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运输机飞行员,飞行时间2700h。因发作性头痛1个月,不伴有恶心、呕吐、抽搐等其它不适症状于2001年10月9日入我院。查体:内科系统无异常发现,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脑电图示左颞前少数散在性可疑阴性小棘波,右颞中偶见。24h动态脑电图示中度异常脑电图,在双前额导联2次爆发性、高波幅棘慢波综合,持续1s。头颅MRI、CT未见异常。诊断:偏头痛。给以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飞行暂不合格,地面观察6个月。2002  相似文献   

2.
张弦  吴南  兰川  吴国材  冯华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297-1297
病例 男,13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2年,肢体抽搐半年入院.2年前在打球时突发意识丧失后倒地伴肢体僵硬,几秒后清醒,每月发作数次.在外院脑电图提示:右额叶各区阵发性棘慢波,予以丙戊酸钠口服效果不佳.近半年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抽搐伴意识丧失,每次持续10 s左右缓解,每日发作数次.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18例。初诊年龄为30d~44个月,起病年龄为生后15d~22个月,3~12月龄者最多,有32例(61.5%)。52例脑电图(EEG)均呈现节律紊乱的高电位慢波、尖波、棘波、多利波、尖(棘)一慢复会波、多棘一慢复合波,持续地或弥漫反复发放,或呈阵发性爆发,无论是双侧半球或同侧不同部位均无持久的同步性,有时为低至中电位的a波、8波或同时夹有高幅尖波。2讨论婴儿痉挛症以短暂、急剧和强烈的多发性肌强直或阵挛性收缩为主要表现,多伴有智能障碍,系皮层及皮层下多发性病灶引起“’。由于婴儿痉挛与婴儿缺钙引起的抽…  相似文献   

4.
患者李××,男,25岁。飞行机种:强五;飞行时间:600小时。患者1982年在一次谈话中突然发生视周围物体逐渐变小,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发作逐渐增多,尤其在看书,交谈及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易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从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入院前二个月症状发作加重,视物体可缩小一倍,同时伴有头昏症状,但发作过程中从无意识丧失、抽搐及二便失禁现象。平素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癫痫病史。体检无异常发现。脑电图示:全导联多次出现阵发性3~7c/s9波、脑电图24小时监测,左枕颞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1例用甲泛糖胺(metrizamide)脊髓造影后引起的多发性皮层下出血。男性、45岁,因进行性下背部痛入院,除神经检查发现腰神经根病变外,余均正常。用甲泛糖胺(16ml,160mg/ml)经腰作脊髓造影未发现异常。造影2天后,病人诉头痛,服地塞米松后减轻,但仍有不适感,持续数日。8天后病人出现精神错乱和阵发性左臂、左手不自主运动,CT正常。次日出现部分性癫痫和左上肢肌阵挛性不自主运动,EEG在右额颞区示典型棘波和慢波。以后出现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经用大剂量氯硝基安定和大仑丁之后发作终止;随后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7岁。因咽痛、发烧2d,误注利凡诺后右臀部疼痛、右下肢活动受限1d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8.5℃,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右上臀部肿胀,触痛明显,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诊断:①急性扁桃体炎;②药物中毒(利凡诺)。1998年12月8日化检结果:尿常规蛋白75mg/dl;谷草转氨酶314 U/L,谷丙转氨酶104 U/L,乳酸脱氢酶-1 542 U/L,肌酸激酶-1 5250 U/L,α-羟丁酸脱氢酶688 U/L。12月11日脑电图背景以7~8 Hz为基本节律,波幅20~60uV,全导联混有较多1.5~7 Hz慢波,顶枕颞后区可见较多高幅1.5~5 Hz慢波,诊断为中度异常脑电  相似文献   

7.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脑灰质异位症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汉忠  张丽娟  宁安 《武警医学》2002,13(10):635-635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15岁 ,因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 3a入院。入院前内科诊断为“癫痫” ,经抗癫痫治疗2a多无效 ,病情渐加重。查体 :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头颅CT检查显示双侧侧脑室前角占位病变 ,前角受压减小。MRI检查显示双侧侧脑室前角室管膜下区占位病变 ,延伸至大脑皮质 ,病灶处T1和T2 加权像上信号强度与大脑皮质相同 ,提示脑灰质异位 (HGM)。 2 4h脑电图Holter检查提示双颞顶部偶发棘波。入院后在局麻下行脑立体定向取活检术 ,病理提示为正常脑组织。遂行脑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探测、癫痫病灶毁损术。…  相似文献   

