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前体(PC Ⅲ)、Ⅳ型胶原(ⅣC).结果显示,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在慢性肝病中均升高.提示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动态检测有助于了解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7,(3):291-292
目的通过对我院初诊为HBV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scan)在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HBV感染患者180例,检验其生化指标,对F S和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根据FS值和血清学检验指标分析的结果,FS值和ALB、TBIL、HA、ALT、LN呈显著相关性(P<0.05)。(2)慢性肝实质损伤组(90例)和肝硬化组(70例)的F S值明显高于急性肝实质损伤组(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FS值明显高于慢性肝实质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Fibroscan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仪检测,能够准确地分析出H 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及相关肝硬度值,可用于指导临床医师及时识别肝纤维化并进行治疗,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肝纤维化务清标志物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体前(PCⅢ),Ⅳ型胶原(ⅣC)结果显示,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在慢性肝病中均升高,提示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 动态检测有助于了解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病外周血微小RNA(miRNA)-129-5p、miR-210及miR-143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88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成HBV携带组5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71例和HBV相关肝硬化组63例,选取同期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血清3个mi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21、IL-22和干扰素-γ(IFN-γ)、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和谷草转氨酶(AST)。结果 与HBV携带组相比,CHB组和HBV相关肝硬化组血清AFP、ALT、TB和AST水平升高(P<0.05);HBV相关肝硬化组血清AFP、ALT、TB和AST水平高于CHB组(P<0.05);CHB组和HBV相关肝硬化组血清ALB低于HBV携带组(P<0.05)。CHB组和H...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4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0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52例;收集同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为肝硬化组,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CA125水平分别为(8.5±4.6)、(44.7±16.1)、(104.5±56.8)U/L。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患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20.8±7.2)、(32.9±11.3)、(73.7±19.0)U/L;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CA125水平明显升高,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黏连蛋白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透明质酸水平明显增加,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患者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慢性乙型肝炎及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及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肝纤维化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探讨其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9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6名健康人的血清标本。[结果]除急性肝炎组外,各组肝病患者HA、1N、CⅣ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0.05),以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分别为(564.0士80.1)、(381.2士57.2)、(295.4士38.8)μg/L,其次为慢性重度组和慢性中度组,且以HA上升时间最早,升高幅度最大。[结论]测定肝病患者血清中的HA、LN、CⅣ含量对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判断和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参考指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丹  吴小宁  李红卫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382-2385
目的初步评价肝病患者血清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C型前胶原含量(Ⅳ-Col)与慢性化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对145例肝病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HA、PCⅢ、LN、Ⅳ-Col水平,比较这4项指标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血清HA、PⅢNP、LN、Ⅳ-Col水平含量随着病程的进展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即急性肝炎慢肝轻度慢肝中度慢肝重度肝硬化。结论血清中HA、PⅢNP、LN、Ⅳ-Col水平可反映肝病慢性化趋势,与临床一致,是判断早期肝硬化的相对灵敏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肝脏病理、肝功能及血纤维化指标变化。方法选取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100例根据HBV DNA载量不同分为低载量组(103拷贝/mlHBV DNA载量≤105拷贝/ml) 22例、中载量组(105拷贝/mlHBV DNA载量≤107拷贝/ml) 48例和高载量组(HBV DNA载量107拷贝/ml)30例,取活检组织电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值。结果各组患儿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均未出现G4级,以G1级为主;纤维化分期未出现S3和S4,以S1为主,其次为S0;患儿肝脏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血清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LN、HA、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儿HBV DNA载量不同时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无明显不同,但随着HBV DNA载量升高肝功能明显存在变化,血纤维化指标无明显变化,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应血清指标结合肝活组织病理检查才能更加准确及客观地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各型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和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与分析,判断各型肝病患者纤维化指标。方法对住院95例各型肝病患者进行肝纤维化四项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及GGT和PT检测。结果中重度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四项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肝炎PT和GGT指数无明显的改变;慢性轻度肝炎时,肝纤维四项及PT和GGT均轻度升高。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中,肝纤维四项有较高的灵敏度,HA的灵敏度较高,为肝纤维化最敏感的诊断指标。结论通过肝纤维化四项及血清GGT和PT的联合检测,结果可作为判断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常规指标,为临床药物抗肝病纤维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清营汤对感染乙肝病毒导致肝硬化的患者体内血清生长激素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治疗的104例乙肝病毒感染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注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等保肝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清营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生长激素(GH)和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储备功能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为(4.51±4.12)ug/L,透明质酸为(141.5±24.7)ug/L,层粘连蛋白(173.6±24.8)ug/L,Ⅲ型前胶原为(119.2±15.4)ug/L,Ⅳ型胶原为(104.4±12.6)ug/L,试验组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为(2.98±3.28)ug/L,透明质酸为(107.2±14.7)ug/L,层粘连蛋白(139.5±17.1)ug/L,Ⅲ型前胶原为(82.2±10.9)ug/L,Ⅳ型胶原为(67.3±9.1)u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评分为(6.8±1.1)分,试验组为(5.9±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营汤能够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患者体内的血清生长激素和纤维化指标水平,有效治疗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全部病人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级,采用ELISA法检测了所有患者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血清水平,三组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肝炎肝硬化病人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的升高幅度与肝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相一致。