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治疗儿童牙病时,除了要掌握儿童牙病的特点外,还需要取得患儿的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笔者1998年2月~1999年2月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牙科进修时,对1800例儿童在本科治疗时的情况,做一综合分析如下。1 观察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择门诊2.5~18岁牙病患儿1800例,男988例,女812例,≤3岁82例,4~6岁1019例,7~13岁548例,>13岁151例,就诊原因为牙髓炎、根尖炎、牙槽脓肿、乳牙拔除(或多生牙拔除)、窝沟封闭、咬合诱导等。 1.2 方法 视患儿表现及治疗中分别采取的不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本院儿童SRNS的致病基因突变特点,探讨存在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为儿童SRNS的精准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21年10月1日本科诊断为SRNS、年龄<14岁的71例住院患儿,依据发病年龄分为婴儿型SRNS(3~12月龄)、儿童早发型SRNS(1~5岁)和儿童迟发型SRNS(5~14岁);应用DNA二代测序法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婴儿型SRNS检出基因突变率最高(57.1%),其中发现了NUP93和PLCE1两个新发突变位点。迟发型SRNS基因突变检出率次之(45.5%),早发型SRNS检出基因突变率最低(33.3%),2组均以COL4An突变比例最高。有基因突变组的患儿药物治疗有效率低于无基因突变组患儿。结论 云南SRNS儿童基因突变总检出率39.4%,不同年龄段基因变异率存在差异,有基因突变的患儿对药物治疗效果差;对于SRNS患儿应积极完善基因检测,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墨竹工卡县1~6岁儿童HBsAg携带状况,考评我县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后的效果,以及接种对乙肝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全县7个乡一个镇1~6岁儿童4400人检测HBsAg。结果全县1~6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为2.09%,1~3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为1.48%,低于4~6岁儿童HBsAg携带率2.79%。结论 1~6岁儿童HBsAg携带较内地地区仍处于较高水平,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对乙肝传播有明显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行为管理对低龄儿童口腔诊疗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低龄儿童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管理组。参照组儿童患者使用常规行为管理直接诊疗方法,管理组儿童患者在二次就诊时联合使用行为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情况。结果 3~4岁儿童中,两组患者的A、B级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岁儿童中管理组的A、B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6岁儿童中,管理组A、B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龄儿童口腔诊疗来说,常规的行为管理方法配合二次就诊的有效行为管理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更加配合、接受口腔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住院的84例慢乙肝患儿分为2~4岁、5~7岁、8~10岁、11~14岁不同的年龄组进行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α干扰素剂量为3 MU/m2,疗程1年,胸腺肽注射液50~80mg/d,疗程1个月.通过3年随访,观察4个年龄组的HBV DNA定量下降为5.0× 102copies/ml的时间及转阴率;HBeAg转阴时间;HBeAg/HBeAb抗体血清转换时间;ALT复常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慢乙肝患儿中,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2~4岁组HBV DNA定量转阴时间及HBeAg转阴时间最快,转阴率最高,HBeAg/HBeAb抗体血清转换率最高;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对体重、身高、智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使用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乙肝,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对生长发育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肾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7例患儿预后为B级-轻度尿异常,41例为A级-正常,尿检恢复正常时间多为2~12个月.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以血尿蛋白尿型最为多见,病理分级以Ⅱ、Ⅲ级常见,治疗应注意个体化,可按病理分级和临床表现制定不同的方案,积极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病理分级重的患儿尿检恢复正常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1994~2003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国庆  徐晓玲  李江英 《江西医药》2007,42(10):927-929
目的 探讨我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和死亡原因.方法 对我省1994~2003年1146例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按年龄、城乡、性别等分析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结果 我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从1994年11.4‰下降至2003年的4.5‰;儿童意外死亡占1~4岁儿童死亡的构成比为54.1%;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第一位为溺水,第二位为意外窒息;0岁组及冬春季意外死亡原因以意外窒息为主,1岁组~4岁组在夏秋季以溺水为主;农村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 我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逐年下降;意外死亡仍是1~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婴儿期及冬春季以预防意外窒息为主,1~4岁儿童及夏秋季以预防溺水为主.  相似文献   

8.
