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透析(P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替代治疗主要方法之一。腹透管的通畅是PD成功治疗的首要条件,腹膜透析管漂移(又称漂管)是腹膜透析管路的并发症,严重影响透析效果。护士在监护管路通畅上,如能及时发现漂管及解决,在保证患者的腹透质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7—2010年发生的10例腹膜透析漂管应用非手术方法复位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导管破裂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1例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性并发症患者,其中4例为导管破裂而终止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导管破裂而退出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在更换腹透外接短管时用传统专用蓝夹子夹闭导管防止腹透液外流导致导管腹外段受损破裂所致。结论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患者的生命线,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是PD相关腹膜炎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而腹膜透析导管破裂是直接导致腹膜透析患者拔管终止腹膜透析治疗的关键因素。所以对可能存在的影响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防治,改良相关辅助用具,降低腹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腹透管的通畅是腹膜透析成功的首要条件。腹透管漂移(又称漂管)是腹膜透析管路相关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透析效果。现将50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移位进行手法复位的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腹膜透析过程中,由于腹腔与外界环境的沟通且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因此腹膜炎的发生率较高,是导致腹膜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腹膜炎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在连接导管与腹透液袋连接或导管与腹透管连接时,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所致,错误的操作方法使细菌得以通过管路进入腹腔。本文拟从感染途径及防治措施方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透液流出不畅的常见原因并讨论对策。方法调查本中心30名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透液流出不畅的情况,探讨防治腹透液流出不畅的措施。结果腹膜透析液流出不畅常均为功能性原因。常见的原因有:透析管打折、体位不当、开关或兰夹子使用不当、便秘等,该类原因常常容易解决。另一类是临床上解决比较困难的原因有:腹膜炎、纤维蛋白堵塞、大网膜包裹、漂管、腹内管移位或脱落等;该类原因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腹膜透析的正常进行,甚至需要再置管,增加患者各种负担。结论查找腹膜透析液流出不畅的常见原因并给于及时处置,可以保证腹膜透析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腹透液(加入黄芪注射液的腹透液)干预后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糖类抗原125(CA125)浓度的变化,探讨黄芪对腹膜间皮细胞(PMCs)的保护作用。方法:腹透随访患者59例,发生腹膜炎患者20例,未发生腹膜炎患者39例。使用黄芪腹透液患者25例(腹膜炎9例,非腹膜炎16例),观察透出液CA125浓度与透析龄、腹膜炎的关系,以及黄芪注射液干预后透出液CA125浓度的变化。结果:①透析龄≥3年患者的透出液CA125浓度低于透析龄≤1年的患者(P〈0.01);②腹膜炎患者发生腹膜炎时透出液CA125浓度升高(P〈0.01),腹膜炎控制后CA125浓度下降(P〈0.01),但仍高于未发生腹膜炎时的状态(P〈0.05);⑧非腹膜炎患者使用黄芪腹透液前后透出液CA125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透出液CA125浓度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透出液CA125浓度均有下降(P〈0.01),使用黄芪腹透液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大,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透患者随透析龄增长而透出液CA125浓度下降,发生腹膜炎时CA125浓度升高,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有助于CA125浓度的恢复,提示黄芪注射液可能有助于腹膜炎后PMCs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腹膜透析由于其操作简单、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等优点,故作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首选方法已经被愈来愈多的患者所接受。目前国内大多数腹透中心采用的是外科开放手术法放置腹透管,该方法定位不准确、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报道置管失败率可达10%~22%。  相似文献   

8.
腹膜透析患者可遇有乳糜样透出液。我院7年来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52例,其中7例累计21例次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予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中,男2例,女5例。年龄33~73岁,60岁以上5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肾小动脉硬化1例,镇痛药性肾病1例。均行手术切开法置入进口硅胶腹膜透析管,采用天津氨基酸公司生产的1.5%腹透液,每次1000~2000ml,保留4小时,每日交换4次。……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可出现血性透出液,其发生率约6.1%,我们自1989年7月至1995年7月,因急性肾衰行腹膜透析35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腹透69例,并发血性透出液8例,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观察双联系统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分析退出腹膜透析和死亡的原因。方法50例患者应用百特公司生产的Tenckhoff卷曲型腹透管,手术植管至膀胱(或子宫)直肠窝。结果50例患者,目前仍继续腹透治疗的患者19例(38.0%),透析最长时间5年7个月1例,32例(64.0%)透析过程中未发生过一次腹膜炎,40例(80.0%)患者透析2年以上,腹膜透析改血液透析9例(18.0%),肾移植5例(10.0%),死亡17例(34.0%)。结论严格掌握腹膜透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保证腹膜透析的充分性和良好的营养状态是长期进行腹膜透析减少退出和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置管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否影响休整期腹膜炎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腹膜透析患者5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63.9±12.83)岁。根据腹透置管术后的封管方式分为两组,A组33例,术后给予腹透液500ml冲洗腹腔,并应用20mg肝素加200ml腹透液中灌注腹腔封管。B组20例,术后以相同的方法冲洗腹腔后,应用20mg肝素加头孢唑啉1.0g加200ml腹透液中灌注腹腔,如头孢唑啉过敏者应用庆大霉素4万U。腹膜透析时观察腹膜透出液的性质、透明度等,对可疑患者立即留取存腹4h腹膜透出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并同时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A组33例中发生腹膜炎6例,占18%,B组20例中发生腹膜炎1例,占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腹腔应用抗生素对于预防休整期腹膜炎是否有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产腹透管的不断改进,加上塑料袋装腹透液大批生产,为临床上广泛开展非临床持续性腹膜透析(简称CAPD)提供了有利条件。