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潜在生命损失年数(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和潜在价值损失年数(VYPLL)等指标对盐亭县70、80和90年代的食管癌死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标化死亡率、YPLL标化率和WYPLL标化率分别从70年代的8155/10万、729‰和337‰下降到90年代的7524/10万、632‰和234‰;3个年代的VYPLL标化率无明显变化,分别为-1553‰、-1469‰和-1577‰;3个年代的YPLL标化率、WYPLL标化率和VYPLL标化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且男性高于女性。该研究为盐亭县提供了28年食管癌死亡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预防和降低食管癌死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分析2002-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上海
市肿瘤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系统收集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资料,并将数据信息与生命统计死因推断
核对。采用国际儿童肿瘤分类系统(ICCC 3)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2002-2010年浦东新区新诊断儿童恶
性肿瘤病例283例,粗发病率为121.86/100万,标化发病率为124.03/100 万。0~4 岁组发病率最高。发
病构成前三位为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肿瘤及淋巴瘤。同期间儿童恶性肿
瘤死亡病例121例,粗死亡率为52.10/100万,标化死亡率为54.19/100万。0~4岁组与5~9岁组死亡率
较高且基本相同,10~14岁组相对较低。死亡构成前三位为CNS肿瘤、白血病及恶性骨肿瘤。结论 浦
东新区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比较低。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稍高于全上海市水平,主要瘤别
分布一致,不同性别和年龄别发病率不同。
关键词: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R18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8 0733 04  相似文献   

3.
我国肿瘤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恶性肿瘤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997年世界上发生癌症死亡病例632.5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我国根据回顾性调查:城市1973~1975年和1990~1992年调整的癌症死亡率分别为90.85/10万和89.80/10万;农村分别为81.72/10万和96.45/10万。农村两个阶段对比上升了18.02%;城市变化不大(-1.06%)。70年代和90年代癌症谱对比:70年代城市中以胃癌为第一位(20.13/10万),食管癌和肝癌为第二和第三位(13.69/10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2014-2017年金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脑血管病预防和控制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中2014-2017 年金华市9 个县(市、 区)户籍死亡的监测数据,采用“浙江省死因监测数据审核软件” 分析脑血管病不同性别、城市农村、不 同年龄段及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 和 减寿率(PYLLR)等。结果 2014-2017 年金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1.14/10 万, 标化死亡率 108.89/10万,死亡率呈高水平稳定态势, 占全死因的18.74%, 居全死因第2 位。其中男性死亡率 124.67/10万,标化死亡率112.89/10万,女性死亡率117.46/10万,标化死亡率105.09/10万,男性高于 女性,城市死亡率105.78/10 万, 标化死亡率113.83/10 万, 农村死亡率123.49/10 万, 标化死亡率 108.30/10万,城市高于农村。≥65岁老年人脑血管病死亡率高达1000.28/10 万,占全人群的88.78%。 脑血管病死亡以脑出血、脑血管后遗症和脑梗死为主,占全部脑血管病死亡的86.88%。2014-2017年脑血 管病潜在减寿71184人年;以期望寿命为基准,脑血管病患者平均每人因脑血管病减寿3.07岁;按总人口 计算,金华市居民平均每人因脑血管病损失3.72‰生命年。结论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金华市居民身体健康 和生活质量的重点疾病,应进一步加强针对脑血管病行为危险因素开展行为干预,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关键词:脑血管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减寿率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9)03 0208 04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了解温州市居民的恶性肿瘤发病水平和分布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
2011年温州市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描述恶性肿瘤的城乡、性别和年龄分布特征。对资料拟合负二项分布,
分析恶性肿瘤发病是否存在空间聚集性。结果 2010-2011年温州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2378例,其中,
男性发病13229例,女性发病9149 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5.26/10 万,标化发病率为121.39/10 万,
男性发病率为165.29/10万,女性发病率为123.60/10万。2010-2011年温州市恶性肿瘤平均发病率居前
5位的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和乳腺癌;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前5 位的依次为肺癌、胃癌、肝
癌、肠癌和食管癌;女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乳腺癌、肺癌、肠癌、宫颈癌和胃癌。男性食管癌发病
率为10.10/10万,标化率为7.91/10万,女性食管癌发病率为1.82/10万,标化率为1.50/10万。鼻咽癌
和宫颈癌聚集参数犽分别为0.73 (犘>0.05)和1.12 (犘>0.05)。结论 男性食管癌发病率和标化率明显
高于女性,鼻咽癌和宫颈癌存在空间聚集性。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负二项分布
中图分类号:R73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6 0593 04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安康市居民死因分布,评价安康市居民健康状况,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
集安康市2015年死因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导入Excel和SPSS18.0软件中,建立数据库,通过描述性分
析和编制寿命表,分析安康市2015年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结果 安康市2015年报告死亡
个案17656人,死亡率668.68/10万(标化死亡率706.27/10万),男性死亡率778.94/10万(标化死亡率
775.72/10万),女性死亡率545.56/10万(标化死亡率613.0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χ
2=539.646,犘<0.05)。前五位的死亡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
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个案的84.62%。居民期望寿命75.27岁,男性期望寿命73.09岁,女性78.02