结论肝炎肝硬化时,纤维化程度越高,提示肝脏储备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同时选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患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L)和总胆红素(TBL)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可见多种生化指标异常,因此肝脏生化指标检测能为肝硬化早期诊断和疾病病情评估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水平,联合Fibroscan(FS)诊断肝脏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B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运用FS检测肝脏硬度值(LSM),检测肝脏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和Ⅳ型胶原(Ⅳ-C);分析四项水平及LSM等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的ROC及AUC,探讨其在肝脏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以病理学分为无肝纤维化组(S0),肝纤维化组(S≥1)和显著肝纤维化组(S≥2);与S0相比,S≥1 HA明显升高(P 0. 05); S≥2 HA、Ⅳ-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S0为阴性对照,S≥1为阳性对照,肝脏纤维化四项判断肝纤维化AUC为0. 661,肝脏纤维化四项联合FS判断肝纤维化AUC为0. 669。以S0为阴性对照,S≥2为阳性对照,肝脏纤维化四项联合判断肝纤维化AUC为0. 779,肝脏纤维化四项联合FS判断肝纤维化AUC为0. 813。结论肝脏纤维化四项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筛查和预警作用,联合FS对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治疗及效果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乙肝е抗原(HBeAg)(+)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DNA载量及其与肝纤维化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94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组60例和HBeAg(-)组34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和MELD评分,分析HBV-DNA载量与肝纤维化和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 HBeAg(+)组患者的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MELD评分高于HBeAg(-)组(P<0.05),PCⅢ、CⅣ、LN、HA水平高于HBeAg(-)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eAg(+)患者HBV-DNA载量与肝纤维化指标和MELD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HBV感染阶段患者HBV-DNA载量与肝纤维化及MELD评分密切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HBV DNA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接受血清HBV DNA、HBeAg、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检测。结果 HBV DNA含量在105~107IU/ml、107IU/ml两组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值均高于103IU/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含量在105~107IU/ml、107IU/ml两组与103~105IU/ml组比较,HA、PcⅢ、Ⅳ-C三项指标值均高于103~105IU/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含量103IU/ml与103~105IU/ml组比较、105~107IU/ml与107IU/ml组比较,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 DNA含量103IU/ml时,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 DNA含量高于103IU/ml时,HBeAg阳性组HA、PcⅢ、Ⅳ-C三项指标值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口服抗病毒药物与保肝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安络化纤丸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8周、16周、24周时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肝纤维化指标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长期服用恩替卡韦、保肝护肝药物时联合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改善肝脏组织学炎症程度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的形成是由于肝星状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armatrix,ECM)生成过多 ,在肝内大量沉积所致 ,是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前期阶段。早期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有利于控制肝硬化的形成 [1 -2]。我们对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肝脏穿刺 ,同时抽血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 )及Ⅳ型胶原 (ⅣC) ,以探讨血清HA、LN、PCⅢ及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为1999年10月~2000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1例 ,其…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合并感染者中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HBV和HCV在合并感染的慢性肝病患者中相互作用的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肝病(包括HBV和HCV合并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穿病理样本及其血清.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肝功能,血清HBV DNA、血清HBV标志物、血清HCV RNA、抗-HCV;所有肝活检样本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作苏木精-伊红、Masson和网状纤维染色,并进行肝炎分级分期,HBsAg和HBcAg免疫组化,HBV DNA和HCV 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HBV和HCV合并感染的患者重型慢性肝炎(G4)发生率比HBV或HCV单独感染的患者高,分别为62.50%、27.05%和30.56%(P<0.01).在HBV和HCV合并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炎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4/32(12.5%),HCV RNA阳性率为24/32(75%),而HBV或HCV单独感染组分别为HBV DNA阳性107/122(87.7%)和HCV RNA阳性58/72(80.56%).结论 HBV和HCV合并感染可增加重型慢性肝炎的发生率.在HBV和HCV合并感染的患者中,HBV和HCV呈相互抑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HCV对HBV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透明质酸(HA)和Ⅲ型胶原是肝细胞外基质(ECM)的两种成分。在肝细胞外Ⅲ型前胶原合成中,C端和N端氨基肽被分开并可在血清中测到。有人已发现,在急性和慢性肝炎病人的血清中Ⅲ型前胶原N端氨基前肽(P-Ⅲ-NP)水平增高。在慢性肝病中,P-Ⅲ-NP水平主要反应炎性活动度和纤维生成,而HA水平则主要反应慢性肝疾病。作者研究了用α2a-干扰素(α2a-IFN)治疗对慢性HBV感染病人血清HA和P-Ⅲ-NP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539例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与疾病诊断和预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9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的肝病患者539例,免疫荧光法检测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Ⅳ)、Ⅲ前胶原(Ⅲ)等肝纤维化指标。结果系统聚类法分为3类:A类(HA~(high)/LN~(high)/GGT~(high))、B类(ALT~(high)/AST~(high)/HA~(medium))、C类(HA~(low)/LN~(low)/Ⅲ/~(medium-low)/Ⅳ~(medium-low))。A类中肝硬化晚期(57.1%)和肝癌患者(34.9%)比例均高于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3.57、148.30,P0.01);B类中急性肝损伤比例(53.4%)均高于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60,P0.01);C类中肝硬化早期(33.2%)、病毒性肝炎(47.2%)、脂肪肝(28.8%)比例均高于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71、34.28、29.71,P0.01)。结论对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有助于针对性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