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为糖尿病骨折组(45例);2型糖尿病无骨折患者为单纯糖尿病组(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的骨代谢标志物及凝血指标。结果糖尿病骨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的CT、BGP、ALP低于对照组,PT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骨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的各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骨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的D-D、FIB、GMP-140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骨折组的D-D、FIB、GMP-140又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骨代谢紊乱及凝血活性增强,合并下肢骨折后发生血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关系的分析,探讨骨量减低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2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髋部的骨密度,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根据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及骨量减低组,并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低组动脉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为60.8%,高于骨量正常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量改变与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是否可作为骨量变化敏感的预测因子有待扩大病例数作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22例年龄60岁以上的T2DM患者,根据BMD检测的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43例、骨量减少组(-2.5 相似文献
4.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变化与血尿酸(SUA)的关系,为T2DM患者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26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33例,女性131例,采血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指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按SUA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尿酸300μmol/L组(A组)及尿酸≥300μmol/L组(B组)。同时以T值分为3个亚组:骨量正常组(T值-1.0 SD)、骨量减少组(-2.5 SDT值≤-1.0 SD)、骨质疏松组(T值≤-2.5 SD)。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各项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及BMD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的腰围、体重、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血清尿素氮、血钙、血肌酐(SCr)、空腹C肽及腰椎1-4、股骨颈及全髋BMD均明显低于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T2DM患者中骨质疏松组的SUA水平[(296±64)μmol/L]低于骨量减少组[(338±71)μmol/L]和骨量正常组[(360±7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BMI及体重等因素影响后,SUA与SCr及腰椎BM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3、0.139,P0.01,P0.05),与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TRACP-5b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8、-0.165,P0.05)。结论监测SUA水平有助于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低SUA可能与T2DM患者BMD降低有关。T2DM患者的SUA水平不宜降至过低,以免加重骨量流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骨代谢的特点.方法 对150例老年2型DN不同阶段患者(无微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DN肾功能不全组、DN尿毒症组,每组30例)、60例非DN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非DN肾功能不全组、非DN尿毒症组,每组30例)和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骨钙素、β-胶原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血清钙、血清磷以及钙磷乘积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无微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中骨钙素、β-胶原蛋白皆较低,且以微量白蛋白尿组最低(P<0.01);而DN肾功能不全组、DN尿毒症组皆比对照组高(P<0.01).在慢性肾衰竭阶段,DN与非DN肾功能不全期和尿毒症期比较,骨钙素、β-胶原蛋白与i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骨钙素、β-胶原蛋白与iPTH两两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血清磷在DN肾功能不全组、DN尿毒症组中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论DN还是非DN,钙磷乘积变化皆受血清磷影响较大,受血清钙影响较小.结论 老年2型DN患者不同阶段,受到肾功能损害的影响不同,对骨代谢影响也不一样,其产生的机制也发生变化,早期以低转运为主,后期逐渐转化为高转运,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人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2例)及100例健康者检测其馒头餐前后C肽和血糖水平.及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L2-4、Wards区、股骨颈、大转子的骨密度。结果:①糖尿病各组L2-4、Wards、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显著降低。②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38%和65.3%,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病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呈负相关.与平均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女性患者骨密度与绝经时间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人易患骨质疏松,骨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男性2型糖尿病患病程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的关系,方法:同时测定24例正常人和62例男性2例糖尿病患的骨密度(BMD),血骨钙素(BGP),骨型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原氨基末端肽(NTx)、甲状旁腺素(PTH),血钙、血磷和血浆白蛋白,根据病程将糖尿病分为I组;病程<5年,31例:Ⅱ组:病程5-10年,20例;Ⅲ组,病程>10年,11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K组)比较,I组和II组患BMD,BGP,BAP,PTH和NTx差异无显意义(P>0.05),Ⅲ组糖尿病BMD明显下和,P<0.05,BGP,BAP,NTx和PTH显增高,P<0.01。结论:病程(大于10年)是男性2型糖尿病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病程长短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按其病程分为三组,I组:病程〈5年,18例;Ⅱ组:病程5~10年,22例;Ⅲ组:病程〉10年,28例,并随机选择与糖尿病组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非糖尿病对照组18例。