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诱发早产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早产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本文对55例早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早产发生率为4.56%;并选足月妊娠60例作对照。结果 发现胎膜早破、未做产检或只产检一次、产检并发症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儿的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做好孕前保健降低诱发早产的危险因素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早产病例231例,其中自然早产136例(58.87%),有指征早产95例(41.12%)。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的窒息,围产儿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胎膜早破、原因不明、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居前四位。新生儿窒息率为25.51%,有指征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P<0.01)。围产儿死亡率243.0‰,有指征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孕周<32周,体重<1500g,围产儿死亡率大于500‰。  相似文献   

3.
自然早产与干预早产对妊高征围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91例早产与孕期保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508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分娩产妇5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相关情况,围产儿结局,分析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早产儿窒息、RDS发生率及死亡率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显著;孕周越小,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胎盘因素是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应用地塞米松与未应用者相比,足量应用地塞米松与未足量应用者相比,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早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孕35周后早产患者,延长孕周并不能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论早产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孕周越小,早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改善早产儿结局的重要治疗措施。35~36^+6周PPROM者建议在破膜48h内分娩,以减少早产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自然早产与干预早产对妊高征围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984年1月至1990年12月住院治疗并分娩的妊高征合并早产的病例共58例,比较妊高征孕妇的自然早产与人为干预引起的早产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提示:因妊高征病情需要而终止妊娠者,在孕34周后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对围产儿有益。术前或分娩前使用促胎肺成熟药物有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对76例早产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参照区组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即对A组患者38例、B组38例。前组患者为自然早产,后组患者为干预性早产,统计整合两组与分娩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高危早产高危因素与B组患者高危因素存在差异,P<0.05;A组患者除剖宫产率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阴道产率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新生儿死亡率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早产患者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在对早产患者进行合适的干预性早产,以最优方式减低并发症几率,从而减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早产与围产儿死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1981年1月~199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294例死亡围产儿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13.3‰,尸检率77.9%。早产儿共167例,占56.8%。早产发生与产前出血、双胎、妊高征、IUGR、胎膜早破等因素有关。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顺位为:缺氧(49.7%),肺部疾患(23.9%),畸形(11.4%),感染性疾病(5.4%),颅内出血(4.2%)。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首先要防治早产。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监护,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加强早产的预测,合理使用宫缩抑制剂,监测并促进胎肺成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疗程糖皮质激素(GC)治疗孕34周前早产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孕34周前早产分娩的临床资料,根据糖皮质激素治疗情况分为未治疗组(对照组)、不足1疗程组、1疗程组、2疗程组和3疗程组。结果:GC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Z积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疗程GC治疗可以减少新生儿5分钟窒息发生,但重复疗程GC治疗对新生儿RDS、脑室内出血、吸入性肺炎和婴幼儿死亡、远期并发症等无保护性作用。结论:孕34周前糖皮质激素治疗早产是有好处的,但重复疗程治疗的作用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孕妇早产及妊高征用药对围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和妊高征是妊娠期常见的病理现象 ,是造成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1 ,2 ] 。为改善围产结局 ,临床上已广泛采取药物治疗。由于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通过胎盘 ,因此药物在控制孕母病情同时 ,会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一定影响。现将产科常用于防治早产和妊高征的药物对围产儿的影响综述如下。一、早产九十年代的调查指出早产的发生率为 5 %~ 10 % [3 ] ,出生体重在 2 5 0 0 g以下的新生儿 ,主要是早产儿 ,占围产儿死亡的 70 %以上。新生儿期一些严重疾病如颅内出血 (ICH)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等常见于早产儿…  相似文献   

11.
12.
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破裂,包括足月前胎膜早破及足月后胎膜早破,其发生率各国家报道不一。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宫内感染及产褥感染率皆升高。  相似文献   

13.
