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征,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IFI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38例患儿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89%);感染前均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且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其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率高达95%;47%患儿曾全身激素治疗;所有患儿均有侵入性操作史,其中47%患儿接受过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真菌培养共检出致病真菌56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41%),其次为曲霉菌(25%)和毛霉菌(20%);所有患儿及时予以高效抗真菌药物治疗,治愈15例,好转16例,有效率为8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结论:呼吸道为最常见IFI感染部位;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病原;多数患儿有严重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史和侵入性操作史;早期诊断、及时使用高效抗真菌药物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儿童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ICU2003年1月~2007年1月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儿抗生素、激素和侵入性操作使用情况及其防治与转归。结果40例患儿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史,75%患儿接受过侵入性操作或治疗,平均住院时间长(37.8d)。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原以白色念珠菌居首,占80%,曲霉菌属次之。治愈35例(87.5%),死亡5例(12.5%)。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儿童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侵入性操作,加强微生态免疫营养支持,及时用高效抗真菌药物,有助于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血浆β-葡聚糖检测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随着免疫受损个体生存期的延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发病率持续上升。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儿童真菌感染高危人群并发IFI的发病情况,评价血液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 BG)(G试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儿童ICU、血液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持续发热4~7 d以上高危感染患儿进行G试验;每周检测1~2次,直至症状好转,或排除真菌感染,或死亡。G试验采用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定义为血浆BG水平≥10 pg/mL。结果:① 共计130例入选研究。确诊IFI(proven)2例,均为念珠菌血症。临床诊断(probable)20例,拟诊(possible)7例,排除101例;② IFI组住院天数较非IFI组延长(P<0.05),不良预后率明显增加(P<0.05);③ IFI组血浆BG水平高于非IFI组(P<0.01)。G试验诊断敏感度81.8%,特异度82.4%,阳性预测值48.6%,阴性预测值95.7%;④72.2% 病例G试验阳性结果较培养或影像学阳性结果提前或同时发生。结论:儿童高危患者IFI不少见。血液G试验无衡量标准有助于高危患者的筛查,具有早期辅助诊断、指导合理治疗干预的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905-908]  相似文献   

4.
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念珠菌和曲霉是最常见的病因,儿童重症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ICI)发病率约为侵袭性曲霉感染( IAI)的5倍。ICI和IAI归因死亡率有所不同,主要是基础疾病存在差异。既往健康的危重症患儿各种侵入性导管、静脉营养、血液透析、机械通气和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是ICI发病危险因素。实体肿瘤和白血病患儿使用免疫抑制剂、干细胞移植和广谱抗生素是发生IAI的高危因素。对高风险患儿采取针对性预防,早期识别IFI并予以抢先治疗,仍然是管理PICU危重症患儿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间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10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4例患儿中,新生儿20例,婴幼儿48例,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年长儿)36例。新生儿组中,早产儿比例较高(70%);多患有肺透明膜病(45%)、肺炎(30%)等基础疾病;给予全胃肠外营养的患儿比例较其他两个年龄组高(P<0.01)。新生儿组及婴幼儿组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年长儿组(P<0.05)。年长儿组多为血液恶性肿瘤患儿,粒细胞减少及接受化疗的患儿比例较其他两个年龄组高(P<0.05)。感染部位以肺部多见(61.5%),其次为败血症(14.4%)、肠道(12.5%),神经系统感染仅见于年长儿。104例患儿中共分离出105株真菌,包括假丝酵母菌 90株,隐球菌6株和其他真菌9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52/105,49.5%),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也较高(38/105,36.2%)。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对三唑类药物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侵袭性真菌感染可发生于各年龄儿童,各年龄组间危险因素有异同;假丝酵母菌是其主要病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高,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也占较高比例。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基础疾病儿童侵袭性真菌病 (IFD) 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无基础疾病侵袭性真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基础疾病侵袭性真菌病儿童的病原检出率为76% (37/49),其中新型隐球菌 (17例,46%)、白色假丝酵母菌 (10例,27%)、曲霉菌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各3例,均占8%) 为最常见的病原。