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4种皮瓣修复小儿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8月~2010年9月采用小腿外侧皮瓣、外踝上动脉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小儿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3例,年龄3~12岁。缺损面积:4cm×3cm~18cm×11cm;8例伴有跟腱缺损。切取皮瓣面积:5cm×4cm~20cm×13cm;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10例、股前外侧皮瓣9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8例、外踝上动脉皮瓣6例。结果 33例经8~19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和质地良好,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股前外侧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重新吻合静脉后皮瓣成活;3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发生远端边缘坏死,最大1.5cm×1cm,经伤口换药后痊愈。8例合并跟腱缺损者,5例用股前外侧皮瓣和深筋膜(髂胫束)重建后屈踝功能恢复近于正常,3例屈踝肌力减弱,有较明显的跛行。结论小腿外侧皮瓣、外踝上动脉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具有切取简便,损伤小,皮瓣外形和质地良好,是修复小儿足跟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而股前外侧皮瓣则是修复小儿足跟部大面积缺损或合并跟腱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双皮瓣联合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联合应用足底内侧皮瓣及足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联合运用同侧足底内侧皮瓣和足外侧皮瓣转位修复足跟底部及跟后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9例 ,其中外伤 5例、慢性骨髓炎 2例、鳞状细胞癌 2例。创面最大为 16 .5cm×6 .5cm ,最小为 10 .0cm× 4 .0cm。结果 术后未发生血管危象 ,皮瓣全部成活 ,伤口Ⅰ期愈合。随访 6个月~6年 ,所有病例皮瓣外观及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足跟部为负重区 ,跟后部为摩擦区 ,对此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后的修复要求较高。用上述 2个皮瓣联合使用完全符合足部修复要求 ,修复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1999~ 2 0 0 0年我科共收治足跟部皮肤缺损 15例 ,经跟外侧纵行皮瓣转移修复治疗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45~ 6 4岁 ,平均 5 3岁。皮肤缺损面积 36~ 6 4cm2 ,平均约 5 0cm2 。皮肤缺损原因 :褥疮 9例 ,挤压伤致皮肤撕脱 3例 ,足跟部皮肤感染坏死 3例。1 2 治疗方法 皮瓣设计 :皮瓣基部位于外踝与跟腱之间 ,成人宽约 4 5cm。皮瓣后缘与创面相连 ,下缘至足外侧缘 ,宽度视创面大小而定。皮瓣切取 :手术在充气止血带控制下进行。作皮瓣远端和两侧切口 ,达深筋膜下 ,紧贴骨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肘关节成形术填充物的选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颜料的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臂内、外侧筋膜,前臂后筋膜的血管来源、分支分布,血管蒂长度及筋膜瓣的切取面积等。结果观测以尺侧返动脉为蒂的臂内侧筋膜瓣,血管蒂长度为(4.0±1.0)cm,可切取面积为12cm×5cm;以桡侧返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筋膜瓣,血管蒂长度为(3.2±1.3)cm,可切取面积为12cm×5cm;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前臂后筋膜瓣,血管蒂长度为(3.2±1.3)cm,可切取面积为13cm×5cm.结论带血管蒂的筋膜瓣血管蒂长、血供丰富、可取面积大、质地坚韧致密,可作为财关节成形术的填充物。  相似文献   

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以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设计并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结果:26例皮瓣中除1例修复前足内侧皮瓣远端发生脂肪液化外,余2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无破溃发生。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修复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跟部负重区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适应证及皮瓣的优化选择。方法 2000年1月~2014年3月收治47例足跟部负重区软组织缺损患者,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7~56岁,平均37.8岁。根据足跟部负重区缺损创面大小及位置,采用皮瓣修复,吻合皮神经重建感觉。结果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1cm表皮坏死,换药后愈合,1例游离皮瓣术后10d暗红,经解痉保暖缓解。随访6个月~11年,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未见破溃。结论足跟负重区缺损需要一定厚度组织瓣修复,并重建感觉,应合理选用组织瓣,腓肠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中小创面,游离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及健侧隐神经皮瓣可用于修复巨大创面。  相似文献   

7.
高宏  焦郭堂 《武警医学》1999,10(11):641-641
1996年5月我院采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全部成活。作者认为此手术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满意,适应基层医院开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均为男性,年龄21~37岁,平均26岁。致伤原因为高寒地区冻伤。8例均曾行足前部截趾,病程4月,足跟部溃疡、糜烂,跟骨外露,创面有不同程度感染。皮肤缺损范围6cm×5cm~10cm×9cm。皮瓣均一期成活。经随访1-5a,皮瓣无破溃,外形及感觉恢复较好,但较正常部位迟钝。均能负重独自行走,可参加一般体力劳动。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创面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8~46岁。创伤原因与部位:足踝部沸水烫伤1例,足跟部冻伤1例,足背部外伤2例,腓骨下段贴骨疤痕1例。病程2月~1年,平均5月。皮肤缺损最大面积9cm×8cm,最小3cm×5cm,皮瓣长8cm×20cm,蒂宽3cm。2 手术方法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设计在小腿后侧中下部,以窝中点至外踝内侧连线为皮瓣中轴,即位于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的体表投影部位。本组皮瓣的旋转点均位于外踝上方5cm以上,在皮瓣蒂部,显露腓肠神经及其伴行…  相似文献   

