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缩窄320排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采集时间窗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90例接受CCTA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CCTA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获得血管和患者层面最佳时相,依照不同心率患者CCTA最佳时相预估其由舒张期转移至收缩期的临界心率,预估采集时间窗缩窄范围。比较预估缩窄时间窗后(缩窄时间窗组)与CT设备预设时相(预设时相组)的图像质量,以及预估缩窄时间窗前后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患者层面CCTA最佳时相转移临界心率为70次/分。预估心率65~70次/分患者CCTA时间窗可缩窄为R-R间期72%~80%,心率70~95次/分患者可缩窄为R-R间期40%~50%。2组之间最佳血管时相和最佳患者时相图像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估缩窄时间窗前后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4,P<0.01),缩窄后辐射剂量降低约43%。结论 对屏气后心率稳定(心率波动≤5次/分)患者行CCTA时,根据不同心率缩窄采集时间窗,可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25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中不同触发监测点对对比剂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中不同触发监测点对对比剂剂量的影响。 方法 将接受主动脉CTA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比剂为碘佛醇(350 mgI/ml),注射速度为4.0 ml/s。A组监测点在主动脉弓降部,对比剂剂量为70 ml;B组监测点在肺动脉主干,对比剂剂量为55 ml。测定主动脉增强后平均CT值,统计分析两种监测点下的主动脉增强后平均CT值和图像质量。 结果 40例均触发成功;A、B组主动脉增强后平均CT值分别为(267.4±21.6)HU、(257.7±27.0)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22)。A组20例图像质量均为优;B组19例图像质量为优,1例为良;两组满足诊断率均达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结论 以肺动脉主干为触发监测点行25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是可行的,可降低对比剂剂量,优越性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上肢两种不同体位对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利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42例接受CT胸部增强扫描患者,均于右臂留置静脉通道,单筒高压注射对比剂。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先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和老年组(>60岁);再根据采用的不用上肢体位分为第一体位组(仰卧位,双上臂伸直上举,与身体处于同一水平面)和第二体位组(仰卧位,双上臂上举,双前臂交叉置于额头上,留置静脉通道的右臂在上)。测量右锁骨下静脉胸廓入口内外各2~3 cm处CT值,取其平均值的差值作为评价对比剂利用效果的指标。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上肢体位之间对比剂的利用效果。结果 采用第一体位、第二体位时,不同年龄组的对比剂利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种不同体位组之间比较,对比剂利用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增强扫描时,采用第二体位可降低右腋静脉及右锁骨下静脉内对比剂在胸廓外的留滞,有助于提高对比剂的利用率,降低对比剂局部滞留引起的伪影。 相似文献
4.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检出率及其形态学特征。材料与方法:应用DSCT对47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测量MB的长度、厚度及MCA受压缩程度,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观察记录MCA近段、远段邻近血管及MCA本身的形态变化。用Pearson等级相关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B-MCA检出率为27.9%(131/470),MB平均长度为(20.8±9.0)mm,MB的平均厚度为(2.3±1.1)mm,MCA平均受压缩程度为(37.8±16.9)%;MCA受压缩程度与MB厚度呈正相关(r=0.60,P=0.000),与MB的长度无相关性(r=0.21,P=0.540)。MB的厚度与MCA长度无相关性(r=0.18,P=0.101)。②62.7%(82例)MB-MCA桥前段或/和桥后段血管走行迂曲成角,且与MB的厚度相关(z=-3.15,P=0.002),而与MB的长度无相关性(z=-0.41,P=0.967)。③67例MCA在收缩期呈圆锥状改变,舒张期这种改变明显减轻或消失。经统计学分析,MCA的这一表现与MB的厚度、长度均有相关性(z=-2.91,P=0.004;z=-2.61,P=0.009)。④46例MCA相邻的血管有动脉硬化征象,经统计学分析,MCA相邻血管有动脉硬化征象组与MB的厚度、长度均有相关性(z=-3.42,P=0.001;z= -2.89,P=0.004)。结论:DSCT可正确诊断MB-MCA的存在,并可判断MB-MCA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16层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显示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39例患者进行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疑似冠心病者31例,PTCA术后8例)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16层CT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显示情况。以管腔直径减小>50%为标准,判定冠状动脉狭窄。分析1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及对病变性质的显示情况。结果:16层CT对冠状动脉的总体显示率为94.8%(333/351)。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总体敏感性为82.2%,特异性为94.7%,符合率为86.0%。16层CT显示钙化及非钙化斑块混合存在致血管狭窄21处,高估3处;中间密度斑块致狭窄8处,高估3处;软斑块3处,无显著狭窄。16层CT能清晰显示支架位置、形态及远端血流,1例再狭窄,1例闭塞,余通畅,其结果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一致。另外,16层CT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变异2例,前降支冠状动脉瘤1例,室壁瘤1例,房间隔缺损1例。结论: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全面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浓度碘对比剂(270 mgI/mL)配合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将9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60例应用270 mgI/mL碘对比剂同时使用迭代算法重建,再将A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A1组(25例)及A2组(35例),A1组(BMI〈24 kg/m2)管电压为80 kV,A2组(BMI≥24 kg/m2)管电压为100 kV;B组30例应用370 mgI/mL碘对比剂,120 kV管电压。两组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记录扫描辐射剂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分析。结果:平均有效辐射剂量(ED)A1组为(2.00±0.56) mSv,A2组为(2.35±0.74) mSv,B组为(3.98±1.78) mSv,A1组与B组间及A2组与B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5.34和-4.95,P〈0.05)。