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对脊髓损伤间歇性导尿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脊髓损伤需间歇导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以Orem自护理论为框架制定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S)得分。结果:观察组ESCA得分干预后1周(61.5±2.78分)、2周(80.8±4.29分)、3周(104.07±4.88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SS得分干预后1周(13.33±1.03分)、2周(15.67±1.32分)、3周(20.73±1.11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需间歇性导尿患者应用Orem自护模式进行护理,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3.
4.
Orem自护理论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理能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9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运用Orem自护理论进行自我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院时、干预后2周、干预后2月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焦虑、抑郁水平进行测评.结果 进行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ADL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SAS分值、SDS分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Orem 自护理论指导护士对CHF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自理能力,减轻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节苷脂及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脊髓损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取系统性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采用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独立生活能力进行评定. 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心理状态.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改良Barhel指数和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IM评分和改良Bar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系统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节苷脂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脊髓损伤可以有效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护模式”对有自杀行为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有自杀行为的患者,以奥瑞姆“自护模式”理论为依据,评估其心理自护能力并分别给予完全补偿系统心理护理、部分补偿系统与支持教育系统心理护理与心理支持,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采取自杀行为24 h内和出院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其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 有自杀行为患者在“自护模式”心理护理前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通过“自护模式”心理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明显好转,其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心理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 以“自护模式”为依据,对有自杀行为的患者以奥瑞姆的三个护理系统理论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药物基础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药物基础治疗和一般护理外还同时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各项功能评分。结果两组运动、感觉、触觉评分、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加快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的速度,真正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维度自我效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效能、自护能力、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自我效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功能康复状态[改良Fugl-Meyer上下肢体综合功能评分表(FAM)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GSES、ESCA、FAM、FIM、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9、 0.276、 0.514、 0.259、 0.191、 0.713、 1.169、 0.106、 0.625、 0.226、 0.399、 0.904、 0.331, 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GSES、ESCA、FAM、FIM、GQOLI-74评分均较... 相似文献
9.
周菊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1,25(3):282-283,285
目的:探讨奥伦姆自理模式的运用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脊髓损伤6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按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奥伦姆自理模式,让患者和护士共同参与护理活动,8周后从自理能力、规律排尿、尿路感染3个方面与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规律排尿有效:观察组32例(91.4%),对照组16例(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2,P<0.05)。(2)泌尿感染:观察组4例(11.4%),对照组8例(32.0%)。两组间泌尿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9,P<0.05)。(3)出院时观察组均已学会观察膀胱充盈情况,掌握清洁导尿技术,挤压排尿技术。对照组未掌握清洁导尿技术3例,不正确挤压排尿4例。结论:运用奥伦姆自理模式使规律排尿的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泌尿感染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护理论由美国当代著名护理理论家奥瑞姆(Orem)提出。它拓展了护理临床实践的领域,成为临床护理的指导模式。它通过评估病人的自护需要、自护能力和基本条件因素,确定自护不足,制定具体方案,鼓励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增强病人自护能力,成为恢复和促进健康的主体。Orem的自护模式强调护理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训练在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情绪改善方面的作用。方法38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自我护理训练与常规护理两组,其中自我护理训练组(观察组,n=20)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与培养,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18)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入组前及入组干预后4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评估患者情绪,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BartheIindex,MBI)评定日常活动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自我护理训练后,其抑郁、焦虑分值及MBI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能够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 相似文献
12.
程霞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116-118
目的:探索授权理论模式护理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与自护行为评价及其关系。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实验组(43例)授权理论宣教模式和对照组(42例)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进行护理。出院1月后电话随访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行为,分析各指标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行为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测值呈高度正相关(P <0.01)。结论授权理论模式宣教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行为水平,在流程护理实践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8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用ASIA标准评分、ADLBarthel指数、FIM量表评定SCI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颈髓、胸腰髓不完全损害者ASIA损伤分级运动、感觉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胸腰髓完全损伤者运动、感觉评分有改善(P<0.01或P<0.05),颈髓完全损伤者运动、感觉评分均无改善(P>0.05)。所有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FIM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研究利伐沙班对于脊髓损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和比较2010-2013年于该院明确诊断为颈或胸脊髓损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3例,其中40例于术后给予口服利伐沙班(观察组),43例未给予抗血栓药物(对照组).结合随访资料,评价并比较二组患者在术后关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各临床指标以及利伐沙班的安全性指标.结果 利伐沙班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未显著增加术后引流量、出血风险和不良风险(P>0.05),但利伐沙班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和肺栓塞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伐沙班可以有效降低脊髓损伤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并不增加术后出血等不良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功能独立性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照机分为两组及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只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用Ba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方法(FIM)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定一次。结果:出院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athel指数和FIM分别是g1.16±10.56、99.86±11.23和68.42±11.55、89.95±10.64。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但治疗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CI患者小钡条胃肠传输功能检查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10例正常健康人组和35例SCI患者组,早餐时1次性吞服20条小钡条胶囊后开始腹部X线检查,直至80%的钡条排出。结果:健康人和SCI患者胃、小肠、结肠、直肠、全消化道通过的时间分别是186±66分钟、360±95分钟、2780±650分钟、101±52分钟、2880±645分钟和213±89分钟、396±109分钟、4220±1320分钟、615±214分钟、4420±932分钟。与健康组比较,SCI患者组小钡条在结肠内滞留时间明显长于健康人(p<0.01),而在胃、小肠内滞留时间虽然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钡条胃肠传输功能检查图像清晰、定位准确、结果可靠,具有传输功能与形态兼顾的优点,能为SCI患者结肠传输功能滞缓分型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7.
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是一种少见的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本文报告2例本病患者,系同胞姐弟,追查家族史发现其祖母一同胞亦为类似患者。对2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检查、组织活检及染色体分析,并对该病的遗传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有氧训练对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76例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转移训练、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ADL训练、膀胱功能等其他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和应用上肢转轮测功计(GXT)等进行有氧训练。分别于入院时及康复训练4周后,采用心电监测仪器对患者静息心率、血压、最大摄氧量和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采用日本产HI-701型肺功能测定仪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检查;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FIM)量表评定患者ADL能力,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经4周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训练对改善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与某些疾病关系的社区调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调查上海市老人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及各类疾病发生率,分析痴呆综合征与其他疾病对老人ADL的影响。方法采用我国修订版ADL量表与疾病检询清单,经筛查和确诊,以3745名≥65岁社区老人为分析样本,对65~74岁及≥75岁两组分别予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观察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各类疾病变量对ADL依赖的作用。结果ADL依赖发生率达8.28%,随年龄每增递10岁,依赖发生成倍增长。疾病发生率(>20%)居前者的有高血压、心脏病、眼及关节疾病,痴呆为4.61%。对两组老人影响最甚的疾病为脑卒中、震颤麻痹、痴呆、糖尿病及肺气肿。≥75岁高龄组还析出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风险因子,痴呆的影响仍很显著。结论以Alzheimer′s病为主的痴呆综合征是影响老人ADL的严重疾病之一,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应加强社区康复及医疗保健措施,以改进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CI模型组、假手术组和BYHWD组,每组10只大鼠。SCI模型组和BYHWD组建立大鼠SCI模型, BYHWD组大鼠给予BYHWD(20ml/kg)灌胃2周。用药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TUNEL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BYHWD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 <0.05)。结论:BYHWD可通过抑制SCI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SCI时脊髓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