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物质基础。方法:成年健康Wisd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患侧电刺激组和双侧电刺激组各3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电刺激对脑梗死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结果:梗死周围区突触素的阳性反应产物对照组、患侧电刺激、双侧电刺激组14d时分别表达为21.05±2.46,30.34±3.18,32.48±3.81,28d时为:27.11±3.17,45.15±3.35,48.91±3.96,较7d时明显增加。电刺激组在14,28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双侧电刺激组在28d时明显高于患侧电刺激组(P<0.05)。结论:电刺激明显增加突触素的表达,双侧电刺激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物质基础。方法:成年健康Wisd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患侧电刺激组和双侧电刺激组各3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电刺激对脑梗死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结果:梗死周围区突触素的阳性反应产物对照组、患侧电刺激、双侧电刺激组14d时分别表达为21.05&;#177;2.46,30.34&;#177;3.18,32.48&;#177;3.81,28d时为:27.11&;#177;3.17,45.15&;#177;3.35,48.91&;#177;3.96,较7d时明显增加。电刺激组在14,28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双侧电刺激组在28d时明显高于患侧电刺激组(P&;lt;0.05)。结论:电刺激明显增加突触素的表达,双侧电刺激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界面结构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dar大鼠5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造模成功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患侧电刺激组和双侧电刺激组各10只。应用透射电镜射像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电刺激对脑梗后突触形态及其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患侧电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突触间隙宽度犤(25.84±3.49)nm犦明显变窄(P<0.01),突触后致密质犤(57.13±10.29)nm犦显著增厚(P<0.01),活性区长度犤(314.36±24.92)nm犦明显延长(P<0.01),突触界面曲率犤(1.145±0.160)nm犦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侧电刺激组与患侧电刺激相比:突触间隙宽度犤(21.91±3.72)nm犦明显变窄(P<0.01),突触后致密质犤(70.15±11.82)nm犦显著增厚(P<0.01),活性区长度犤(329.79±20.44)nm犦无显著性意义(P>0.05),突触界面曲率(1.252±0.166)明显变大(P<0.05);双侧电刺激与对照组相比:突触间隙宽度明显变窄(P<0.01),突触后致密质显著增厚(P<0.01),活性区长度明显延长(P<0.01),突触界面曲率明显变大(P<0.01))。结论:电刺激能够促进突触重建,双侧电刺激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突触界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界面结构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dar大鼠5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造模成功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患侧电刺激组和双侧电刺激组各10只。应用透射电镜射像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电刺激对脑梗后突触形态及其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患侧电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突触间隙宽度[(25.84&;#177;3.49)nm]明显变窄(P&;lt;0.01),突触后致密质[(57.13&;#177;10.29)nm]显著增厚(P&;lt;0.01),活性区长度[(314.36&;#177;24.92)nm]明显延长(P&;lt;0.01),突触界面曲率[(1.145&;#177;0.160)nm]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双侧电刺激组与患侧电刺激相比:突触间隙宽度[(21.91&;#177;3.72)nm]明显变窄(P&;lt;0.01),突触后致密质[(70.15&;#177;11.82)nm]显著增厚(P&;lt;0.01),活性区长度[(329.79&;#177;20.44)nm]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突触界面曲率(1.252&;#177;0.166)明显变大(P&;lt;0.05);双侧电刺激与对照组相比:突触间隙宽度明显变窄(P&;lt;0.01),突触后致密质显著增厚(P&;lt;0.01),活性区长度明显延长(P&;lt;0.01),突触界面曲率明显变大(P&;lt;0.01))。结论:电刺激能够促进突触重建,双侧电刺激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视神经脊髓炎型和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电刺激诱发瞬目反射的差异。方法:多发性硬化患者为河南省人民医院1996—01/2005—06门诊随诊及住院的临床确诊病例49例。健康对照组为河南省肿瘤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员及部分工作人员47例,多发性硬化组又分为视神经脊髓炎型(n=21)和经典多发性硬化型(n=28)。瞬目反射检查方法采用诱发电位仪,用表面电极刺激和记录,记录电极置于眼轮匝肌外侧,左右两侧对称,参考电极置于鼻骨两侧,接地电极置于颌部,刺激电极放在眶上切迹处。双导同时记录刺激侧所见的早反射和晚反射及对侧的晚反射。测定其潜伏期和波幅。双侧进行,共测4次,计算出瞬目反射各波的平均潜伏期和波幅。异常瞬目反射的判定标准:①各波潜伏期超过正常高限(x^-+2.5s)(早反射11.5ms,晚反射38.8ms,对侧的晚反射40.1ms)和/或波幅低于正常低限(x^- -2.5s)(早反射62.5μV,晚反射43.0μV,对侧的晚反射7.0μV)。②除外操作错误、仪器故障和患者不合作等因素,瞬目反射未引出者为异常。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EDSS进行评分。结果:4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均完成检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视神经脊髓炎型患者发病年龄、EDSS评分均显著高于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P〈0.01)。