早产临床风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影响早产分娩的风险因素以及对早产干预措施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发生在34周前的自发性早产临产、早产胎膜早破、宫颈机能不全、先兆早产4种临床表现类型共221例,比较4种临床表现之间发病的风险因素及影响干预措施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自发性早产临产的风险因素依次为:本次妊娠先兆流产史(OR8.917,95%CI2.308~34.457)、胎次(OR2.179,95%CI1.033~4.598)、宫颈长度改变(OR0.366,95%CI0.259~0.518);早产胎膜早破的风险因素依次为:自然流产史(OR4.922,95%CI1.115~21.720)、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OR5.341,95%CI1.571~18.164);宫颈功能不全的风险因素依次为:早产史(OR9.010,95%CI2.032~39.940),IVF-ET(OR2.603,95%CI1.195~5.670)。发生早期早产分娩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血象升高(OR4.695,95%CI2.065~10.671)、宫颈长度变短(OR0.633,95%CI0.456~0.880)。对早产干预措施的影响因素为紧急宫颈环扎术(OR26.372,95%CI2.770~251.085)和血象升高(OR7.111,95%CI1.769~28.53)。结论影响早产的风险因素较多,应注重IVF-ET妊娠的早产风险;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及注重感染指标监测是减少34周前分娩的重要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胎膜早破并早产110例,主要诱因是双胎、胎位异常、羊水过多等造成宫腔压力改变。出现胎膜早破者,给予积极保胎治疗,尽可能让妊娠延续至35周以上,促胎儿肺成熟治疗72小时,减少围生儿死亡率及发病率。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有效降低早产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1976~1988年间162例多胎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出多胎妊娠由于胎位异常、产力异常及妊娠并发症多等因素,难产及手术产率均较单胎明显增高。在133例经阴道分娩的双胎中,阴道手术产率为76.7%,本组双胎剖宫产率为16.4%。本文认为多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应掌握以下原则:当第一胎儿为臀位、第二胎儿为头位,尤其是胎儿较大、羊水较少时,应考虑剖宫产,而单纯的第二个胎儿臀位或横位时可以经阴道分娩,不必常规剖宫产。对多胎妊娠剖宫产的指征也提出了意见,并指出在决定剖宫产前,应充分考虑胎儿的成熟度及新生儿监护、哺育的具体条件,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286例胎膜早破性早产新生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前糖皮质激素干预对胎膜早破性早产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86例胎膜早破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35+6周孕龄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窒息率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在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6~36+6周孕龄组新生儿窒息率、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率、NRDS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在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8~31+6周及32~33+6周孕龄组新生儿结局的各项指标在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4~36+6孕周胎膜早破性早产孕妇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结局。因样本量关系,<34孕周的胎膜早破性早产孕妇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对新生儿结局有无明显改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不同类型的重度子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早产和自发早产的对比分析,探讨影响S-PE早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重度子前期(研究组)早产72例(早产儿83例),按不同孕周分为早期早产、中型早产及轻型早产3类,分别与相同类型的自发早产(对照组)222例(早产儿279例)进行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3类型间的早产儿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同类型间早产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早期早产儿平均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而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中的中型早产新生儿除重度窒息明显高于对照组外(P=0.022),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新生儿病死率及新生儿加强护理NICU(neonate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日和住院费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轻型早产组,除研究组NICU住院日明显长于对照组外(P=0.000),两组间其他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早产的分娩孕龄是影响重度子前期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促胎肺成熟和孕期检查是影响新生儿病率的主要因素。