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考察签约家庭医生是否促进了分级诊疗、有序就诊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的普及。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18个居委100户居民家庭,共1 800名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更好地实现了有序就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双向转诊方面的比例均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为35.15%,转诊的比例为21.43%,未签约居民分别为16.87%和9.61%。签约居民利用较多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在社区看病配药、免费健康体检和参加健康讲座。未签约居民使用最多的项目同样如此,但使用比例低于签约居民。结论较未签约居民而言,签约居民下沉就诊比例更高并且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比例更高,这表明签约服务已经初显成效。扩大社区卫生机构药品目录、鼓励居民与家庭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是完善家庭医生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实证研究考察签约家庭医生是否促进了分级诊疗、有序就诊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的普及。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街道18个居委100户居民家庭,共1800名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更好地实现了有序就诊。在社区卫生中心首诊以及双向转诊方面的比例均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为35.15%,转诊的比例为21.43%;未签约居民分别为16.87%和9.61%。签约居民利用较多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在社区看病配药、免费健康体检和参加健康讲座。未签约居民使用最多的项目同样如此,但使用比例低于签约居民。结论 较未签约居民而言,签约居民下沉就诊比例更高并且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比例更高。这表明签约服务已经初显成效。扩大社区卫生机构药品目录、鼓励居民与家庭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是完善家庭医生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为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淄博市周村区1 55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38.67%的社区居民患病首诊选择签约家庭医生;家庭收支结余、签约前后医疗服务改善度、签约双方沟通频率对社区居民首诊是否选择签约家庭医生有影响。结论:加强对家庭医生制度的宣传和落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引导社区居民基层首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就诊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2020年天津地区家庭医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二元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就诊行为的影响。结果: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比未签约居民高17%(P<0.001)。从签约时长来看,签约时长在1年及以下3年以上的居民基层就诊比例比未签约居民高20%~24%(P<0.001)。从服务质量来看,高质量组的居民基层就诊比例比未签约居民高39%~42%(P<0.01)。此外,亲戚签约家庭医生可以通过促进居民自身签约家庭医生,进而影响居民就诊行为。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基层就诊比例,且对签约时长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居民影响较大。高质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就诊行为的影响较大。此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转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山东省农村地区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于2018年5月在山东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3个样本市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计划行为理论(TPB)建立理论分析模型。结果山东省826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中,79.66%的居民表示愿意通过家庭医生转诊,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对家庭医生的认知水平较高、认为家庭医生对家人的健康有帮助、首诊选择是村卫生室以及接受过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服务的居民更愿意通过家庭医生转诊。结论居民的行为态度是影响居民转诊意愿的最大因素,其次是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对于转诊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完善分级诊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的实证数据检验家庭医生在健康与费用管理中的"守门人"作用。方法:2018年5—6月在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试点的某街道开展现场问卷调查,采集有效问卷1745份。结果:签约居民在抽烟、酗酒、熬夜等健康行为自评健康管理成效中均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成效为好的有54.96%,显著高于未签约居民(31.27%);在费用控制指标中,签约居民认为签约家庭医生能够节省费用的占66.73%,而未签约居民仅为48.63%。结论: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家庭医生健康与费用"守门人"的管理成效,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管理与实际医疗费用控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以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黎明中心")在全省独创的"1+N"首诊点单式家医签约服务上成效显著。黎明中心辖区内签约居民达15700多名,家庭医生首诊率超过六成。如何将首诊留在基层、致力于构建基层医院与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通道,黎明中心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作为江苏省的创新典型案例,"1+N"模式被收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理论与实践》教材中。全省首创"1+N"首诊点单式签约始于2012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2012年至2014年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增强基层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市中老年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信任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中老年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于2017年7月3—10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云龙区(包含新城区)、鼓楼区、贾汪区、泉山区、铜山区、九里区等6个城区共927名年龄≥45周岁的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徐州市927名中老年居民中,仅有15.53%的居民表示信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层转诊到大医院、有签约意愿和已经签约家庭医生的徐州市中老年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信任度较高,农村户籍、企业单位员工、其他职业者、首诊机构为大医院和大医院转诊到基层的徐州市中老年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信任度较低。结论徐州市中老年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信任度不高,户籍、职业、首诊机构、转诊经历及是否有签约意愿和已经签约家庭医生是该地区中老年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任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的实证数据检验家庭医生在健康与费用管理中的“守门人”作用。方法:2018年5—6月 在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试点的某街道开展现场问卷调查,采集有效问卷1 745份。结果:签约居民在抽烟、酗酒、 熬夜等健康行为自评健康管理成效中均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成效为好的有 54.96%,显著高于未签约居民 (31.27%);在费用控制指标中,签约居民认为签约家庭医生能够节省费用的占 66.73%,而未签约居民仅为 48.63%。