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CPR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4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240例,2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载瑞舒伐他汀,10mg/(次·d),阿托伐他汀组则加载阿托伐他汀,10mg/(次·d),均连续治疗24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采血,测定血脂四项,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粥样斑块内膜-中膜厚度(IMT)并采血测量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12周、24周,2组TC、TG、LDL-C和CRP较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中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较疗前显著下降且低于同时期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长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水平并减少颈动脉斑块IMT及斑块内炎症反应,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例。比较2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hs-CRP、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检查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除提高疗效,且还具有抗炎、逆转斑块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68例脑梗死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钙,服用1周后,观察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改变情况,继续口服6个月后,观察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脂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有所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经动脉彩超检查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所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够使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5—2014-08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数量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使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局部状况,减少、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14d。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和NO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结果治疗14d时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1);两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NO水平;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口服,1次/d,共4周,2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治疗前后化验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氟伐他汀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不是简单的动脉壁脂质沉积性疾病,而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作为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有研究显示[2],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升高;而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有抗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D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先后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等常规治疗,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者给予控制血压及血糖。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连用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评分,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ACI患者(ACI组)和9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检测血清RBP水平;同时检测ACI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UA)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于ACI患者结合其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41例)、颈动脉稳定斑块组(28例)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27例);比较各组血清RBP水平。结果 ACI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ACI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RBP水平较无斑块组明显升高(均P0.0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RBP水平和UA、DD和FI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92,r=0.088,r=0.09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P是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OR=2.769,95%CI 0.007-0.722)。结论血清RBP可能是动脉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并且可能与A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测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27例)和斑块组(40例),后者再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19例)和稳定斑块亚组(21例);对所有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仪进行脑血流中微栓子监测;比较各组间微栓子阳性率.结果 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颈动脉斑块组(30%)显著高于无斑块组(3.7%),不稳定斑块亚组(47%)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14.3%)(均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高;不稳定斑块更易脱落形成微栓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微栓子和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65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伴有颈动脉斑块组45例和不伴有颈动脉斑块组20例,2组均行微栓子监测。结果 伴有颈动脉斑块组与不伴有颈动脉斑块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微栓子阳性率为38%,不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为13%,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软斑组微栓子阳性率为45%,硬斑组微栓子阳性率为18%,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多有颈动脉斑块,软斑块是微栓子的主要来源,微栓子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二者早期干预是防治脑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并探讨其与颈动脉狭窄(CAS)的相关性。方法 132例ACI合并CAS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n=47例)、中度狭窄组(n=44例)和重度狭窄组(n=41例);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n=40例)、中型(n=45例)和重型(n=47例);根据脑梗死病灶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n=42例)、小面积梗死组(n=46例)和大面积梗死组(n=44例);根据斑块性质分为分为软斑组(n=43例)、硬斑组(n=43例)和其他类型组(n=46例)。比较各组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结果各狭窄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病情程度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病灶面积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灶面积增大,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斑块性质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斑块性质逐渐加重,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Hcy、hs-CRP表达水平随CAS程度、病情程度、病灶面积及斑块性质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5.
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卒中单元规范化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4 d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检测有关血常规、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与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脑梗死各亚组的血浆脂蛋白[Lp(a)]、尿酸、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降低;轻、中度亚组血糖及中、重度亚组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中度亚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重度亚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重度亚组治疗前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亚组(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NIHSS评分与血糖、hs-CRP、Hcy、尿酸、D-D、LDL、Lp(a)水平相关(OR=1.235~4.042,P<0.05~0.001).结论 血糖、hs-CRP、Hcy、尿酸、D-D、LDL和Lp(a)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89例ACI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用ELISA法检测其和85例无脑梗死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结果 ACI组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动脉斑块61例,其中不稳定斑块41例(不稳定斑块亚组)、稳定性斑块20例(稳定斑块亚组),无斑块28例(无斑块亚组)。与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13.55±4.31)μg/L]比较,ACI组及不稳定斑块亚组、稳定斑块亚组[(19.38±5.53)μg/L、(22.26±5.83)μg/L、(18.72±4.42)μg/L]明显升高(均P0.05),而无斑块亚组[(15.49±4.47)μg/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亚组和稳定斑块亚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而不稳定斑块亚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又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均P0.05)。结论 ACI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且血清内脂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及其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与MODS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30名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和 82例ACI患者血清CRP的含量 ,并对腔隙性脑梗死 (LCI)、急性单纯性脑梗死 (PACI)、ACI并发MODS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CI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1) ,P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LCI患者 ,ACI并发MODS患者又显著高于PACI患者 (均P <0 0 5 )。ACI患者MODS的发生率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 (r=0 94 ,P <0 0 5 )。结论 CRP与ACI及其并发MODS明显相关 ,血清CRP水平对判断ACI的预后是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8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组,24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再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20~25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NDS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血SOD活力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依达拉奉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浆Fib含量、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达拉奉组的显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45.8%)(P<0.05)。依达拉奉组中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2例,尿素氮升高4例,经相应治疗,短期内均恢复正常。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