②视神经脊髓炎型和经典多发性硬化型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0.001),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的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与视神经脊髓炎型相比也显著延长(P〈0.01~0.001);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的瞬目反射各波波幅与对照组和视神经脊髓炎型相比显著降低(P〈0.01~0.001),视神经脊髓炎型患者的瞬目反射各波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的瞬目反射各波异常率均显著高于视神经脊髓炎型(P〈0.001)。结论:视神经脊髓炎型和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是多发性硬化的两种不同的临床类型:瞬目反射的改峦可反映脑干病蛮的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视神经脊髓炎型和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电刺激诱发瞬目反射的差异。方法:多发性硬化患者为河南省人民医院1996-01/2005-06门诊随诊及住院的临床确诊病例49例。健康对照组为河南省肿瘤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员及部分工作人员47例,多发性硬化组又分为视神经脊髓炎型(n=21)和经典多发性硬化型(n=28)。瞬目反射检查方法采用诱发电位仪,用表面电极刺激和记录,记录电极置于眼轮匝肌外侧,左右两侧对称,参考电极置于鼻骨两侧,接地电极置于颌部,刺激电极放在眶上切迹处。双导同时记录刺激侧所见的早反射和晚反射及对侧的晚反射。测定其潜伏期和波幅。双侧进行,共测4次,计算出瞬目反射各波的平均潜伏期和波幅。异常瞬目反射的判定标准:①各波潜伏期超过正常高限(x 2.5s)(早反射11.5ms,晚反射38.8ms,对侧的晚反射40.1ms)和/或波幅低于正常低限(x-2.5s)(早反射62.5μV,晚反射43.0μV,对侧的晚反射7.0μV)。②除外操作错误、仪器故障和患者不合作等因素,瞬目反射未引出者为异常。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EDSS进行评分。结果:4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均完成检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视神经脊髓炎型患者发病年龄、EDSS评分均显著高于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P<0.01)。②视神经脊髓炎型和经典多发性硬化型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0.001),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的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与视神经脊髓炎型相比也显著延长(P<0.01~0.001);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的瞬目反射各波波幅与对照组和视神经脊髓炎型相比显著降低(P<0.01~0.001),视神经脊髓炎型患者的瞬目反射各波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的瞬目反射各波异常率均显著高于视神经脊髓炎型(P<0.001)。结论:视神经脊髓炎型和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是多发性硬化的两种不同的临床类型;瞬目反射的改变可反映脑干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7.
刺激及其操作条件对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10只健康家兔在改变刺激电极位置、电流强度、频率时刺激单纤维肌电图(Stimu-SFEMG)的变化。结果为,电刺激条件和操作技术对Stimu-SFEMGr的Jitter值有明显影响。为了避免或减少误差,操作时须注意:(1)刺激电极应按解剖标志选择进针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以便尽可能接近神经干或神经分枝;(2)刺激频率宜控制在5HZ以下;(3)刺激电流应高于3倍阈值;(4)通过改变刺激强 相似文献
8.
倪朝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5,25(4):145-145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肌肉电刺激(EMS)前后比目鱼肌M波和H-反射的变化。方法:对5名健康人予EMS诱发肌肉疲劳,记录刺激前后右侧比目鱼肌最大M波及H/M波幅。结果:最大M波刺激后显著降低,H/M波幅变化不一致。结论:EMS可诱发肌肉疲劳,但与疲劳比目鱼肌相关联的脊髓神经兴奋性未出现一致改变。 相似文献
9.
10.
脊髓电刺激的刺激极性与刺激位置问题黄玮,李六一,宋新光除个别报告外,国内外绝大多数作者(包括本文作者)均常规采用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的沿脊柱长轴的纵向激法(简称“纵向正置法”),即他们相信包括脊髓在内的下行传导应是阴极兴奋[1]。鉴于学术会议上对此曾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梗死大鼠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其梗死灶镜区脑皮质突触可塑性变化,初步从分子水平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的基本机制。 方法将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安慰刺激组和假手术组。造模术后3 d,低频电刺激组接受低频电刺激治疗7 d(20 min/d);安慰刺激组安放电极但不予电刺激;假手术组无特殊处置。以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动物脑梗死灶镜区突触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突触素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低频电刺激治疗7 d后,与安慰刺激组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前相比,镜区皮质突触的界面曲率增大、突触间隙缩窄;GFAP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而突触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 结论低频电刺激可诱导脑梗死大鼠梗死灶镜区脑皮质发生活跃的突触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郭铁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1996,(3)
<正> 本研究测量了周围神经在经受磁刺激和电刺激时的周围运动传导时间(PMCT)的差异,并由此对磁刺激周围神经时的作用部位进行了确定。 方法 受试者为16名健康成人,其中男性13名,女性3名;平均年龄43.8岁。测试时一律取俯卧位。 相似文献
13.