采用生化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总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尿钙、尿磷等,应用DPX~L型双能X线法测定腰椎、股骨颈和全身的骨密度。结果不同病程长短的3组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比例相当,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骨密度降低(RO.05);Ⅲ组腰椎、股骨颈及全身的骨密度较对照组减低(P〈0.05);I组股骨颈及全身的骨密度均高于Ⅲ组(P〈0.05)。I组、Ⅱ组血钙明显高于Ⅲ组(P〈0.05),而I组与Ⅱ组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程大于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骨代谢标志物在糖尿病患者中引发骨质疏松症中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0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测定腰椎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症组(57例)和非骨质疏松组(47例)。然后分别进行血清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N端骨钙素(N-MID)、25羟维生素D[25-(OH)-VD]、血清Ca、P、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检测。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8项骨相关标志物与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腰椎总密度和腰椎(L1~L4)均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T-P1NP、β-CTX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骨质疏松组的T-P1NP、β-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0.204、-0.274,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T-PINP、β-CTX两项指标可有助于评价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各阶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雷慧琴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人选当天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根据监测结果分为血糖高漂移组(25例)和血糖低漂移组(15例).同时测定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血糖高漂移组血糖标准差高于血糖低漂移组(t=5.662,P<0.01);血糖高漂移组8-iso-PGF2α浓度明显高于血糖低漂移组[(57.6±3.9)ng/L比(34.2±3.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21,P<0.01).血糖高漂移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标准差进入以8-iso-PGF2α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P=0.023).结论 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氧化应激与血糖漂移相关,提示血糖漂移可能为氧化应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0)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和血糖控制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52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医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未合并尿路感染患者51例为对照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时间、病程、生化指标情况。结果 5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培养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占92.3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4株占7.69%;观察组治疗时间、病程、尿素氮、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分别为(16.62±2.90)d、(11.34±2.00)年、(6.73±1.23)mmol/L、(2.08±0.70)mmol/L、(14.03±1.80)%、(8.30±1.92)mmol/L、(14.41±2.22)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48±2.50)d、(8.46±2.03)年、(4.67±1.20)mmol/L、(1.40±0.40)mmol/L、(9.64±1.56)%、(7.05±1.17)mmol/L、(11.12±1.90)mmol/L(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同时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治疗时间、病程均明显升高,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损害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价此类患者病情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舟山医院收治的188例老年T2DM合并M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35例),维生素D不足组(71例)和维生素D缺乏组(82例),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心血管损害发生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老年T2DM合并MS患者心血管损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组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型脑钠肽(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与二尖瓣舒张早期心肌速度(e′)比值(E/e′)、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比值(E/A)低于另外两组,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和颈动脉硬化发生率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OH)D水平与SBP、FPG、2 h PG、HbA1C、HOMA-IR、UA、Hcy、TG、LVMI、E/e′、BNP和IMT呈负相关,与HDL-C和E/A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T2DM合并MS患者心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和颈动脉硬化的OR值分别为2.155、1.671和2.161,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可显著增加老年T2DM合并MS患者发生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和颈动脉硬化等心血管损害的风险,可能是此类心血管损害的早期预警信号,应当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血糖水平的变化与骨密度、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四川省某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34)、骨量减少组(n=32)和骨质疏松组(n=20),依据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或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微血管病变组(n=23)和无微血管病变组(n=63)。