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特征主要为畏寒、麻木、间歇性跛行、下肢冷痛等[1]。ASO发病呈升高趋势,对其防治干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ASO患者早期及时有效治疗,可降低截肢风险。近年来中医药在延缓病情发展和改善ASO临床症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散血葛根汤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大黄蛰虫片+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加味散血葛根汤+神经阻滞,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简化McGill疼痛量表、总体印象变化量表、中医证状),血清疼痛介质[内皮素-1(ET-1),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环氧化酶-2(COX-2)],血黏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中切黏度(M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5例,观察组脱落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6.6%(57/59),高于对照组的74.5%(41/55()χ2=5.729,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总体印象变化量表,中医症状,疼痛介质(ET-1,PGE2,SP,COX-2),血黏度(HBV,MBV,LBV,PV)明显降低(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显效+有效)复发率7.0%(4/57),低于对照组的43.9%(18/41)(χ2=7.294,P0.05)。研究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5/59),对照组为7.3%(4/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散血葛根汤联合神经阻滞可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脉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介绍任继学教授治疗少阴肾脉瘀阻证诊疗经验,旨在说明在临床中正确认识经络疾病有着重要意义。若能经络明,标本清,或求标得本,或由本求标,则治病少损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瘀阻证与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特征的差异。方法制定“强直性脊柱炎证候信息采集量表”,从全国7个中心纳入肾虚瘀阻证与湿热瘀阻证AS患者。观察肾虚瘀阻证与湿热瘀阻证患者AS疾病活动度评分-C反应蛋白(ASDAS-CRP)、AS疾病活动度评分-血沉(ASDAS-ESR)、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患者整体评估(PGA)评分、单一症状(腰背痛、外周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晨僵程度、触痛/压痛和疲乏)评分,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按照ASDAS-CRP评估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情况。结果 纳入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瘀阻证患者684例,湿热瘀阻证患者558例。两组患者PGA评分以及CRP、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症状评分中,腰背痛、外周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及触痛/压痛评分,湿热瘀阻证均高于肾虚瘀阻证(P<0.05或P<0.01)。湿热瘀阻证患者ASDAS-CRP、ASDAS-ESR及BASDAI评分均高于肾虚瘀阻证患者(P<0.01)。肾虚瘀阻证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5.
从痰瘀交阻论治失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失眠病因繁多,概括其病机,总由脑府阴阳交通"不得从其道",气血失和所致.究其原因,除脏腑虚弱外,尚有痰浊、瘀血阻滞,本文综述了治疗痰瘀交阻所致不寐所运用的中医药证治方法和化痰祛瘀宁神药物的配伍运用及有关药理作用报道.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金堂县中医院内科及针灸科住院患者,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上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1]。有相应的症状、体征,经头颅CT或MRI证实。按就诊顺序及症状积分情况随机选择中医治疗组(观察组)及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经统计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瘀阻证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特征差异,为临床辨治提供依据。方法 2339例AS患者辨证分为肾虚瘀阻证1075例,湿热瘀阻证1264例。入组时收集两种证型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眼炎史、家族史及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HLA-B27)阳性史],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单一症状(包括脊柱痛、外周关节痛、肌腱端压痛、晨僵程度及晨僵时间)评分,患者报告结局指标[包括患者整体评估(PGA)评分、慢性疾病治疗功能-疲劳量表(FACIT-F)评分、夜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并进行骶髂关节炎CT分级。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结果 肾虚瘀阻证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P<0.01)。肾虚瘀阻证患者和湿热瘀阻证患者的BASDAI评分分别为(3.84±1.79)、(4.30±1.99)分,BASFI评分分别为(2.7...  相似文献   