9.
臀部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温术民儿童足跟部皮肤缺损修复难度较大。近年来,笔者试用臀部皮瓣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6~14岁。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致跟骨外露2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合并跟腱外露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应用内踝上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效果.方法 自2000年来应用内踝上逆行皮瓣27例,转移修复由车祸外伤、肿瘤等所致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6cm×14cm,跟骨外露最大面积5cm×10cm.结果 共切取内踝上逆行皮瓣27块,其中血管蒂逆行皮瓣9例,筋膜血管蒂逆行皮瓣12例,带部分皮肤的筋膜血管蒂逆行皮瓣6例.其中1例皮瓣术后坏死,行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愈合,其余逆行皮瓣及供瓣区所植皮片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 内踝上逆行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逆行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并重建皮瓣感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4年3月对13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转移方法,将皮瓣旋转点改为外踝上5cm,根据创面大小及最远端距离调整旋转点位置,筋膜蒂宽度在3~5cm,将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包含在蒂内,采用明道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13例中11例完全存活,2例皮瓣远端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瘢痕愈合。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局限性臃肿,感染治愈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不需吻合血管,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2.
小腿后外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腿后外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和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在小腿后外侧设计岛状筋膜皮瓣逆行转移修复12例足与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创伤所致单纯软组织缺损4例,慢性溃疡5例,不稳定瘢痕切除创面2例,电击伤创面1例。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随访6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小腿后外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供丰富,不损伤主要动静脉,供皮面积大,蒂长转移方便,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是修复足与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94~1997年应用静脉皮瓣供区预扩张的方法,修复较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病人10例共11块皮瓣,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0例11块皮瓣,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7~38岁。皮瓣最大面积9cm×13cm,最小面积6cm×8cm,平均68...  相似文献   

14.
腓肠神经腓肠浅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足跟部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慢性溃疡跟骨外露,一直是临床的棘手问题。我科自1995年10月~1997年4月应用腓肠神经腓肠浅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2~47岁。病程2周~2年。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足跟感染软组织缺损创面有效修复方法.方法 对足跟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第1种方法是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旋转180°与足跟部创面吻合,第2种方法是切取股前外游离皮瓣用旋股外侧动脉血管吻合胫后动脉及其2条伴行静脉,以此两种方法来修复足跟部感染缺损.结果 自2008年以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于临床应用10例,股前外皮瓣于临床应用4例,14例皮瓣中术后1例皮瓣远端坏死,Ⅱ期游离植皮,2例皮瓣外观较为臃肿,患者穿鞋困难、行走不便,经Ⅱ期手术修薄皮瓣,效果满意.其余术后无皮瓣坏死、无血管危象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8~48个月,根据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满分100分),14例病例据评分表中关于疼痛、功能等多方面指标综合得分,80分以上9例,60~80分3例,60分以下2例.术后除1例皮瓣远端坏死,Ⅱ期游离植皮,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4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未见功能障碍.结论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均是修复足跟部感染及软组织缺损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03年至2007年临床应用的10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皮瓣安全存活,皮瓣切取最大面积可达25cm×12cm,最小面积4cm×4cm,可修复小腿、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手术方法安全性大,效果优良。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且皮瓣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5例,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5例中2例皮瓣部分坏死,其余全部一次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创伤小,手术简单,血供可靠,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8.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用于修复小腿远端、足跟部、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要皮瓣之一.笔者自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对23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予以修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5年12月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应用4种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48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5~62岁,平均33.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4例,重物压伤15例,自行车轮辐绞伤5例,摩托车排气管烫伤4例;创面缺损面积:3.0cm×5.0cm~13.0cm×28.0cm,切取皮瓣面积4.0cm×7.0cm~15.0cm×32.0cm。其中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8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2例,腓动脉外踝上穿支皮瓣10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8例。观察患者感觉功能情况。结果 48例获随访10~35个月,平均22.5个月。39例皮瓣完全成活;8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1例皮瓣发生坏死,二次手术植皮。5例皮瓣臃肿,二期行修整术。6例吻合神经的皮瓣患者术后4~6个月感觉功能均完全恢复,其余42例患者感觉功能部分恢复。3例皮瓣修复术后足底局部溃疡形成,其余45例皮瓣质地柔软,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腓动脉外踝上穿支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肯定,各具优缺点。应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部位、面积不同个性化选择合适术式,提高皮瓣存活率,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外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部严重电烧伤、热压伤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以来,我科共利用外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电烧伤5例,足背热压伤4例,足跟部慢性溃疡3例。结果:12例皮瓣,10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因蒂部张力过大而致其远端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4年,外形满意,功能良好,均重返工作岗位。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供瓣面积大,血运可靠,且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该皮瓣对于小腿中下1/3、足跟、内、外踝及足背等较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