岁。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成为严重影响安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安康市居民期望寿
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国家水平。
关键词:死亡原因;期望寿命;死因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10 0750 04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狂犬病发展变化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桂林市1999-2012
年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及历年传染病疫情登记资料,采用χ
2 检验或精确概率法和对应分析方法,对不同年份狂
犬病暴露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999-2012年14年间共报告狂犬病687
例。不同年份狂犬病的发病年龄、暴露后伤口处理、暴露方式、动物攻击方式和动物来源有差异,χ
2 =
161.309、55.219、64.004、45.388、117.013,犘均<0.05。1999-2001年30~50岁多发,占61.29% (76/
124),2002-2005年40~60岁和10岁以下多发,分别占47.79% (130/272)和17.28% (47/272),2006-
2012年50~70 岁多发,占65.98% (192/291);2010-2012 年伤口未处理者多发,占85.00% (85/100);
1999-2008年、2009年与2010年、2011年与2012年暴露方式有明显聚集性;1999-2008年咬伤在47.06%
~63.04%,2009年与2010年咬伤占84.44% (76/90),2011年与2012年抓伤占36.21% (21/58);1999-
2003年其他致伤方式所占比例为23.11% (58/251)高于其他年份15.14% (66/436);1999-2010年以家养
犬致伤引起的狂犬病为主,占75.68% (476/629),2011年和2012年流浪动物致伤引起的狂犬病明显增加,
占63.79% (37/58)。多因素分析发现2008年以来中老年人狂犬病病例增多,流浪动物致伤引起的狂犬病病
例增多。结论 目前狂犬病病例以中老年人多发,流浪犬引起的狂犬病明显增加。提高中老年人对狂犬病防
范意识和强化对流浪犬的捕杀工作是现阶段狂犬病防制工作重点。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特征;变迁;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8 0752 05  相似文献   

8.
摘要:了解重庆市南岸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居民死亡水平和死因结构特点,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
学依据。综合医疗机构的死因监测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编码进行死因归类。计算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犝检验和χ
2 检验,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结果显示,重庆市南岸区2014 年死亡率520.53/10 万,标化死亡率为360.20/10 万,无孕产妇死
亡,婴儿死亡率为568.29/10万。其中男性死亡2266例,死亡率为584.52/10万;女性死亡1701例,死
亡率为454.2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2.38,犘<0.01);≥65 岁年龄组
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居民死因顺位前五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197.61/10 万,构成比37.96%);
肿瘤(死亡率165.07/10 万,构成比31.71%);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83.32/10 万,构成比16.01%);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亡率21.65/10 万,构成比4.1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死亡率
13.52/10万,构成比2.60%);这五类死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2.4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是重庆市南岸区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应得到高度重视。
关键词:死亡统计;死因顺位;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10 0782 04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掌握深圳市沙井街道劳务工白血病的发病及流行特征。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医
院2006-2012年白血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结果 2006-2012年劳务工白血病发病191 例,发
病率为4.17/10万,标化发病率4.02/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男、女发病率分别为6.22/10万、2.78/10
万,男性∶女性=1.51∶1 (χ
2=7.96,犘=0.004);在各个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在
25~29岁组发病率达高峰(6.93/10万),女性在15~19 岁和20~24 岁组发病率(3.36/10 万、3.93/10
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夏、秋季发病率(5.34/10 万,4.98/10 万) 明显高于春、冬两季(3.12/10 万,
2.98/10万);急性白血病以M3、L2多发,CML 主要在25~29岁发病(48.1%)。结论 深圳沙井劳务工
白血病发病呈年青化趋势,且与性别、年龄、季节明显相关,临床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及诊治以降低白血病
发病率。
关键词:劳务工;白血病;发病率;标化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3 0260 04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南岸区居民死因及减寿情况,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死因资料来源于2012-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常住居民病伤死因监测资料。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 人口数据进行标化,使用死因专用统计软件DeathReg2005和SPSS13.0软件对2012-2015南岸区居民死 因监测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otentialyearoflife lost,PYLL)、寿命损失率和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yearsoflifelost,AYLL) 等。结果 南岸区2012- 2015年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6296例,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534.3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6.30/10万。男 性死亡936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603.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33.51/10万,女性死亡6934例,年平均 死亡率462.59/10 万,标化死亡率为258.12/10万,男女死亡病例比为1.35∶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85.21,犘<0.01),死因前五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206.92/10 万,构成比 38.73%);肿瘤(死亡率176.16/10 万,构成比32.97%);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74.82/10 万,构成比 14.00%);损伤和中毒(死亡率22.49/10万,构成比4.21%);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14.46/10 万,构 成比2.71%),占全死因的92.62%。