平均手术年龄(61.46±7.62)岁.食管癌手术病例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下段,其次中段.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分期具有明显的关联(x2=48.820,P=0.009),呈现低年龄组比高年龄组病理分期较晚的趋势,且早诊早治患者的比例不断增多.[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中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下段;发病年龄较早的患者分期更晚;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早期诊治比例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5岁青年宫颈癌的发展趋势、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995~2000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90例进行回顾调查,并对≤35岁宫颈癌患者发病趋势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5岁宫颈癌占同期宫颈癌总数7.39%,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以中晚期患者居多,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治疗效果较总的宫颈癌效果差.结论≤35岁宫颈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年宫颈癌治疗效果较差,主张提倡青年育龄妇女的普查,及时发现治疗癌前病变及早期癌.  相似文献   

8.
刘金辉  李琰琰  张楠 《中国肿瘤》2020,29(5):361-366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山东省肥城市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胃癌)发病情况。[方法]分析肥城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2013―2017年全部上消化道癌发病数据,利用Joinpoint软件计算粗发病率、中国标化率、世界标化率及其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上消化道癌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结果] 5年间肥城市上消化道癌平均粗发病率为138.74/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49.84%,自50~54岁年龄组开始发病率增长趋势变快,75~79年龄组粗发病率达到高峰,上消化道癌总体粗发病率的AAPC为-4.7%(P<0.05),呈下降趋势。食管癌平均粗发病率为80.82/10万,粗发病率、中国标化率的AAPC分别为-5.7%、-9.5%,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胃癌平均粗发病率为57.94/10万,粗发病率、中国标化率的AAPC分别为-3.5%、-7.4%,发病率下降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年来肥城上消化道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在所有癌症发病中占较高比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将50岁以上男性作为重点防控人群,结合肥城市上消化道癌筛查工作,加强癌症防治知识普及,控制危险因素从而降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河北省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居民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6年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和胃癌高发区赞争县伞部首诊为胃癌的43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M性别和不同年龄患者贲门、胃体和胃窦部位胃癌的构成比,分析当地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及趋势.结果 两地伞部旨诊胃癌患者巾,贲门癌占68.0%,明显高于胃体痛(24.2%)和胃窦癌(7.9%;X2=124.396,P<0.0001).1993-2006年间,贲门痛在胃癌中所占的比例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磁县患者中,贲门癌所占的比例为71.2%,明显高于赞皇县(51.2%;X2=109.648,P<0.0001).磁县贲门癌比例逐渐增多的同时,胃体癌比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赞争县胃癌构成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胃窦癌逐渐减少.性别对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无明显影响;但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年龄构成比存在着差异(X2=58.380,P<0.0001),其中<50岁组胃体癌所占的比例在所有年龄组中最高,为34.2%,而贲门癌在61~70岁组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1.6%.结论 贲门是河北省胃癌高发区磁县和食管癌高发区赞皇县居民胃癌发生的主要部位.在流行病学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磁县胃癌患者中,贲门痛的构成比将继续上升,胃体癌的构成比将继续下降;而赞皇县患者中,胃窦癌的构成比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山东省的食管癌发病率较高,明确食管癌的流行特征对食管癌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济南市2011-2015年食管癌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济南市食管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1-2015年济南市肿瘤报告系统的发病资料和济南市人口资料,计算食管癌不同年度和年龄组的粗发病率及中国人口结构标化发病率(中标发病率).计算食管癌亚部位发病构成及病理类型分布.结果 2011-2015年济南市户籍人口食管癌发病病例共9 248例,其中男7 212例,女2 036例.2011-2015年男女总的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30.097/10万,中标率为22.055/10万;男性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47.093/10万,中标率为34.692/10万;女性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13.209/10万,中标率为9.291/10万.男女总的食管癌中标发病率从2011-2013年逐年上升,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23.945/10万,随后发病率开始下降,2015年发病率为22.233/10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是75~7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分别为209.028/10万和82.064/10万.食管癌亚部位分布以食管中段为主,共3 335例,占全部发病的36.06%.食管癌病理类型分布中,鳞癌共4 385例,占47.42%;腺癌共1 904例,占20.59%.结论 近5年食管癌发病率仍较高,2011-2013年食管癌中标发病率逐年上升,随后发病率开始下降,75~7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应针对重点人群继续加强食管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1993年3月—1998年2月共做胃镜检查9000例,检出食管癌1078例(12.0%),发现早期食管癌55例(0.6%),占食管癌总数的5.1%,均经病理证实,其中35例行手术治疗。病变<1cm的11例,占早期食管癌的20.0%。为提高内镜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年龄在37岁~72岁之间,平均54.5岁,其中41岁~60岁45人,占81.8%。男性40人,女性15人,男女之比为2.7∶1。1.2 症状 无症状者18例,胸骨后疼痛10例,咽部异物感13例,上腹痛12例,消瘦1例,消化道出血1例。1.3 癌灶数与部位 55例共检出65个癌灶。其中上段癌2例(3.6%),中…  相似文献   

12.