8.
宋盛春  张冬梅 《武警医学》2005,16(2):127-128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3岁。 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 ,呈阵发性隐痛 ,逐渐疼痛以脐周及右下腹明显 ,呈阵发性胀痛。发病以来伴发热、恶心 ,无呕吐 ,无腹泻及便秘。体温 :37.6℃ ,脉搏 :92次 /min ,呼吸 :2 0次 /min ,腹部平坦 ,腹肌略紧张 ,脐右侧及麦氏点处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9.
儿童良性中央 -颞区局灶性异常脑电图的良性癫痫(BECCT)属部分发作癫痫范畴 ,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本文就我院 1988年以来收集的 80例BECCT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BECCT的诊断标准是[1] ① 13岁以前发病 ;②发作多在浅睡期 ;③以一侧面部阵发性抽搐为发作 ;④无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 ;⑤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 ,具有局限性癫痫的脑电图表现 ,尤以中央 -中颞区的阵发棘波或尖波居多 ,浅睡时异常尤明显。1.1 临床资料 本组 80例 ,其中男性 4 7,女性 3 3 ,男女之比约为 6:5 ,年龄 1~ 14岁 ,平均 9 15岁。本组 80例中部分发…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3年2月~1996年4月采用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1〕治疗功能区顽固性癫疒间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8~56岁,平均21岁。病程3.6~21年,平均13年。癫疒间原因:产伤1例,头部外伤16例,大脑发育异常3例,高热后3例,原因不明3例。局限性发作伴全身大发作19例,小发作伴一侧肢体抽搐3例,局灶性癫疒间4例。19例行腰穿检查,生化及脑脊液压力均正常。术前检查脑电图3~6次,其中9例作了24h禁睡脑电图检查,左额、颞、顶及Broca区棘波8例,右侧中央前、后回棘波7例,左颞后Wernicke区棘波3例,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颞叶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2007年11月-2010年4月收治的颞叶蛛网膜囊肿伴癫痫患者32例,术前均行头颅MRI、CT检查示颞叶蛛网膜囊肿。长程视频脑电图、蝶骨电极监测,脑电图监测可见蛛网膜囊肿侧棘慢波、多棘慢波、尖慢波。全麻下开颅,显微镜下切除颞叶蛛网膜囊肿,并切除部分前颞叶、海马、杏仁核,利用电极行皮质热灼术。术中反复进行脑电监测。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后无死亡,14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失语和偏瘫,其中左侧10例,右侧4例,经治疗7~10d均恢复正常。术后1年复查头颅MRI显示颞叶蛛网膜囊肿消失12例(37.5%)、缩小8例(25.0%)、无变化者12例(37.5%)。术后癫痫症状消失27例(84.4%),偶发短暂症状5例(15.6%)。复查脑电图均未见棘慢波,有8例可见尖波,4例可见单侧尖慢波。结论颞叶蛛网膜囊肿伴癫痫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囊肿及癫痫病灶,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2岁,因“抽搐4次,运动倒退3月余”入院.查体:左眼向左斜视,左侧面部抽动,肢体僵硬,意识丧失.脑脊液检查:蛋白201.1 mg/L,血糖3.4 mg/L,白细胞7×109/L,氯化物116 mg/L.脑电图:异常幼儿脑电图,前头部为主高波幅慢波连续发放,左右不同步,右侧中央区偶见棘慢波发放.经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颅脑MRI检查表现为:以双额叶为著的脑白质内大片状略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双侧尾状核、豆状核、丘脑、齿状核及脑干见片状略长T2异常信号(图1~6).初步诊断为脑炎.治疗后患儿仍走路不稳.颅脑MRI复查与之前未见明显变化,结合病史及生化检查结果,诊断为亚历山大病.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53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头痛头晕,呈阵发性,伴双耳听力下降,渐加重。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MRI表现:左侧桥小脑角区不规则肿块灶,病灶向上蔓延至同侧桥小脑角池、桥前池,向下蔓延至延髓前方,呈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长T1长T2信号囊变区,病灶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病灶大小约3.1 cm×2.9 cm,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癫痫(ITLEp)又称复杂部分发作癫痫,占癫痫患者的25%。这种癫痫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单侧或双侧颞叶出现病理性棘慢波改变。CT或MRI显示:患侧侧脑室颞角轻度扩大。杏仁核是ITLEp发作扩布的必经途径之一,应用X刀一次或分次超大剂量(1次140Gy,2次140Gy,2次间隔24h)损毁杏仁核治疗ITLEp已取得肯定作用,但治疗技术要求高且有一定风险。近年来国外采用一次小剂量(1次30~40Gy)损毁杏仁核等脑功能性核团,  相似文献   