我院于1982年5月至12月先后收治腹膜透析患者共计14例,全部使用上海硅橡胶研究所研制的腹透管,12例用带环的腹透管,2例用无环的腹透管。临床试用证实,国产带环腹透管透析性能良好,本文着重阐述12例国产带环腹透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2001年~2009年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结果管周漏液仅1例患者发生,经封管停透6d后渗漏停止;2例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渗血明显伴血性引流液,经腹带加压,同时应用凝血酶原针渗血停止、引流液转清;引流障碍患者34例,经采用改变体位、尿激酶封管以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块或纤维蛋白、铜线疏通导管方法处理后,21例导管再通,13例无效的患者9例位置正常,二次置管术证实其中7例因大网膜包裹堵塞导管侧孔或嵌入导管,2例为纤维蛋白堵塞导管。结论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较常见,也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早期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尤其引流障碍是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中最棘手的问题,纠正术前的不利因素,正确掌握腹膜透析置入技术,加强术后教育可减少腹透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液淀粉酶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患者进行了腹膜透析(PD),并对透出液和血淀粉酶检测,观察淀粉酶水平变化。结果 PD治疗的透出液和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75.5±25.5 IU/L和25.9±5.3 IU/L。腹膜炎组与非腹膜炎组间的血浆和透出液淀粉酶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龄〉1年组血浆和透出液淀粉酶水平高于≤1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透出液淀粉酶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有升高;腹透液、腹膜炎、透析龄均不影响PD患者的透出液和血淀粉酶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腹膜透析(PD)置管方法在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手术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在2008-12~2010-12入住我科的100例急、慢性肾衰竭病人,在不同手术方法下置入腹膜透析管,回顾总结两种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体会和注意事项。45例病人采取了解剖法置管,其中15例选用卷曲管,30例选用直型标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55例病人采用解剖法联合腹壁悬挂术置管,其中20例选用卷曲管,35例使用直型标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术后均使用百特双联系统装置进行腹透。结果:用两种手术方法成功植入腹膜透析管后,术后无论是立即作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或是由间歇性腹膜透析(IPD)过渡到CAPD者均未出现手术切口及隧道口渗液、感染等。除2例病人未到拆线期死亡外,其余98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解剖法置管的45例中,总漂管发生率15.5%,卷曲管1mo内腹透管漂移发生率为13.3%,经胃镜刷及体位变化复位未成功,直型标准管1mo内漂管发生率为16.6%,经胃镜刷及体位变化2例复位成功,3例仍引流缓慢。应用解剖法联合腹壁悬挂术置入的55例卷曲管和直型标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均未出现漂管。结论:腹透管的成功置入是腹透病人长期生存的基本前提,置管方法采用解剖法联合腹壁悬挂术置入直型管成功率高,术式简单,方法稳定,临床费用下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在腹透植管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外科技术在腹膜透析植管方面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择1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9例曾腹部多次手术、2例腹膜透析后因反复感染致腹透管拔除、3例腹膜透析导管移位,在腹腔镜引导下行腹膜透析植管术或再植管术和将移位的Tenckhoff卷曲腹透管末端重新植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结果18例患者腹透管均放植成功,手术时间30 ̄45min,均成功进行了腹膜透析,患者术后1周内出院。结论腹腔镜引导下放植和复位移位的Tenckhoff卷曲腹透管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及大网膜情况了解清楚、腹透管放置定位准确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肾脏内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间3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出现引流不畅,改变体位后引流通畅。2例因导管堵塞拔管改血液透析治疗。2例出现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局部处理后好转。2例发生腹膜炎,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继续腹透。结论:腹膜透析治疗,应重视患者的整体护理;腹膜透析发生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和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腹膜透析液对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与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分别使用进口和国产腹膜透析液的患者,随访两年期间能定期行透析充分性及腹膜平衡试验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残余肾功能、透析充分性及腹膜转运类型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种腹膜透析液在患者残余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周尿素氮清除指数(KT/V)、周肌酐清除率(CCr)、4小时肌酐透出液与血浆比(D/P)值、腹透超滤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国产腹透析液对小分子溶质和水的清除,残余肾功能和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与进口腹透液是相当的,并没有引起血钠浓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与常规开放手术腹膜透析置管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腹透中心进行的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的开放手术腹膜透析置管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探讨腹腔镜下置管手术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口渗血对照组11例,观察组3例(P=0.035);导管堵管对照组9例,观察组2例(P=0.039);导管移位对照组8例,观察组1例(P=0.033),两组并发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置管腹膜透析病员术后恢复时间短,短期并发症少。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比常规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 (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 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历史上,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曾经是限制腹膜透析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腹膜炎的发生率已有明显下降,降至1次/(2—3患者/年)但仍有大量文献报道认为,腹膜炎的发生仍然是腹透病人退出腹透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