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书娴 《药物与人》2014,(6):162-162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痛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方法:对馆陶县人民医院2011年11其-2012年8月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结果:2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女性别比为1.28: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婴幼儿组(≤3岁)(71.5%),其中以1~3岁占63%;幼托儿童占25.5%,学生占3.0%;地域分布以乡村为主,占52.50%,城区(占47.50。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皮疹和发热。重症者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结论:手足口病与年龄、季节、地域分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幼师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十分必要。对来自疫区的婴幼儿,早期发现重症病例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2例为手足口病组,根据手足口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79例、重症组13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包括高热、院内感染、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糖升高、血沉加速情况;同时收集手足口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母乳喂养情况、监护人受教育程度、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手足口病史、近1 w是否到过人口密集地区、近1个月手足口病患儿明显接触史,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重症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中高热、院内感染、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CRP升高、血糖升高、血沉加速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足口病组母乳喂养率、规律饮食比例、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足口病组手足口病史比例、近1 w有人口密集区域停留史、近1个月手足口病患儿明显接触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2009—2015年发表的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文献资料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共获得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事件39起,其中2008—2012年发生35起,2007、2013、2014、2015年各1起。发生时间:5月份和4月份暴发疫情数较多,分别占疫情总数的33.34%和23.08%。疫情持续时间为5~52 d,中位数为11 d,30.77%的疫情持续两周以上。幼儿园全园罹患率为1.90%~39.74%,65.79%的疫情全园罹患率介于5%~15%,13.16%的疫情全园罹患率20%。85.71%的暴发疫情波及到全园20%以上班级,其中25.71%的暴发疫情覆盖所在幼儿园全部班级。EV71、Cox A16均可造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部分暴发疫情中可检测到两种病毒;EV71和Cox A16组疫情全园罹患率、发病最高班罹患率、班级波及率和疫情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幼儿园内一旦出现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强度大,EV71、Cox A16均可造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在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中,班级规模与罹患率间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南翔镇近5年手足口病流行的基本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6年南翔镇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手足口病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2012—2016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 663例,年均发病率为335.24/10万。4~7月为高发月份,辖区8个村、24个居委均有病例报告。男女发病性别比例为1.50:1;以1~4岁婴幼儿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9.80%;职业分布构成前三位为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分别占66.43%、28.20%和5.00%。结论发病呈现隔年流行强度增强的特点,4~7月为高发月份,以1~4岁婴幼儿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96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7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0~3岁为869例(89.87%),3岁者98例(10.13%);发病时间在4~7月者690例(71.35%);宁波户籍儿童842例(87.07%)。临床仍以典型手足口病为主要表现,出现并发症者48例(4.96%)。相关分析显示:发热程度与发热持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491、0.109,P=0.000、0.038),与患儿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235,P=0.00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手足口病高发年龄0~3岁龄,发病时间多集中在4~7月。临床症状多数典型,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聊城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聊城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2010年聊城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部分轻症和重症病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获得重症病例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同一年份不同地区重症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009年98.91%的重症病例年龄≤5岁,2010年为99.5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的增长是手足口病重症发病的保护因素,而就医延迟、出现发热、出现皮疹是危险因素。2009~2010年合计检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粪便标本105份,其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71份,阳性率为67.62%。阳性者中,EV71型51例,占71.83%,CoxA16型3例,占0.23%,其他肠道病毒17例,占23.94%。结论聊城市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率较高,主要流行毒株为EV71型。对于年龄较小、就医延迟、出现发热、皮疹的患儿要更加重视,以防其发展为重症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顶山市区2014-2016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查询平顶山市疾控中心疫情网中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平顶山市辖区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儿童,共获得有生物标本的儿童病例4 520例,确诊后1 d内采集患儿咽拭子或肛周拭子标本,检测致病菌种类。