真菌性肺炎最多见 (17例,46%),病原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9例,53%)。49例患儿均存在至少一项感染高危因素,主要为抗生素使用、长时间住院以及侵袭性操作。行G试验检查的24例中17例阳性 (71%)。49例患儿均接受抗真菌治疗,37例 (75%) 治愈,3例 (6%) 仍在治疗中,5例 (10%) 死亡,4例 (8%) 失访。结论 对于无基础疾病的IFD患儿,新型隐球菌、念珠菌为其主要病原,肺部感染最为多见。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是较突出危险因素。无基础疾病的IFD患儿对于抗真菌药物敏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血液肿瘤和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以提高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和临床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的85例患儿,均为非血液肿瘤和PICU病房患儿,总结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宿主高危因素.结果 本组85例中,假丝酵母菌感染42例,曲霉感染20例,隐球菌感染21例,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毛霉感染1例.42例假丝酵母菌感染中,5例为1岁以内婴儿,3例为联合免疫缺陷病,1例为细胞免疫缺陷,25例因原发病长期应用激素和(或)两种以上抗生素继发感染,5例为肠道手术后和慢性腹泻病,1例为反流性胃食管炎,2例无明显宿主因素.20例曲霉感染中,10例为慢性肉芽肿病,5例1个月以上应用激素,3例长期应用激素和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2例无明显宿主因素.21例隐球菌感染中,2例为1个月以上应用激素,2例为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其余无明显宿主因素.毛霉感染1例,为糖尿病患儿.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为免疫缺陷病患儿.结论 非血液肿瘤和PICU病房患儿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因素为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病以及长期应用激素和(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长期使用.此外,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高危因素为小婴儿.多数隐球菌感染以及个别曲霉感染无明显宿主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实体瘤患儿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实体瘤患儿于化疗过程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3例实体瘤患儿均于多疗程化疗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其中1例合并其他部位感染。3例患儿均有发热、中性粒细胞缺乏,曾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治疗。3例患儿血真菌培养均为阳性,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白色念珠菌1例,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明显升高。3例患儿肺部CT均表现为密度增高、渗出炎症阴影。2例患儿治疗后好转存活,1例经治疗好转后,因肿瘤多发转移而死亡。结论肺部真菌感染为儿童实体瘤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常见表现形式,多发生于多次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结合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可疑侵袭性真菌感染时应及时进行经验性治疗。[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25-427]  相似文献   

9.
儿童酵母样真菌的培养分离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感染酵母样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777份住院患儿的各种标本分离出的196株酵母样真菌,采用科玛嘉念珠显色培养基培养菌,用API-20CAUX酵母样真菌鉴定试条进行鉴定,用念珠菌药敏试条ATB-FUNGU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酵母样真菌196株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50株(76.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2株(6.13%),新型隐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各11株(5.62%),热带假丝酵母菌7株(3.58%),克柔假丝酵母菌3株(1.53%),葡萄牙假丝酵母菌2株(1.02%)。以呼吸内科、血液科所占比例较高。150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5-FC)、二性霉素B(AMB)、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00%、99.3%、88.6%。结论引起患儿真菌感染的念珠菌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用药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感染九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Ma XL  Sun W  Liu T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9):694-697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9例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易感因素分析。结果9例均为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6例。9例真菌感染前全部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及静脉营养,8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PICC, percutaneous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3例曾机械通气。生后8~22d出现呼吸暂停、灌注差、反应差等症状,7例血小板减少,7例C反应蛋白升高。血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1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季也蒙假丝酵母菌6例,5例PICC导管尖端培养和血培养同时阳性,且为同一菌株。9例均接受抗真菌及对症支持治疗,6例治愈,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新生儿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包括早产、留置PICC、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等,症状常不典型,可伴有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轻中度升高等,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对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抗生素应用时间>10 d,并行G试验患儿的临床资料,排除拟诊IFI者。