图像质量方面,A1组与B组间及A2组与B组间主观评价优秀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10和2.04,P值均〉0.05);客观评价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尽可能低浓度的碘对比剂(270 mgI/mL)配合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是可行的,超重人群(BMI≥24 kg/m2)亦可应用,同时显著的降低了辐射剂量和碘注射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256层螺旋CT行"双低"(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及"个性化双低"头颈部CTA的可行性.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双低"组(A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 300 mgI/ml、60 ml)、"个性化双低"组(B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 300 mgI/ml、个体化对比剂用量)及对照组(C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 370 mgI/ml、60 ml),测量、计算及分析各组动脉CT值、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比较两组双低组对比剂用量.结果 ①3组动脉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B组均高于C组(P均<0.05).②除右侧双锁骨下动脉(SA)外,其余各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B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C组(P<0.05).④与常规"双低"组相比,个性化"双低"组45~60 kg及61~75 kg体质量节段患者对比剂用量下降,>75 kg体质量患者用量上升(P均<0.05),但两组总体对比剂平均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256层螺旋CT行"双低"及"个性化双低"头颈部CTA既能满足图像诊断要求,又能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管电压技术和低剂量对比剂行25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低管电压技术和低剂量对比剂进行25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管电压和对比剂用量分别为120kV、70ml,120kV、50ml,100kV、50ml,对比分析图像质量、血管增强情况、静脉伪影及辐射剂量。结果①除右侧锁骨下动脉外,各主要动脉节段影像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B组血管CT值最低,C组最高,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A组静脉伪影较B组、C组明显(P均<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辐射剂量高于C组(P均<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256层螺旋CTA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9.
虞崚崴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4):317-3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63例冠状动脉(其中冠状动脉内放置带膜支架4例,冠状动脉搭桥7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回顾性重建心电门控轴位图像,并对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血管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二维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方法,对图像质量及冠状动脉疾病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显示优良率81.2%,能发现管壁钙化、狭窄等。质量差的图像主要表现有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管腔显影不良等。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一种检查手段,能为临床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随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于我院先后行16层及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2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评价每位患者16层及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影像质量,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了解该组患者的16层CT与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间的差异。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各主要分支的影像质量明显优于16层螺旋CT(P<0.001)。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优于16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冠脉CTA对比剂注射方案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相同碘负荷情况下,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以及相同碘浓度情况下,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在64层螺旋CT冠脉CTA的应用效果.方法 58例可疑冠心病病例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进行冠脉CTA检查;对血管强化程度、重建血管清晰度进行评价.结果 300 mgI/ml×5 ml/s和370 mgI/ml×4 ml/s两种注射方案冠脉平均强化水平相似,约350~370 HU,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70 mgl/ml×4 ml/s和370 mgI/ml×3 ml/s两种注射方案在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平均强化程度分别为360 HU左右和330 HU左右,但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重建血管清晰度无统计学差异,96.3%的重建血管能够满足诊断.结论 应用370 mgI/ml×3 ml/s注射方案相当的单位时间碘负荷量,平均强化程度330 HU,能够满足64层螺旋CT冠脉CTA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降低管电压配合不同对比剂碘流率注射方案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 对10只实验猪分别重复9次CCTA扫描[管电压分别为120 kV(A1)、100 kV(A2)、80 kV(A3),对比剂碘流率分别约为1300 mgI/s(B1)、1000 mgI/s(B2)及750 mgI/s(B3),两两组合成9组方案];对原始图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及IDose4重建,将A1B1+FBP重建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图像的主、客观指标。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IDose4重建较FBP重建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及CNR(P均<0.001)。随管电压及碘流率的降低,图像噪声增大,SNR、CNR降低。采用IDose4重建,除A3B1、A3B2、A3B3组噪声仍明显增加外(P均<0.05),其余各组噪声、SNR、CNR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采用FBP重建,A3B1、A3B2、A3B3组及A2B3组冠状动脉远段可诊断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5),而经IDose4重建后,除A3B3组冠状动脉远段可诊断率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外,余各组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采用IDose4重建结合低管电压及低碘流率行CCTA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用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研究窦房结动脉的形态特征,并描述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144例患者[男1991例,女1153例,年龄(59±14)岁]的320排CTCA影像资料.由于图像质量不佳,51例患者被排除.