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探讨平顶山县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3年间手足口病患儿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趋势基本相同,总体呈单峰流行,从第1季度起逐渐上升,第3季度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3年间儿童手足口病累积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区分别为:鲁山县1 017例、郏县644例、宝丰县637例,其中鲁山县各年度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县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男性病例构成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高于≥5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肠道病毒71型(EV7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柯萨奇病毒A10(Cox A10)、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顶山市区儿童手足口病呈明显季节性流行,鲁山县是重点防控地区。尽管Cox A16、EV71型仍是本地区手足口病主要致病菌,但CoxA6、Cox A10型已出现并占有一定比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利清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18-2919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住院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中心医院住院的18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182例临床病例中男女性别为1.275∶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组,占96.15%;其中散居儿童(68.74%)发病高于托幼儿童(27.96%);全年均有发生,夏末秋初是该病的高发季节;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发热。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夏末秋初发病最高,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幼儿为主,应重点加强这一人群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寿洁霞  方瑜 《中国妇幼保健》2021,(11):2606-2608
目的 分析绍兴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检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77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等作为配对条件,按照1:2配对选择同时段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54例未患手足口病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儿5368例。根据检测到的病毒将患儿分为甲型H1NI病毒组274例、甲型H3N2病毒组498例及乙型流感病毒组570例。收集各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咳嗽、咽痛、流涕、腹泻/腹痛、峰值体温、白细胞计数及暴露史(在校学生、家庭成员或邻居);收集采集到的咽拭子标本,RT-PCR法检测病毒基因型。结果年龄,咳嗽和流涕症状比例,峰值体温37.8-38.9℃,39.0-39.9℃分布情况,白细胞计数<4.0×10^9/L及白细胞计数(4.0~15.0)×10^9/L分布情况在3组患儿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年期间各季节儿童流感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患儿暴露对象为家庭成员的比例明显高于在校学生和邻居.暴露对象为在校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邻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被甲型H1N1和H3N2病毒感染后易出现高热,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更高;应加强春季和夏季的流感预防,警惕家庭成员和在校学生间的接触传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科就诊的44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效果.结果:本组447例患者年龄以小于五岁的儿童为主,占89.0%;职业分布以散居及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54.4%、40.3%;且男性患儿明显高于女性;疾病发生高峰期为4-7月;本组患儿无死亡现象发生.结论: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别及年龄差异,临床上需结合其流行病学特点为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以达到预防及控制疫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807例.询问患儿监护人以及查询门诊病历系统了解患儿手足口病患病次数,分为重复发病组92例,非重复发病组715例.收集患儿的性别、首次发病年龄、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人群分类情况,分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症手足口病儿童预后的影响因素,为降低重症手足口病预后不良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3—2017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开封市、宁陵县和卫辉市4家哨点监测医院的265例重症手足口病儿童病例资料,分析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儿童共265例,男童170例,占64.15%;女童95例,占35.85%;平均年龄(2.24±0.92)岁。预后不良16例,占6.04%,其中后遗症3例,包括语言迟钝1例、小便失禁1例和癫痫1例,无死亡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0.275,95%CI:0.153~0.493)是重症手足口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农村(OR=4.688,95%CI:1.374~15.998)、发病到诊断时间长(OR=3.706,95%CI:2.348~5.849)、住院时间长(OR=2.259,95%CI:1.767~2.889)、脑脊液细胞数多(OR=1.009,95%CI:1.005~1.013)、脑脊液蛋白含量高(OR=1.010,95%CI:1.005~1.014)和脑电图异常(OR=5.472,95%CI:1.530~19.571)是重症手足口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地区、发病到诊断时间、住院时间、脑脊液细胞数和脑电图检查结果是重症手足口病儿童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手足口病哨点监测医院手足口病临床病例396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病例195例,分别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OR=1.999,95%C/:1.433~2.789)、家庭收入(OR=0.806,95%C/=0.692~0.938)、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719,95%C/=0.590-0.877)、最近1周外出就餐情况(OR=1.914,95%C/=1.019~3.596)、最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771,95%C/=2.137-6.654)为手足口病临床病例的影响因素;城乡(OR=2.417,95%C/=1.522-3.839)、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693,95%C/=0.517-0.929)、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942,95%C/=1.808~8.594)为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结论 居住地为农村,最近1周患者接触史是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饭前便后洗手是降低感染机会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范晖  张正东  陈曦  龚胜  李群 《职业与健康》2014,(22):3244-3246