甲成  李有明  王大维 《河北医药》2009,31(15):1911-1912
目的通过对257例儿童颌面部骨折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颌面部骨折的特点。方法我科颌面部创伤住院病例中12岁以下(含12岁)儿童颌面部骨折病例,分6~12岁,3~5岁和3岁以下3个年龄组进行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男172例,女85例,男女之比为2.02∶1;意外跌伤103例、锐器损伤伤49例、交通事故伤42例,为前3位致伤原因;下颌骨骨折最常见(72.3%);骨折治疗以保守方式为主。结论男孩比女孩更易遭受颌面部创伤;儿童多因意外坠落、锐器损伤、交通事故致伤;下颌骨骨折最常见;要以儿童的自身特点对骨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与特点。方法收集1994~2001年佛山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病例,采用EP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意外死亡率逐年下降,5种意外死亡中意外窒息多见于0~岁组,交通意外多发生在1~2岁组,意外跌落多发生在0~岁组和3~岁组,结论重视儿童意外死亡,开展健康安全教育,加强对托幼园所的管理,加强对儿童意外死亡的管理,以期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学龄期儿童屈光状态及其晶状体调节参数的变化,旨在为预防儿童近视提供参考。方法 917例3~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美国WelchAllyn公司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其进行屈光状态及晶状体调节相关参数检查。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屈光筛查异常情况,不同年龄段屈光筛查异常儿童的屈光状态,不同年龄段屈光筛查异常儿童的晶状体调节参数,近远视儿童晶状体调节参数。结果 3~<4、4~<5、5~6岁儿童屈光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4~<5、5~6岁屈光筛查异常儿童的屈光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屈光筛查异常儿童的屈光度及轴率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大趋势,中央角膜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 3~<4、4~<5、5~6岁屈光筛查异常儿童的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及轴率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4~<5、5~6岁屈光筛查异常儿童的眼轴、平均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角膜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的眼轴(23.3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0~6岁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适用的采血方法。方法通过对600例0~6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随机分组,对0~3岁和4~6岁实施静脉采血的儿童分别进行研究,分析几种不同静脉采血方法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采血效果。结果对于0~3岁的婴幼儿,颈外静脉采血法的成功率高于颞浅静脉采血法和肘静脉采血法,耗时短;对于4~6岁的儿童,肘静脉采血法的成功率高于颈外静脉采血法和内踝静脉采血法,耗时短。结论建议0~3岁的婴幼儿采用颈外静脉采血法,4~6岁的儿童采用肘静脉采血法。  相似文献   

12.
吕东 《中国医药》2010,5(10):884-885
目的 研究2002至2008年我院收治的各年龄段肺癌患者的发病及病理类型情况.方法 采用前3年(2002年9月至2005年8月)和后3年(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两个时间段作对比,并将患者分为20~35、36~50、51~65、66~80岁年龄段,对其性别、吸烟情况及肺癌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前3年性别比为1.59:1;后3年性别比为1.3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肺癌高发年龄段均在51~65岁.前3年吸烟有144例(占59.02%),其中男94例(占38.52%),女50例(占20.49%);后3年吸烟有138例(占56.56%),其中男92例(占37.70%),女46例(占18.85%),大部分患者有吸烟史.前3年51~65岁年龄段鳞癌占首位,为48例(占19.67%),其次为小细胞癌32例(占13.11%);后3年51~65岁年龄段鳞癌亦占首位,为54例(占22.13%),其次为腺癌28例(占11.48%).结论 前、后3年肺癌的病理类型以鳞癌占多数,多在51~65岁年龄段发生,考虑原因主要是与吸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支原体肺炎好发于1岁以上小儿,年长儿临床表现重,肺部体征轻,X线胸片有程度不一的改变。血清特征性MP-IgM检测有助于诊断。阿奇霉素疗效良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应把握其临床特点,小儿支原体肺炎虽以轻症为主,但亦可引起重症肺炎及肝炎、脑炎、关节炎、心肌炎等呼吸系统外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在脓毒症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脓毒症患儿53例作为脓毒症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2.07±0.68)岁],并以1∶1配比选取53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健康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1.83±0.59...  相似文献   

15.
