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缺血性疾病(IHD)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针刺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西医治疗共同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本文对近年来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在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隐匿性心肌缺血,其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基础研究也证实,针刺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慢性心肌缺血均具有改善效应。另外,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与心肌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总结了针刺内关穴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心肌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刺防治心肌缺血具有确切的作用及优势。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针刺防治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针刺具有清除受损心肌组织及细胞的自由基,改善其能量代谢;改善血管痉挛,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及血管新生;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Ca~(2+)超载,增加线粒体数目,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炎性因子的含量或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调节中枢神经肽类物质的释放等作用多种机制,发挥改善和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常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针刺通过调控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损伤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并且可通过调节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感神经的活性,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针刺复合麻醉用于CPB心脏手术可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降低围术期风险,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在CPB心脏手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心肌缺血是心脏功能异常和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急性或长期慢性心肌缺血可以引起心肌细胞的损伤和死亡,最终导致心脏功能的衰退与衰竭。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并伴有心电图STⅡ、STaVF的抬高。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针刺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已有很长历史。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证据表明,针刺能够改善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许多心血管疾病。这些证据既有来自于临床的观察结果,又有来自于生理、生化和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就针刺对心肌缺血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剂量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100mg/kg)皮下注射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选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针刺预防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针刺左侧胸4、胸5夹脊穴及左侧足三里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及NO/ET-1比值及ECG的影响。结果针刺治疗能够提高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NO的含量,降低其血浆ET-1的含量,从而提高NO/ET-1比值。结论针刺华佗夹脊穴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内皮功能紊乱的作用。针刺预防的上述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结合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频发性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稳心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稳心颗粒的基础上,针刺双侧内关穴,疗程皆为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双侧内关穴协同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针刺内关穴能改善纠正心肌缺血、减轻心肌损伤、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脉—脏腑相关规律是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中的核心内容,对于经脉与脏腑间特异性关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已进行了几十年。其中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从古代文献的研究到现代实验研究,均充分证明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特异性的联系,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阐释了心包经与心相关的内在机制,极大地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涵,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针刺效应的研究1.1对心肌缺血影响的研究几十年的临床和实验都证明针刺手厥阴经穴位可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恢复,调节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调节心…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穴位有无特异性问题,目前认识未完全一致,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根据多数单位研究认为针刺对机体异常的机能状态的调整作用最明显。为了进一步观察针刺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疗效,便于今后广泛试用于临床,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我们应用静滴垂涔后叶素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性病理模型,进一步观察针刺心包经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和其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埋针治疗手术放置Ameroid缩窄环于左前降支的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系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巴马小型猪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放置Ameroid缩窄环制备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内关"穴)和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穴),分别进行"内关"和"足三里"穴埋针并电针治疗,6周后取材。结果术后大体病理显示两组均出现缺血区域,针刺"足三里"穴缺血面积大于"内关"穴,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两组均有线粒体空泡化、纤维化现象。结论针刺心包经"内关"穴可以通过减轻心肌缺血起到保护心肌的效应,但不能抑制已经存在的心肌缺血损伤。说明手术放置Ameroid缩窄环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大型实验动物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并采用埋针进行治疗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心肌缺血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对照组60例用针刺治疗,12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3.3%,2组疗效和心电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索近年医学期刊,对所获文献进行分析。