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拮抗剂坎地沙坦治疗对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给予口服坎地沙坦8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8周。服药前后做24 h动态心电图测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HRV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坎地沙坦能明显降低血压,使时域指标SDNN、SDANN和SDNNI升高;RMSSD和PNN50轻度升高,频域指标VLF和LF下降,HF增加(P〈0.05或0.01),在降压的同时伴随HRV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改变,坎地沙坦可有效提高HRV,改善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COPD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及24 h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数,COPD组给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根据血气分析结果,COPD分为伴呼吸衰竭组(24例)和不伴呼吸衰竭组(13例),两组HRV指标SDNN、SDNNI、PNN50、Tria、SDANN、RMSS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伴呼吸衰竭组SDNN、PNN50、Tria、RMSSD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夜间心率、室性及室上性异位心律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伴呼吸衰竭组较不伴呼吸衰竭组室性及室上性异位心律发作次数更高(P〈0.05)。结论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损伤,但副交感神经损害更严重,且较不伴呼吸衰竭患者更多出现室性与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患者(HCKD)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6例HCKD患者,44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和43例正常对照组,同步监测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并对比分析其动态血压参数及HRV变化的特点.结果与EH组比较,HCKD组的动态血压参数平均24 hS-BP、平均24 hDBP、平均NSBP、平均NDBP高于EH组(P〈0.05),HCKD组发生非杓型血压比例(89.28%)高于EH组(70.46%)(P〈0.05),而HRV时域法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低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KD患者平均24 h及夜间血压增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HRV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及各项心率变异性(HRV)检测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近期来我院就诊的青年高血压患者200例,180例青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其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掌握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猝死风险,及早发现其对靶器官的损害,从而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结果:20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135例24h动态心电图ST-T改变阳性或各种心律失常;65例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变化。180例青年健康体检组18例偶发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162例正常。高血压组SDNN、SDANN、rMssD、和SDANNindex测量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以及HRV降低,早期作出诊断,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EH)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EH患者34例及EH合并CHD患者32例,老年健康对照组38例,青年健康对照组51例,进行2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和EH合并CHD组HRV均降低(P〈0.05),其中EH合并CHD组HRV降低更为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EH组和EH合并CHD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P〈0.05),其中EH合并CHD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更为显著(P〈0.01)。结论反映自主神经活性变化的HRV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EH合并CHD的患者,临床上除降压治疗外,还应根据HRV的改变情况给予积极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所有病例均于AMI后4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HRV检查指标包括mRR,SDNN,SDANN,rmSSD,PNN50指数.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HRV明显降低.18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与正常对照组对比,HRV降低非常显著(P<0.001),与未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相比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HRV降低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关系,HRV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DCM患者55例,均行24h动态心电图(Hoher)检查,依据有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A组(n=25)均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B组(n=30)不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并设立正常对照组c组(B=35),对各组分别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对其中的SDNN、SDANN、PNN50、LF、HF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与c组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B组降低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率变异性降低有关,且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可成为DCM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HRV)。方法:对100例EH患者和100例正常人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H患者伴LVH组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LVH组与对照组(P<0.05);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高于非LVH组与对照组(P<0.05);非LVH组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H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组HRV各项指标(DNN,SDANN,ADNNindes,RMSSD,PNN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EH患者左室肥厚程度愈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愈高,其心率变异性愈降低,心率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左室肥大(LVH)、室性心律失常(VA)与心率变异性(HRV)在冠心病(CAD)中的相关性。方法:98例CAD患者分为伴LVH组和无LVH组,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LVH组室性早搏(VP)(Lown级别)、室性心动过速(VT)发生率明显增高,SDNN、SDANNIndex、PNN50、RNSSD等线性地时域指标均降低。提示:CAD LIVE患者较不伴LVH者更易发恶性心律失常;HRV下降也较后者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脉压(PP)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EH患者110例同时监测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按照PP分为3组:A组35例(PP〈5.33kPa),B组38例(5.33kPa≤PP≤8.00kPa),C组37例(PP〉8.00kPa),3组均测定时域指标HRV的SDNN(24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ANN(每5min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rMSSD(正常相邻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的平方根)、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并进行3组间时域指标比较瞍相关性分析,统计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B组与A组比较SDNN、SDANN明显降低(P〈0.01),rMSSD降低(P〈0.05);C组与A组比较HRV各时域值均显著降低(P〈0.01);B、C两组比较中HRV各时域值存在差异(P〈0.05)。恶性率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PP增大而增加。HRV时域指标SDNN、SDANN与PP呈负相关。结论:EH患者PP增宽可能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发基础,PP增宽与HRV下降存在相关性。因此,临床治疗要注意缩小PP,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72例有或无左室肥厚(LVH)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连续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通过计算机算出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HRV时域指标(白天、夜间SDNN)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高血压LVH组(HRV)时域指标小于高血压不伴LVH组,P<0.01,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高血压不伴LVH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HRV时域指标对于预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R,)拮抗剂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80mg,1次·d^-1,疗程12周。服药前后做24h动态心电图测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HRV明显减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RV明显升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下降。替米沙坦可有效提高HRV,改善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60岁)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北京世纪今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CTT-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12Hoter)系统对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6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24h连续监测,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HRV(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各项进行对比分析.HRV四项时域各项指标:SDNN(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24h连续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NN50(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对比分析,以及HRV频域各项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 LF/HF.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对比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到高度显著(P<0.05,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控功能显著失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测定63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值,同时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其心率变异性。结果CRP与心率变异性呈负相关;CRP升高组的心率变异性比CRP正常组明显降低。结论冠心病患者CRP与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呈负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增加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的辅助机制。  相似文献   

15.
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于丽 《西部医学》2011,23(7):1265-126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与心脏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中的心率(HR)2、4 h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每5 min节段R-R间期标准差(SDNNIndex)、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相邻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6项时域指标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B组)和41例正常人(A组)的24 h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较A组明显降低(P均〈0.01),平均心率明显增快(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其损害指标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衰(CHF)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5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老年患者及50例无心衰老年人的HRV时域指标变化。结果:心衰组其HRV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无心衰组(P<0.01),且R-R间期标准差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和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HRV时域指标明显降低,且与心衰的程度、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24h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左心室肥厚组HRV时域各项指标较非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变异性降低,而且心率变异降低程度与心脏受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许春华 《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0):103-105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法分析78例心肌梗死患者和76例正常成人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结果(1)心肌梗死患者时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均降低。(2)心肌梗死患者的频谱成分分析有LF增加和HF降低。结论(1)自主神经调节失衡早于临床症状出现。(2)心肌梗死后HRV的降低,反映了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伴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对287例酒依赖患者与83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其心率变异性( HRV)各项指标及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性ST-T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依赖患者与健康人对比,HRV各参数均较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心肌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肌缺血性ST-T发生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c离散度的临床特点。方法:入选78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入选6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两组的心率变异性和Q-Tc离散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SDAN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Q-Tc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Q-Tc离散度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