根据IFI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IFI组和非IFI组。G试验测定采用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血浆BG浓度≥10 pg·mL-1判定G试验阳性。采用四格表计算G试验诊断IF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G试验结果进行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研究期间共有525例患儿行G试验,排除拟诊IFI者129例,最终396例患儿纳入分析。IFI组43例,非IFI组353例。IFI组G试验阳性31/43例,阳性率为72.1%;阴性12/43例,假阴性率为27.9%。非IFI组G试验阳性48/353例,假阳性率为13.6%。G试验诊断IF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1%、 86.4%、39.2%和96.2%。根据G试验结果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15(95%CI:0.732~0.898)。结论 G试验对儿童IFI具有中等诊断价值。适当提高诊断界值或连续监测可很大程度消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经验性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2008年1月 - 2010年12月期间NICU住院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的2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基础疾病、真菌类别,以及抗真菌治疗效果.结果 患儿基础疾病以肺部疾病最多见,占47.6%;外科手术治疗5例,占23.8%,其中腹部手术者4例.临床表现以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发热和反应差最多见,有19例(90.5%)出现血小板减低,19例(90.5%)超敏CRP增高,白细胞正常13例(61.9%).其中确诊真菌败血症18例(85.7%),真菌脑炎1例(4.8%),尿路感染2例(9.5%).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用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总治愈率71.4%,好转19.1%,死亡9.5%.结论 喂养不耐受、发热、呼吸暂停和反应差是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患儿多数表现有血小板减低及超敏CRP增高,白细胞正常不能排除该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多见,白假丝酵母菌次之.  相似文献   

13.
血浆β-葡聚糖检测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免疫受损个体生存期的延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发病率持续上升。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儿童真菌感染高危人群并发IFI的发病情况,评价血液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G)(G试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儿童ICU、血液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持续发热4~7d以上高危感染患儿进行G试验;每周检测1~2次,直至症状好转,或排除真菌感染,或死亡。G试验采用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定义为血浆BG水平≥10pg/mL。结果①共计130例入选研究。确诊IFI(proven)2例,均为念珠菌血症。临床诊断(probable)20例,拟诊(possible)7例,排除101例;②IFI组住院天数较非IFI组延长(P<0.05),不良预后率明显增加(P<0.05);③IFI组血浆BG水平高于非IFI组(P<0.01)。G试验诊断敏感度81.8%,特异度82.4%,阳性预测值48.6%,阴性预测值95.7%;④72.2%病例G试验阳性结果较培养或影像学阳性结果提前或同时发生。结论儿童高危患者IFI不少见。血液G试验无衡量标准有助于高危患者的筛查,具有早期辅助诊断、指导合理治疗干预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生儿血液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药敏结果,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8例新生儿血培养中分离出的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进行药敏分析,并回顾性分析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血培养采用BD9120血培养仪,沙保罗培养基分离培养,科玛嘉(CHROMagar)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及API20C真菌鉴定板,药敏试验采用FUNGUS3微量稀释版.结果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抗真菌药敏结果分别为5-氟胞嘧啶≤4 μg/ml,两性霉素B≤0.5 μg/mL,氟康唑≤1~2.0μg/ml,伊曲康唑≤0.125~0.125 μg/ml,伏立康唑≤0.06~0.06 μg/ml.7例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或超低出生体重儿),1例足月先天幽门闭锁术后患儿.8例患儿血培养前均应用广谱抗生素和静脉营养治疗,均曾留置中心静脉导管,3例曾应用机械通气.4例用氟康唑,3例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1例先用氟康唑后用威凡,8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已成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液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均敏感,及早发现和治疗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5月本院PICU收治的41例IFI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PICU共收治患儿2 013例,其中41例发生IFI,发生率为2.04%;死亡8例,病死率为19.51%。其中84.6%为念珠菌属。感染部位:呼吸系统29例,消化系统4例,泌尿系统3例,中枢神经系统3例,血液系统2例。危险因素有危重症评分、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留置。易感因素有广谱抗生素应用、激素、低蛋白血症、化疗等。结论念珠菌属是PICU发生IFI的主要病原,合理使用抗生素、限制激素应用、减少或缩短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是降低IFI发病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快速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在快速、精确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真菌高度保守序列18S rRNA为目标序列,通过引物设计,建立ddPCR检测真菌体系。