15.
病例1 患儿女性,9岁。曾患脑炎,经治疗后好转,后常感头昏、头痛,并发生意识丧失,每次发病约1min,可自行苏醒,临床诊断:①脑炎后遗症;②癫痫。脑电图检查:单、双极法各导联均可见多量不规则4~5C/Sθ波节津及活动,右额区见节律性高一极高幅1.5C/Sδ波,θ、δ均以右侧导联明显多见,平静描记左额、左中央、顶区阵发出现极高幅单个及多个棘-慢综合波放电。经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长期未发作,头昏、头痛好转。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18岁, 因"发作性意识障碍、四肢抽搐12年余"入院。患者于2010年起病, 表现为失神、惊恐、双眼右侧凝视、全面性强直阵挛(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 GTCS)等多种发作类型并存, 渐进性加重, 熬夜、疲劳状态易诱发。外院联用奥卡西平0.375 g和左乙拉西坦0.5 g, 均每日2次。自诉服药后病情较前好转。患者为35周早产, 出生时有轻微缺氧, 现智力发育边缘状态, 运动发育无异常。入院24 h视频脑电图:双侧颞区/蝶骨电极区大量非同步性尖慢、棘慢、多棘慢波发放, 左侧明显占优势, 监测到2次局灶继发GTCS。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报告患者男性 ,6 4岁 ,住院号 82 0 1,因左侧肋软骨炎 2月入院 ,2个月前自述有阵发性左胸前隐痛不适。入院后X线胸片示骨质和肺脏无异常 ,ECG示窦性心动过缓 (5 6次 /分 )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T波轻度异常。给予维生素类、肌苷片、复方丹参片治疗 ,胸部理疗 ,病情稳定。 6月 17日早餐后自己中速长跑约 10 0 0 0m ,自觉心慌、轻度胸闷 ,查Bp15 /10Kpa,心率 72次 /分 ,律齐 ,A2 >P2 ,双肺正常。ECG出现规律性和交替性正常QRS波和预激波。预激波为QRS振幅高于正常QRS波 ,P -R间期≥ 0 2 0S ,Q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动态脑电图仪对305例急性脑血管病人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结果:脑电图基本节律异常272例,病侧慢波优势194例,其异常程度与病变部位、痫变性质及病情轻重呈相关关系。结论:脑电病理波的出现及改变程度有助于急性脑血管的早期诊断,病情观察、病灶定位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郭萍 《人民军医》2002,45(9):557-558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4岁,农民,无癫NB047病史及家族史.1个月前因下腹部阴囊被膝部顶伤,头顶部撞于椅子上,当时昏迷.2 d 后清醒,感头痛下腹痛,按压阴囊时即可诱发全身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身体僵直,每日发作5或6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醒后感头痛、倦怠、乏力,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外院治疗效果差而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体温、脉搏正常,精神欠佳.特殊检查:头颅 CT 未见异常,B 型超声检查肝、胆、脾未见异常,下腹部见明显病灶.脑电图常规描记基本节律正常,可见散在性θ活动,过度换气3 min 未见癫NB047样放电.但按压阴囊可诱发癫NB047样大发作,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身体僵直,脑电图呈现暴发性高幅尖波、棘波、尖棘波、棘-慢波及θ波综合发放,未见局灶性改变,持续20 s 后症状自行缓解,脑电图异常波逐渐减弱至消失;脑电地形图功率及级别也以θ、δ频带为高.临床诊断为反射性癫NB047,给予口服苯妥英钠、维生素 B6、地西泮等,症状明显缓解,治愈出院.3个月后因再次按压阴囊诱发强直性全身大发作,复查脑电图结果大致相同,其后避免诱因,至今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20.
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脑电图(EEG)报道较罕见,现将我室检查的经手术证实的2例AVM的EEG改变报告如下: 病例1:男,20岁,战士。1979年9月无明显诱因,头晕1h后突然晕倒,意识不清。经治疗10余天好转,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此后常感头晕,伴右半身麻木不适感,但肢体活动如常。后于1983年1月又突然摔倒,意识不清,持续3h。第1次病后曾在我院检查EEG2次,均诊断为“左顶枕颞慢波L波病灶”。为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