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妊娠期及产后母体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降解下产生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一个片段,是诊断继发性纤溶亢进特异性较强的指标。妊娠期凝血与纤溶系统活性因子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形成后纤溶也增加,因此DD也常用于产科,监测分娩前后母体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的变化。临床常出现孕妇、产妇无明显原因的DD异常增高,甚至高达截断值的10倍以上[1]。妊娠期及产后DD究竟呈何变化,预测和诊断血栓、纤溶亢进是否真正具有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导致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导致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巨大儿的出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25例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孕妇2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分娩巨大儿分为两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提示:与非巨大儿组孕妇相比,巨大儿组孕妇的糖尿病家族史、曾分娩巨大儿史、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加、空腹血糖水平、OGTT-1小时血糖水平等因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孕期体重增加、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巨大儿史是巨大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③空腹血糖≥5.3mmol/L的孕妇,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发生巨大儿的风险亦明显增加。结论: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应加强其孕期体重和空腹血糖水平的监护和管理,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及改善相关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多态性与孕早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交互作用,以期找出其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早孕检查异常且孕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30例孕妇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时期早孕检查正常且孕期未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4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红素水平(T-BI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HbA1c、PAI-1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PAI-1基因等位基因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高(OR 2.583)、FINS高(OR 1.984)、HbA1c高(OR 4.258)和PAI-1基因型(4G/4G)(OR 5.987)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BIL高(OR 0.429)为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良好;PAI-1基因型(4G/5G)和HbA1c≥8.0%、PAI-1基因型(4G/4G)和6.0%≤HbA1c<8.0%、PAI-1基因型(4G/4G)和HbA1c≥8.0%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1)。结论:携带PAI-1基因多态性与孕早期HbA1c水平具有协同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孕妇PAI-1基因型以及HbA1c水平升高的现象,有助于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凝血活件增强是妊娠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产后止血的重要机制.但是,妊娠期血液的高凝状态义可引起许多产科疾病,甚至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目前研究显示胎盘局部梗死与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和围产儿存活状况息息相关.孕妇的凝血系统存在诸多变化:血液中血小板及多种血浆凝血因子增多,如Ⅰ、Ⅱ、Ⅴ、Ⅷ、Ⅸ、Ⅹ及Ⅻ等;具有抗凝作用及纤溶活性的物质降低,如AT-Ⅲ、纤溶酶原活化素及尿中尿激酶等;血流缓慢及血管损伤[1];来自胎盘的纤溶抑制物增多,血液趋向高凝状态,妊娠末期最为明[2].孕期合理应用抗凝剂可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儿结局,但应用不当也会引起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易栓症的病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妊娠期妇女具有血栓形成倾向,这种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使妊娠期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状态被称为易栓症(thrombophilia),也称为血栓前状态.这种血栓前状态不一定发生血栓性疾病,但可能因凝血-抗凝机制或纤溶活性失衡,子宫螺旋动脉或绒毛血管微血栓形成,导致胎盘灌注不良,甚至梗死,从而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其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  相似文献   

6.
