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燕 《医学信息》2007,20(2):189-190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腔局部的异常扩张,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现代神经放射学的发展,使绝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都能通过血管内栓塞而治愈,从而免除开颅手术。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uglimiDetachable Coil,GDC)血管内途径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8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随着影像学设备与栓塞材料的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也成为治疗方法之一。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与栓塞材料选择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关系。 方法:用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筛选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 结果与结论: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完全栓塞31枚、占86.11%,大部分栓塞5枚、占13.89%;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不仅与动脉瘤的形态有关,而且与栓塞材料直接相关。故认为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远端动脉瘤指位于主干血管末梢或其远处小分支的动脉瘤,相对少见。小脑上动脉(the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远端动脉瘤更为罕见,其处理较为棘手。Onyx是一种新型栓塞材料,主要用来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也有报道用来治疗颅内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现将采用腔内注射Onyx胶治疗左侧SCA远端动脉瘤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27例破裂出血动脉瘤患者在48h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结 果随访4月.3年,27例病人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3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0例,持续性植物生存0例,死亡2例.无再出血病例.结论 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能及时防止破裂动脉瘤再出血,并为后续积极的抗血管痉挛治疗提供条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正>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对126例颅内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85例90个动脉瘤用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Machenical detachable spiral,MDS),栓塞,41例42个动脉瘤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e coil,GDC)栓塞.结果:成功栓塞126例132个动脉瘤,123例痊愈,3例死亡.100%栓塞124个,95%栓塞6个,90%栓塞2个.并发动脉瘤破裂4例,并发脑梗死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1例微弹簧末端逸出并顽固性脑血管痉挛.2例复发者再予GDC栓塞而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动脉硬化明显导管到位困难者及术前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者不宜行血管内治疗.术前尼莫通化,术中导管内推注罂粟碱可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动脉瘤较大者,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开颅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复发率相当,但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预后恢复更加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弹簧圈(coil)栓塞治疗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目前普遍应用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段。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体现为从动脉瘤囊内填塞到载瘤动脉重塑治疗理念的转变,为巨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FD与弹簧圈的数值模拟方法,然后列出常见的影响动脉瘤治疗效果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详细说明了FD孔率、弹簧圈填塞率与壁面切应力对改善瘤囊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FD与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使用FD治疗巨型颅内动脉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更多的研究表明FD联合疏松弹簧圈栓塞治疗时,动脉瘤的延迟破裂率与复发率更低。结论进一步说明了FD与弹簧圈栓塞巨型颅内动脉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早期病死率高达35%,且反复出血者病死率高达70%以上,故及时准确地早期治疗动脉瘤尤为重要。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型栓塞材料-电解可脱弹簧圈应用,栓塞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2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破裂出血动脉瘤患者在48h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结果随访4月~3年,27例病人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3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0例,持续性植物生存0例,死亡2例.无再出血病例.结论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能及时防止破裂动脉瘤再出血,并为后续积极的抗血管痉挛治疗提供条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病因以颅内动脉瘤多见.脑血管造影是明确病因的最好手段,应尽早进行.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有血管内栓塞治疗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本文对我院10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造影结果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 目的:报道开颅手术处理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手术技巧.方法:先考虑行可脱性弹簧血管内栓塞技术,无法行可脱性弹簧血管内栓塞的再开颅手术.手术均采用翼点入路.结果:4例动脉瘤夹闭术后3例痊愈,1例手术顺利,但1周后因气管内大出血死亡.结论:手术治疗动脉瘤具有直观、可靠、无须特殊仪器设备要求等优点,在血管内治疗失败或不具备开展介入治疗的地区,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仍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9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闭塞,3例患者95%以上闭塞,1例患者90%~95%闭塞,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无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未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生活均正常。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9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在全脑血管造影的同时或择日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经导引导管引入微导管和与之相匹配的微导丝.头端经过塑形的微导管在微导丝配合下置入瘤腔并固定于距瘤颈1/3处,选择大小适合的GDC进行栓塞治疗,依次将GDC填入瘤腔.结果:95例中,84例动脉瘤100%栓塞,8例95%栓塞,2例90%栓塞,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微导管无法到位放弃治疗.9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无再出血.3例术中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发生破裂出血,治疗后痊愈; 1例前交通动脉瘤治疗过程中见同侧大脑前动脉未显示,立即经引导管罂粟碱推注、40万尿激酶溶栓后再通,无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分析治疗后栓塞情况、手术过程中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46例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后,瘤腔完全栓塞33例,次全栓塞12例,不完全栓塞1例。