结论: 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家庭医生健康与费用“守门人”的管理成效,在将来的研究中 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管理与实际医疗费用控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剖析现阶段家庭医生制度在分级诊疗、医保支付、信息共享、医疗安全防范、全科医生培训、居民健康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阶段建立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完善医保引导签约的首诊支付方式,加快全科医学的发展,完善家庭医生岗位绩效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建立区域转诊平台和内部转诊通道,发挥信息系统支撑作用,充分依托社区各类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实行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即"家庭医生制度2.0版",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针对"家庭医生制度1.0版"存在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接受度不高、签约履约率低、居民无序诊疗和医疗费用逐年上涨等突出问题,上海市启动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工作,通过3家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市级平台优先转诊;提供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的便捷用药服务等举措,努力尝试解决1.0版存在的问题。结果上海市2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展"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工作。截止2018年底,医疗机构组合签约人数已超过666万人,已签约居民中77.09%在签约的3家医疗机构内就诊,在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率达到了57.77%左右,"家庭医生制度2.0版"对分级诊疗的落实和医疗服务下沉社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2.0版"实施3年多来,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有序诊疗正在不断改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在实施中;延伸处方优惠政策凸显,医疗服务逐渐下沉社区。但是医疗费用仍然持续增长,后续需要家庭医生加大对签约居民医疗费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家庭医生制度通过签约的形式促使居民与家庭医生形成良好互动,提供医疗服务,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本文运用微观调查数据,探寻签约家庭医生对自评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时间短,描述性分析与普通最小二乘法均无法证明家庭医生与居民自评健康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后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验证了签约家庭医生对居民自评健康水平影响的显著性,同时发现良好的信任关系与医患关系也可以改善居民自评健康感受,揭示了有效的制度设计对居民健康的促进效应。并就如何进一步扩大签约率,对“为签而签”等现象进行了讨论,为促进家庭医生制度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居民签约家庭医生以及签约后首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基层首诊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2019年7-10月在东、中、西部三个样本市6家基层医疗机构对就诊居民进行出口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484名基层就诊居民。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家庭医生内涵认识正确,对家庭病床服务需求更高,由社区医务人员推荐、居民区宣传栏等方式了解家庭医生的就诊居民更愿意签约;清楚家庭医生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医保优惠和长处方政策,签约时间更长的签约居民更倾向于基层首诊。结论:应进一步通过社区医务人员推荐、居民区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居民对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者"内涵的理解,以需求家庭病床的居民为重点对象,促进有效签约;强化签约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医保优惠政策的认知,巩固续签意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基层首诊意愿现状,分析社区居民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按比例从上海市分层随机抽取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便利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居民开展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居民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2 501份问卷,有效回收2 443份,有效回收率为97...  相似文献   

15.
目的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寻找影响社区居民做出家庭医生签约决策的关键因素。方法 2018年5月4日—5月25日,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签约和未签约居民共201人进行签约影响因素调查,从中提取主观印象、需求、供给和就医体验四个潜变量,信度系数均大于0.700。结果主观印象和就医体验对签约倾向的路径系数,需求和签约倾向对签约服务利用情况的路径系数,估计值有统计学意义。需求和签约倾向对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有直接作用,影响程度分别为0.347和0.533;供给、主观印象和就医体验对签约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需求才是关键因素,应充分挖掘辖区居民健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签约服务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和就诊医疗机构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价格杠杆在吸引居民主动签约和下沉就诊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依托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上海市虹口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相关数据,通过比较不同人群之间签约与就医行为的差异,分析影响居民签约和就诊的因素以及价格因素在其中的贡献度。结果 6成居民表示便捷性是影响其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决定性因素,而价格因素是影响其签约首要因素的比例不到2成。不同收入等级人群的签约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但价格因素均不是首要因素;居民就诊方面,选择社区和二级医院的首要动因是距离因素,而选择三级或其他医院的首要动因为技术水平因素。价格因素在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中影响力十分微弱。结论价格因素对居民实施家庭医生签约与就诊行为吸引力有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从提升自身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角度入手,吸引居民签约并下沉就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居民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的需求状况及需求结构,探索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提供有吸引力的签约服务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在上海市"1+1+1"签约试点区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开展问卷调查,采集有效样本1 745份;对服务需求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居民对签约服务的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配药服务上;将20项需求指标合成为3个公因子,个性化服务需求、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包括性别、健康状况、就医行为与满意度,健康行为与满意度,婚姻与综合满意度。结论:药品需求仍然是居民当前最为主要的需求,不同特征的居民存在签约服务的需求差异;有必要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切实需要的签约服务,这样才能维持稳定的签约关系、引导居民下沉就诊、构建有序有效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医生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和评价,为推进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院临床科室医生共1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上转患者与医院下转患者数量比例为2.5:1,52.3%的医生未收到过转诊通知,86.5%的医生认为分级诊疗制度不健全。结论未落实社区首诊制,缺乏转诊标准和规范,医疗机构间利益冲突,缺乏沟通交流和协作等,是分级诊疗制度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政策宣传,建立分诊机构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转诊平台、程序、标准等,以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及结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率偏低,不同特征人群利用签约服务的水平有差异。年龄、性别、户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影响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重要因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居民的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更易受到地区因素的影响,而农村居民的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更易受就业因素的影响。建议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设计,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和流动人口的签约服务,提高签约服务利用水平,推行有价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