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对颅脑创伤的治疗作用和对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另选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治疗1周,常规组不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治疗,检测并比较伤后3、8、24、72h和1周血清S100B蛋白水平,并观察治疗1周后两组的病死率。结果:伤后3、6、24h常规组和实验组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伤后24h常规组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治疗1周后实验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病死率(2.94%)明显低于实验组(22.22%)(P〈0.05)。结论:颅脑创伤后血清S100B蛋白可以作为反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对脑损伤治疗程度的标志物,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对损伤的脑组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sICAM-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探讨参麦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均给予溶栓措施,治疗组在应用尿激酶同时应用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1次/d,其它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所有入选者均于溶栓前及溶栓后3h,6h,12h,24h,48h,72h采血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浓度。结果在溶栓再通组中,参麦治疗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在溶栓后3h,6h,12h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溶栓未通组中,参麦治疗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于溶栓后6h,12h,24h均低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48h两组比较,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在溶栓未通者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微量元素对家兔外周血白细胞(WBC)浓度及死亡的影响,以期为严重创伤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家兔严重肢体创伤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重伤组、TE治疗组,重伤组中死亡家兔12只归为死亡组(死亡率40%),检测伤前及伤后6h和1、3、6、9、14d血常规。结果重伤组与TE治疗组比较,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家兔伤后1.14d外周血WBC浓度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C%)均高于伤前(P〈0.05),死亡组的家兔伤后3~9d的NEC%高于治疗组(P〈0.05),重伤组伤后3d亦高于治疗组(P〈O.05)。结论严重创伤后,适量补充多种TE能抑制外周血WBC过度升高,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探讨川芎嗪对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制作SAH模型。实验组经腹腔给予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和空白组仅给予生理盐水。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造模后72h和168h血浆和脑脊液ET和NO水平,并对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①SAH后,脑脊液中对照组的ET水平较实验组和空白组增加(P〈0.05),且168h水平高于72h;血浆中对照组ET水平亦高于实验组和空白组(P〈0.05),空白组和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AH后,脑脊液中对照组NO水平较空白组和实验组低(P〈0.05),3组的NO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不大;血浆中对照组NO水平亦较空白组和实验组低(P〈0.05),空白组和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各时点上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川芎嗪治疗后,血浆和脑脊液中ET水平有所下降或ET上升受到抑制,而NO水平则有所上升或NO下降受到抑制,提示川芎嗪对SAH后CVS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蔡季  杨兆飞  张亮  彭谋  江超珍  万少平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1):32-33,36,F0004
目的 观察硫糖脂Sulfatide对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伤后24h取材行HE染色;观察伤口炎症细胞的聚集情况,B组9d(24X9h)后取材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生成差异;C组观察至伤口完全愈合,比较伤口愈合速率。鼠脊背部备皮约4×4cm的区域,在距脊柱两旁1cm处各作长1cm的纵行切口,左侧切口作为实验组用含0.01%sulfatide的硫酸红霉素软膏干预,右侧为对照。结果实验组炎性细胞聚集、胶原生成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创伤后5d实验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伤口完全愈合的时问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Sulfatide能促进皮肤伤口炎性细胞聚集及胶原生成,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重度烧伤后休克期患者血细胞比容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度烧伤后休克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抗休克、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实验组患者每天输入参麦注射液100ml,对用药前、伤后24、48及72h取血测定血细胞比容及TNFα的含量。结果:伤后48h,实验组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降低(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伤后TNFα的含量进行性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重度烧伤后休克期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血细胞浓缩,减轻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IL-1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白介素-16(IL-16)表达的变化,以及参麦注射液(SMI)对IL-16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模型,本实验分为两部分:(1)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模型后3h、12h、24h、3d、7d、14d、28d脑组织匀浆中白介素-16(IL-16)的水平。本实验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对照组(C)、参麦预处理组(P)、参麦治疗组(SM)。参麦预处理组在缺氧缺血前连续四天腹腔注射SMI 10ml.kg^-1.d^-1。参麦治疗组于脑缺氧缺血(HI)后立即腹腔注射SMI 10ml.kg^-1.d^-1,连用7天。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的用法、用量同参麦治疗组。结果①IL-16在C组、P组与SM组均为3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3d开始下降,28d基本恢复正常。