王治国 《安徽医药》2014,(12):2292-2294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临床特点状况,为其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253例该院儿科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其相关信息,分析临床特点。结果253例标本中72例MP阳性,阳性率为28.5%;年龄分析3~6岁儿童更容易发生MP感染,6~12岁儿童发生率最低;季节分析发现冬秋季发生率高,但四节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喘息、哮鸣音表现比较三组有差异,分别为1~3岁41例(60.3%)、34(50.0%),3~6岁34例(30.6%)、34例(30.6%),6~12岁15例(20.3%)、12例(16.2%)(P均<0.05);白细胞计数亦有差异(P均<0.05),3~6岁以白细胞计数正常为主,6~12岁以白细胞计数升高为主。结论患儿MP感染的发生率比较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诊断为MP感染的患儿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凤  张彦萍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3,17(7):1159-1162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将该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成婴幼儿组(0~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儿组(6~14岁),回顾性分析、对比3组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重症病例的治疗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婴幼儿常伴有喘息、痰咳,影像学以斑片状阴影多见;学龄组、学龄前组各观察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常见症状为高热、刺激性干咳,影像学以节段性、大片状阴影多见。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加用糖皮质激素结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结论疑似病例应尽早完善相关病原学检查,可早期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重症病例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肺不张者,可配合行纤维支气管灌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肺外损害特点及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为以后该方面的病症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共39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其中206例合并肺外损害,回顾性分析患儿肺外损害年龄分布及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的肺外损害情况.结果 1~6岁是小儿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肺外损害的高发年龄阶段.引起肺外损害的206病例中,发生消化系统损害最多见,为98例(47.57%),血液系统损害为82例(39.81%),泌尿系统损害为20例(9.71%),另外有4例为过敏性紫癜,2例为心血管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多发于3岁以上患儿,血液系统损害多发于1~3岁,泌尿系统损害多发于1岁以下.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外损害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应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并早期应用阿奇霉素规范治疗,根据肺外损害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应对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晚期肺癌临床及治疗特点 ,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将 10 1例Ⅲb期与Ⅳ期老年肺癌患者分为 6 0岁~ 6 9岁组 ,70岁~ 79岁组和 5 9岁以下组。比较 3组生存率。对 6 0岁以上鳞癌组分别与腺癌组及无病理组进行比较。对 6 0岁以上Ⅲb组和Ⅳ组进行生存率比较。对 6 0岁以上综合组和单纯化疗组进行生存率比较。放疗采用60 Coγ常规分割治疗 ,总量 6 0Gy~ 70Gy ,疗程 6周~ 7周。化疗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 ,在放射治疗的前中后进行 ,最少 2周。结果 :6 0岁~ 6 9岁组和 5 9岁以下组相比 ,χ2 =2 .86 ,P >0 .0 5 ,无统计学意义。 70岁~ 79岁组和 5 9岁以下组相比 ,χ2 =1.13,P >0 .0 5 ,无统计学意义。 6 0岁以上鳞癌组和腺癌组相比 ,鳞癌组生存期较长 ,χ2 =4 .4 7,P <0 .0 5 ,有统计学意义。鳞癌组和无病理组相比 ,生存期几乎相等 ,无统计学意义。 6 0岁以上Ⅲb期组和Ⅳ组生存期相比 ,χ2 =5 .84 ,P <0 .0 1,统计学有显著意义。 6 0岁以上综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相比 ,综合组生存期较长 ,χ2 =10 .4 3,P <0 .0 1,统计学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 6 0岁以上Ⅲb期组与Ⅳ期组老年肺癌和 5 9岁以下组生存率相比远期治疗疗效相似。在病理类型上 ,6 0岁以上鳞癌组的远期效果较好。在分期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与儿童心肌炎的关系,验证临床检测TIMP-1的意义.方法 将年龄为1~14岁临床诊断为心肌炎患者9例与相匹配的对照组9例取血标本,测定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C反应蛋白及TIMP-1,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超声心动图示心肌炎患儿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心室扩大.儿童心肌炎患者TIMP-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心肌炎患儿与对照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Ⅰ、C反应蛋白及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儿童心肌炎患者来说,血液中的TIMP-1水平可能能够显示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且TIMP-1降低可能是心肌炎进展为扩张性心肌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11-2016 年在荆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417 例KD 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三组:A 组(2011-2012 年)70 例,B 组(2013-2014 年)139 例,C 组(2015-2016 年)208 例,比较三组KD 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变化情况。结果:KD 患儿的入院构成比从2011 年的3.18/10 000 上升至2016 年7.86/10 000,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P <0.05)。0 ~ 1 岁组49 例(11.8%), >1 ~ 2 组岁173 例(41.6%),>2 ~5 岁组170 例(40.7%),>5 ~14 岁组25 例(5.9%)。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31.2%。不完全KD(IKD)早 期易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脓毒症、呼吸道感染等导致KD 延迟诊断。IVIG 耐受组KD 应用糖皮质激素(GC) 治疗可较快退热,缓解病情。结论:2011-2016 年荆州市中心医院KD 患儿的入院构成比呈逐渐增高的趋势,1 ~5 岁为高发年龄,CAL 发生率明显增高,IKD 早期易误诊为其他疾病。GC 对IVIG 耐受KD 患儿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