0~ 岁组首位死因为围生期疾病,5~ 岁组首位死因为损伤和中毒, 15~岁组、45~岁组首位死因为肿瘤,≥65岁组首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对南岸区居民寿命损失影响最 大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肿瘤(减寿率23.86%)、循环系统疾病(减寿率12.70%)、损伤和中毒(减寿率 5.20%)、呼吸系统疾病(减寿率3.44%)、消化系统疾病(减寿率1.75%)。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 损伤和中毒是造成南岸区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 关键词: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减寿率 中图分类号:R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9 0698 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省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73-1975年、1990-1992年、2003-2005年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数据以及2010-2011年江苏省死因监测登记数据,分别计算糖尿病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江苏省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由1973-1975年的2.21/10万上升到2010-2011年的14.08/10万,累计增长536.67%.标化死亡率由1973-1975年的1.80/10万上升到2010-2011年的4.43/10万,累计增长145.41%.各时期女性糖尿病死亡率均大于男性,且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5岁以上年龄组糖尿病死亡率近40年来上升显著.江苏省城市和农村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均明显增长,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居民.结论 近四十年来年江苏省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上升明显,应加强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has been the first cause of mortality in the population of Puy de D?me (PDD) (France) between 1988 and 1992. The mortality rat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France (for the female population, 354.8 versus 327.3 per 100,000 persons/year and for the male population, 335.7 versus 287.9 per 100,000 persons/year). Moreover, an ecological study, which used the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 (SMR) and performed at the canton level, has allowed a special variation of mortality from CVD in PDD to be described. A decreased gradient of mortality (especially, "Ischemic Heart diseases" [ICM-9, codes 410-414]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CM-9, codes 430-438]) has been observed from the periphery (rural area) to the middle (urban area) of PDD. Moreover,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has been observed between the hardness of the drinking water supplies in PDD and the CVD mortality data (i.e., the lower the hardness of drinking water, the higher the SMR). Although, the low hardness of drinking water can contribute to the high CVD mortality observed among the PDD population, the role of other risk factors (i.e., biological, nutritional) must als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further prospective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了解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VD)对山东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政府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基于2012年山东省CVD死亡监测数据,在计算CVD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基础上,编制全死因及去死因生命表,计算全死因的期望寿命及去CVD后的期望寿命。结果 2012年山东省CVD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口的46.30%;CVD粗死亡率为320.1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52.85/10万)。男女性别CVD死亡率分别为332.99/10万和307.02/10万;城乡CVD死亡率分别是267.28/10万和341.84/10万;CVD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后增长迅速;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为79.20岁和78.14岁,城乡去CVD死因后比全死因的期望寿命分别提高了8.51和10.02岁,男女期望寿命分别为75.94岁和81.16岁,男女性别去CVD死因后比全死因的期望寿命分别提高了8.02和11.10岁。结论 城乡、男女性别去CVD死因期望寿命比全死因的期望寿命均有大幅度提高,降低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对提高人口健康期望寿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开展交通伤害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ICD-10:V01-V99)个案信息来自重庆市死因监测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死亡率、构成比,不同性别、地区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死亡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 APC)表示。结果 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率由2012年的6.80/10万下降至2021年的1.83/10万,APC为-14.62%,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8,P<0.001)。2016年前男性交通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2014年前农村地区交通伤害死亡率高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城市、农村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4.96%、14.02%、10.60%、15.21%下降,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4岁、5~9岁、10~14岁、15~17岁交通伤害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3.84%、1...  相似文献   

16.