与S组相比,C组、P组、SM组的IL-16水平在HI后3h、12h、24h、3d、7d、14d均明显升高(P〈0.01),而28d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与P组、SM组的IL-16水平相比较,在HI后3h、12h、24h、3d、7d、14d明显升高(P〈0.01),而在28d则无明显差异(P〉0.05);P组与SM组的IL-16水平在HI后各时间段均无明显差异。②C组HE染色切片镜下观察12h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局灶性及弥漫性浸润,24h脑组织大片坏死,细胞溶解消失,3d胶质细胞增生,14d、28d神经元大量丢失。而P组与SM组12h、24h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出现神经细胞核固缩、核裂解,无脑组织大片坏死,而14d、28d无神经元的大量丢失。③P组、SM组、C组与S组相比,IL-1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P组、SM组与C组与相比,IL-18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0.01);P组与S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白介素-1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表明白介素-16参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参麦注射液可显著降低IL-16水平,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低IL-1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涌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13-111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用参麦注射液40ml。治疗组用丹参20ml分别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1次/d,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在剖宫产中止血缩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剖宫产产妇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益母草注射液40mg子宫体注射,对照组给予缩官素lOu子宫体注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术后2、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复旧方面,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半月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恶露持续时间〈42d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是一种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高效、安全的药物,且可缩短恶露排出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OD、MDA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急性肾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参麦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SOD活力与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参麦注射液后,在再灌注0h、1h、12h及24h后肾组织SOD活力明显升高(P值分别〈0.01,0.05,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值分别〈0.05,0.01,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在大鼠肾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有抗自由基损伤和减轻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预处理能否减轻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激水平。方法:40例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参麦组。参麦组术前2 d以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术前当天在麻醉前30 min滴完。麻醉诱导:咪达唑仑2μg/kg,芬太尼2~4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08~0.1 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纯氧通气并吸入七氟醚,术中丙泊酚2~4 mg/(kg.h)持续泵注,切皮前静脉滴注芬太尼0.05 mg,术中间断追加,并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滴注曲马多100 mg。麻醉期间监测时间分为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手术开始切皮(T2),拔管后5 min(T3)。各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血糖浓度(BS)、皮质醇浓度(Cor)。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HR、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MAP在T1下降,T3时间点升高,对照组T1时点MAP下降较参麦组明显(P<0.05),T3时点较参麦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HR在T3时点与T0比较均升高,对照组较参麦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在T1、T2、T3均升高明显(P<0.05),参麦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在T1、T2、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麦组比较,对照组Cor在T1、T2、T3均升高;与T0比较,对照组Cor在T1、T3升高(P<0.05),T2下降,参麦组T2下降,T3升高。结论:参麦预处理较有效的抑制了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合并tSAH的颅脑损伤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麦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参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浆和脑脊液ET-1浓度,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检测伤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变化并评价CVS程度,记录6个月后GOS昏迷预后评分。结果参麦组患者血浆和脑脊液ET-1值在1周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Vm在6天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轻度CVS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通过降低ET-1水平改善tSAH患者CVS状态,但不能改善患者最终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参麦注射液(SM)肺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将参麦注射液0.6ml/k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在同一时间予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其余麻醉维持方法两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停机后0.5小时(T1)、2小时(T2)、6小时(耶)、24小时(T4),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02、PC02、Fi0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02]以及呼吸指数(RI),并留取血清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浓度,同时记录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P(A—a)DO2、RI、ICAM-1在体外循环停机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此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ICAM-1的高低与体外循环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分泌而起到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百草枯(PQ)急性中毒大鼠所致肝损伤时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生脉低剂量组和生脉高剂量组。