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腹部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教学医院住院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JP2〗者397例,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感染74例,占感染患者的18.6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指数(BMI)>24 kg/m2、〖JP〗营养不良、手术类型、切口长度>15 cm、放化疗、抗菌药物使用天数≥7 d等是腹部手术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腹部手术患者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比例较高,针对危险因素建立多重耐药菌防控综合性措施,构成防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HT5”H〗摘要 目的 调查胸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流行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某部队医院胸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回顾性调查患者术后感染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手术患者357例,发生术后感染43例,感染率为12.04%。感染部位培养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9株、革兰阳性菌19株、真菌4株|分离多重耐药菌9株,包括CRAB 4株、CRPA 2株、MRSA 2株及CRE 1株。感染部位统计前3位是下呼吸道、切口感染、泌尿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低蛋白血症、使用呼吸机、手术类型、转入ICU、术后住院天数≥10 d是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胸外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切口感染为主,早期干预感染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HT5"H〗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2019年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的25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对发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为32.8%(85/259),住院时间≥15 d、GCS评分≤8、白蛋白<30 g/L、机械通气是ICU老年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对ICU老年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各危险因素制订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了解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实行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816例脊柱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8例,感染率为4.66%。从感染患者感染切口分泌物中共分离到病原菌55株,革兰阳性菌占61.82%,其余为革兰阴性菌;居前4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因素为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脊柱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感染危险因素明确,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因创伤性胫腓骨骨折而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398名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有33例,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8.29%,33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共培养出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最高(占总菌株数的55.7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年龄≥60岁、胫腓骨Ⅲ型骨折、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180 min、合并糖尿病以及联用抗菌药物等是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使用VSD引流是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避免发生切口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 革兰阳性菌是导致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危险因素明确,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验证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道多重耐药菌定植与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2014年2月-2018年1月某医院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患者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尿道多重耐药菌(MDROS)定植率差异;分析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与MDROs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术后尿路感染病例278例,与556例对照组相比,其尿道MDROS定植率明显增高,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长;尿道MDROs定植与术后尿路感染风险呈正相关(OR=1.599,95%CI:1.004~2.546)。结论 存在尿道MDROs定植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较大,需重视抗菌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某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其ICU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和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连续4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1 592例,发生医院感染279例,感染率为2.41%。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70株(例),其中多重耐药医院感染156例,占病原菌总数的57.78%。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种类依次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产超广谱β-奶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构成比依次为51.92%、23.08%、17.31%、5.77%和1.92%。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心静脉置管及其置管天数、尿管使用天数、抗菌药物使用、呼吸机使用等构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医院ICU患者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较高,针对独立危险因素制定防控措施,应特别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JP2〗探讨标准化流程管理在老年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入住ICU的老年重症患者701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医院例次感染率和医务人员干预措施依从率。结果 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干预前高于干预后,多重耐药菌医院例次感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下降,开具隔离医嘱、悬挂隔离标识、诊疗物品专用、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的依从率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标准化流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意识,完善感控流程各环节,使老年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骨科植入物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骨科行植入物手术患者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病原菌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骨科行植入手术患者1 921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46例,感染率为2.3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患者、BMI指数偏高、糖尿病、术中出血量大和手术时间长为植入物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6例感染患者标本共检出病原菌65株,革兰性阴性菌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革兰阳性菌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均为91.3%。结论 该医院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检出的病原菌耐药率高,需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掌握浦东新区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本区多重耐药菌的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每月对浦东新区监测点医疗机构的出院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监测,并比较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结果 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发现率分别为0.85%和1.48%|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 129株,总体检出率为15.08%,社区感染组平均年龄大于医院感染组,住院天数低于医院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社区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多发生于下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部位多发生于泌尿道、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2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222.917,P<0.001)。结论 社区与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发现率均处在较低的水平,应根据社区与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上的差异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1.
12.
13.
Chronic infection of hepatitis C (HCV) and B virus (HBV) frequently causes viral hepatit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are at risk for liver cirrhosis and ev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the most effective therapy is elimination of HCV with interferon (IFN). The most effective initial IFN therapy is the combination of pegylated IFN alpha-2b plus ribavirin. Forty-eight weeks of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 produces sustained viral response rates of approximately 50%. Moreover, several reports showed that long-term IFN therapy also reduced the risk of liver carcinogene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seroconversion from HBeAg to anti-HBe antibodies suppresses viral replication and attenuates the hepatitis. Twenty-four weeks of IFN therapy produces HBeAg seroconversion rates approximately 30%.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describes enterococci bacteria and the measures related to glycopeptide-resistant enterococci, including screening,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antibiotic prescribing and infec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15.
16.
17.
Benoit DD  Depuydt P  Vandewoude KH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4,32(1):307; author reply 307-307; author reply 308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