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骶髂关节是人体躯干向下肢传达承重与支撑的大关节,而两足或两侧坐骨结节所受的外力,也必须通过骶髂关节才能传到躯干.因此,骶髂关节在日常生活中是受力最大的关节之一.凡直接与间接的暴力,尤其在扭曲或旋转动作的情况下,一侧骶髂关节容易受损伤.一、应用解剖骶髂关节是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形成的滑膜关节,共关节而被有关节软骨,成人关节面凹凸不平,其关节面相嵌合并限制运动.  相似文献   

2.
骶髂关节解剖学与影像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新鲜尸体骶髂关节的解剖学、组织学研究 ,详细剖析骶髂关节影像学 (含X线、CT、MRI)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在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组的协助下 ,取得存放时间为一天的正常成年人新鲜尸体 (经甲醛液注射并浸泡 )带皮肉骨盆一具 ,先拍摄X线片、CT片、MR片后 ,再行骶髂关节的解剖。肉眼观察该尸体的骶髂关节及其邻接部分 ,分段写出观察所得。然后分段切取标本行镜下组织学观察。骶髂关节由骶骨耳状面和髂骨耳状面构成 ,骶骨耳状面约位于骶骨上面 3节的外侧 ,关节面前宽后窄 ,表面有很多点状凸起和与之相对应的凹陷 ,两骨互相嵌合 …  相似文献   

3.
<正> 一、骨盆及髋关节解剖提要1.骨盆: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共同组成。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在未成年期,上三块骨籍软骨相连,成年后,软骨骨化,三块融合为一,统称为髋骨。骨盆前方的耻骨部分由纤维软骨相连,虽然有一定活动度,却并非一个完善的关节,故又可称为“半关节”。骨盆后部两侧髋骨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骶髂关节活动度很小,周围关节囊纤维层发达。骨盆侧方髋臼与股骨构成髋关节。骨盆是脊柱与下肢间的桥梁,躯干的重力通过骨盆传达到下肢,下肢的震荡也通过骨盆上达脊柱。  相似文献   

4.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与同龄正常骶髂关节CT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照研究10-20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患者与同龄正常志愿者骶髂关节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JAS患者共113例,男101例,女12例。就诊年龄10-20岁;发病年龄4-16岁。随机选择30名同龄无脊柱关节病症状的志愿者作为对照。所有被检查者均行骶髂关节CT扫描。结果对照组(66.67%)与.IAS组(21.68%)均可见到骶髂关节内的真空现象。对照组与JAS组均可见到骶骨侧关节面第2、3骶骨分节处(分别为3.33%、6.64%)和前上缘(分别为15%、25.66%)的骨骺影。对照组误认为JAS的征象还有骶骨分节处(33.33%)及骶骨前上缘(3.33%)关节面的局限性凹陷、骶骨侧关节面的侵蚀样改变(6.67%)、髂骨侧关节面囊样改变(8.33%)和局限性凹陷(3.33%)。与.JAS骶髂关节炎的不同是骶骨侧及髂骨侧关节面的局限性凹陷皮质完整,无侵蚀样改变及周围硬化,骶骨侧关节面侵蚀样改变不伴有髂骨侧关节面的骨侵蚀,髂骨侧囊样改变周围无硬化、不伴骨侵蚀。结论少数正常青少年的骶髂关节CT表现有类似侵蚀样改变、囊样改变和局限性凹陷,与JAS骶髂关节炎表现类似,但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5.
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临床证实的AS患者的骶髂关节CR、CT及MRI表现特点,包括分级、部位和数量、钙化、关节间隙变化及关节面下骨质改变等。结果AS骶髂关节病变的CR正位及斜位片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变窄67例,关节面致密硬化22例,囊变15例,关节强直17例,钙化38例;CT显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软骨钙化55例,关节间隙变窄42例,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结构囊变43例,硬化65例,骶髂韧带钙化52例;MRI显示:关节软骨破坏40例,病变区周围水肿57例,骨内脂肪沉积15例。结论对AS骶髂关节的检查,CR为最基本的方法,CT对AS的分级较准确,而MRI对AS骶髂关节病变可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2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的CT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临床早期CT级表现骶髂关节的面呈对称性或不对称受累,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消失.骨关节面皮质中断.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CT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局呈锯齿状或毛刷状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关节间隙内含气征。晚期CT级为临床稳定期,可见韧带钙化,关节骨性强直和关节间隙消失。明显骨质疏松,为临床稳定期。结论: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作出正确的分级诊断,为临床分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作者描述了8例9个与骶髂关节真空现象有关的骶骨含气囊肿的CT表现。均为偶然发现。年龄37~87岁(平均68岁)。男6例,女2例。8例均见骶骨软骨下含气囊肿与骶髂关节滑膜部分相关处有硬化边缘。均有骶髂关节变性的征象,如硬化、关节面的破坏和骨赘。6例有关节内气体,其中2例显示病变与关节相通。病灶直径为3~8mm,5个病灶位于右侧,4个位于  相似文献   

