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保瑜 《内科》2008,3(5):681-682
目的 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对32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患者年龄60~85(平均71±8.3)岁,每日服钙尔奇D0.6g,每隔3个月静脉滴注1次伊班磷酸钠2mg,疗程1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患者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s三角骨密度显著增加(均P〈0.001),增幅分别达6.6%、2.4%、2.3%及3.5%。结论伊班磷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有效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收集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平均67.6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唑来膦酸钠;对照组(60例,平均66.4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以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判;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排除治疗中3例脱落患者后,治疗组(57例)骨痛缓解快,骨密度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53例)(P〈0.05)。治疗组AK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5.2±11.2)VS(147.3±16.1)IU/L;P〈0.05]。两组血钙、血磷及对照组AKP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唑来膦酸钠能显著缓解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3.
福善美与罗盖全联合治疗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骨密度变化,观察福善美与罗美全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30例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15例),服福善美同时服罗盖全;对照组(15例)单服罗盖全;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并记录其疼痛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明显提高腰椎2-4骨密度值,6个月和12个月升幅分别为10.3%及12.4%,股骨近端BMD亦有升高。对照组腰椎BMD升幅为4.3%及6.7%,股骨近端BMD无明显升高。结论:福善美联合罗美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钙调节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了解患骨密度和骨低谢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方法;测定93例体检老年男性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酸性磷酸酶(ACP)、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25羟维生素D[25(OH)-VitD]及尿吡啶酚/肌酐(Pyd/Cr)比值,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并与42例中青年男性对照。结果:老年男性组与中青年男性组比例,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BMD、CT、25(OH)-VitD降低(P<0.01),PTH增高(P<0.01),BGP、ACP、Pyd/Cr增高(P<0.05),Ca、P、AKP无明显差异。结论:BMD和BMC是诊断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增龄、钙调节激素异常是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VitD缺乏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骨密度、生化指标和骨代谢标志物;计算总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307±0.083)、(0.355±0.098) g/cm2,对照组分别为(0.298±0.096)、(0.303±0.092) g/cm2;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血清1,25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对照组骨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36.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鲑鱼降钙素可明显改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有效缓解骨痛,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6.
韩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11):1012-1015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胰岛素干预9个月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胰岛素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格列吡嗪片、二甲双胍片、朗迪碳酸钙D3片(Ⅱ)治疗,另胰岛素组加用胰岛素降糖治疗。于服药前后测定两组左股骨颈(Femur Neck)、股骨粗隆、Ward's三角骨密度值并作比较。结果胰岛素组治疗9个月后骨密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胰岛素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不良反应少,骨质流失少,骨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肌注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治疗效果。方法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自愿分组。降钙素(sCT)组共50例,予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每次50IU,隔日1次;同时每日口服1片钙尔奇-D。钙(Ca)组共65例,每日予相等剂量钙尔奇-D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测定腰椎L2~4侧位、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及血清骨钙蛋白(BGP)、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结果 sCT组治疗后腰椎各椎体BMD增加3.47%~3.74%,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增加1.44%~1.72%;Ca组则分别下降1.29%~1.83%和1.98%~2.11%(P<0.02)。结论 鲑鱼降钙素可有效增加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或减少骨质丢失,其中对腰椎的治疗效果较股骨近端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钙调节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90例老年男性Ward三角区骨密度(BMD)。用放免法测定睾酮、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骨钙素,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逐渐增加;(2)睾酮、降钙索随年龄增加而逐步减少,甲状旁腺激索逐渐增加,而骨钙索无明显变化;(3)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组睾酮、降钙素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骨钙索在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骨量减少组则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结论增龄、钙调节激素异常是引致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女性60岁前后骨质疏松发生率,观察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5429名体检女性分为:年龄〈60岁组(老年前期组)和≥60岁组(老年组)。