根据分别起源于右侧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确定为右或左(R或L)窦房结动脉;根据其各自走行于右心耳内侧或右心房的后面确定为R1或R2亚型;根据其各自的走行于左心耳内侧、后侧或左心房的后面确定为L1、L2或L3.然后,每种类型根据走行末端终止于上腔静脉周围的关系再分为上腔静脉前、上腔静脉后和上腔静脉周围型.如果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侧冠状动脉中段,走行于左心耳内侧,另外增加一个亚型(R1M).S-型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左旋支,向后走行于左心耳和左上肺静脉开口之间,然后向前终止于左心房的前壁.结果 3093例中共显示窦房结动脉3082例(96.4%),其中2943例(95.5%)为单支窦房结动脉,1669支(54.2%)起源于右侧冠状动脉,1274支(41.3%)起源于左侧冠状动脉旋支.139例(4.5%)为双支窦房结动脉,并且为左右各1支,分别起源于右侧冠状动脉和左侧冠状动脉旋支.本文最常见的亚型是R1型1753支(54.4%),其次是L1型805支(25.0%)和L2型551支(17.1%),少见的亚型包括P,2型45支(1.4%)、L3型57支(1.8%)和R1m型10支(0.3%).3221支窦房结动脉终止类型包括上腔静脉前、上腔静脉后、上腔静脉周围型分别有552支(17.1%)、1836支(57.0%)、833支(25.9%).不同窦房结动脉起源的终止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32,P=0.25).右窦房结动脉起点与右侧冠状动脉开口间距离为(13.8 ±8.4)mm;左侧窦房结动脉起点与左侧冠状动脉回旋支开口间距离为(11.7±6.1)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4,P=0.476).右窦房结动脉直径为(1.66±0.29)mm,左窦房结动脉直径为(1.61±0.26)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4,P=0.557).S型窦房结动脉被发现31例(2%).结论 320排CTCA描述了窦房结动脉常见的分型,可以为外科和介入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避免医源性损伤.显示窦房结动脉的变异相当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颈部血管模型CT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9个颈部血管模型,CT扫描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和iDose3、iDose4、iDose5重建。采用不同管电压(80、100 kV)和管电流(200、250、300、350 mAs)进行两两组合扫描,进行iDose5重建。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 kV 250 mAs图像iDose5重建的CNR优于FBP重建 (P<0.05)。不同扫描条件的iDose5重建图像与120 kV 250 mAs FBP重建图像的CNR和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120 kV 250 mAs FBP重建图像比较,80 kV 200 mAs iDose5重建图像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kV 200 mAs iDose5、80 kV 250 mAs iDose5、100 kV 350 mAs iDose5重建图像的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扫描条件和重建方法图像的CNR、SNR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电压不变时,iDose5重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随管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管电流不变时,iDose5重建的CTDIvol、DLP、ED随管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CTA图像,且能够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注射造影剂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图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拟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依造影剂注射部位,随机分为:左肘正中静脉组(20例)、右肘正中静脉组(49例)、右前臂贵要静脉组(23例)和右前臂头静脉桡侧组(23例)。观察各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结果经右侧肘正中静脉团注成功后冠状动脉显影效果高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侧肘正中静脉和右侧前臂贵要静脉团注成功后冠状动脉显影效果好,其次是右侧前臂头静脉桡侧。三组注射部位之间图像质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在进行增强CT检查时右侧肘正中静脉为首选注射部位。其次是右侧前臂贵要静脉,再次可以考虑右侧前臂头静脉桡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采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软件P3T-PA进行CT肺动脉成像(CTPA)的可行性。方法 将8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行CTPA检查患者按随机表分为两组:P3T组(n=40),采用P3T-PA个性化对比剂注射软件,常规组(n=40),采用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测量各级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下肺动脉基底支、右下肺动脉基底支)CT值及CT值标准差(SD)、左心房CT值(LACTv),计算肺动脉主干(MPACTv)CT值与LACTv差值(MPACTv-LACTv)及两下肺动脉基底支SNR、CNR,记录对比剂注射流速、用量及扫描延迟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各级肺动脉CT值、SD值、MPACTv-LACTv及两下肺动脉基底支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3T组和常规组对比剂注射流速、扫描延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0.50)ml/s vs(4.69±0.40)ml/s,P=0.521;(13.18±1.81)s vs(14.15±4.38)s,P=0.198];P3T组对比剂用量较常规组少[(37.93±3.86)ml vs(49.27±6.76)ml,P<0.001]。结论 采用P3T-PA个体化对比剂注射软件行CTPA检查,操作简便,可精确计算对比剂用量,对比剂用量减少且图像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2007年7月—11月间32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56.2岁)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探讨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32例中,DSCT显示的冠状动脉直径≥1.5mm的节段有436个,431个冠脉节段可以进行评估,可评估率为98.85%。DS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9.17%(119/120),特异性:97.43%(303/311),阳性预测值:93.70%(119/127),阴性预测值:99.67%(303/304)。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的准确率为95.00%。配对χ^2验结果说明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7)。同时,Kappa一致性检验说明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方面存在一致性(κ=0.930)。结论DSCT对检出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高,可作为高危人群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碘造影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影像诊断,研究将其包裹于脂质体中具有提高组织器官造影的靶向性、延长强化时间等作用,国外对此研究已有20多年,有些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但至今未有上市产品.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有也仅限于实验室研究.本文主要就国内外碘造影剂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药效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