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囊内切除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合理性。方法回顾学习自1998年至今160例甲状腺手术资料、本组病例均采用囊内切除法。结果本组160例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132例行甲状腺一侧或双侧大部切除术,甲亢16例行双侧次全切术,甲癌12例行患侧近全切+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术。所有病倒均采用囊内切除术式,无一例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囊内切除术式,能够有效的避免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中行双叶甲状腺全切除术57例,一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5例。术后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为0.24%(2/82),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例发生。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保留甲状腺下动脉至关重要。保留甲状腺下动脉可保证甲状旁腺的充足血供,可很好的预防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的必要性。方法 将164例因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已完成手术情况分为甲状旁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两组。非暴露组76例患者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未寻找甲状旁腺;暴露组88例患者寻找并保护甲状旁腺,尽量保证甲状旁腺的血供及完整性。术后进行动态监测血清钙变化,观察甲状旁腺的功能情况。结果 在术中寻找并保护甲状旁腺的观察组中,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较未寻找甲状旁腺的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寻找并保护甲状旁腺,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囊内切除术与预防甲状旁腺损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甲状腺手术的进步 ,小切口 囊内切除[1] 不放引流[2 ,3 ] ,已在临床开展应用 ,甲状旁腺的损伤也明显减少。一 甲状腺囊内切除术 (intracapsularresection)是指甲状腺切除术时 ,切除甲状腺病变腺体同时 ,保留气管平面之下的甲状腺固有膜 (囊内解剖intracapsulardissec tion[1] ) ;结扎切断甲状腺上极及下极血管时均紧靠甲状腺 ,避免损伤固有膜外走行的喉上神经、喉返神经 ;同时也避免损伤通常位于甲状腺固有膜后方的甲状旁腺。此术式类似英语“denucleation”(去核 )一词之意。二 甲状旁腺的胚胎学发生及解剖变异人类的甲状旁腺通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的手术适应证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中甲状腺癌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桥本甲状腺炎1例。分析其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提示46例甲状腺癌中9例(19.6%)为双侧癌;3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均为双侧多发结节。全部患者均解剖出2条喉返神经,有4例患者的喉返神经被肿瘤侵犯,其中1条喉返神经被切除。有5例患者术中未能明确看到并保留甲状旁腺,其余患者均保留了1枚或以上的甲状旁腺。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需再次手术止血;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除1例喉返神经被切除者之外,其余患者声音均恢复正常;33例(38.8%)患者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症状;2例患者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安全术式,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与鉴别甲状旁腺可有效防止相应并发症的发生。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并不一定导致患者声音嘶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经颈入路切除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5例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超声刀及双极电凝镊行精细化被膜解剖经颈入路切除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结果桥本甲状腺炎12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甲状腺癌12例。行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5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58例;1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9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0 m 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5 d。术后无出血及皮下积液的发生。发生气管部分软化2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随访72例,失访3例,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无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发生甲状腺旁腺损伤2例(2.7%),因甲状旁腺损伤导致暂时性低钙血症2例(2.7%),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3例(4.0%),发生喉上神经外支损伤1例(1.3%)。结论本组病例的分析结果提示,采用超声刀及双极电凝镊行精细化被膜解剖经颈入路切除术治疗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甲状腺切除术的并发症,可有效地保留甲状旁腺及功能,保护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125例共146侧手术术中紧靠甲状腺真被膜解剖分离,处理下极时不解剖结扎下动脉主干,也不常规寻找喉返神经,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125例手术均达到治疗效果,其中仅6例术中明确寻找出喉返神经,所有病例术后均无手足搐搦症状,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率0.80%(1/125)。结论精细被膜解剖法可以保证病变切除范围的充分性,并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3月至1997年3月间,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192例,男26例,女166例,年龄6~78岁。均为长期生活于本地区居民。单侧46例,双侧146例,甲状腺Ⅱ°肿大86例,Ⅲ°(或以上)肿大32例;并甲亢34例,伴癌变8例,伴腺癌9例。单纯结节切除12例,一侧次全切除20例,一侧加峡部切除14例,双侧次全切除146例。术后复发12例,主要为对单发结节仅行切除术者。作者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本组病因,可能属于高碘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采用碘剂及甲状腺制剂治疗效果欠佳,建议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术式选择上,单侧结节至少应行患侧腺叶次全切除或加峡部切除;双侧结节应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对近基底部结节可采取逐个剔除的不规则切除法,以适当保留正常腺组织,减少术后甲减和损伤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等并发症的发生;术中仔细探查双侧腺叶往往可发现术前体查及B超未能发现的小结节;对在防治手术并发症方面提出:①尽量采用局麻,不常规暴露神经;②在分离结扎甲状腺血管时,采用囊内结扎法,甲状腺上、下动脉均结扎其分支;③对于双侧多发性结节者,采用近基底部结节逐个剔除的“不规则甲状腺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全切除术76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手术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手术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探讨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方式.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首次手术患者64例,其中5例(7.8%)术后出现一过性或短期完全恢复的低钙血症,无喉返神经损伤病例;复发病例12例,其中4例(33.3%)患者发生一侧喉返神经受损并伴有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其中一例患者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可作为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分化型甲状腺癌常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镜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其有效性。方法采用悬吊装置维持手术空间,不阻断甲状腺血供,使用国产超能剪保留腺体真被膜薄层组织的方法,行胸乳径路腔镜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近期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未发现复发、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在遵循规范化的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合适的腔镜器械并改进操作技巧,腔镜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是安全的,且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例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治经验。结果甲状旁腺腺瘤单侧单发多见(3l/34),单侧甲状旁腺腺瘤合并同侧甲状腺结节多见(25/31)。甲状腺结节病变性质主要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7/34)。34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早期有8例患者出现短时的低钙血症,余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26例,全部患者甲状旁腺腺瘤均无明显复发迹象,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有2例术后复查再次发现甲状腺结节,均予以动态观察,未行进一步手术切除,其余病例甲状腺结节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最有效的方法,最常用手术方式为单侧颈部探查术,术前定性及定位诊断结合术中诊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其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9月196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手术均在全麻下沿甲状腺被膜精细分离,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供养血管,超声刀封闭甲状腺中静脉及甲状腺下动静脉分支等安全甲状腺外科技术.结果 术后病理:结节性甲状腺肿120例(其中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7例,Grave's病8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22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5例,甲状腺未分化腺癌3例,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术后无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6.8%(33/196).术后出血需手术清创止血4例(2%),皮瓣下积液8例(4.1%).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靠,并不增加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低钙血症的发生,但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是熟悉颈部解剖和精细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精细被膜解剖法预防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195例应用精细被膜解剖法行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均沿甲状腺真假被膜之间疏松间隙进行超微化解剖,贴近甲状腺真被膜进行血管离断的精细被膜解剖手术方法。结果19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明确见到喉返神经9例。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4例(2.1%),永久性麻痹1例(0.5%),其余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运用精细被膜解剖法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还可以原位保留甲状旁腺及其滋养血管。  相似文献   

14.