结论:不论重度子前期早产还是自发早产,在早期早产阶段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分娩孕龄,重度子前期早产与自发早产围生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胎儿窘迫的早期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27例早期早产(孕周<32周)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胎儿窘迫分为观察组(226例)和对照组(701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胎儿窘迫的早期早产的危险因素,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示:脐血流异常((印)OR(正) 7.597,95%CI 3.610~15.991)、脐带异常((印)OR(正) 3.333,95%CI 1.979~5.613)、胎动异常((印)OR(正) 23.506,95%CI 8.975~61.568)、胎心率异常((印)OR(正) 31.870,95%CI 11.495~88.35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印)OR(正) 11.611,95%CI 5.302~25.425)、胎儿生长受限(FGR)((印)OR(正) 8.518,95%CI 4.212~15.801)是合并胎儿窘迫的早期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印)OR(正)>1,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较高,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 1分钟和5分钟评分、出院体质量均较低,而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胎儿窘迫的早期早产增加剖宫产率,并影响新生儿出生结局。加强对脐血流异常、脐带异常、胎动异常、胎心率异常、HDP、FGR等高危人群的监测,降低<32孕周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与利托君治疗双胎妊娠晚期流产及早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8例24~33周双胎妊娠出现晚期流产及早产征象的孕妇,其中阿托西班组28例,利托君组40例,比较两组抑制宫缩的有效率、母儿不良反应、新生儿结局。结果:(1)阿托西班组与利托君组的延长孕龄48h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延长孕龄7d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阿托西班组与利托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阿托西班组与利托君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双胎妊娠晚期流产及早产孕妇在延长孕龄48h上,阿托西班优于利托君,在延长孕龄7d以上两者相当。阿托西班不良反应少且对新生儿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早产发生现状及早产儿结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早产发生现状及不同孕周、不同类型早产儿的结局.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1日-2007年5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一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市妇产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海淀妇幼)、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大三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36周~(+6)早产产妇955例及其早产儿1066例为研究对象,4家医院同期分娩数为15 197例.结果 (1)早产发生率:早产总发生率为6.3%(955/15 197).其中北大三院的早产发生率为13.1%(150/1142),北大一院的早产发生率为8.1%(125/1549),市妇产医院的早产发生率为5.5%(369/6656),海淀妇幼的早产发生率为5.3%(311/5850).其中北大三院的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医院(P<0.01).两家综合医院(北大一院及北大三院)的早产率10.2%(275/2691)明显高于两家专科医院(市妇产医院及海淀妇幼)的早产率5.4%(680/12 5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早产发生孕周:<34周的早产发生率为28.5%(272/954),≥34周的早产发生率为71.5%(682/954),早产主要发生在孕34周以后.各家医院的早产发生孕周分布有明显不同,其中,海淀妇幼<34周的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家医院(P<0.01),北大一院<34周的早产发生率最高(P<0.05),北大三院与市妇产医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早产发生的原因:在早产的发生原因排序中,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早产占首位(405例),其次为医源性早产(340例)和自发性早产(205例).各医院早产发生的原因有所不同,北大三院的医源性早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医院(P<0.01);北大一院的PPROM发生率较高而自发性早产率较低.医源性早产的发生原因排序中前4位分别是子痫前期143例(42.0%),胎儿窘迫58例(17.1%),前置胎盘43例(12.6%),胎盘早剥33例(9.7%).(4)各家医院的早产儿结局比较:4家医院由于早产原因、孕周不同,其早产儿结局也存在较大差异,市妇产医院早产儿死亡率最高,为5.4%(22/408),与海淀妇幼(1.3%,4/320)及北大三院(0.6%,1/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北大一院(2.4%,3/1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孕周的早产儿结局比较:<32孕周的早产儿治愈率显著低于≥32孕周者(P<0.01),≥34孕周的早产儿治愈率为99.6%.<32孕周的早产分娩家属放弃及早产儿死亡率显著高于332孕周者,其中,<32孕周的早产儿死亡率为22.1%,≥34孕周者仅为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不同原因的早产儿结局比较:医源性早产的早产儿死亡率(4.9%)高于PPROM早产(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ROM、自发性早产及医源性早产3者的早产儿治愈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死亡率较高,尤其是<32孕周的早产儿死亡率更高,这部分早产儿是早产预防的重点;同时,减少医源性早产,积极预防PPROM早产的发生也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