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中心内容:盆底结构缺陷及功能评估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临床评估注意问题与妇科泌尿症状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关于POP-Q分期系统的临床应用体会及思考女性尿失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盆腔器官脱垂的盆底缺陷诊断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MRI盆底三维重建的方法及意义磁共振成像在盆底结构异常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中心内容:盆底结构缺陷及功能评估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临床评估注意问题与妇科泌尿症状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关于POP-Q分期系统的临床应用体会及思考女性尿失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盆腔器官脱垂的盆底缺陷诊断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MRI盆底三维重建的方法及意义磁共振成像在盆底结构异常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评价脱垂程度具有局限性,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以确定盆腔器官脱垂的类型,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于盆底结构异常的诊断。静态MRI主要用来观察盆底支持结构缺陷,动态MRI主要用于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对于临床确定盆底缺陷类型、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有指导意义。但目前MRI对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程度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各个诊断标准与临床检查的相关性也不同。因此,MRI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盆底结构异常的良好工具,但不能完全取代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4.
掌握盆底的解剖结构是诊断、治疗和预防盆腔器官脱垂的前提。通常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其主要包括X线盆腔器官造影、超声、磁共振技术,而三维重建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手段在盆腔器官脱垂诊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文章综述了各种影像学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在盆腔器官脱垂诊疗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选择盆腔器官脱垂的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网片在阴道前壁膨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香满  郑蓉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0):783-784,787
妇科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是盆腔器官脱垂最常见部位。随着对盆底解剖结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各种形式的盆腔器官脱垂都是盆腔支撑结构缺陷所致,盐腔支撑结构缺陷的结果是盆腔器官形成膨出物进入阴道。POP的发牛与盆底支持组织的薄弱密切相关,已渐被接受。因此,同内外学者都在强调盆底支持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结构非常复杂,由多层肌肉、筋膜及韧带组成,彼此盘根错节、相互关联,共同发挥支持盆腔器官等作用。诚然,关于人类盆底结构的诸多奥妙尚待研究,真正导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病理机制至今依然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7.
掌握女性盆底解剖是了解盆腔器官脱垂发病机制的关键,诊断并评估相关盆底解剖缺损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前提,文章简述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评估模式及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人群中高达30%~76%,而超过50%的经产妇有某种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其中10%~20%有脱垂相关的临床症状。妇女一生中有11.1%的风险行盆底修复手术,而传统的盆腔器官脱垂修复手术是在已经薄弱和缺陷的筋膜、结缔组织及韧带上进行悬吊和修补,  相似文献   

9.
<正>中心内容:盆腔器官脱垂的规范化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手术现状思考女性盆底解剖及盆腔器官脱垂诊断评估模式组织工程补片及3D打印技术在盆腔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合成网片在盆底重建术中应用现状分析全盆底重建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影像学及三维重建技术在盆腔器官脱垂诊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崔陶  王平  牛晓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4):244-248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指由于盆底的支持结构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包括阴道前后壁及顶端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术前准确评估POP程度及结构缺陷,是患者个性化治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应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2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以POP-Q分期作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以盆腔器官脱垂生活质量问卷(P-QOL)量表作为主观治愈指标。结果 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78.6±30.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5±6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1.8)d,术后2年客观治愈率95%。术后3个月、1年及2年P-QOL量表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手术操作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中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女性盆腔器官膨出的治疗随着新的理念而建立,各种新的盆底重建手术蓬勃发展,但在临床处理上存在过度手术治疗,人工合成网片在盆底修复中的过度应用,以及对虚弱年老者的疾患处理不足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盆底重建术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利用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妇产科利用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 2例发生术中损伤膀胱,1例损伤直肠,无神经、血管、血肿等其他并发症。术后近期并发症:排尿困难3例(2.00%),深部血肿3例(2.00%),肛门坠胀及不适感5例(3.33%)。远期并发症:排便困难2例(1.33%),性交不适感2例(1.33%),网片侵蚀及膨出12例(8.0%)。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绝经、产次、内科合并症、脱垂程度以及术中是否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量无关。术后网片侵蚀及膨出发生于阴道前壁1例,后壁11例;症状以阴道异常流液、疼痛、异物感为主。排尿困难经网片松解治愈2例,需长期自我导尿1例;其余并发症经相应对症处理后自我缓解或自行缓解。结论利用网片进行盆底修复,现已成为盆腔器官脱垂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采用盆腔动态磁共振成像(MRI)评价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方法利用关键词检索技术和定义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采用动态MRI评价POP,并将评价结果与国际尿控协会(ICS)推荐的POP-Q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的临床研究。结果一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11篇,全部研究共用了6种MRI参考线。结论仅有少数的研究将MRI结果与POP-Q结果进行比较。在POP患者后盆腔评估方面,动态MRI可能比妇科检查更有临床意义,而在前盆腔和中盆腔的评估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采用Prolift系统进行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估该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盆底重建手术目前存在的争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盆底重建手术的183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POP-Q分期Ⅲ~Ⅳ期)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解剖学复位及生活质量。结果 183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9.17±35.04)min,术中出血量为(135.36±70.1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55±2.28)d。随访8~5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1.76±13.42)个月,随访率为95.08%(174/183),术后21例(12.07%)出现补片排斥。解剖治愈率和主观治愈率均为98.28%(171/174)。结论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效果好,并发症少,但由于应用时间尚短,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及验证。  相似文献   

16.
应客观评价腹腔镜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盆底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腹腔镜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常用的有腹腔镜下膀胱颈悬吊术(Burch),阴道旁侧修补术,骶前阴道固定术,子宫骶骨韧带缩短固定术和腹腔镜下骶棘韧带悬吊术。与经阴道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有一定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磁共振成像(MRI)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POP病人78例,对其临床检查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及HMO分度,与动态MRI的测量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床检查与动态MRI的相关性:Aa与膀胱颈、Ba与膀胱底、C与宫颈或阴道穹窿最低点到H线的距离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836、0.867,相关性好;Bp与子宫直肠陷凹最低点、Ap与直肠肛管连接处直肠前壁到H线的距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仅中度相关。两种分期在诊断前、中、后盆腔脱垂的Kappa检验结果分别为:K=0.313、0.794、0.385,前后盆腔一致性弱,中盆腔一致性强;χ2检验结果分别为:χ2=3.368(P=0.064)、5.143(P=0.016)、15.042(P<0.01),前盆腔两种检查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盆腔POP-Q的诊断率较高,后盆腔动态MRI的诊断率较高。两种分期在评价前、中、后盆腔脱垂程度的Kappa检验结果分别为K=0.063、0.328、0.167,一致性均差。结论 动态MRI能够准确评估前、中盆腔器官脱垂,评估后盆腔器官脱垂比临床检查更具有优势。动态MRI可以作为临床检查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患病相关因素及其症状表现。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18岁的广西地区壮族女性300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结果共2938名妇女有效填写了问卷,占97.9%。结果显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为22.6%(663/293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14.6%(428/2938),盆腔器官脱垂患病率9.3%(273/2938),联合患病率1.3%(38/2938)。结论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偏低。高龄、多次分娩、阴道分娩、干重体力活、慢性肺部疾病、高体重指数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全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盆底重建术(T-prolift)是一种新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方式,主要用于盆腔多器官联合缺陷。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T-prolift有更高的成功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也时有并发症的发生。该文的目的是对全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和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种类、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