顾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1999,(1)
<正>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综合征,由触发肌筋膜触发点(MTrP)引起。MTrP是骨骼肌纤维中紧张条索带上的易激惹点,按压此点时疼痛,并可引起典型的牵涉痛、肌紧张和压病,有时甚至引起局部肌肉颤搐和自主神经反应。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对缓解疼痛和MTrP压病即时止痛效果。60名(男25名,女35名)有单侧斜方肌上部纤维MTrP的患者,平均年龄44.4±13.9岁。随机分为3组:A组(n=18)为安慰治疗组;B组(n=20)为神经电刺激(ENS)治疗组,电流频率6OHz,电流强度为感觉阈,不引起肌肉收缩;C组(n=22)为肌肉电刺激(EMS)治疗组,电流频率10Hz,电流强度为能引起局部肌肉收缩。3组治疗电极均放置于MTrP和肩峰肌腱附着点,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陈泗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1991,(4)
<正> 作者复习了文献,电疗兴起于17世纪中,历18,19世纪有很大发展。进入20世纪,经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近代医学发展的重点由欧州转至美国,此时正当康复医学的黎明时期,也进行了各种 相似文献
16.
电刺激与神经康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4,8(31):6977-6979
目的:回顾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明确电刺激特别是双侧电刺激是否为促进神经康复的理想治疗方案。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www.ncbi.nlm.nih.gov,gateway.nlm.nih.govwww.cnki.net1984-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electricalstimulation,neurorehabili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电刺激,神经康复等。资料选择:选择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数据提炼:对检索到的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文献中相关信息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实验研究提示,脑存在可塑性,电刺激可通过机械刺激,造成全身血液循环的加快,促进脑血液供应,增加脑内侧支循环建立,电刺激可以调解神经递质的表达,促使神经营养因子和星形细胞增生,从而促进轴突出芽和突触形成,增强脑的可塑性。双侧电刺激可通过动员更多的神经通路来促进神经康复。结论:越来越多的基础及临床实验证据表明,电刺激特别是双侧电刺激是促进神经康复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信这种康复训练模式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临床 相似文献
17.
电刺激与神经康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回顾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明确电刺激特别是双侧电刺激是否为促进神经康复的理想治疗方案。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www.ncbi.nlm、nih.gov.gateway、nlm、nih.gov www、cnki.net 1984-01/2003—12期间的相关章,检索词“electrical stimulation,neurorehabilitation”,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01/2003—12期间的相关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检索词为“电刺激,神经康复”等。资料选择:选择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的献。数据提炼:对检索到的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献中相关信息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实验研究提示,脑存在可塑性,电刺激可通过机械刺激,造成全身血液循环的加快,促进脑血液供应,增加脑内侧支循环建立,电刺激可以调解神经递质的表达,促使神经营养因子和星形细胞增生,从而促进轴突出芽和突触形成,增强脑的可塑性。双侧电刺激可通过动员更多的神经通路来促进神经康复。结论:越来越多的基础及临床实验证据表明,电刺激特别是双侧电刺激是促进神经康复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的临床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的生活质量。相信这种康复训练模式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其更深一步的机制仍值得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膝关节康复装置,融合了功能性电刺激和机械外骨骼,使其能够发挥两种康复技术的优点,同时弥补各自的缺陷,实现一种更加优化的康复辅助模式。方法:该康复装置采用串联弹性驱动器作为膝关节外骨骼的动力驱动装置,并设计了相应的人机交互机构保证良好的力矩传递。驱动电机采用交流伺服电机,并与减速器相连保证足够的转矩。减速器输出轴和腿部支撑件之间通过弹性元件相连。与刚性驱动器相比,串联弹性驱动器具有防止过大的力冲激、可以实现稳定的力矩控制、储存和释放能量等优点,适用于人机交互领域。膝关节外骨骼还融合了模拟编码器、接触力传感器等便于进行反馈控制。结果:制作了原型机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该膝关节康复装置能够实现较为精确的轨迹追踪,并且能够平衡电刺激和机械外骨骼的辅助力矩。结论:本文设计的混合式膝关节康复装置能够使两种康复技术无干扰地结合,为康复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缺血半影区与镜区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缺血半影区与镜区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MCAO造模步骤结束后,在大鼠偏瘫侧上肢埋置金属导线连接FES治疗仪。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安慰电刺激组和FES组,每组又分为0d、3d、7d、14d 4个亚组,每亚组6只。FES在术后3d开始,使大鼠偏瘫上肢产生伸腕和伸指动作,每天1次,每次10min。在FES刺激前后的各个时间点进行网屏实验以观察各组的运动功能变化;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缺血半影区和镜区SYN蛋白表达。结果:FES组在刺激7d和14d后运动功能较安慰电刺激组明显改善(P<0.05)。脑缺血半影区在刺激3d、7d、14d后、镜区在刺激7d、14d后,FES刺激组较安慰电刺激组SY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FES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的运动功能,并增强脑梗死周围缺血半影区和镜区SYN的蛋白表达,即增强脑的可塑性,但半影区的可塑性出现早于镜区,且表达强于镜区。 相似文献
20.
陈又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1998,18(2):26-27
为探讨电刺激治疗慢性腰背痛的效果,应用双盲的随机的重复测量的设计,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NMES与TENS综合及安慰治疗的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综合治疗不仅在疼痛减轻或疼痛缓解方面都比安慰治疗显著有效,而且也比单用TENS或NMES显著有效。此外,为评价长期应用TENS、NMES和综合治疗的作用及副作用,必须随访观察包括疼痛、精神状况和功能在内的临床征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