巨大甲状腺肿172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172例巨大甲状腺肿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00%),合并癌变7例(4%),继发性甲亢9例(5.2%),无死亡病例。结论合适的麻醉方法,充分的术野显露,准确识别病理状态下的甲状腺血管和毗邻神经的走行变异,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出血等均是影响巨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探讨精确被膜解剖法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5月为50例患者采用精确被膜解剖法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48例成功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率96%,2例因为甲状腺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120 mim,平均80 min。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示甲状腺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48例腔镜甲状腺手术中,一侧全切36例,双侧全切12例。术后声音嘶哑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8例,经治疗后均在6个月内恢复,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小、美观、隐蔽、术后颈部舒适度好等优点,术中采用精确被膜解剖法,可以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下极系膜精细解剖在全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中山市博爱医院209例行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全切及近全切除病例,术中均采用下极系膜精细解剖方法显露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6例,腺瘤20例。结果 209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按照甲状腺下极系膜精细解剖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306例次,喉返神经显露率为92.2%,下甲状旁腺显露率为97.4%,1例因喉返神经侵犯行部分切除后腔镜下吻合。术后14例暂时性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无永久性声音嘶哑。结论甲状腺下极系膜精细解剖是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和下甲状旁腺的一种有效方法,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腔镜甲状腺手术更好地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细化被膜解剖法在甲状腺全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2年1月至12月118例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法行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中均发现并保留l~4枚甲状旁腺。其中16例未发现明确的下旁腺;术中发现上甲状旁腺197枚,其中42枚由甲状腺上动脉分支供血,131枚由甲状腺下动脉上行支供血;下甲状旁腺163枚,明确的下动脉分支血管供血的136枚。术后有62例(52.5%)甲状腺激素(PTH)值低于正常值(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其中56例于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其余6例于术后2~4周恢复正常;23例有暂时性低钙血症症状的患者,术后4 d~1月都恢复正常,无永久性低钙血症。所有病例术中均解剖并显露双侧喉返神经,除术前喉返神经受侵或损伤的患者,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法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能较好地原位保留甲状旁腺及其血供、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减少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喉返神经显露法行甲状腺腺叶切除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甲状腺腺叶切除的4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2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0 min(45~11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20 mL(5~100 mL)。术后病理学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9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5例,桥本甲状腺炎38例,甲状腺癌46例。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4例,其中1例拔出引流管后症状即消失,余3例于术后0.5~3.0个月恢复正常;出现喉上神经损伤2例,症状均在1周内消失;出现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5例,经治疗1~5 d后好转,未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术后因出血再次手术缝扎止血3例,1例为颈前静脉分支出血,1例为甲状腺侧方小动脉出血,1例为甲状腺残端出血。术后1个月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21例。随访期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精细化被膜解剖可以有效保护甲状旁腺的功能及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常规喉返神经显露是安全可行的,对避免喉返神经的严重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预防喉上、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的有效方法。 方法:根据喉上、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局部解剖学特征,采用改进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左侧多切,右侧少切,上极多切或全切,下极少切;不暴露喉返神经,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在内、外被膜间结扎其分支;保护腺叶后内侧区,确保后被膜的完整性)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86例。 结果:治愈81例(94.2%,81/86); 全组无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腺危象发生;喉上神经损伤2例,表现为呛咳和声音低钝,1~2个月后恢复;甲亢复发、甲减及永久性低钙各1例,优良率94%。 结论:采用该改进方法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甲亢可减少喉上、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术前单侧喉返神经麻痹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合理处理受侵喉返神经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7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术前诊断单侧喉返神经麻痹,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恶性肿瘤17例。13例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包括双侧甲状腺切除+颈淋巴结清除术12例,双侧甲状腺切除+全喉切除术1例,其中6例保留喉返神经,1例切除受侵段神经后予以吻合,另6例切除病变神经;4例行姑息性切除,患侧喉返神经均切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喉返神经保护。结果19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淋巴结转移者10例。19例均获随访,时间平均64(37~91)月。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6例甲状腺癌术中保留喉返神经者,术后声音改善明显,另1例健侧代偿。6例切除神经者和4例姑息性手术切除喉返神经者术后声音无改善。结论术中探明喉返神经受肿瘤侵犯程度,尽可能保留神经,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