比较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患者甲状腺激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同时比较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析老年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患者TSH、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TSH、FBG及HbA1c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患者TSH、FBG及HbA1c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血管病变组患者TSH、FBG及HbA1c水平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股骨颈及正位腰椎(L14) T值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TSH水平与骨密度呈明显负相关,与微血管病变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FBG及HbA1c水平与患者骨密度、微血管病变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TSH、FBG、HbA1c水平与骨密度、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而积极监测T2DM患者TSH、FBG及HbA1c水平的变化或可为骨密度异常和微血管病变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62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清尿酸水平分两组:高尿酸水平组77例,非高尿酸组(尿酸水平偏低或正常组)550例,观察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主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血尿酸与血压、甘油三酯、体质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尿酸组为74.03%,非高尿酸组为48.00%(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多因素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等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周围神经并发症(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某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共843例,对入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DPN诊断,并将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病史并采集血清进行SUA等生化指标检测,按四分位法将SUA水平分为4组以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USA与DPN发生的关系。结果 DPN患者SUA水平为(411.5±106.3)μmol/L,明显高于非DPN患者的(296.2±87.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SUA水平的升高,DPN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的OR及95%可信区间(CI)为3.013(1.966,10.216)。结论 SUA是DPN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SUA水平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发生DPN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BMD)与骨代谢的生化参数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仪测定30例SLE患者腰椎和股骨BMD;常规测定分别测定30例SLE患者和39名正常健康者校正后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肌酐和白蛋白,用ELISA法测定卵泡促激素、黄体生成素、甲状旁腺素、骨钙素、脱氧吡诺林的分泌,用RIA法测定雌二醇、孕酮、睾丸酮、25-OH维生素D、I型原胶原C端前肽、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同工酶、交联的I型胶原端肽。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在腰椎位点39%患者BMD正常,46%患者骨质减少,15%患者骨质疏松;在股骨颈位点,38.5%患者BMD正常,38.5%患者骨质减少,23%患者骨质疏松。狼疮患者骨钙素、血清磷显著性降低(P=0.03、P=0.002),而患者校正后的血清钙则显著性升高(P=O.0001);除了患者睾丸酮的血清水平降低和卵泡促激素血清水平升高外(P=0.001、P=0.42),其它性激素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绝经前女性SLE患者腰椎和股骨颈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发生率高,至少部分因骨形成的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3)
目前,中国正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国内多个研究表明,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中等偏下的自我管理水平。文化程度高、接受过健康教育、有住院史、有并发症、有家庭支持及积极乐观的患者自我管理状况相对较好。要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需对其进行系统的治疗护理及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还需要患者自己坚持进行长期良好的自我管理,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社区医学杂志》2019,(24)
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有效的并发症监测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本研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发生情况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HbA1c)的相关性,判断HbA1c在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01-01-2018-12-31广饶县大码头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43例合并有并发症,95例无并发症;另选取本院同期接收的138名无糖耐量异常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空腹血糖(fast plasma glucose,FPG)和HbA1c水平,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HbA1c相关性。结果病例组138例患者中43例合并有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12例,视网膜病变17例,神经系统病变7例,心脑血管疾病5例,其他2例;病例组FPG水平为(9.77±2.58)mmol/L,高于对照组的(5.12±1.65)mmol/L,t=17.837,P0.001;病例组HbA1c水平为(9.38±2.24)%,高于对照组的(5.47±1.69)%,t=16.369,P0.001。病例组合并并发症患者FPG水平为(11.32±3.03)mmol/L,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的(9.23±2.91)mmol/L,t=3.858,P0.001;病例组合并并发症患者HbA1c水平为(12.01±2.83)%,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的(7.54±1.76)%,t=9.555,P0.001。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HbA1c水平越高,老年2型糖尿病(OR=60.800,95%CI为23.195~159.374,P0.001)及并发症(OR=14.909,95%CI为3.405~65.272,P0.001)发生率越高。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FPG和HbA1c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合并并发症患者FPG和HbA1c水平高于无并发症患者,HbA1c水平越高,老年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与血压、血脂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筛选41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为两组,A组尿微量蛋白≥30mg,24例;B组尿微量蛋白30mg,17例,对比两组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发2型糖尿病24h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患者的血压(BP)、体重指数(IBM)、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24h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结论长期未接受治疗的代谢综合征促使肾脏损伤进行性发展,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即出现尿微量白蛋白超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