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的临床特征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为哮喘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根据诱导痰结果分为嗜酸粒细胞型哮喘(EA)、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A)、混合粒细胞型哮喘(MGA)及寡粒细胞型哮喘(PGA)4种炎症表型,比较其临床特征,并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  结果  4种炎症表型临床症状及控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A组与部分组对比发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显著升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下降显著(均P < 0.05)。嗜酸性粒细胞(Eos)与FeNO呈正相关趋势(r=0.541),与FEV1/FVC、FEV1%呈负相关趋势(r=-0.301、-0.284)。比较采用低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的临床指标,发现治疗后EA、MGA组Eos、FeN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A:t=3.564、6.761;MGA:t=3.068、4.093,均P<0.05),EA组FEV1/FVC、FEV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755、2.729,均P<0.05)。  结论  Eos增多的表型(EA)中肺功能下降更明显,FeNO与嗜酸型炎症密切相关;低剂量ICS+LABA在Eos增多表型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在儿童哮喘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实验共对80名哮喘患儿及20名健康儿童血清ECP及IgE进行测定,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结果: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缓解期及健康儿童,三者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患儿发作期IgE水平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稳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P和IgE都可体现哮喘患儿的发病情况,但相比于IgE,ECP能更好地反映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状态和气道炎症的发病情况。因此哮喘患儿血清ECP水平可作为诊断哮喘、判断病情发展状况及指导炎症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庄亚琴  高习文  颜志军  张亚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1491-1493, 149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和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测定在重症哮喘表型识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病人40例(重症哮喘20例,非重症哮喘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体检的2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PO水平,使用FeNO检测仪检测FeNO水平,同时测定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和IgE水平。比较各组FeNO、血清MPO、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IgE水平。结果对照组、非重症哮喘组、重症哮喘组血清MP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重症哮喘组血清M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重症哮喘组(P < 0.01)。各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FeNO、Ig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重症哮喘组Fe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重症哮喘组(P < 0.01);非重症哮喘组、重症哮喘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各组嗜酸粒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哮喘病人存在血清MPO和FeNO水平的升高,通过检测血清MPO、FeNO水平有助于识别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表型,对重症哮喘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5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包括肺炎及支气管炎)55例及对照组患儿43例,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及对照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同时采用ELISA方法和抗凝静脉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对照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计数嗜酸粒细胞。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为4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MP-IgM阳性率(18.6%)(P〈0.05);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计数嗜酸粒细胞及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H=16.236、H=65.379,均P〈0.05),且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血清总IgE大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median=0.50、0.44;median=180.5、170.2),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总IgE大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median=0.44、0.32;median=170.2、159.10)。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其对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8月—2020年8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哮喘组)、COPD急性加重期(COPD组)、哮喘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组)患者,每组80例,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血清ECP、IL-13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所有研究对象行肺功能通气检查,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采用Pearson法分析合并组患者血清ECP、IL-13、EOS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CP、IL-13水平对哮喘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COPD组、合并组血清ECP、IL-13、EOS、水平升高(P <0.05);哮喘组与COPD组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嗜酸细胞阳离子(ECP)及IgE的水平变化,观察其在CV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CVA患儿30例(急性发作期组18例,缓解期组1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20例,正常健康儿童20例血清IL-5、ECP及IgE指标的水平,并作对比分析和相关性比较。结果:CVA患儿发作期血清IL-5、ECP及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组IL-5及ECP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VA发作期与哮喘发作期组血清IL-5、EC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患儿血清IL-5和ECP呈显著正相关(r=0.482,P〈0.01),ECP和IgE呈显著正相关(r=0.435,P〈0.01)。IL-5与IgE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r=0.105,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IL-5、ECP及IgE水平对CVA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可以较好地反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验证类型和严重程度,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7.
