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琴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10):770-772
摘要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初产妇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入院行会阴侧切自然分娩的1 198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 198名行会阴侧切的初产妇中,有92名产妇在会阴侧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其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7.68%;92名发生切口感染的会阴侧切初产妇中,通过分离培养出1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所占的比例最高,共有106株(占64.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28 kg/m2、年龄≥35岁、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4次、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和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会阴侧切初产妇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会阴侧切初产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其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明确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会阴侧切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某医院产房分娩且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312例会阴侧切初产妇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致病菌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12例中有37例发生了切口感染,占11.86%。共分离培养出53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37.74%,革兰阴性菌占54.72%,真菌占7.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5岁、血糖控制不达标、急诊切开、阴道检查次数≥4次、第二产程时间≥8 h以及合并生殖道感染是造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助产士工作年限≥5年、消毒前肥皂水清洗会阴以及侧切前消毒≥3次则是避免切口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会阴侧切后切口感染与产妇的年龄、血糖控制情况、是否急诊侧切、阴道检查次数、第二产程时间、是否罹患生殖道感染及助产士工作年限等关系密切,革兰阴性菌为其主要致病菌,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旨在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产科分娩的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产褥热)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分析二次剖宫产产妇1 598例,发生术后感染89例,感染发生率为5.57%。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产妇年龄>30岁、手术时间>60 min、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发作>3次、胎膜早破>12 h、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前置胎盘导致反复阴道出血是导致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明确,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妇会阴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为预防产妇会阴侧切伤口、自然裂伤伤口缝合术后感染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自然分娩且有会阴侧切伤口、自然裂伤缝合术感染的68例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会阴侧切伤口、自然裂伤伤口缝合术无感染的68例产妇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产妇会阴侧切切口、自然裂伤伤口缝合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贫血、体重指数高、羊水感染、妊娠糖尿病、阴检肛查3次等为会阴侧切切口、自然裂伤伤口缝合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妇会阴侧切切口、自然裂伤伤口缝合术后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提高产妇感染控制意识,强化产妇围产期健康指导,产后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切口、自然裂伤伤口缝合术后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2013年1月-2018年5月某医院拟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记录每位患者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60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与年龄、BMI、备皮至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等13种因素有关;糖化血经蛋白(>7%)、阴检肛查(≥3次)、生殖道炎症、羊水污染、胎膜早破、BMI(>24 kg/m2)等均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了解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和病原菌检验技术,对某医院行第二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及其病原菌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行剖宫产的产妇4 132例,行第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初次剖宫产产妇;第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属。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35岁、体质指数≥25 kg/m2、与第一胎间隔时间<5年、胎膜早破、急诊手术、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生殖道感染、阴道及肛检次数≥3次等因素,构成行第二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疤痕子宫产妇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次剖宫产的产妇,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实行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816例脊柱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8例,感染率为4.66%。从感染患者感染切口分泌物中共分离到病原菌55株,革兰阳性菌占61.82%,其余为革兰阴性菌;居前4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因素为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脊柱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感染危险因素明确,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研究腹部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教学医院住院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JP2〗者397例,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感染74例,占感染患者的18.6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指数(BMI)>24 kg/m2、〖JP〗营养不良、手术类型、切口长度>15 cm、放化疗、抗菌药物使用天数≥7 d等是腹部手术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腹部手术患者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比例较高,针对危险因素建立多重耐药菌防控综合性措施,构成防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方法,对某医院急诊行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胃肠道手术患者698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6例,感染率为6.59%。从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51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构成比分别为72.55%和25.49%。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5岁、手术切口长度≥10 cm、体质指数≥25 kg/m2、罹患糖尿病、开腹手术、合并腹腔感染、Ⅲ类手术切口等因素构成胃肠道手术后切口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诊胃肠道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危险因素明确。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调查2014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55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切口感染组和无切口感染组,并对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BMI、合并症、创伤性治疗、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限、切口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切口类型(Ⅲ类)、糖化血红蛋白>7%、手术时间≥70 min、血清白蛋白<30 g/L等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针对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