在深圳一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采集了有IFI高危因素和/或临床症状的83例患者血样(n=83),采用血培养及ddPCR法分别对血样进行真菌检测。结果 ddPCR检测真菌体系的特异性为100%,灵敏度可以达到3.2 copies/μL,重复性良好。临床试验中,22例确诊/临床诊断IFI患儿血样中,ddPCR检测阳性19例。61例拟诊/非IFI患儿血样中,ddPCR法检测结果有2例阳性。结论 初步证明ddPCR技术可用于新生儿IFI的检测,该技术是新生儿IFI筛查甚至诊断很有前途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口服液在急性白血病(AL)患儿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集的AL化疗后伴粒细胞缺乏的213例患儿,将其分为伊曲康唑早期预防组和晚期预防组。伊曲康唑早期预防组(330例次)在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同时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对照组(191例次)在粒细胞缺乏出现发热、经广谱抗生素应用72 h 后发热无改善者加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IFI发生率。结果伊曲康唑早期预防组和对照组各有7例和18例发生IFI,发生率分别为2.12%和9.42%,两组IFI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AL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儿在发热早期进行预防性口服伊曲康唑可以有效降低IF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念珠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乌鲁木齐市5家三级医院确诊或临床诊断的134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检测患儿真菌感染类型及构成比,比较念珠菌血流感染组及非血流感染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念珠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34例患儿中分离出134株念珠菌菌株,其中非白色念珠菌占53.0%。侵袭性念珠菌病在PICU及非PICU病区的发生率分别为41.8%、48.5%。血流感染为主(68例,50.7%),其次为尿路感染(45例,33.6%)。念珠菌血流感染组与非血流感组在年龄及广谱抗生素使用率、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及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24个月)(OR=6.027)、非白色念珠菌感染(OR=1.020)是念珠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侵袭性念珠菌病在儿科ICU及非ICU病区发生率基本相同;感染菌株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血流感染为最常见的念珠菌感染形式;年龄1~24个月及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患儿发生念珠菌血流感染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9.
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分析早产新生儿监护病房(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PNICU21例确诊为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均为<34周早产儿,占同期出院早产儿的1.24%,体质量均<1800g,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0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21例真菌感染前全部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及静脉营养,17例有皮质激素暴露,17例曾机械通气,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4例曾外科胸腔闭式引流,2例曾使用抑酸剂.起病最早为生后10d,最晚57d.表现为发热、呼吸暂停、灌注差、惊厥等症状.6例血常规白细胞<5.0×109/L,14例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13例血小板<100×109/L,血培养近平滑假丝酵母10例,罗伦特隐球菌3例,无名假丝酵母3例,白色假丝酵母菌2例,季也蒙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粉状毕赤酵母各1例,药敏均提示对二性霉素B敏感,氟康唑敏感率为90.48%.脑脊液检查1例白细胞和蛋白均明显增高,培养与血培养一致.CT检查脑组织大片坏死.21例均接受氟康唑抗真菌及对症支持治疗,15例治愈,5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PNICU真菌败血症多见于<34周早产儿,以假丝酵母类最为多见,高危因素包括出生胎龄、体质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皮质激素暴露、外科手术、中心静脉置管等,可伴有白细胞升高或减少、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等,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7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病例,分析其病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转归情况.结果 67例患儿均为念珠菌属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占47.7%,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占43.3%;早产儿占所有病例的91.0%,其中50%以上的早产儿胎龄≤ 32周,9例存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11例合并有巨细胞病毒感染;25例患儿真菌感染前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PICC)置管时间≥ 14 d,16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7 d;35例(52.2%)患儿白细胞计数< 10 × 109 /L,46例(68.7%)患儿有血小板下降,其中33例持续≥ 7 d;24例患儿伴有器官受累,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眼及关节;47例(70.1%)经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好转或治愈,15例(22.4%)患儿死亡.结论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主要为念珠菌属,尤以白色念珠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为多见.中枢神经系统、眼及关节为常见受累器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严重程度及转归与患儿的机体状态、原发病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