陈鹏  史琳  杨红梅  陈锰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1):848-85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0422例,其中患病组(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349例,未患病组(未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10073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孕前、孕期体质量及其他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相关性及不同BMI分类与其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示,对于所有孕妇,年龄、孕前BMI过高(包括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慢性高血压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前偏瘦为其保护性因素。通过BMI分层以后,对于孕前BMI正常的孕妇,年龄、BMI、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3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孕前超重的孕妇,其危险因素只包括孕前BMI、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慢性高血压。结论:孕前BMI过高、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使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孕前BMI、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慢性高血压可能增加孕前体质量正常和超重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胎孕妇孕晚期血脂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138例双胎孕妇(双胎组)及同期150例单胎孕妇(单胎组)的孕晚期临床资料,同时双胎孕妇按血脂水平分为血脂异常组(94例)及血脂正常组(44例),比较组间血脂水平、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双胎孕晚期血脂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1)双胎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明显高于单胎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明显低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双胎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血脂异常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双胎孕晚期TG、Apo-B为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TG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HDL-C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剖宫产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TC为早产、胎儿窘迫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LDL-C为早产、胎儿窘迫的保护性因素(OR1,P0.04)。结论:双胎孕妇孕晚期血脂水平、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孕妇,双胎血脂异常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孕妇,双胎孕妇孕晚期升高的血脂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具有相关性,应早期积极干预双胎孕妇的血脂,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由于妊娠期体内代谢、激素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孕妇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会发生相应可逆性改变。而高度近视则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重对妊娠期女性眼部病变状况的影响。现综述高度近视合并妊娠女性的临床特殊性, 总结妊娠影响高度近视孕妇不良结局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高度近视孕妇的产科和眼科综合管理策略, 旨在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妊娠期凝血纤溶系统的生理性改变为分娩后胎盘剥离面和裂伤出血创造了预防性止血的保护条件,同时也形成了动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围产期妇女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较非孕妇女显著增加,是同龄妇女的5倍。孕妇凝血系统的生理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Ⅶ、Ⅷ、X,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加,而游离蛋白S、蛋白C等抗凝物质浓度降低[1-2]。这一高凝状态一直持续到产后8周,甚至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子宫破裂是一种产科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较低,但对产妇及围生儿结局影响较大。子宫破裂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其中最常见的高危因素是由剖宫产及子宫相关手术导致的瘢痕子宫。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子宫破裂潜在风险增加。此外,非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子宫畸形、难产、孕妇年龄、孕次、产次以及药物等,因其受孕妇个人、家庭支持及社会背景等因素影响,故不容忽视。相比分娩期的子宫破裂,妊娠期子宫破裂并发症更为严重,需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现综述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并对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筛查评估提出建议,旨在预防妊娠期子宫破裂,为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母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郭清  郑勤田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4):247-250
<正>高凝状态是正常妊娠的一个表现,原因是凝血因子增高及抗凝和纤溶能力降低。妊娠的成功需要这种高凝状态,以防止出血及出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1]。妊娠期间可能出血的生理过程很多,从早期的受精卵着床、滋养细胞侵蚀及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到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血,妊娠高凝状态对迅速控制出血起着重要作用。妊娠的高凝状态也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与非妊娠女性相比,妊娠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增加4~5倍[1]。  相似文献   

12.
子宫破裂是一种产科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较低,但对产妇及围生儿结局影响较大。子宫破裂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其中最常见的高危因素是由剖宫产及子宫相关手术导致的瘢痕子宫。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子宫破裂潜在风险增加。此外,非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子宫畸形、难产、孕妇年龄、孕次、产次以及药物等,因其受孕妇个人、家庭支持及社会背景等因素影响,故不容忽视。相比分娩期的子宫破裂,妊娠期子宫破裂并发症更为严重,需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现综述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并对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筛查评估提出建议,旨在预防妊娠期子宫破裂,为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母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由于要同时满足自身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体内的糖代谢状态会不同于非妊娠妇女,关于妊娠期孕妇体内新陈代谢变化的机制正在通过新的"组学"技术被人们所了解。