林艺兰     伍啸青     池家煌     钟原 《现代预防医学》2016,(12):2198-2201
摘要:目的 比较厦门市城乡居民食管癌死亡和减寿趋势变化,为厦门市食管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3 - 2014年厦门市城乡居民食管癌死亡资料,用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03 - 2014年,厦门市城市、农村居民因食管癌死亡率分别为15.72/10万和37.89/10万;人均寿命损失分别为8.60年和8.25年。农村食管癌死亡率和人均寿命损失存在下降趋势,城市则来回波动,无明显趋势。无论城市、农村,男性食管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结论 厦门市城乡居民食管癌死亡率仍保持高位态势,应以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食管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率与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精神障碍防治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 收集2012—2018年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个案,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导致寿命损失年率、平均寿命损失年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间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APC,对其检验采用t检验。 结果 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1.86/10万、1.63/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66/10万、2.04/10万,APC分别为6.61%与4.29%,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30)。各年度男女精神障碍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精神障碍死亡率比较发现,2014年与2016年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2018年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障碍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重庆市精神障碍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率(years of life due to premature death, YLL)波动于0.47‰~0.58‰,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premature death,AYLL),由2012年的26.08年下降至2018年的17.83年,APC为-6.67%,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7.09,P=0.001)。 结论 2012—2018年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高于其它省市精神障碍死亡率,平均寿命损失年呈下降的趋势,精神障碍纳入社区管理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1990~2003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浙江省伤害死亡特征,为伤害预防和研究提供信息。方法 利用浙江省疾病监测点1990~2 0 0 3年死亡登记系统资料,采用ICD 10进行伤害死因分类,分别比较各种伤害类别和外部原因的死亡率。结果 1990~2 0 0 3年浙江省农村、城市伤害死亡率分别为72 77/ 10万~84 4 7/ 10万、2 5 5 2 / 10万~5 0 4 9/ 10万,其中2 0 0 3年分别为84 4 7/ 10万、4 6 30 / 10万,农村高于城市;交通伤、坠落、自杀和溺水为伤害死亡的主要类别;14年间溺水、自杀死亡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坠落、交通伤死亡率出现上升趋势。非故意伤害死亡前三位原因,农村为交通伤、坠落、溺水,城市为坠落、交通伤、溺水;自杀的主要方式农村、城市分别为中毒、机械性窒息。农村男、女伤害死亡率分别为93 19/ 10万、5 4 2 5 / 10万,第一位死因分别为交通伤、中毒;城市男、女伤害死亡率分别为38 4 5 /10万、30 0 8/ 10万,第一位死因分别为交通伤、坠落;均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死亡率以老年人群为高。10岁以下无论城乡、男女死亡率最高均为溺水;10~5 5岁人群,城市男女性死亡率最高均是交通伤,农村男性为交通伤,女性为中毒;5 5岁以上人群,无论城乡、男女死亡率最高均为坠落。结论 1990~2 0 0 3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伤害死亡率仍然维持较高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successfu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preven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premature mortality in Finlan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orth Karelia. Active community-based CVD prevention began in 1972 in the province of North Karelia (population, 180,000). Since 1977, active preventive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nationwid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experience from North Karelia, which continued as a demonstration area for integrated prevention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omprehensive 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s as part of WHO interhealth and CINDI programmes in North Karelia and nationwide aimed at changing the target risk factors and health behaviours (serum cholesterol, blood pressure, smoking, diet)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Age-adjusted mortality rates for CV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ll cancers, lung cancer, accidents and violence, and all causes in the population aged 35-64 years from the pre-programme period (1969-71) to 1995 were the main measures of the outcome. Among men there was a great reduction in deaths from CHD, CVD, cancer, and all causes in the whole country. From 1969-71 to 1995 the age-standardized CHD mortality (per 100,000) decreased in North Karelia by 73% (from 672 to 185) and nationwide by 65% (from 465 to 165). The reduction in CVD mortality was of the same magnitude. Among men, CHD mortality decreased in the 1970s, as did lung cancer mortalit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significantly more in North Karelia than in all of Finland. Among women there was a great reduction in CVD (including CHD and stroke) mortality and all-causes mortality, but only a small reduction in cancer mortality.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a major reduction in CVD mortality among the working-age population can take place in association with active reduction of major risk factors, with a favourable impact on cancer and all-causes mortality.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重庆市伤害死亡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分析2012—2018年重庆市伤害死亡个案(ICD-10编码: V01-V99,W00-W99,X00-X99,Y0-Y98),采用SPSS 25.0 统计分析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顺位、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with premature death, YLLs)、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变化采用曲线估计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其统计学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 重庆市伤害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55.73/10万、47.63/10万下降到2018年的45.09/10万、35.99/10万,APC为-3.92%与-5.26%,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4.47,P<0.05)。历年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均P<0.05),农村高于城市(均P<0.05)。历年死亡率居前六位伤害分别是跌倒、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溺水、中毒、意外窒息。伤害的每千人早死所致的YLLs、YLDs、DALYs分别由2012年22.64千人年、6.45千人年、29.09千人年下降到2018年的14.70千人年、4.19千人年、18.89千人年,APC分别为-7.60%、-7.78%、-7.60%,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8.10、6.79,均P<0.05)。结论 重庆市伤害死亡率与疾病负担呈下降的趋势,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应重点针对男性、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伤害、跌倒开展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