和新明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Z):32-32,72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3例及无喘息症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6例,检测外周血MP-lgM、血清总IgE水平,并对比支原体抗体阳性哮喘患儿与支原体抗体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哮喘患儿的MP-IgM阳性率为51.2%,对照组血MP-IgM阳性率为2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P-IgM阳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P〈0.05);MP-IgM阳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0.05)。结论 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变应性哮喘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S-ECP)水平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测定25例哮喘发作期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12周前后,及20例未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哮喘缓解期患儿S-ECP水平,并对发作期患儿S-ECP水平变化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EOS)、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症状评分的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治疗后S-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健康儿童10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哮喘缓解组S-ECP水平明显高于发作组治疗后,但明显低于发作组治疗前。哮喘发作组治疗前S-ECP水平变化与B-EOS无相关性,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监测S-ECP水平可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程度、病情预后和指导抗炎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onic protein,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e E,T-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phils,EOS)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ECP、T-IgE水平及EOS按常规法计绝对数.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中ECP 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组,ECP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哮喘组血清T-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无显著差异.而3组的EOS计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CP是EOS活化后脱颗粒释放的主要炎性介质,是反映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清ECP含量的变化与哮喘患儿疾病的状态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儿童支气管哮喘96例血清IL-13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IL-13水平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3、总IgE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组患儿血IL-1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哮喘组血IL-13水平与ECP、总IgE及EOS计数均呈正相关。结论:血IL-13水平与儿童哮喘发病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嗜酸粒细胞(eosinnophil, EOS)的磷脂酰肌醇激酶3/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kinase 3/protein kinase B, 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的关系。 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36例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于我院的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百分比(WA%)、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以及诱导痰的细胞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痰嗜酸粒细胞水平患者的气道重塑、炎症指标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以及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炎症指标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嗜酸粒细胞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嗜酸粒细胞组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体积浓度、血清总IgE、T/D、WA明显高于低嗜酸粒细胞组(P<0.05)。高嗜酸粒细胞组患者的PI3K、p-Ak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嗜酸粒细胞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FeNO体积浓度、血清总IgE分别与PI3K、p-Akt具有正相关性(P<0.05)。 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EOS的PI3K/Akt信号通路处于活化状态,与气道炎症(FeNO、血清IgE)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驻马店广济医院收治的82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寒喘祖帕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哮喘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口服孟鲁司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及肺炎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水平及其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EOS)和第1秒用力呼出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共62例。其中,急性发作期患儿33例,缓解期患儿29例。同时收集肺炎患儿21例,健康对照组21例;哮喘组、肺炎组及对照组分别测定FeNO,EOS及FEV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哮喘急性发作组FeNO,EOS水平分别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FEV1%水平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哮喘缓解组FeNO和EOS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FEV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FeNO,EOS及FEV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EOS呈正相关(r=0.68,P<0.05),FeNO水平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18,P>0.05),EOS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04,P>0.05)。⑤哮喘患儿中FeNO阳性率为82.26%,EOS阳性率为62.90%,FEV1%阳性率为41.94%(χ2=21.49,P<0.05)。结论哮喘患儿FeNO水平可反映哮喘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且敏感性较EOS高。哮喘患者中FeNO与EOS有相关性。 FeNO和EOS可用来协助鉴别过敏性炎症和普通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免疫球蛋白IgE在哮喘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患儿和20例健康儿血清进行了ECP及IgE检测。结果哮喘发作期EC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IgE发作期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儿,但缓解期与稳定期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哮喘患儿血清ECP、IgE间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ECP水平能更准确反映嗜酸粒细胞活化状态和气道炎症变化,是诊断、判断病情及指导抗炎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140例,其中小气道功能正常组69例,小气道功能异常组71例,分别测定FeNO值、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总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及IOS。 结果 小气道功能异常组FeNO、IgE、阻抗面积(AX)、共振频率(Fres)及 EOS水平明显高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气道功能异常组FeNO、AX、Fres及EOS水平与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百分比预计值(FEF25%-75%pred)呈负相关(r=-0.856, P<0.001; r=-0.851, P<0.001; r=-0.398, P=0.001; r=-0.288, P=0.014);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的比较:FeNO>AX>Fres>EOS;不同指标诊断哮喘小气道功能异常的预测价值:FeNO联合AX及 Fres>FeNO>AX>Fres>EOS。 结论 FeNO水平和IOS指标是诊断哮喘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敏感特异性指标;二者联合能更好地评估哮喘患者的小气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成骨细胞特异因子(Periostin)血清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33)和中-重度组(n=27),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所有受检者的Periostin、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进行检测,采用细胞分析仪对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进行测定,采用肺功能仪器对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水平进行检测.分析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的Periostin、IgE、EOS%及FEV1pred%水平,并将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轻度组患者的Periostin、IgE、EOS%和FEV1pred%水平分别为(9.83±4.54)ng/mL、(534.46±98.32)IU/mL、(0.067±0.041)和(0.54±0.18),均明显低于中-重度组的(22.81±10.22)ng/mL、(393.23±103.43)IU/mL、(0.035±0.021)、(0.83±0.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eriostin、IgE及EOS%水平[治疗前(15.58±4.34)ng/mL、(454.28±43.23)IU/mL、(0.049±0.021);治疗后(11.25±5.27)ng/mL、(431.23±46.19)IU/mL、(0.041±0.016)]明显高于对照组[(6.46±3.23)ng/mL、(183.83±28.24)IU/mL、(0.032±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eriostin、IgE及EOS%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eriostin与IgE、EOS%呈正相关(r=0.512、0.384,P<0.01),与FEV1pred%呈负相关(r=-0.734,P<0.01).结论 Periostin血清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程度及治疗后转归状况密切相关,其可用于临床中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小儿哮喘病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ECP浓度。同时检测最高呼气峰流速(PEF)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ECP与Eos之比值与PEF呈负相关。结论:血清ECP测定可反映小儿哮喘支气管粘膜炎症情况,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