而妊娠期血糖水平异常和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关联,因此了解孕妇糖代谢变化及其遗传、代谢组学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妊娠期血糖水平异常孕妇治疗和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提高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高龄妊娠孕妇数量逐年增加。高龄为孕前及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和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本文仅就高龄孕妇的血糖筛查和干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孕产妇死亡的重 要却又可以预防的原因之一。 深静脉血液不正常凝 结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所导致的疾病称为 DVT,以下 肢静脉最常见;若血栓脱落通过血液循环阻塞肺动脉 则引起 PE [1] 。 妊娠本身就是 VTE 的危险因素。 随着 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肥胖、辅助生殖技术受 孕、多胎等高危孕妇增加,发生 VTE 的危险因素明显 增加。 当前国内外针对高危孕产妇在妊娠期及产褥 期的产前、产后 VTE 的危险因素如 VTE 史、易栓症、 抗磷脂综合征等的筛查、诊断、治疗和预防已得到极 大的重视和规范治疗,但是对于妊娠期及产褥期相关 VTE 的暂时性危险因素容易忽视,也未予以规范的临 床管理。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参与人体许多生理过程,对妇女妊娠和胚胎发育至关重要,其缺乏或过量均可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并影响胚胎正常发育。如铁缺乏常引起缺铁性贫血,增加孕产妇感染概率并影响胎儿大脑发育;孕妇血清锌浓度降低与妊娠期糖尿病和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另外,锌缺乏还可导致胎儿体型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受损;母体锰暴露会损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孕妇血清铜浓度过低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包括自然流产、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等;硒缺乏同样与妊娠期糖尿病和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增加密切关联,但过量摄入硒会导致脐带血脂质水平升高。综述微量元素对妊娠和胚胎发育的影响可规避妊娠风险,并对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 0 0 3年6~8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单位运用自行设计的“妊娠期妇女性现状调查表”,于产后2~4d由专人对338例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92 9%的孕妇知道孕期可以有性行为,但35 2 %的孕妇孕期一直处于禁欲状态,与孕妇年龄、主观对妊娠期间性行为的否认呈正相关。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性欲消失的比例增加,性行为逐渐减少,妊娠各时期性行为均受到孕妇性欲影响。妊娠期间性高潮及性满意度下降。停止性交的原因82 9%出于性行为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担心。结论妊娠期妇女仍有性要求,但随着妊娠的进展性欲及性行为的频率均下降。国内妊娠期妇女禁欲比例明显高于国外,主要是出于对胎儿的考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和孕期体质量及有关因素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孕产妇10044例,其中分娩巨大儿466例,非巨大儿9578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孕妇体质量及其他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巨大儿史、多胎妊娠等)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及不同BMI分类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结果:(1)孕前BMI、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妊娠期糖尿病及既往分娩过巨大儿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胎妊娠是分娩巨大儿的保护因素(P0.05)。(2)通过BMI分层后,对于孕前BMI正常者,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少和多胎妊娠是分娩巨大儿的保护因素(P0.05);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有巨大儿分娩史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于孕前体质量过轻者,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是分娩巨大儿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于孕前超重的孕妇,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和妊娠期糖尿病是分娩巨大儿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前BMI过高、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及既往分娩巨大儿史均可使再次妊娠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明显增高;孕前不同BMI孕妇其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有不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可能增加孕前偏瘦和体质量正常孕妇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ET-1、NO水平联合肠道菌群对早期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该院同期收治的132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ET-1、NO水平及肠道菌群(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菌落数。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血清ET-1、NO水平联合肠道菌群菌落数对早期妊娠高血压的可能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ET-1水平更高(P <0.05),NO水平更低(P <0.05);大肠杆菌及肠球菌菌落数明显更高(P <0.05),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菌落数更低(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ET-1、NO水平及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为妊娠期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ET-1、NO及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AUC为0.997。结论 单独检测孕妇血清ET-1、NO水平及肠道菌群菌落数可作为早期妊娠高血压诊断依据之一,联合检测血清ET-1、NO水平及肠道菌群菌落数可能增加诊断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非糖尿病孕妇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规律产前检查、符合入排标准的非妊娠糖尿病孕妇736例。其中出生新生儿为巨大儿作为巨大儿组,非巨大儿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以曲线下面积(AUC)预测价值。结果①在非妊娠糖尿病孕妇中,与对照组比较,巨大儿组孕妇妊娠早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更高中位数分别是2.23 U/L和1.54 U/L,P0.05,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更高[(4.49±0.27)mmol/L,(4.36±0.32)mmol/L,P0.01]、妊娠期体质量增加更多[(16.99±4.45)kg,(14.66±4.86)kg,P0.01];②妊娠早期TSH(OR=1.445)、75 g OGTT中FPG(OR=5.250)、妊娠期体质量增加(OR=1.106)是非糖尿病孕妇中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③包括妊娠早期TSH、75g OGTT中FPG、妊娠期体质量增加的预测模型的AUC为0.726,模型中各指标预测发生巨大儿的界值分别为2.185 U/L、4.38 mmol/L、14.75 kg。结论①在非糖尿病孕妇中,随着妊娠早期TSH、75g OGTT中FPG、妊娠期体质量增加3项指标是其发生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②当妊娠早期TSH2.185 U/L、妊娠期体质量增加14.75 kg、75g OGTT空腹血糖4.38 mmol/L时,非妊娠糖尿病孕妇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