检测骨密度,比较两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老年前期组骨量减少发生率2.5%,骨质疏松发生率9.9%,老年组骨量减少发生率37.7%,骨质疏松发生率6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女性应定期监测骨密度,预防并及时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鲑鱼降钙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以该院门诊和住院部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治疗的94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相同剂量钙尔奇D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联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骨密度(BMD)、甲状腺旁激素(PTH)、血骨钙素(BGP)、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骨密度(BMD)、甲状腺旁激素(PTH)、血骨钙素(BGP)改善较为明显,对照组共有3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0.2%;观察组有4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1.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工作,愈来愈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中国OP的患者人数约为8390万人,发生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 6 % ,到2 0 10年约为110 4 0万人,占8 2 % [1] 。本文旨在观察降钙素(益钙宁)治疗12周至2 4周对其中绝大多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妇女的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 0 0 1- 0 1~2 0 0 3- 0 3,在我院门诊及住院PMO患者10 2例。分为益钙宁组(含治疗12周及治疗2 4周)和对照组:益钙宁治疗12周4 0例,年龄( 5 8 5±7 6 )岁,绝经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肾益骨方对老年雌性大鼠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有骨质疏松的老年雌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中药补肾益骨方和尼尔雌醇灌胃16 w,观察中药补肾益骨方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抗衰老作用.采用TUNEL法检测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凋亡的情况,双能X线吸收技术(DEXA)检测骨密度,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老年雌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清FSH、LH升高,E2下降,骨密度下降,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凋亡增加,中药补肾益骨方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能使FSH、LH水平下降,而血清E2水平升高不明显,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凋亡减少.结论 补肾益骨方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可以取得与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样的治疗效果,在延缓衰老方面比雌激素替代治疗作用更显著,综合评价治疗效果,补肾益骨方优于雌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应用γ线吸收法对上海地区812史60岁以上老人尺橈骨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与中、壮年比较。男性老年组骨密度平均为0.8002g/cm~2,较中年组(0.8657g/cm~2)、壮年组(0.8386g/cm~2)分别降低7.50%(P<0.01)和4.59%(P<0.01)。女性老年组骨密度平均为0.6216g/cm~2,较中年组(0.7581g/om~2)、壮年组(0.7221g/cm~2)分别降低18%(P<0.01)和10.9%(P<0.01)。女性老年骨密度降低速度比男性老年快2~3倍。812名老人中骨折发生率为14.4%,有骨折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无骨折者。重视对骨密度的监测和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是老年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讨论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补肾壮骨汤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1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2组为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前提下给予患者补肾壮骨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钙水平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和血清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00%和7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补肾壮骨汤可以提升骨密度和血清钙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收治的90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钙、血清磷、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血清磷均无明显变化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收治的90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钙、血清磷、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血清磷均无明显变化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52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用药5个月。鲑鱼降钙素治疗组(26例),单用钙剂口服治疗组(26例)。结果:治疗5个月后,治疗组骨痛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缓解率达89.76%,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能有效缓解骨痛,提高患者骨密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老年人足跟痛的效果,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老年人足跟痛的关系。方法 40例老年人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给予抗骨质疏松(OP)药物(益钙宁、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抗炎镇痛药;在治疗前后分别拍跟骨的侧位X线片,并测定腰2-4的骨密度(BMD);对疼痛症状的进行动态评估。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疼痛基本缓解,L2-4的BMD明显增加(P<0.05)。结论老年人顽固性足跟痛,应考虑骨质疏松有关;联合应用抑制骨溶解、促进骨生成和加速骨矿化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同时具有多种代谢紊乱 ,为此 ,笔者对10 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锰 (Mn)、锌 (Zn)、镁(Mg)、铝 (Al)、铜 (Cu)、钴 (Co)、钙 (Ca)、磷 (P)诸元素及骨密度 (BMD)进行了检测分析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组 10 2例 ,男 6 0例 ,女42例 ,年龄 6 0~ 75岁 ,平均 (6 5 .1± 4.5 )岁。对照组 6 0例 ,均为保健查体中体检、特检及生化检查正常的老年人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6 0~ 79岁 ,平均 (6 5 .6± 5 .0 )岁。方法 :血清标本均于清晨空腹、未用药状态下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 ,超低温保存于去离子…  相似文献   

20.
益钙宁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应用益钙宁长期治疗48周至72周对骨密度(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3例患者应用益钙宁(20单位/次,1次/周)加乳酸钙(元素钙,500mg/日)治疗,另35例患者单纯用乳酸钙(元素钙500mg/日)治疗。结果应用益钙宁加钙治疗组患者腰椎2~4BMD在治疗24周始即有明显增加并持续至72周;股骨近端的BMD增加,Wards三角区部位见于24周到48周;股骨颈部位见于48周和72周;大转子部位仅在72周。血BGP水平治疗24周呈增高的改变,而血TRAP和尿HYP/Cr比值的改变于治疗24周、48周和72周均有明显的下降。单纯用钙对照组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益钙宁长期治疗可抑制骨吸收并可能刺激骨形成,预防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