目的通过分析自贡市城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选取自贡市2013年1—8月现住址为城区、年龄在0~5岁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63例,按照1∶2的比例进行匹配,对照与病例生活在同一社区、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今年内没有发生过手足口病。进行问卷调查之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0的因素纳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饭前便后洗手是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x^2=14.131,P〈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幼托儿童(OR=11.49,95%CI=1.92~66.67)、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过(OR=11.11,95%CI=2.67~45.46)、经常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OR=4.37,95%CI=1.46~12.99)是儿童发生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接受过儿童保健(OR=0.09,95%CI=0.02~0.40)则是儿童发生手足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幼托儿童、与手足口患者接触过、经常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接受过儿童保健是儿童发生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应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提醒患病儿童的家长在孩子患病期间避免接触其他儿童;经常对儿童用的玩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及积极推动儿童保健工作是控制手足口病发展和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推进对于儿童性早熟流行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经被确诊为性早熟的480例患者,并将其归纳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0例经体检确定为健康儿童的人群作为此次实验调查的对照组。采用问卷形式的定量调查法,对于两组儿童的骨龄以及性激素值给予严格的测试与对比,从而推进性早熟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结果:通过对比身高、骨龄、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LH、FSH以及E2水平却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儿童性早熟的影响因素种类繁多,为了有效避免儿童性早熟问题的出现,应当着力于改变家庭关系以及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发生与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重症组) 55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普通组) 400例;另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同年龄段非肠道病毒感染的儿童420例为对照组。问卷调查结合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出生体重、是否为流动人口等可能的影响因素;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抗EV71、Cox A16。结果年龄、出生体重、出生季节、居住地、发病前7 d是否去过医疗机构在手足口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出生季节、居住地、儿童日常管理、发病前7 d是否去过医疗机构、病原学检测结果在重症组与普通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发病前7 d去过医疗机构、居住地为农村是手足口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秋季出生是手足口病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3岁、居住地为农村、EV71感染是手足口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年龄、居住地、手足口病高发期去医疗机构就诊史筛选手足口病高危群体,防控手足口病发生。针对EV71感染患儿应重点防控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2009—2012年诊治的2868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昆明地区手足口病2010年报告数(9735例)较2009年(1105例)增长了781.00%;2012年(11131例)较2011年(6714例)增长了65.79%。男女性别比为1.29:1;4-7岁组发病人数占总数的57.00%(16351例);4—7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2009--2011年度峰值均出现在5月,而2012年峰值则出现在6月。患儿主要表现为皮疹(100.00%)和发热(64.66%,18549例)。2010--2012年分别报告重症病例902例、1186例和802例。病原检测24669例,以肠道病毒71型(44.00%)和柯萨奇病毒A16型(41.00%)为主。结论昆明地区手足口病报告数呈现快速折线上升趋势,符合手足口病典型的流行特征,重症病例各年度报告数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健康儿童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情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选择4家幼儿园的健康儿童,收集其大便标本用PCR方法检测,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 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3例儿童大便标本,阳性75份,隐性感染率为38.86%;3岁组的隐性感染率高于高年龄组(χ2=9.36,P0.01);父母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越好,隐性感染率越低(χ2=8.57,P0.05);隐性感染与性别、户籍、父母文化程度、手足口既往病史等无关。结论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幼儿园应加强对低年龄组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对父母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衢州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流行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为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导出2009-2013年我市医疗机构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CISFDCP)报告的HFMD报告病例数据,统计分析本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和流行特征;抽取1所市级医院和1所县级医院作为哨点,对2013年因HFMD入院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同期因其他疾病入院的其他患儿作为对照组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总共分析12465份HFMD病例数据,发病率106.514/十万,重症率1.5%,发病率和重症率在性别、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但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5~7月为主峰期报告病例最多,占全年报告病例的50.4~7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喂养方式(OR =1.390,95%CI=1.210~1.526),户籍(OR =0.531,95%CI=0.277~0.874),生活类型(OR=0.668,95%CI=0.484~0.873),水痘流感史(OR =4.512,95%CI=1.499~8.581),卫生习惯(OR =0.495,95%CI=0.203~1.360)进入回归模式,是独立的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发季节5~7月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HFMD防控,如宣传母乳喂养、改善农村地区婴幼儿卫生条件、加强散居儿童管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