观察大体标本,组织病理,测定血清中ALT、AST、MDA、SOD和GSH-Px。同时测定肺组织NO含量和iNOS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生脉低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显示肝出血明显减轻。ALT、AST、MDA、SOD和GSH-Px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O和iNOS也降低(P〈0.01)。结论:NO及iNOS在百草枯所致大鼠肝损伤中起一定作用,生脉注射液能降低NO及iNOS水平,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百草枯(PQ)急性中毒大鼠所致肺损伤(ALI)时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探讨生脉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生脉低剂量组和生脉高剂量组。观察大体标本,组织病理以及生物学标志: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肺组织NO含量和iNOS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肺组织病理显示肺淤血、肺水肿明显减轻,其生物学标志降低(P〈0.05,P〈0.01),NO和iNOS也降低(P〈0.05,P〈0.01)。结论NO及iNOS在百草枯所致大鼠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生脉能降低NO及iNOS水平,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儿科6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检测心肌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心肌酶谱中CK—MB(19.09±6.64)、AST(24.41±9.99)、α-HBDH(122.56±31.64)各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K—MB为26.50±8.09,AST为36.69±14.79,α-HBDH为180.06±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佐治轮状病毒性心肌损害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非促分裂型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mhaFGF)对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氯化汞复制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5 min后,nmhaFGF组经舌静脉注射nmhaFGF 40μg.kg-1,模型组经舌静脉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麻醉后注射生理盐水,在30 min、90 min、24 h、48 h取血检测大鼠血液中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液中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注射氯化汞后48 h血液中BUN含量达到高峰(P<0.01),Cr含量以及尿蛋白含量在24 h达到高峰(P<0.01)。nmhaFGF组24 h和48 h血液中BUN和Cr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P<0.05);尿蛋白含量在24 h明显下降(P<0.05)。结论nmhaFGF能够改善氯化汞诱导的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方法将5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72 h检验全血细菌DNA、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前所有患者细菌DNA PCR结果均为阴性,术后72 h内PCR检测阳性10例(20.00%),术后SIRS组与无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与病例组术前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后各时段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呈正相关(P<0.05)。PCR阳性组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显著高于PCR阴性组(P<0.01),SIRS组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显著高于无SIRS组(P<0.01)。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SIRS与肠道细菌移位密切相关,细菌DNA PCR有助于早期诊断肠道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19.
林兰英  林财珠 《黑龙江医学》2009,33(10):727-729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盐复合液)对急性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肝、肾、凝血功能、电解质和尿量的影响。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伴失血性休克患者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手术开始前输入高渗盐复合液250 mL,输注速度10 mL/(kg.h)-1。检测输注前、输注后24 h的肝、肾、凝血功能,并在输注前、输注后30、60、120 min、24 h,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Na+、K+、CL-、HCT。观察并记录输注前、输注毕、输注后30、60、120 min、术毕SBP、DBP、MAP、HR。输注前放空尿袋,观察并记录输注后30 min、60 min、120 min、术毕尿量。结果输注毕、输注后30、60 min血压明显升高(P<0.05);在输注后各个时间点心率明显下降(P<0.05),尿量明显增加。血气分析检测电解质和HCT的结果,血清Na+在输注后30、60 min明显升高(P<0.05);在输注后120 min稍有下降,在输注后24 h恢复至正常水平,与输注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K+、C1-24 h恢复到正常,且与给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CT24 h未恢复到正常,且与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其输注前及输注24 h的结果,除TBIL、DBIL和APTT检测结果有差异外,其他几项2个时间点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渗盐复合液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在升高血压、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同时,可提供一种有效地扩充血容量液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SIRS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针灸治疗组、参麦注射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只。造模成功1h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经5d治疗后,收集样本,检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气分析(PCO2、PO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参麦注射组WBC、TNF-α水平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参麦注射组PO2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参麦注射组PCO2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大鼠SIRS可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