8.
瘀毒阻络与冠心病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心理压力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诸多医家对本病的研究和论治各有偏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中医痰浊瘀阻理论出发,对该病论治提出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笔者发现肺心病患者无论急性发作期或是缓解期,多有痰’5瘀的病理因素序在。如急性期多表现为咳嗽,咯痰,气促难以平卧,动则益甚,痰或白或黄,面黯唇紫,颈脉怒张,尿少肢肿,舌红或淡红或黯红,脉沉或数或结代等痰瘀互阻、肺肾两虚、本虚标实之证。缓解期则多表现为喘促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观察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评价自拟痰瘀阻络方对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及脑梗死患者新发梗塞灶区酸中毒、能量代谢障碍改善情况的疗效。方法:符合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0例。观察对比患者治疗14天后颅内新发梗塞灶区和对侧镜像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肌酸(Cr)水平,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天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病残程度分级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1);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提高(P均<0.05)。治疗第14天两组梗塞灶心、内侧区NAA/Cr水平均较外侧区、对侧镜像区降低(P均<0.05),两组间各兴趣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各兴趣区Lac/Cr水平均无明显异常(P>0.05),对照组患侧各兴趣区Lac/Cr水平均较健侧区显著升高(P均<0.01),两组间治疗组梗塞灶心和外侧区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研究发现梗塞灶心NAA/Cr水平与对应第14天NIHSS评分呈负向直线关系(r=-0.379,P<0.05),梗塞灶内侧区Lac/Cr水平与相应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记分亦均有一定的直线关系。结论:通过MRS检查分析发现痰瘀阻络方对脑部梗塞灶内酸中毒状态及能量代谢障碍具有改善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活动能力;脑组织NAA/Cr、Lac/Cr水平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存在一定直线关系,对判断临床预后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中认为,痰瘀阻络是导致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因此,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要从痰瘀入手,从根本上进行治疗,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从热毒直中而伤气阴、热毒损脉而致血瘀、"热毒"和"瘀血"相互从化阐释放射性肺炎热毒伤阴、血脉瘀滞的病因病机,临床立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为主要法则,根据病邪轻重和正虚程度的不同辨证遣方用药,以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提出养阴清热、活血化瘀药治疗放射性肺炎存在的现实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风病痰瘀痹阻证治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101例中风病痰瘀痹阻证的分析,认为该证候可见于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当辨痰瘀之有无与主次,而治痰治瘀须重调气。  相似文献   

15.
络病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历经发展,清代叶天士进一步明确了"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人络","百日久恙,血络必伤",提出了要"讲究络病功夫",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之一,是导致肾脏病变发展的主要因素。以益气健脾,补肾固精为主的传统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往往不能够有效治疗或控制患者蛋白尿的发展,王琛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热毒瘀阻是导致慢性肾炎蛋白尿产生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不失为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传统中医对"毒"邪病因的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当存在"毒"邪致病或"瘀""毒"从化互结致病的病因病机。注重"瘀""毒"病因在COPD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兼夹、相互从化,探索中医治法方药,对丰富COPD的中医病因学,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关林教授从痰瘀论治血脉病心脑合病拾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侍诊心血管专家杨关林教授,总结出其治疗心脑合病的经验,认为本病是气血运行发生异常,进而出现脉中血液运行阻滞、血脉闭塞引起的心脉、脑脉同时或先后发病。治疗上灵活运用中医的异病同治原则,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以“痰瘀”论治心脑合病,将化痰祛瘀法贯穿治疗始终,但又临证求本,随证用药,不泥于痰瘀。  相似文献   

19.
对SARS瘀阻肺络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新发现的冠状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虽然该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对其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治疗转归中的诸多问题,尚待医学界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学在对疾病的治疗中,强调把握病机辨证论治,因为把握病机特点既有助于辨证准确,又能在疾病的演变和治疗中防微杜渐夺得先机,取得治疗的主动。因此,探讨SARS的病理机制,对于深化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唐代王冰所云:“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的中医病机是本虚标实 ,气虚为本 ,瘀毒为标 ,久病入络 ,痹而不通 ,治疗应以化瘀解毒为原则 ,佐以健脾益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