林艳苹  马洁  张强 《中国肿瘤》2019,28(6):411-416
摘 要:[目的] 分析2015~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方法] 在40~74岁昆明市居民中,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进行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5 296人完成上消化道癌危险因素评估,高风险25 300人,高风险率为26.55%。实际完成临床筛查6158人,依从性24.34%;其中女性依从性(26.67%)高于男性(20.66%),50~59岁年龄组的依从性最高(26.7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胃镜及病理诊断筛查结果分析共5068例。胃镜下食管病变阳性率为5.76%;胃炎检出率为89.27%,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为7.44%,胃息肉为6.02%,胃黏膜病变为1.42%。病理诊断食管癌前病变检出率为1.07%,食管癌检出率为0.04%;胃癌前病变检出率为4.06%,胃癌及其他恶性肿瘤为0.06%。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中,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癌检出率均无差异(P>0.05)。不同性别胃癌前病变检出无差异(P>0.05),60~69岁和70岁以上年龄组胃癌前病检检出率高于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P=0.003)。[结论]以问卷调查评估为基础,结合胃镜及病理诊断,能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比例,降低上消化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其位置深、进展快,确诊时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其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第4位,因此,有人将胰腺癌称为“癌中之王”,要提高胰腺癌诊治的效果,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现将我院2001年至2003年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十二指癌 (primaryduodenalcancer,PDC)十分罕见 ,约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 0 .0 4 %~ 0 .5 % ,早期诊断困难 ,死亡率高。由于PDC早期症状无特异性 ,与胰头癌及胆道肿瘤相似 ,故易误诊 ,本文就我院1980~ 2 0 0 0年经病理证实的PDC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影响诊断和治疗及预后的因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80年至 2 0 0 0年 2 0年来经病理证实的PDC 4 2例 ,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2 6~ 74岁 ,平均 4 7岁。1 2 临床表现  4 2例PDC中 ,上腹胀痛 37例 ,发生率占 88.1% ,黄疸 34例占 81.0 %…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了手术切除的早期食管癌贲门癌19例,占同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3.2%。全组男9例,女10例,年龄36~64岁,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13例,下段癌1例,贲门癌2例。临床症状:进食梗喷者13例,胸骨后疼痛7例,呕血1例。19例病人均作了X线钡餐检查,13例行胃镜检查,11例行食管拉网。全组病例左侧开胸手术根治,5例术中不能探及肿块都切开食管及贲门腔内观察或纱布涂擦破片检查发现癌灶。对早期食管癌贲门癌的病理肉眼分型,癌肿分类及浸润深度进行了描述。作者对影响早期食管癌贲门癌检出率的因素、早期癌的临床症状与病变的关系、提高早期癌检出率的途径及早期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87年 2月~ 2 0 0 0年 6月共作胃镜检查4 5 817例 ,经病理证实食管癌、贲门癌 7874例 ,检出率17 19% ,占同期检出的上消化道癌 93 4 % (7874 / 84 2 9)。本文将检出病例分成 2组 ,1987年 2月~ 1993年 12月的 30 78例病例作为Ⅰ年代组 ,1994年 1月~2 0 0 0年 6月检出的 4 796例病例作为Ⅱ年代组 ,分析两组病例检出情况、性别、年龄、部位、内镜下及病理特征变化。以了解本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发病现状及未来可能趋势。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874例食管癌贲门癌中 ,男 5 812例 ,女 2 0 6 2例 ,男∶女为 2 .82∶1。年龄 14~…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上皮性肿瘤分类与病理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铭昌 《肿瘤》2003,23(5):353-354
近年来食管癌、胃癌的发病率虽然有所下降 ,肠癌有些上升 ,但目前消化道肿瘤仍旧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 ,据 1999年上海市市区恶性肿瘤发病率统计 ,男性食管癌、胃癌、结肠和直肠癌共占31.5 7% ,女性共占 2 8.5 3%。目前消化道上皮性肿瘤的确诊主要依据纤维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 ,近年来随着纤维内镜的广泛应用 ,消化道粘膜活检在病理标本中日益增多 ,一般综合医院中约占外检总数的 2 0 %左右 ,但有些医院可高达 4 0 %~ 5 0 %。随着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人们对自身保健意识的提高 ,我国目前早期消化道癌病例亦日益增多 ,约占手术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海安县2003~2010年食管癌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海安县2003~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登记报告数据库及人口资料,计算食管癌死亡率、累积发病率、截缩率;并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的方法,分析各种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海安县2003~2010年居民食管癌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63.22/10万、28.87/10万、28.98/10万,35~64岁截缩率为31.30/10万,0~64岁和0~74岁累积死亡率分别为0.82%和1.91%。2003~2010年食管癌均居海安县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中标率、35~64岁截缩率、0~64岁和0~74岁累积死亡率的EAPC值分别为-4.41%、-7.76%、-5.59%、-2.93%(P均<0.05),呈下降趋势。男性食管癌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男、女性在不同年龄组食管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但在壮年期食管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壮年期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50岁以上居民尤其是男性居民为食管癌高危人群,应作为食管癌的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南充地区食管癌的发病趋势及病理特点。方法:对517例食管癌根治术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及光镜检查。结果:517例食管癌患者中,男性75.63%,平均年龄59.80岁。早期食管癌89例(17.21%),中晚期食管癌428例(82.79%);显微镜下见鳞形细胞癌478例(92.45%),其中高分化占57.53%。TNM分期Ⅱ期50.87%、Ⅲ期25.92%、Ⅳ期最少见(8.51%)。结论:南充地区食管癌的发生以中年男性居多,就诊时多为中晚期癌,组织形态以高分化鳞形细胞癌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南充地区食管癌的发病趋势及病理特点。方法:对517例食管癌根治术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及光镜检查。结果:517例食管癌患者中,男性75.63%,平均年龄59.80岁。早期食管癌89例(17.21%),中晚期食管癌428例(82.79%);显微镜下见鳞形细胞癌478例(92.45%),其中高分化占57.53%。TNM分期Ⅱ期50.87%、Ⅲ期25.92%、Ⅳ期最少见(8.51%)。结论:南充地区食管癌的发生以中年男性居多,就诊时多为中晚期癌,组织形态以高分化鳞形细胞癌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