8.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强直性脊柱炎患儿的骶髂关节的CT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搜集7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儿,行骶髂关节CT检查。年龄6~14岁。结果 骶髂关节间隙的CT表现为正常、增宽及宽窄不均,未见变窄及强直征象。骶髂关节面的改变主要为:髂骨面的改变包括关节面的模糊、不规则,骨皮质的不连续、变薄、增厚;关节面下囊变,骨破坏,骨质缺失和骨硬化。骶骨面的改变明显较髂骨面少。左侧关节改变较右侧重且发病率高。按照国际标准分级,本组病例为0~Ⅲ级。结论 影像学特点最初表现为周围关节炎征象,而无典型中轴关节受累征象。骶髂关节炎是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确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特点,协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选择题     
1 其内部常见环形钙化的骨恶性肿瘤是 :A软骨肉瘤  B纤维肉瘤C骨肉瘤   D骨转移瘤E骨髓瘤2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最早期的X线或CT表现是 :A关节间隙狭窄  B关节间隙增宽C关节面硬化D骶骨关节面的锯齿状或虫蚀状骨破坏E髂骨关节面的锯齿状或虫蚀状骨破坏3 脊柱转移瘤与脊柱结核X线表现的主要鉴别点在于 :A有无椎体破坏    B椎体有无硬化C椎体有无压缩变扁  D椎间隙有无狭窄E有无椎旁软组织肿块4 单纯性压缩骨折与溶骨性椎体转移瘤X线、CT鉴别点有 :A椎体有无骨质破坏  B椎体有无塌陷C椎间隙有无狭窄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WI在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骶髂关节炎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1例骶髂关节炎患者,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调查表、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活动组42例和稳定组39例,均行双侧骶髂关节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并比较2组骶髂关节面下病变区的ADC值。结果:常规MRI及DWI可显示骶髂关节面软骨破坏、中断,关节面毛糙模糊,软骨下骨破坏、缺损,关节面下骨髓水肿、囊变、骨质增生硬化、脂肪沉积,关节间隙变窄、部分融合,累及周围肌肉,以及出现关节囊炎。活动组骶髂关节骶侧、髂侧的ADC值显著均高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DW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DC值可为临床判断骶髂关节炎是否处于活动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核素骨显像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骶髂关节与骶骨放射性比值测定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法 16例AS患者,共31个骶髂关节,CT检查诊断为0、Ⅰ、Ⅱ、Ⅲ、Ⅳ期骶髂关节炎。先行全身骨显像、骶髂关节显像及放射性比值测定,1-3d后行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 活组织检查示骶髂关节炎关节30个,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软骨及软骨下骨板血管翳侵入、骨质破坏等病变。核素骶髂关节显像示放射性比值升高关节27个。16例患者均有全身其他关节或脊柱病变。结论 核素骨显像及其放射性比值测定有利于AS骶髂关节炎搂早期诊断,对其活动性监测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RI和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累及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疑似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CT与MRI对AS累及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AS累及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MRI诊断阳性73例,CT诊断阳性63例。MRI诊断AS累及骶髂关节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AS累及骶髂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肿胀、骨髓水肿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关节面增生硬化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累及骶髂关节患者的MRI主要表现为滑膜组织增厚,呈等长或略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呈中度至明显的强化,且关节软骨边缘毛糙,关节面下骨质内见片状异常信号。CT影像主要表现为关节面骨质呈锯齿状,且伴有多发小囊变,关节间隙模糊、变窄,受累处通常位于关节中下部,髂骨侧较为明显。结论 MRI早期诊断AS累...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并评价其对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46例经临床证实AS患者骶髂天节病变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参照修订的AS纽约标准(5级分类法)对全部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进行了分级。结果研究证实,本组46例均有异常CT表现。其中,Ⅱ级(早期,7例)CT表现为骶髂关节受累,关节面轻度硬化、毛糙,皮质白线消失,关节面细小囊变,但关节间隙仍正常;Ⅲ级(进展期,35例)CT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虫蚀状侵蚀,软骨钙化,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略增宽或不均匀变窄;Ⅳ级(晚期,4例)CT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微细结构及其病理改变,极有利于诊断AS患者早期骶髂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的髂骨侧,表现为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面毛糙、骨性关节面下多发小囊状骨质吸收、破坏伴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消失、关节骨性融合及骶髂韧带钙化等。结论:多层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4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CT扫描,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0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骶髂关节早期CT表现为关节间隙正常,骨性关节面侵蚀破坏,基本呈对称性,关节面骨皮质毛糙不整,局限性微小皮质破坏或局限性硬化:进展期为双侧骶髂关节面广泛骨皮质破坏,呈锯齿状或毛刷状,局部骨质硬化明显,关节间隙不规则变窄或增宽:晚期为关节骨性强直和普遍性骨质疏松。骶髂关节韧带部也可发生骨侵蚀和囊变;结论:AS骶髂关节的CT表现特点,有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之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78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MSCT扫描,并进行横断位、冠状位或前倾冠状位后处理多平面重组图像。对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S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常见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面下骨硬化或吸收及骶髂韧带钙化等改变。结论MS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方法:对23例AS患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结果:23例AS患中,骶髂关节双侧受累18例,单侧受累5例;14例为早期病变的CT表现,其中4例为可疑病变,10例CT表现为骨皮质限局性硬化, 关节面模糊不清或斑点状脱钙,软骨下微小囊变,这些表现多见于骶髂关节中下部髂骨面,关节间隙基本保持正常或略增宽。结论:CT能清晰地显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并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的螺旋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或完全消失,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密度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局部细微结构,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由CT扫描发现了88例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损伤。每例均有伤后所摄的前后位骨盆X线片,有的还摄有斜位片及倾斜角度的X线片。CT在外伤后七天内进行。作者将CT所见到的骶骨及骶髂关节损伤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型为骶髂关节分离,占骶骨损伤的39%,X线平片初诊漏诊率为29%,回顾性复习时漏诊率为26%。CT表现为关节不对称与间隙增宽。第二型为骶骨或髂骨唇部骨折,占骶骨损伤的25%,X线平片初诊漏诊率为57%,回顾性复习时漏诊率为59%。CT图象可见到骶骨或髂骨唇部骨折线累及骶髂关节面,但不累及骶骨的神经孔。第三型为骶骨纵行骨折,占骶骨损伤的25%。X线平片初诊漏诊率为34%,回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