瘤颈4 mm以下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4 mm及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Rankin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栓塞成功率高,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支架和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87例患者9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支架辅助技术为首先选择合适的Neuroform支架跨动脉瘤颈释放,长度超出瘤颈近、远端各5mm,微导管通过支架上的网孔进入动脉瘤,一期或分期完成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微导管动入动脉瘤内后,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以覆盖瘤颈,再行GDC填塞动脉瘤。结果 支架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31个,次全填塞(〉90%)3个,大部分填塞(70%~90%)1个,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50个,次全栓塞4个,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同时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2个,次全填塞1个,无死亡。平均随访5.8个月,其中支架辅助栓塞再通率16.7%,球囊辅助栓塞再通率12.5%。结论 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栓塞技术较支架辅助技术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图1参13。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其原因多由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血流改变、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炎症等多重因素造成动脉壁结构的改变[5],也有文献报道,非先天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9]。瘤体破裂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 hage,SAH)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功能障碍。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首次出血幸存者若得不到及时正确处理,3w内有40%病例发生再出血[2],且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80%[1];首次发病6个月内再出血率为30%~50%,再次出血病死率25%~35%[3]。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血管痉挛发生率25%~30%[4],是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颅手术。1973年诞生了颅内动脉瘤的介入疗法。介入的发展包括可脱星球囊技术、游离弹簧圈、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和电解弹簧圈(GDC,EDC)技术等几个阶段。特别是GDC的问世,使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有了历史性的突破。目前在欧洲地区,80%的动脉瘤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北美地区为40%,而国内则为15%~20%[5]。为降低死亡率,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动脉瘤显得尤为重要,血管内介入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并发症少、相对安全、恢复快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认可,现将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自膨胀颅内专用支架(Neuroform支架)与弹簧圈栓塞相结合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患者(35个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采用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结合栓塞治疗。通过微导管释放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将另一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进入动脉瘤腔以GDC栓塞动脉瘤。结果全部病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GDC栓塞.其中28例致密栓塞,7例部分栓塞。仅2例术中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24例术后3个月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9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显影,载瘤动脉通畅;5例动脉瘤颈有残留。结论Neuroform颅内支架使用安全.适用于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特别适用于迂曲的脑血管。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以往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电解脱弹簧圈解脱时间较长,解脱区质地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 目的:观察水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方法:经头颅CT检查确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有脑叶出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证实为颅内动脉瘤,采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结果与结论:经过治疗,患者破裂动脉瘤致密栓塞,填塞达99%,出血得到控制。提示水解脱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操作方便,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应该为目前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较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39例经头颅CTA和/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30例,按Hunt—Hess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4例、Ⅳ级1例。根据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分别采用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双导管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填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31例(79.4%),大部栓塞8例(20.6%)。无术中出血病例。术中共置人164枚弹簧圈,15枚支架。术后第7天,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亡。38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依据GOS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GOS5/4分)34例、轻度残疾(GOS3分)2例、重度残疾(GOS2分)2例。其中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分别于术后6个月或16个月或36个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绝大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通过选用合适的血管内辅助技术及方法能够得到成功的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患者。A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方式进行治疗,B组采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方式进行治疗。采用RS评分、Raymond评分和GO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RS评分方面,A组为(0.23±0.57)分,B组为(2.48±0.96)分,A组低于B组(P<0.05);Raymond评分方面,A组Ⅰ级发生率为92.24%,B组为78.57%,A组高于B组(P<0.05);GOS评分方面,A组5分的发生率为92.86%,B组为73.81%,A组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A组为2.38%,B组为21.43%,A组低于B组(P<0.05)。复发率方面,A组无一例复发,B组复发率为4.76%,A组低于B组(P<0.05)。结论: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效果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弹簧圈血管内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