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后更舒适、安全的弹力绷带包扎方法,以减少包扎致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方法将88例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24 h后拆除弹力绷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术后8 h更换弹力绷带1次,24 h后拆除绷带。结果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破损、睡眠时间、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延长,皮肤破损、出血发生率较少。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弹力绷带术后8 h更换1次的方法安全可行,减少了患者皮肤破损、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睡眠,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后更舒适、安全的弹力绷带包扎方法,以减少包扎致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方法将88例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24h后拆除弹力绷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术后8h更换弹力绷带1次,24h后拆除绷带。结果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破损、睡眠时间、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延长,皮肤破损、出血发生率较少。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弹力绷带术后8h更换1次的方法安全可行,减少了患者皮肤破损、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睡眠,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3.
汪子玲  晁群  陆文艳  贾晨  李芸   《护理与康复》2021,20(10):62-65
目的 观察3M弹力绷带联合不同敷料对脑血管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周围皮肤的影响.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经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90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造影结束后A组仅采用3M弹力绷带包扎;B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3M透明敷料包扎;C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3M液体敷料包扎.比较三组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皮肤瘙痒情况、皮肤损伤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C组患者在舒适度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疼痛评分、局部瘙痒情况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动脉穿刺处周围皮肤采用3M弹力绷带辅以3M液体敷料包扎可增加患者舒适度、降低疼痛感及局部瘙痒.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使用弹力绷带加压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手术后应用弹力绷带的加压包扎时间。方法:选择我院35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6例。两组在术后行徒手压迫止血20min后,应用弹力绷带8字交叉加压包扎穿刺部位,观察组冠脉造影加压包扎8h、支架植入术后12h拆除绷带;对照组冠脉造影加压包扎12h、支架植入术后24h后拆除绷带,观察两组患者股动脉穿刺处渗血、血肿、皮下淤斑、假性血管瘤等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冠脉造影术后8h,支架植入术后12h拆除弹力绷带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解除制动时应用松节油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做心脏相关检查和治疗后,因其穿刺点小,一般采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h的方法来止血。由于弹力绷带黏性强,且包扎时间较长,使皮肤长时间受到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刺激,在解除制动时,极易造成相关部位皮肤的损伤,从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故用正确的、技巧性的方法将胶布移除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研究随机抽取了5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在其解除制动过程中加用了松节油,并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心血管科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等介入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均要使用优力舒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由于弹力绷带粘性强,粘贴面积大,粘贴部位在腹部及大腿内侧皮肤较薄的地方,撕取弹力绷带时患者感疼痛且易损伤患者的皮肤。为减轻患者的痛苦,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润宝湿润弹力绷带法撕取弹力绷带,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弹力绷带和普通绷带包扎股动脉穿刺处对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8月—2006年8月386例在我科行冠心病诊断及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92例)和对照组(194例)。实验组的病人采用棉质加厚的弹力绷带"8"字法包扎股动脉穿刺处,对照组的病人采用普通绷带"8"字法包扎股动脉穿刺处。包扎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都行砂袋压迫穿刺处,患肢制动12 h卧床休息24 h既可拆除包扎。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适度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不同包扎方法中的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及两组之间发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弹力绷带包扎股动脉穿刺处,术后不良反应较普通绷带包扎明显减少,舒适度明显增加,经济实惠方便,易于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防止术后穿刺部位出血,造影结束后,穿刺部位通常会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具有粘贴牢固,松紧适宜,透气性能好,抗过敏及力度均匀的优点。但同时由于其粘贴牢固,在去除弹力绷带时存在造成患者皮肤受损的问题。最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弹力绷带用于妇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丁晓芳 《护理与康复》2008,7(5):364-365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应用弹力绷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158例患者双下肢在手术后6 h到出院后14 d使用弹力绷带包扎。结果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为0.63%。结论妇科术后双下肢使用弹力绷带,可显著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自制冰袋冷敷,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冰袋4h更换1次,均持续24h。观察两组术后4h、12h、24h患肢疼痛和肿胀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4h、1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上肢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缓解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上肢血肿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包扎病人常发生的不适症状,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对64例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包扎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以及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内容包括患肢末梢颜色、患肢麻木情况、肿胀程度、伤口有无渗血、有无关节积液、胫骨下端的感觉,24 h内是否松解绷带以及疼痛程度等。结果膝关节镜术后行弹力绷带包扎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影响病人休息,或者出现伤口渗血及关节积液。结论需加强对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包扎病人的观察及相关知识指导,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2.
介入术后一般采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h的方法来止血。由于包扎时间较长,使皮肤长时间受到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刺激,很多患者常因此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而拒绝介入治疗,我科2004年起应用血管封堵器后,明显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不适感,提高了其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介入治疗后应用改良弹性绷带包扎股动脉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后应用改良弹力绷带包扎股动脉的止血效果。方法将45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40例,对照组218例,对照组采用两条弹性绷带交叉粘贴包扎股动脉,实验组采用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法,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第三条弹性绷带包扎,第三条弹力绷带在两条绷带的交叉点上横跨粘贴包扎,比较两组患者的股动脉的止血效果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为99.6%,对照组为93.6%,两组比较,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主观节制饮水、烦躁、排尿恐惧、腰酸背痛、纱块移位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法对介入治疗后股动脉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弹力绷带联合包扎治疗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淋巴水肿护理门诊收治的38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采用泡沫块绷带+低弹力绷带+高弹力绷带联合包扎,实施综合淋巴消肿治疗。治疗前1 d,治疗后10、20 d测量患侧上肢周径。对比治疗前1 d和治疗20 d后患者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皮肤纤维化发生率。结果治疗10、20 d后,患侧上肢5个测量点周径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患者的患侧上肢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皮肤纤维化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不同弹力绷带联合包扎实施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可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的淋巴水肿程度,缩短疗程,同时可改善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自制弹力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76-177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3例行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者,在3M透明贴膜加纱布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病人穿刺点出血的情况.结果 58例患者PICC置管后局部无出血迹象,24 h出血停止率为92%.结论 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自制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效果好,是预防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3M透明敷料或3M液体敷料在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减少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对皮肤造成的损伤。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经股动脉介入术后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传统组;B组:透明敷料组;C组:液体敷料组。术后观察穿刺点皮肤损伤及损伤程度。结果 在舒适度评分及疼痛评分中三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4h解除弹力绷带后,对脑血管介入患者减轻皮肤穿刺点损伤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在患者满意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结论 联合使用3M液体敷料能够有效减少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在减轻疼痛及患者舒适度上,联合使用3M液体敷料的效果好于另两组患者;联合使用3M液体敷料在满意度上也高于另外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加患肢弹力绷带包扎,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2周后比较2组患者伤肢肿胀程度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数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弹力绷带包扎患肢能显著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法在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方法]将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1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实验组采用弹力绷带改进方法包扎,对照组用弹力绷带传统方法包扎,比较两组病人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97.6%,对照组止血有效率8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手部肿胀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方法对冠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并能减轻术后手臂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法在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方法]将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1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实验组采用弹力绷带改进方法包扎,对照组用弹力绷带传统方法包扎,比较两组病人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97.6%,对照组止血有效率8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手部肿胀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方法对冠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并能减轻术后手臂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20.
刘丽丽  刘晶  刘志军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1613-1614
目的观察弹力网状绷带包扎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婴儿湿疹随机分为弹力网状绷带包扎治疗组(102例)和阿米卡星洗剂对照组(8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弹力网状绷带包扎治疗婴儿湿疹疗效确切.明显缩短病程.方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