以针刺调节免疫的机理出发,介绍了针刺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科学性、有效性。结论表明在中医学理论中,针刺可补肾健脾,调理冲任;在西医学理论中,针刺对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因此针刺在治疗复发性流产中有独特优势,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的表达,进而揭示针刺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选择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心肌缺血前给予针刺,采用推管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在心肌损伤区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TRPC1的表达变化,原代培养各组心肌组织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缺血组血清中VEGF含量减少(P0.05);与心肌缺血组比较,针刺预处理组血清中VEGF含量升高(P0.05);与心肌缺血组比较,针刺预处理组心肌TRPC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且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中表达TRPC1和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HBDH/LDH比值及LDH、HBDH活性变化与针刺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间的关系。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针刺合谷对照组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余各组制备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其中3个针刺穴位组分别于电针刺大鼠内关穴、郄门穴或合谷穴2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心电图监测,再次电针刺上述穴位20 min,松扎,恢复冠脉灌流。假手术组于穿线后100 min、模型组和各针刺穴位组于再灌注后60 min,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观察HBDH/LDH比值及LDH、HBDH活性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BDH、LDH活性及HBDH/LDH比值在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均显著升高;针刺心包经穴(内关、郄门)组HBDH、LDH活性及HBDH/LDH比值明显降低,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能有效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MSCT冠脉成像为主要检查手段,辅以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检测指标,观察不同针灸治疗方法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的疗效。方法将40例SMI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20例。针刺组: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辩证分型选穴;药物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TC、TG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LDL-C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针刺组与药物组影像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和组间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变化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刺内关穴具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MSCT冠脉成像为针灸治疗SMI提供了较为直观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缺血性卒中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而本病的治疗仍未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针刺作为一种传统医术,对机体功能可发挥多环节、多水平和多途径的调节,对治疗本病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副作用少,在某些方面为其它治疗手段不可比拟或替代。因此,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原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谢长才教授针刺调节月经病的临床经验。谢长才教授从阴阳理论出发,认为月经不调的病机总属阴阳不和,卵泡的生长发育异常为月经病的核心问题;针刺干预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平调阴阳,针刺调节月经病应以调节卵泡的生长发育为临床指导方向,从而恢复月经周期的正常。治疗上,谢长才教授以卵泡的生长发育为针刺切入点,提出了"三期五治"治疗月经病的临床策略,即将卵泡发育阶段分为基础卵泡期、优势卵泡期和黄体期,针对卵泡数量少、卵泡数量多、卵泡生长速度慢、卵泡生长速度快、子宫内膜薄等5种不同的卵泡发育异常情况,采用不同的针刺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刺具有治疗范围广、收效快、疗效高、操作方便、相对安全、科学性强等特点。本文就胁痛、肩周炎,痛经的治疗与护理进行了临床探讨。 针刺治疗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施以补泻手法或本补平泄手法来调节人体阴阳,调其气血,疏通经脉,达到祛除病邪,使阴阳平衡。胁痛,肩周炎,痛经均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长,中西药治疗难取全效。笔者临床发现,根据脏腑,经络相关理论,施以针刺治疗,同时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常获显效。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口腔溃疡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可通过经络系统发挥调节脏腑阴阳、疏通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针灸治疗方法有点刺法、针刺法、艾灸法、针刺加艾灸法、针刺配合口服或雾化吸入中药治疗法、放血疗法(包括点刺溃疡面放血治疗、耳穴放血治疗、远处取穴治疗、承浆穴点刺放血治疗等)、火针疗法、耳针疗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敷贴法、穴位埋线法等,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新近研究发现,催产素(Oxytocin,OT)系统的激活可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axis,HPA轴)亢进而发挥抗焦虑效应;OT-HPA轴活性异常与焦虑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刺对焦虑障碍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刺调节焦虑障碍与OT-HPA轴是否相关,尚未见文献研究与分析报道。据此,本文拟从OT、HPA轴和OT-HPA轴与焦虑障碍,以及针刺调节OT-HPA轴这四方面,分析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OT-HPA轴调节机理,从而为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新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心经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效应.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心经组、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心经组取“神门(HT7)-通里(HT5)”经脉段,非经非穴组取大鼠臀部非经穴刺激点,各刺入3根1寸毫针,间距约2 mm;电针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3次.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结果 末次针刺后即刻(0 min),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R显著增加,MAP、RPP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上升(P<0.05,或P<0.01);末次针刺后10、20、30 min,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升高(P<0.01).结论 针刺心经可逆转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确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